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权二代,但抄家流放 > 第35章 潜龙勿用(8)

[明]权二代,但抄家流放 第35章 潜龙勿用(8)

作者:痴妄呓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1 10:57:40 来源:文学城

第八章

辽阔的夜空中点缀着稀稀落落的星子,一轮明月朗照天下,照着西来的归客趁夜到京。朱见深抬头时,恰见到于涣踏入大殿,身披月光,携着烈烈西风而至。他虽蓄了须,眼睛却还是如当年那样明亮有神,如同波光粼粼的水面,又似天上星光尽被揉碎入他眼眸,以致今夜星光黯淡。

“草民于涣拜见皇上。”于涣一撩衣摆,跪在地上,却不会让人觉得他低声下气。

朱见深愣了一下神,从御座上下来,走到他面前把住他的臂膀,唤道:“于师傅。”

这一个称呼将两人都拉回到那段讲学的时光,于涣旁征博引、风趣幽默,尽显三元风采;朱见深沉静听讲,腹有思略。

于涣抬起头,笑道:“草民已不是沂王的讲读官了。”

“我曾经说过,就算只有几天师生缘分,也欢迎师傅来我这里喝茶;而我们三年情谊,您怎么会担不起我叫一声‘于师傅’呢?”朱见深诚恳地说,“我虽在深宫,却也能听到师傅的文章传诵。抚卷读来,好似又听到您讲课一般。不妨趁此机会,您再来给我讲一讲这些年的事吧。”

“草民领旨。”

于是于涣信手拾取记忆中的碎片,将它们串成珠串,娓娓道来。他讲到边关苦寒,底层的军士饱受长官鞭笞,沦为军将家奴;他讲到百姓被地主和官吏欺压,走投无路之下或为寇、或逃籍、或卖儿鬻女,只求一条活路;他讲到太行山的风光,却藏了不知多少盗匪;他讲到天灾与瘟疫,造就空屋与横尸遍野。

“如于师傅所言,我大明莫非要亡矣?”朱见深认真地问。

于涣看着十七岁的少年天子,正与自己当年一般年纪。他躬身道:“自然不至于。不论何时,都有为民请命、舍身求法之人,只要他们在,并且能被重用,圣天子自然垂拱而治,大明就不会亡。”

朱见深笑道:“朕这不就请于师傅回来了吗?”

“臣谢陛下隆恩。”

“师傅不谦虚一下?”

“臣岂可否认陛下识人之明。”

朱见深又笑了起来:“今夜已经很晚了,朕本不该再叫你跑一趟。于师傅,待会儿朕再派那个锦衣卫送你回去。当初皇叔要赐给于少保的宅子还在,你就住那吧。”

于涣满脸感激地拜谢道:“陛下体恤臣下,臣不胜受恩感激。”

两人又絮叨了几句,于涣告退离开。朱见深望着他的背影,眼中难掩欣赏。于涣的确是个人才。

“朕这么做,够了吗?”朱见深自言自语道。于涣说得对,他应该好好提拔一批人才。要用谁呢?谁被埋没了呢?景泰一朝的旧人,正是他可以利用的一个班底。

——

于涣脸上的表情一点点褪去,最终只剩下如渊的平静,似一尊玉像,看起来温润实则触感冰凉。

过去经历的事让他无法做到像父亲一样倾心对待一个君主了。他只会去审视,去衡量,去揣度,自己对天子有什么价值,天子又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价值。能坐在那个位子上的人,早晚会被异化为一头冷酷的握紧权力的怪物。

皇权之下,众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无人能抵挡它的倾轧。而权力的更迭轻而易举就能葬送人的性命、奉上一场富贵。如果不是朱见深接过权力,于涣还能回到这里吗?

于涣踏着砖上的月光,一步步离开了这座吞噬了不知多少人的皇宫。宫门口,锦衣卫已经为他备好了马。

——

虽然于涣是被秘召回京,但这个消息还是在第二天很快传遍了朝廷。人们打量着这位新任的大理寺少卿,在视线交错和窃窃私语间交流着看法。

“文采斐然……”

“做刑名靠的可不是文辞。”

“陛下莫非要为于少保平反?”

