这件事儿还得要些时间才能发酵,贾诩把一切都安排的妥妥当当,后来郭嘉好像也在里面掺和了一手,贾诩原计划是安排从谯郡把消息传给陶谦,毕竟豫州和徐州相邻,双方也能借此搭上线。
貂蝉势力和北边的曹老板关系不好不坏,并没有特别密切的交流,但也没到敌对的程度,方夏麾下大部分都是从曹老板那儿挖来的,把人墙角都快挖塌,之前差点被蔡瑁一句话给唬住,更不可能主动凑过去套近乎。
但至少在曹老板还没有拿下整个兖州,济北还在鲍信手中的情况下,哪怕不论好感度,单纯以利益角度来看,他也不会对貂蝉这边动手。
而南边的刘表,之前蔡瑁的事儿,收留孙家的事儿,即使不算撕破脸,想要结盟也是不可能了,看之前动向也知道,怕是巴不得貂蝉势力被限制住。利益相关,好感也没那么管用了。那么剩下西边的陶谦,双方不但没仇怨,近期也没什么利益冲突,便是个合适人选。
贾诩虽然更喜欢乱中取胜,他之前的计策便是在一团乱麻的局势中,把握住那最精准的一个点,借此达成目的。但对貂蝉势力来说,这个时候不乱是更合适的选择。毕竟目前最重要的是发展。因此,贾诩和郭嘉交流之后,这一计稍作修改。
没有必要通知陶谦,或许让消息在徐州走得慢一点,更是个好事儿。
原本可能在冬日之前便能结束这一切,现在就不一定了。或许,这个冬天会比往年更冷。
他们两达成一致之后,还和方夏做了个汇报。
方夏把这件事儿全权交给他两,当然是很放心的,大方放权。
果然,谯郡发生的这件事儿,即使方夏没有刻意“宣扬”,也仿佛长了翅膀一样,飞速的传开。
最先得知消息的是笮融。
他离得近,又做了亏心事,虽然自觉灭了口,却依然不自觉会更关注一些。他亲自带的队,亲自下的手,居然没发现有活口,笮融被金银财宝腐蚀的脑子,显然想不到什么这是贾诩的布局,他只是一个诱饵罢了,这可是天下间最顶尖谋士的谋划,哪里是能轻易看透的?
笮融只觉得是自己手下下手不够利落,毕竟五百多个人,他也不可能一个个去探查是不是真的死透了,大部分都是手下人下的手,或许当时真有人昏死过去,结果没被发现,在他们离开之后醒过来了。他当时确实没刻意掩饰身份,毕竟众所周知,死人是不会说话的。
当时似乎还有人说他不但不会登入自己信奉的佛家的极乐世界,反而会不得好死,笮融对此嗤之以鼻。
这下,报应来了。
笮融很着急,连忙召集手下,商议对策。
他手下也都是些土匪豪强,要他们烧杀抢掠也就罢了,动脑子那是万万不行的,说些什么抵死不认,陶恭祖还能为了一个士族的商队的死找大人麻烦不成?但这种话,显然安抚不了笮融。他还能不了解自家上司什么性格?至于瞒,都这样了,还瞒得住?
短暂犹豫了一下,笮融还是觉得自己比较重要,想着正巧如今也是秋收时节,徐州各地也会将一部分收成以及进贡运送到陶谦处,事已至此,倒不如做一笔大的,再去投刘表罢了,就是可惜了他之前塑造的那些佛像金身。
笮融这个人很贪,他明知道陶谦不会放过他,反倒是看开了,趁着机会,再次劫掠了一批本来准备进贡给陶谦的物资,然后往荆州跑了。
这也是郭嘉参与之后,改变计策的高明之处。
如果提前通知陶谦,笮融不会有这么个机会,说到底“盟友”这种东西,水分很大的,能够利用这个机会,削弱一下陶谦,还不会惹上是非,也是很赚的一笔买卖。
袁家和陶谦差不多是前后得知的消息。
陶谦得到消息的顺序是反的,他先是知道给自己运送物资的押运队伍出了事儿,有人看到并且确定是笮融下的手,还没想明白这件事儿呢,才知道笮融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之前才对袁家的商队下了手。
结果显而易见,陶谦震怒,他性子本就以刚直著称,年少的时候没少莽过,也就如今年事高了,加之徐州境内安稳,倒显得平和起来。他绝不可能放过笮融。而且陶谦也不蠢,平白无故笮融敢这样做?他背后不可能没有人。
如果说,笮融对袁家的商队动手,挪用下邳物资以作一己之用,这两件事儿,陶谦可能把他一撸到底,下了职位,可能还会念着之前的情分,留他一条命,他最后做的这事儿,彻底把这条路堵死了。
二话不说,也不顾什么秋冬不宜用兵的忌讳了,陶谦立即就让麾下厉兵秣马,准备出击,笮融必须得死,谁也救不了他。
刘表也是一样。
陶谦连刘表都一起气上了。
他觉得这是刘表不安分了,居然借着笮融来试探他,真当他已经死了?荆州不够他蹲着的?还想徐州了?真当他陶恭祖是可欺之辈?
