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志吴书]朝旭于江东 > 第116章 第十六回:二打合肥

“我们正准备出发。”孙权毫不客气地指着星泽,“你跟我走。”

“回城?”

“去合肥。”孙权说,“刘豫州说曹操准备取西川,请我们去后方骚扰一下曹操,分散一下曹军注意力。”

“那我呢?”朝旭看着孙权。

“回家等我。”他的眉眼瞬间温柔下来,“都怀孕了就别勉强了,乖。”

“好吧。”朝旭轻轻地叹了口气,“我以为你不知道。”

“我还不清楚你的生理期吗?”说着,孙权当着所有人的面接她落到对面,又飞快地给予一吻,“回去吧,剩下交给我们就行。”

“......那你注意安全。”

“放心吧。”

孙权又搂了搂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才依依不舍地放开。

......

星泽隐约记得妹妹说过,几年前孙权也去过合肥,当时就没打赢,不过当时孙权本来也没想打,那这次如何?

“合肥现在守城的是谁?”

“张辽、乐进、李典那些曹操的精兵,问题不大,他们才七千人。”孙权似乎是刚刚兵不血刃拿回荆州,心情很好,说话的语气都有些轻快,“我们这些人直接过去,一人杀一个人头都能把他们杀光了。所以——”

“所以?”

“——你到我护卫这边来。”孙权愉快地笑起来,“放心,我知道你不会打仗,你哥哥们放你两边,够了吧。你就近距离记录我是怎么亲临城下,回去在我夫人面前好好夸我几句,也为我夫人肚里的孩子助助兴。”

希望不要出什么大事。

想归想,孙权是他主公,而且孙权说的确实也对,一共才七千人,有什么好怕的。

“我明白了。”

八月,孙权大军顺着江水河道来到合肥城下,孙权号称有十万大军,实际上有没有十万就没人知道了,毕竟也没人一个个点人头过去。

此时远处的太阳刚刚升起,天色也才刚刚亮起来,星泽望着太阳,正在思考要如何描写这段话,才不会让妹妹嫌弃。

将士们也有些昏昏沉沉,还没有清醒,营垒中,后勤人员还在准备早饭,粥的香气正在逐渐填补营地里的每个角落。

“辛苦了,”孙权走出帐篷,与刚骑马从远处巡逻回来的陈武搭话。

“不辛苦,要是因为时间尚早就被偷袭,那才是贻笑大方。”

“哈哈哈,你说得对,还是警惕为好。”

对话的人是偏将军陈武,从孙策时期就跟随孙家,孙权私下爱去家里溜达的几位将领名单之一(1)。话虽如此,孙权去的那几次刚好都没带朝旭,不知道为什么也没和朝旭提过他的具体事迹,导致朝旭的记录里对他没有太多的记录,星泽就更没办法确切知道他到底都有什么成就。

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场不可能输的战役,要是没攻下来,那就是和上次一样,纯粹孙权自己懒得打。

不过星泽在朝旭的读书笔记里读到过,多对少时,更容易出现失误的反而是多的那一方。根据日期,大概是陆议还在陆府,朝旭还跟着参加宾客会面,因为听不懂谈话内容而夜晚找陆议补课的时期。

似乎也是为了验证孙权的这番话,城内一点动静都没有,只有哨兵在城墙上、上上下下,不知道在与守城将军沟通什么事情。

星泽虽然没怎么跟过战场,但他妹妹跟过,当年为了听懂宾客谈话,陆议给她写了很多注解。在妹妹彻底搬进孙府那段时间里,星泽拿来当睡前读物给和陆延一起读过——当然结局通常是陆延听着听着睡着了。

“星泽,你要不要跟着去前面转转?”孙权看向端着笔记簿的星泽。

“那我去看看吧。”

也不是真的想看,只是孙权提了这句话,他要拒绝还要想理由。

于是他骑上马,刚往前走了两步,地面突然开始震动,那前方,城门大开,一群人逆着光直扑毫无防备的孙权大军而来。

时间如同被按下加速键,□□的马儿发出长啸,前蹄高高抬起,将他连人带本撂于马下。

“杀!”

耳边一阵细长的尖刺声,他朝着某个方向滚动,一直到撞上另一匹马才停下,一睁眼,已有数十名巡逻回来的将士被斩于马下,献血横流。

那其中也有刚刚还在和孙权说话的陈武,仅仅几个呼吸之间,他就已经没了呼吸。

“我乃张辽张文远!孙权小儿可敢来决一死战!”敌军领头大将高呼其名,大声叫阵。

那一阵袭击杀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差一点就要夺走孙权的项上人头,好在陈武反应迅速,以血肉保护孙权,才让孙权得以来得及混入奔逃的手下士兵中,手握长戟以自卫。

“孙权小儿!敢不敢与我单挑!”

等等,这个反应,是不知道孙权是谁吗?

星泽隐约从张辽只知大方向,却没有精确对准孙权本人的表现判断。

“快起来!”

