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清穿+红楼]黛玉长姐爱说点瞎话 > 第1章 第 1 章

[清穿+红楼]黛玉长姐爱说点瞎话 第1章 第 1 章

作者:桃花如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10 03:47:37 来源:文学城

夜色凄迷。

府上正办白事,打眼望去,平日挂彩着锦的廊下栏杆处,一律系着白纱。

家人们披麻戴孝,面带悲戚,匆匆行过时,无论男女老少,那双红眼睛都格外显眼。

内院一处摆设极精致的寝卧内,和衣躺着两个女孩儿,大的那个将小的搂在怀里,此时眉头紧锁,红肿的双目紧紧闭着,额上沁出了冷汗。

只见她不安地摆动着脑袋,嘴里还念叨着什么,神色愈来愈急。

终于,在她忍不住叫出“救命”二字时,人也终于从梦魇中挣脱出来,目光怔怔地望着账顶。

外间侍候的奶娘听到动静,忙起身进来,轻轻唤了声,“大姑娘。”眼见小的那个蹙眉揉眼也有醒来的征兆,忙伸手轻拍她的后背。

晏姿眼珠滚动了一下,恍惚的思绪才又转动起来,她轻轻顺了两下胸口,呼吸稍急促,溺水之时刺痛的肺部仿佛才好受了些。

奶娘担忧地望着她,“姑娘是不是又梦到那年失足跌水?”靠坐在床沿上将人搂在怀里,不住地顺着脊背,嘴里哄着,“不怕,啊,姑娘,奶娘在呢,那位小公子不是救了你么?我们姑娘大难不死,后福大着呢!”

晏姿蜷在奶娘柔软温馨的怀抱中,不觉又落下泪来,伸手搂住奶娘,半埋在她怀里,哭得愈加伤心。

不知何时,黛玉也醒了过来,爬起来贴在晏姿的背上跟着哭。

奶娘将两个小可怜搂在怀里摇晃着,不住“哦哦”地哄着。

哭过一回,奶娘朝外头招手,便有一溜丫鬟捧着铜盆、巾帕、茶水等进来。

晏姿被丫鬟服侍着洗漱,擦过脸颊的水滴,见又一个丫鬟捧上一盒香膏,不悦地撇了一眼,“太太才去,这些有香气的膏露一概封存,不许取用。”

那丫鬟细细地应了一声“是”,惴惴地下去了,临走还望了一眼奶娘。

奶娘略带责怪地摆手,教她快出去。

回过头来安慰晏姿道,“都是小丫头,不经事,不懂得这些,姑娘别为这起不懂事的气坏了身子,你白日还得为太太哭灵,身子本就亏了。”

黛玉走来牵着晏姿的手,仰头扑闪着眼睛瞧她,微微晃动手臂,“姐姐,我们去看望父亲罢,还有兄长。”

晏姿摸了下她的脸颊,心疼道,“又瘦了,让厨房熬的汤大约好了,我们给父亲送过去,回来你也喝一碗。”

黛玉探手想摸摸她的脸颊,没够到,退而求其次摸了摸她纤细的手腕,“姐姐也喝。”

晏姿抿唇一笑。

二人被奶娘丫鬟簇拥着,去了父亲林如海的院子。

林如海书房的灯还亮着,母亲生前身边侍候的赵嬷嬷在他门外守着,脑袋贴门入神地听着里头的动静。

晏姿走到近前,听到房里隐隐传来女人的哭诉声,不由蹙眉,放缓了脚步。

恰在此时,赵嬷嬷错神见到一群人走来,先是一惊,认出晏姿黛玉,忙迎了上来,福了个身,大声道,“大姑娘,二姑娘来了,是来给老爷问安么?”

里头的动静戛然而止,晏姿心中充满了疑惑,牵着黛玉避开半个身子,笑道,“是,夜深了,老爷还没歇息么?”

门里传来脚步声,接着,林如海开门,面容憔悴,强笑道,“怎么这时来了?你该带着妹妹好好歇息,明日还有得忙呢。”

晏姿眼神向里一瞟,答道,“熬了汤,想着老爷与承安定没有好好用膳,便送些来。”

说着,从丫鬟手上接过食盒,要往书房去,走了几步,见林如海挡在门前,并没让路的意思,不由垂了眼,倔强道,“门里是哪位姨娘么?女儿是否该拜见呢?”

