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志吴书]朝旭于江东 > 第115章 第十五回:单剑赴会

谈判时间定在七日后,这七天里,朝旭过得倒也意外地自在。关羽没有让人对她怎么样,她就只是被找了个地方安置,然后一直住在这里,吃住都有人送来,也不需要考虑工作的事情和孩子的事情。

“孙将军的夫人真是自在的人。”看守第三次看见她躺在榻上时,终于忍不住发出了声音,“在敌军营地当人质,一点紧张感都没有。”

“不用担心生命危险,也不用工作,还有吃有喝。”

“......”

终于,轻松的日子走到了尽头,她被带到了一个亭子中,鲁肃带着两个护卫站在其中,等待关羽的到来。

“请。”

“请。”

朝旭被人在背后推了一把,她快速退回到鲁肃身后站定,此时,这个不大的亭子里站了七个人,双方各带两个护卫,多出的那个是毫无寸铁之力的朝旭。

“我们至尊仁慈,看你们兵败而来,才将地盘借给你们暂时驻扎,既然现在已经得到了益州,这荆州就该还给我们,既然你们不想全部奉还,那好,我们也退一步,只要三个郡,你们却还不从命。”

“仁慈?哼,土地只有仁德之人才能占据,哪有一家永远独占的道理。”关羽带来的护卫冷哼道。

朝旭本以为鲁肃又要和在驻守时一样好言相劝,没想到,他突然怒斥道:“仁德?你们还敢提仁德?怎么?一直打败仗的人不是你们?打了败仗还要招兵买马继续打的人不是你们?带兵打仗之人哪有仁德一说!长沙、桂阳、零陵三郡从十几年前开始,就是我们江东的地盘!

至尊父亲在世时,朝廷任命他为长沙太守(1)。至尊兄长在世时,程普将军为零陵太守(2),吕范将军为桂阳太守(3)。当年你们兵败逃亡南方,曾经的江夏太守周瑜将军与曹仁对峙一年多,身负重伤夺下南郡,又为南郡太守(4)。至尊替父报仇三征江夏打赢黄祖,若不是曹操到来,凭什么觉得江夏能给你们驻军?

如今你们还敢打着仁德的名义不肯归还?怎么,我们是打败仗输给你们了吗?仁德?当年我们至尊想进军益州,合着是曹操打着仁德的名义,阻止我们至尊的吗?还是当年说着要仁德的人,放弃益州了吗?我们只要三个郡,已经算是仁义尽致!”

朝旭听得津津有味,做笔录的速度都加快了不少。

与此同时,关羽也操刀而立,呵斥那个护卫:“这都是国家大事,你懂个*”随后用眼神怒视护卫,让护卫退下。

“以前可没见过你如此义正辞严。”

“以前是看你们可怜,现在你们不可怜。”鲁肃的情绪一点也没下去,与那个会好言相劝的鲁肃截然不同,“我在这里心软一点,怎么对得起公瑾与那些浴血奋战的将士们?”

从朝旭的角度来说,关羽会呵斥那个护卫,大约也是意识到在这里端“仁德”这个词不合适。

如果不是孙坚讨伐董卓时杀了当时的荆州刺史王睿,当时董卓想拉拢名士、于是选了刘表去管理荆州,之后孙坚又被黄祖杀害,哪有刘表占领荆州的事情(5)。

本来胜败就是兵家常事,拿出“仁义道德”这种理由,真追溯起来谁都不占理。

双方僵持不下,鲁肃态度坚决,关羽也是奉命驻守,坚决不让步。

好几次关羽那方提出质疑,或是冷嘲热讽,都被鲁肃高声应对。站在朝旭的角度来说,她当然应该要觉得刘备一点理都不占,真要打起来,江东也不可能输。但若是站在老天爷的视角,荆州确实是刘备到达后就陆续或攻打或归附,算不上抢占。

但她是吴人,现在又是吴使,她必须为吴说话。

若是星泽在这里,估计会巴不得打一架,干脆利落把荆州都要回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但鲁肃与关羽谈判,就是想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朝旭作为随行的使者和没有兵权的文官,没有决断权。

“——报!”

就在此时,孙权军一名信使手持信笺飞奔到亭下,刘备军的信使紧随其后。

“说!”

“零陵太守郝普已投降!”

那现在就是长沙、桂阳、零陵都已经投降孙权,剩下江夏、南郡、武陵。现在除了武陵,孙权都拥有过了。

“另外,有消息称,吴侯已派吕将军及其两万大军赶来此地!”

“是否属实?”鲁肃询问江东信使。

“属实!大军已经到达益阳!(6)”

这下,关羽和他的护卫们的表情变得格外难看,眼看着手就要握到剑柄上。

“关羽将军,江夏和南郡,可确实都是我们打下过的地盘。”朝旭平静地开口道,“而且那三个郡用的都是投降,信使,吕子明将军打零陵的时候,用武力了吗?”