陶谦都这个反应,作为“当事者”,袁家不可能没有反应。
袁家收到这个消息,自然也是很痛心的。
这五百人,大部分都是袁家的家臣,一个大世家,养几千上万的人都绰绰有余,这五百人的损失,还不算伤筋动骨。但之前才损失袁术这一个嫡系子弟,以及他麾下一批人,又传来这个噩耗。这够让他们痛心了。
他们同样不会相信,这个事儿背后没有刘表的影子。这哪里是笮融见钱眼开,这是刘表在对他们动手了,这只是一个先兆,一个警告。
如果说,刘表真强大到一定地步,他们可能为了求生存,世家一向是很“识时务”的,他们或许会把袁胤交出来,甚至忍下这口气。但刘表又没到这样的地步,他这个荆州牧同样受制于荆州世家,他们汝南袁家比蒯家、蔡家差吗?
袁家现在不敢和刘表开战,但不至于连刘表一个“过河卒子”都不敢动,他们如所料一般,并不想放过笮融。
于是,在寿春郊野的时候,袁家和笮融对上了。
陶谦的部队,则在赶来的路上,也离得不远了。
这三方势力的交错,自然也会引起刘表的反应。
刘表这边显然不知道笮融已经把自己当成荆州人,他的麾下了,寿春这个位置也是挺敏感的,虽然属于豫州,但和荆州接壤,离得也不远,这个位置基本上也属于袁家的地盘,只是相较汝南,根基没那么深厚。
这些人在这里交战,如果不注意一点,对方趁机到荆州做点什么,他就难受了。
刘表不想打出去,但他更不想别人打进来。这个时候,他和之前身在长安的董卓的情况有些相似了。尤其是刘表的大部队,现在还没有返回襄阳,还在南征撤退的路上,他只能派一些留守军队,在荆州边界关注他们的动向。
除了刘表以外,其他三方势力,显然都以为刘表是来接人的。
笮融想跑,另外两边人,袁家不想让他跑,但又不愿意和刘表动起手,反倒是陶谦部没什么顾忌。
但这种局势,谁都不敢轻易动手。
他们僵持住了。
方夏收到这四方混战情报的时候,秋收这事儿都即将落定,只剩下个尾巴尖儿,荀彧推荐的另一人,杜畿他人没到,但是回信来了。
很不巧的是,就在他想着今年战争大概可以告一段落,能上路投靠貂蝉大人的时候,他的继母因为年纪的原因过世了。他表示身为人子,当为母亲结庐守孝三年,待三年期满,如若貂蝉大人不弃,必定来投。
事不凑巧,方夏还能说什么呢?只能微笑表示,貂蝉势力永远欢迎他罢了。
不过一年多的时间,便已经有了如此大的改变,方夏真不知道三年后会怎么样……这可是乱世啊。
这么一来,荀攸暂时还不能调回来了。
方夏很快把这件事儿抛在了脑后,大概等这人出现在她面前才能想起来。
至于蔡琰提供给他她的三个人,两个在长安,没有音讯,还有个远在吴地,书信就算途中不出问题,都得走几个月,一来一回,至少得明年春夏,才可能会有消息,也可能什么消息都没有,就这么石沉大海了。
秋收就这么结束了。
陈群最先送来了宛城的收支账目以及明年的计划。
虽然秋收已经顺利完成,粮食成功入库,但三千人显然是不够宛城秋收的,因此陈群找到世家合作,并以一部分即将收成的粮食抵债,反正这过去属于袁术,多少都是捡来的,崽卖爷田自然不心疼,成功过了这一关。
接下来的粮食,会运送一部分到许昌来,以供冬日训练新兵之用。但征兵这件事儿,主要就职能指望许昌和谯郡,尤其是谯郡了。
在财物方面,宛城府库还是很充盈的,毕竟袁术是去打仗,不是去搞展览会的,很多库房的东西,并没有动。就算粮食,也还有一些,挪用一些陈粮,正好把新粮放进去,最缺的只有一个,就是人。
袁术之前是真的把宛城掏空了,根本没有兵源。至于明年宛城的计划,主要还是休养生息。
钟繇紧接着也送来了报告。
谯郡这边秋收比较顺利,因为已经是接手的第二年了,熟门熟路也没出什么问题,征兵的事儿正在进行。由于之前管亥攻城的事儿,招过一批,这次效果不会很好,但多少还是能有点人的,这年头当兵也不为别的,就是吃不饱,差那一口饭吃。
至于许昌,主要是被黄巾攻破过,只有世家大族免于灾祸,并没有什么平民居住,现在这些平民都是方夏执掌谯郡之后才迁移来的。她之前还因为培养人才的事儿,挑了一波半大孩子上私塾,情况比宛城虽然好一点,但也征不了多少兵。
又过了些日子,三城征召的全部兵源汇聚到了许昌,一共八千多人,比她预计的三万,暂时还有七千左右的缺口。
他们要打便打,方夏反正是要专注练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