林如海望着她,晏姿却一味低头,二人呈对峙状。

黛玉走上前,又攀着晏姿立住了,一双忽闪的眼睛瞧瞧父亲,再瞧瞧长姐,有些无所适从。

半晌,林如海长叹一声,“你要进来,便进吧。”

赵嬷嬷不安地叫了声“老爷……”没后话了,毕竟今日的事情早就有了预兆。

晏姿这才抬眸,倔强地望了林如海一眼,牵着黛玉往里去。

书房中立着一个年约三十的妇人,打扮素净,满身素服,此时不安地抚着衣裳上的褶皱,见晏姿进来,满脸陪笑,“大姑娘,二姑娘。”

晏姿一瞧之下,满心纳罕,这人好脸生,分明没见过,却为太太服丧穿白,不由盯着她又瞧了两眼。

林如海跟了进来,又闭了门,踱到书案前坐了,向黛玉招手道,“来,现今天晚,你姊妹需保养身子,不可苦熬,把汤留下,与姐姐回去歇下罢。”

黛玉一双手搭在林如海的大掌上,回首望望晏姿,又望望父亲。

晏姿仍留神着那妇人,心中猜测是父亲的姨娘,只不明白为何往日从未见过。

那妇人在晏姿的注视下愈发缩着脖子,头也不敢抬。

黛玉又走来牵住晏姿的手,不知为何有些不安。

晏姿道,“老爷,这位姨娘怎么从未见过?”

林如海轻咳一声,“这位是李姨娘,往日都在姑苏守着老宅,今你母亲去了,她来奔丧服衰。”

不等晏姿又问,林如海便道,“汤已送到,承安已经睡了,他那边你也不必再去,回去歇息罢。”

晏姿闻言,与黛玉问过了他的起居身体,方才离去。

她心中还有疑惑,不过觉得事涉上一辈,不好再深问。

只是接下去的几日,为母亲哭灵举哀之时,李姨娘那日局促讨好的目光总不时浮现在她脑海,间杂着父亲赵嬷嬷复杂难辨的眼神。

母亲下葬之后,晏姿一面收拾她的遗物,一面还得照料哀痛过伤的黛玉承安,甚至父亲林如海都病了一场。

晏姿每日汤药都得看着熬上三份,这日托着药汤服侍父亲进药之时。

林如海忽然笑了,神情无限感怀,慈蔼温和地盯着她,“你是父亲的第一女,出生之时,祖母尚在,抱着你去庙里祷求,老和尚瞧了你许久,说了句讨打的话,说‘你原不该降生于世上’,祖母当时便急了,要上手打人。老和尚连忙道,‘你家的女郎是仙人下凡,本该在天上享福的,不知缘何降落凡尘,此乃大福气、大造化。’祖母这才转怒为喜,自此四时八节,供奉不断。”

晏姿静静听了,不由濡慕笑道,“祖母偏爱我,才被大和尚诓了呢,实则人家不过是为了多求布施,捡好听的来说。”

林如海缓缓摇头,竟似也十分认同和尚的吉谶,“你不懂,我这一支的子嗣中,唯有你自小康健,少病少灾,你一双弟妹,也是沾了你的福气才逐渐立住。”

晏姿接过空碗同托盘一齐放在窗边的矮几上,抽出手帕为林如海擦拭唇角的药渍,又奉上一杯清水服侍他漱过口,事毕,唤人来收拾残局,坐在矮墩上笑道,“老爷也偏爱我,黛玉承安听了,定要哭鼻子。”

林如海温厚地笑笑,关心起她的功课来,“太太去了,你的婚事便耽搁下来,这倒不要紧,守制读几年书,出来后我自会为你打算好。雨村先生原要辞馆,教我留了下来,咳咳——”

晏姿忙起身为他抚着后背顺气。

林如海摆摆手,意示无碍,令她坐回原处,接着道,“你与黛玉一同念书,我不耽心,承安将满五岁,须搬到外院去了,我亲自盯他……”

絮絮说了许久,晏姿只是听着,不时点头,眼见林如海面露疲色,她起身告辞。

才出了林如海寝卧,那边廊下便现出李姨娘的身影,晏姿想了想,遂迎了上去。

见此李姨娘十分动情,小跑奔了过来,在离晏姿三四步时刹住步子,上下打量她几次,“大姑娘服侍老爷用过药了?”