身后的将士催促星泽从地上起来,赶紧去找自己已经跑远的战马,不要挡在路中间。

星泽慌不择路地抱起东西,他的眼睛四处张望,终于在较为偏远的地方找到了自己受惊的马匹。

星泽跳上马匹,这才重新看见眼前的情况。

“保护至尊!”

一直到这一声呼喊响起,在营垒中的孙军将士才找到武器装备、仓促冲向张辽军所在位置,只是准备仓促,一点阵型都没有,各个主将也都分散在各自的营地,匆忙集结,几乎就是谁到了谁先准备作战。

张辽军趁机进攻还未彻底准备就绪的孙权军,杀了个血流成河。太阳开始升起,甘宁提起双戟、高声上马与张辽军对峙,吕蒙与凌统快速组织亲卫及将士准备形成包围网。

然而张辽军以游击的形式到处攻击,完全不给孙权军太多准备机会,孙权军刚要摆出阵型,下一秒就被击破。

太阳逐渐升高,孙权军才将各处张辽军包围,开始逐渐缩小包围网。

只见张辽在包围圈中临危不乱,带领几名先锋左扑右闪,还没来得及形成防守阵型的孙军立刻被冲出一道出口。张辽本人立刻带领先锋重出重围,孙军也很快做出反应,将剩下士兵困于防御网中,逐渐缩小包围圈。

又听几声求救:“张将军!救命!张将军!”之后,张辽调转马头,率领先锋从包围圈侧面再度插入其中,所到之处,人头落地。

孙权大军毫无防备,愣是让他就这样再次带领自己的部下杀出血路,快马跑回合肥城内(2)。

此时,太阳已经来到了最高处。

好一会儿死寂之后,星泽才开始听见自己的心脏在砰砰直跳,不知何时躲到高地上的孙权才脸色苍白地从高地上回到地面,他的护卫周泰身上更是多处流血,医疗兵们几次都没能将他的血流控制住。

可想那个瞬间,孙权离死亡有多近。

“至尊......”

“至尊,您没事吧。”

“没事。”孙权低着头,其他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距离刚才战场稍近的几名后勤组士兵快速上前,熟练地将还有热度尚存、但已经头身分离的尸体拖离中心位。

这段要不然还是别和妹妹说了。不然她要担心坏了。但是这么大的事情就算自己不写,这大军口口相传,也该让全江东都知道了,写不写有什么区别?

于是星泽还是写了进去。

“至尊,接下去怎么办?”

“以防守阵型把合肥城围起来,不能就这么回去。”

“是。”

(注释1,论证:陈武到底是逍遥津死的,还是前置战死的。逍遥津之战时,孙权军的将领:甘宁、吕蒙、凌统、蒋钦。

而在这四位的个人传中都有提到撤军或者逍遥津,但是陈武作为偏将军却没有,但个人传又说是合肥战死。结合《张辽传》中说,张辽在突袭时杀了二将,推测其中之一为陈武。

参考文献:《三国志·吴书·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陈武字子烈……尤为权所亲爱,数至其家……建安二十年,从击合肥,奋命战死。

《三国志·卷十七·魏书十七·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

(注释2,论证:孙权这里大概率就是没有任何准备,这里没什么好说明的。

主要是想论证一处在一些网络资料里没有说的地方。

此时是“平旦”,太阳刚刚升起,张辽冲入“垒”中,垒就是营垒,堡垒、阵营。孙权大概是在这附近安营扎寨,太阳又刚升起,没有战线,最多就有人巡逻。

加上《三国志》前文中又有说“於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张辽连夜召集八百人准备第二日大战。

也就是说,张辽八百骑打孙权军十万人,应该是突袭。而不是在一些资料中所倾向的大摇大摆、正大光明打孙军十万人。

打仗嘛,突袭偷袭都很正常,都是战术的一部分,孙权被逼上高地,还不敢单挑,确实就是他又菜又怂。而且张辽后面的突破包围圈、又杀回去救部下真的牛,谁看谁不热血啊!

我论证这部分只是想强调一下“平旦”和“垒”两个关键要素。他将领中甘宁、吕蒙、凌统、蒋钦这几个都在个人传里写过参与本次合肥之战,总不能所有人都智商武力双掉线,张辽大喊的时候还没有人冲过去给他一刀吧。我更倾向是偷袭很彻底,将领们分散在各自营地,来不及赶到。

另一方面,本文同时保留了《魏书》与《献帝春秋》中的说法,所以认为张辽应该是知道孙权被自己赶到了高地,但不知道孙权具体是谁,只能盲目叫阵。

参考文献:《三国志·卷十七·魏书十七·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馀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馀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

《献帝春秋》:“张辽问吴降人:‘向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是谁?’降人答曰:‘是孙会稽(即孙权)。’辽及乐进相遇,言不早知之,急追自得,举军叹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6章 第十六回:二打合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