“回大人,不曾使用武力!(7)”

那个当时喊着“仁德之人才能占据,哪有一家永远占据”的护卫的表情,格外精彩,真的可以用青一阵白一阵来形容。

“那我是不是可以说,我们至尊才是真的仁德,不战而屈人之兵。毕竟土地只有仁德之人才能占据?”

“说起来前不久我们濡须口打曹操,好像曹操也没打赢,还让十万百姓自愿投奔我们至尊的怀抱,这是不是能和你们整天挂在嘴边的‘荆州百姓自愿追随刘豫州’比一比?”最后,她又说,“所谓的仁德,难道不是因为需要人口和生源,所以才选择了‘仁德’吗?那连曹孟德有时都可以夸一句仁德了吧?”

她分明听见了对面几个人牙齿摩擦的声音。

“——报!”

“——报!”

就在此时,双方又各有一名使者带着信笺飞奔而来。

不是谈判破裂,就是其中一方让步,或者就是刘备与孙权的合作成立。

“说!”

“曹操大军即将夺取汉中,主公已与孙将军达成和解!以湘水为界,划分荆州!(8)”

湘水为界,那不是零陵还得还回去。

“确有此事?”

“确有此事。”

鲁肃与孙权军的信使确认后,他才作揖与关羽告辞:“既然至尊与刘豫州已经协商好,那我们也没有什么继续谈判下去的必要。今日谈判话说得重了些,还请赎罪。”

随后,鲁肃带着朝旭与护卫们,退回陆口,孙权在那里等候他们。

“欢迎我的大英雄们回来。”孙权说着,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注释1,参考文献:《三国志卷四十六·吴书一·孙破虏讨逆传第一》乃以坚为长沙太守。……周朝、郭石亦帅徒众起于零、桂,与星相应。遂越境寻讨,三郡肃然。汉朝录前后功,封坚乌程侯。)

(注释2,参考文献:《三国志卷五十五·吴书十·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后拜荡寇中郎将,领零陵太守,从讨刘勋於寻阳,进攻黄祖於沙羡,还镇石城。)

(注释3,参考文献:《吴录》:策表曰:“臣讨黄祖,以十二月八日到祖所屯沙羡县。刘表遣将助祖,并来趣臣。臣以十一日平旦部所领江夏太守行建威中郎将周瑜、领桂阳太守行征虏中郎将吕范、领零陵太守行荡寇中郎将程普、行奉业校尉孙权、行先登校尉韩当、行武锋校尉黄盖等同时俱进……”)

(注释4,参考文献:

《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将,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复进寻阳,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

《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屯据江陵。)

(注释5,参考文献:《后汉书·卷七十四下·袁绍刘表列传下》:初平元年,长沙太守孙坚杀荆州刺史王叡,诏书以表为荆州刺史。)

(注释6,参考文献:《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第二》蒙到,二郡皆服,惟零陵太守郝普未下。会备到公安,使关羽将三万兵至益阳,权乃召蒙等使还助肃。蒙使人诱普,普降,尽的三郡将守。因引军还,与孙皎、潘璋并鲁肃兵并进,拒羽于益阳。)

(注释7,参考文献:《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初,蒙既定长沙,当之零陵,过酃,载南阳邓玄之,玄之者郝普之旧也,欲令诱普。及被书当还,蒙秘之,夜召诸将,授以方略,晨当攻城,顾谓玄之曰:“郝子太闻世间有忠义事,亦欲为之,而不知时也。左将军在汉中,为夏侯渊所围。关羽在南郡,今至尊身自临之。近者破樊本屯,救酃,逆为孙规所破。此皆目前之事,君所亲见也。彼方首尾倒悬,救死不给,岂有馀力复营此哉?今吾士卒精锐,人思致命,至尊遣兵,相继于道。今子太以旦夕之命,待不可望之救,犹牛蹄中鱼,冀赖江汉,其不可恃亦明矣。若子太必能一士卒之心,保孤城之守,尚能稽延旦夕,以待所归者,可也。今吾计力度虑,而以攻此,曾不移日,而城必破,城破之后,身死何益于事,而令百岁老母,戴白受诛,岂不痛哉?度此家不得外问,谓援可恃,故至于此耳。君可见之,为陈祸福。”玄之见普,具宣蒙意,普惧而听之。玄之先出报蒙,普寻后当至。蒙豫敕四将,各选百人,普出,便入守城门。须臾普出,蒙迎执其手,与俱下船。)

(注释8,参考文献:《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第二》会备到公安,使关羽将三万兵至益阳,权乃召蒙等使还助肃。蒙使人诱普,普降,尽得三郡将守,因引军还,与孙皎、潘璋并鲁肃兵并进,拒羽於益阳。未战,会曹公入汉中,备惧失益州,使使求和。权令诸葛瑾报,更寻盟好。遂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5章 第十五回:单剑赴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