晏姿点头笑道,“老爷已睡下了,姨娘若有事,请另寻时辰。”

李姨娘绞着帕子,眼神只顾盯着晏姿,一眨不眨,脸上的柔情几乎要溢出来。

晏姿狐疑,不自在地移开眼,告辞道,“姨娘若无事,我先退下了。”

李姨娘唯唯应了几声,似欲挽留,却被身后的嬷嬷扯住了袖子,待人走远了,又踮脚翘首望了一会儿,才泄气地吩咐道,“回去!”甩袖而去。

晏姿回到院里时,黛玉卸了头发,正躺在帐子里顽七巧板,旁边摊着本《七巧图》,每拼出一图,她便对照看一会儿,后打乱再拼。

晏姿见后,拿起“七巧图”翻了翻,笑道,“不好好的休息,躲在帐子里摆弄玩具,很有出息嘛。”

黛玉掩耳盗铃地丢了手中的三角板,膝行抱住了晏姿的腰,面颊蹭蹭她的衣裳,抬头来水汪汪地瞧她,“阿姊……姐姐,玉儿无聊嘛,你不陪我!”

黛玉年方五岁,正是玉雪可爱的时候,又因母丧消瘦许多,兼之病中憔悴,教人望之生怜。

晏姿今年已十四了,亭亭玉立,初显少女风姿,抱着消瘦的黛玉毫不费力,她怜爱地摸了摸黛玉脸颊,将她打横抱起,塞进被窝中,悉心掖了掖被角,“阿姊现在陪着你,能好好歇息么?”

黛玉将一只手从被窝中伸出,握住晏姿的手指,细声道,“这样陪我!我就不怕了。”

晏姿道,“那你乖乖闭上眼睛。”

黛玉闭眼养神,晏姿身边的大丫鬟听露取了厚厚的几本账簿来,悄声道,“姑娘,这是丧仪期间的花费、各项器具损耗及亲戚好友送来的帛金,外院问了几次了,姑娘过了目,账房才好入账。”

晏姿遂命人搬了两张矮几并在一处,一只手给黛玉牵着,另一只手翻阅账簿,又执炭笔划了几处可疑开支来,俟后再问。

屋内静悄悄地,忽然,外头一阵喧闹,“哒哒哒”的脚步声响过之后,甘雨牵着个男童进来。

晏姿回头看时,便见幼弟承安哀怨地立在那里,撅着小嘴,控诉道,“阿姊只疼黛玉,不疼承安!”

晏姿哭笑不得,招手将他唤到近前,试了下他的额头,“不好好歇息,怎得就乱跑?”

承安乖乖站着,望着晏姿被黛玉牵着不放的那只手,心中不平,“阿姊若是也这样陪着我,我比黛玉乖得多了!”

闻言,假寐的黛玉立即睁开眼睛,刮着脸颊,“羞羞羞,马上要去外院的人了,还巴着姐姐不放,小心先生笑话你!”

承安生辰比黛玉大不了一月,时常为阿姊的亲近与她怄气,如此一来,黛玉待他也没了兄长的尊敬。

二人不时相对,谁都不肯退步,偏偏承安因性别总是吃瘪的一方。

承安不忿地辩解,“先生才不会笑话我!”

晏姿一边点了一下,“不许吵嘴,我看你们都快病愈了,一个个这样精神,不如去抄书。”

有兄妹两个在旁吵哄哄地,晏姿也看不进去账簿,索性捉了他两个罚坐,谁也不许说话。

彼此面面相觑一会儿,承安忍不住张口,忍住了,又张口,又忍住了,如此再三,他挠着脑袋道,“哎呀,今日的描红还未写呢,我便不打扰姐姐与玉儿了。”

晏姿含笑晾了他半晌,方点头放人。

如此又过了几月满含疑惑,光阴易过,忍抛流光。

林如海特唤了晏姿去,沉吟再三,长叹一口气,捋须道,“前日,你外祖母来信,欲接你姊弟三个往京中抚养,并遣男女船只前来接应……”

晏姿满含疑惑,问道,“老爷先还说,让我们守制读书,怎得又要入京?”

林如海望向别处,不住捋须,又叹一声,“俗语有言,丧母长女不娶,你将要及笄,却无女性长辈操持教养,我又无续娶之意——”

这话愈发没道理了,简直将他先前所言悉数推翻,晏姿定定地望着林如海,目光倏忽又被案上成沓的公文信牍吸引。

思及林如海的职务本分,晏姿忽地惊醒,又灼灼向他看去。

这一来一回,教林如海苦笑一声,又是骄傲,又是叹息,“你呀,你若是男儿,我林家还能兴旺三代!”