“此乃拨乱反正之举。”

“听说他也做过些词讼的事。”

“小打小闹,上不得台面。”

不过人们一致认为,于涣为人和于谦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于谦总是板着脸,锐利的眼神仿佛能刺破人的肌肤看到内里,不怒自威;于涣则常带笑意,目光平静,内敛而深沉。他这样倒不像一个大理寺的官员。

大理寺与刑部和都察院并称“三法司”,负责最终复核案件。经都察院和刑部审核的案子会最终送到大理寺来,进行最终审核;遇到大案,天子也会令三法司的长官会审。自太宗文皇帝迁都北京后,大理寺右寺便负责顺天、应天二府,南、北直隶卫所、府州县并在外浙江等布政司、都司、卫所刑名。

于涣的属官们私以为,这位新主官过于温和,恐不适合这样的地方。不想在复核一个贪污案时,刑部的文书有缺漏,于涣先是拿着交过来的文书,好声好气地询问,送文书的刑部官员却避重就轻,东拉西扯。属官看了着急,不禁上前了一步。

于涣笑着摆了摆手,又对那刑部官员说:“你当真不愿承认有错漏?”

“大人这是什么话?”

于涣听了,拔腿便走。

属官们面面相觑,急忙大喊:“大人,您去哪儿啊?”

于涣扬了扬手中的文书说:“刑部所送文书不全,理应打回。你们都回去,该办什么事办什么事。”他这就回自己的屋子去写封驳的文书。

刑部官员听这话有些心慌,莫非真的有问题?他本以为于涣是想给他们一个下马威,抖抖威风。若是就这么打回去,再问起来,他这拒不认错也要连带着吃瓜落了。

“于大人!下官想……或许其中有什么误会。下官只负责将文书送来大理寺,这整理一事并非下官所司啊!”他连忙扯着嗓子喊。

于涣扶着腰带缓步走出,和和气气地笑着说:“既然你也觉得有问题,那本官将其打回刑部就更没错了。你跑一趟不容易,本官也体恤你。赵评事?”大理寺右寺下辖评事四人,为正七品。

赵右评事立刻出列道:“下官在。”

“劳你把这些送到刑部。”

“是,大人。”

于涣点点头道:“那就到这吧。”言罢,他理了理自己的官袍,仍然带着温和的笑回去了。他还是一派光风霁月的模样,看起来与这座威名赫赫的建筑格格不入,可大理寺右寺的属官们却不再这么觉得了。

从大理寺下值后,于涣又去了一趟翰林院。有三人早等在门口,正互相闲聊。见到于涣过来,最年长的那人挥了挥手,叫道:“象观!”

这人正是于涣同科的榜眼,柯潜。他一直在翰林院任职,如今也是翰林院学士,还负责择优选择的十八名新进士的古文词学教习。柯潜为人正直,深为于谦的遭遇不平,在于涣被流放后依然和他保持了联系。

于涣道:“孟时兄,这位倪舜咨我已识得了。不知你这位高足又是?”

那被称作“倪舜咨”的年轻人行礼道:“见过世叔。”此人名唤倪岳,其父倪谦是于冕的好友,其弟更是于冕的女婿,按辈论交,便称于涣一句“世叔”。

柯潜不无得意地介绍:“这是湖广李宾之,讳东阳。宾之,这就是那位名满天下的于旷澜。”

于涣饶有兴趣地打量了一下这个青年,见他温文尔雅,沉稳有礼,心里暗自点头。

“这便是当初那位神童吧?我也有所耳闻。”李东阳景泰元年就以神童闻名,在景泰年间几次被朱祁钰召入宫内讲经。

李东阳说:“幼时的事不足夸耀,晚生再听人论及此事,也深感汗颜。旷澜先生的才略,晚生差之远矣。”实际上,李东阳今年才十七岁,而能高中二甲第一名,已不愧其名了。

“好了,我们也不要在这里挡人路了。孟时兄,咱们去酒楼吧?”

柯潜忙道:“先说好,这次由我做东。象观你初回京城,舜咨、宾之是我的晚辈,这是理所应当的。就当我迟来的为你洗尘吧!”

于涣爽朗一笑,道:“有这两位青年才俊在,我若饮醇醪,不觉自醉矣!”

倪岳和李东阳都有些不好意思又高兴地笑了起来。两人趁机在席间向于涣请教文章和学问,于涣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柯潜问李东阳:“宾之,今日一见,你觉得象观如何?”

“盛名之下无虚士。旷澜先生文章练达,待人诚恳,有豪侠气。”所谓有“豪侠气”,便是说于涣为人豪爽不拘小节,且见有不平事便能仗义执言。

而于涣本人则骑着一匹白马,马儿轻快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家里的妻儿还等着他呢。

“故旷澜相公面如白玉,目若冷星。风姿卓绝,似孤松戴雪;豪爽刚毅,比沧浪峰林。余幸与之共事交游,蒙其指教,憾拙笔难写其风采之万一。今见画师妙笔生花,令后世得瞻仰旷澜公神韵之一二,余心甚慰。”

——《题于文正公画像赞》李东阳

对不起李东阳,借你名义编一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5章 潜龙勿用(8)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