晏姿垂眸道,“全赖往日父亲悉心教导之功。”

一切尽在不言中。

晏姿猜测,神都那位欲再下江南,催促如海兴利除弊,填补亏空,以提供队伍南下之资。

自汉朝盐铁官营以来,历朝历代,盐务皆是各方利益争斗之场,可以说年年亏空。

即使林如海乃圣人心腹,敢对盐务下手,也定是九死一生,因此他才急着将子女送到别处避难。

晏姿心中有了成算,林如海也不再掩藏,忧心道,“财帛动人心,我要从那些亡命之徒口中夺食,不异于赤手空拳与虎搏斗,若苍天眷顾,捱过这一年,维持现状,调往别处,若不然,唯有……”以身殉国了。

晏姿心慌意乱,缓缓踱了几步,“难道不能上表请辞么?”

林如海苦笑道,“两头都是深渊,我能做的,只有保全你们,勿随我一同跌下去。”

晏姿心念急转,已有些口不择言,“京中明珠与索额图势同水火,权倾朝野,老爷难道不能托庇其中一人,暂保性命?”

林如海摇头,神情怆然,“圣人年富力强,正是有作为之时,背主之事一旦发作,你弟弟……还有什么将来?”

晏姿只觉头脑一阵晕眩,不由踉跄一步,伸手支在案上。

恰在此时,外头传来一阵哭闹声,由远及近,哀呼道,“不可,不可让大姑娘去神都啊老爷,老爷——”

林如海听了,面色顿时沉了下去,怒斥道,“书房重地,何人喧闹?与我拦在外头!”

然则李姨娘毕竟是女眷,披头散发横冲直撞而来,小厮管事们哪敢真下手拦截,众人挨挤推脱,反教李姨娘钻了空子,撞开大门。

只见她冲进来扑在地上,伸手去抱林如海的双腿,哀嚎道,“老爷勿让大姑娘去神都,否则、否则,妾身便不活了呀……老爷,大姑娘是我的命,你难道……”

林如海素来儒雅温和,此时也被她这作派气得头脑发昏,青筋暴突,怒道,“出去,关上门,院子里不许留人!”

人群中尚有几个撑得起事的,闻言忙带了门,将围拢的众小厮往外赶,而后守在月洞门前。

晏姿已被这忽然的变故惊得合不拢嘴,又为李姨娘话语中的意思所震,更受了一层刺激,回不过神来。

林如海深吸几口气,强抑怒气,“你起来,起来说话!”

李姨娘期期艾艾地仰首望他,捏着巾帕拭了拭眼角,又偷眼去瞧晏姿,不情不愿地站了起来。

晏姿无措地唤了一声,“老爷——”

林如海仰天长叹,悠悠说起往事,“不错,她是你生母。”

当年,林如海与贾敏成婚后,数十年时间无一子降生,好不容易,李姨娘诞下一女,阖家欢喜,唯有贾敏时常自伤。

李姨娘自进府便听下人说,太太是荣国府长女,嫁妆丰厚,初时她只当听闲话,诞下女儿后倒起了歪心思,尤其老夫人盛喜之下将半数身家赠予女儿,她更得陇望蜀,觊觎起太太的嫁妆。

出月后殷勤地将女儿送到贾敏处,老夫人仙逝后,又以守陵之名逗留姑苏老宅,阖府敬重,林如海更每年送去三千两纹银供她花费,除了见不到女儿,思念日重外,她的日子与寻常富贵人家的太太别无二致。

贾敏养了晏姿十余年,亲眼见她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心中多有自得餍足,几乎将她当作亲生女儿,是以多年来,晏姿从未怀疑自己身世。

林如海语罢,屋内死一般寂静,晏姿垂着眼,实在不知这样的境况下,该摆出何种神情面对李姨娘。

李姨娘殷切地望着她,晏姿只作不知。

建议大家打开作者有话说,会写一点人物及情节的想法[红心][红心][红心]

作者很爱黛玉,坚信薛宝钗完美无限的宝宝慎入,会揭她的假面,以及贾母是正面角色,我看过很多同人,万分不理解贾母怎么变成反派的,想了想是高鄂的锅,拖出来鞭尸!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