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历史直播] 青史之下,百代共闻 > 第12章 第 12 章

[历史直播] 青史之下,百代共闻 第12章 第 12 章

作者:何到关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22 23:18:00 来源:文学城

【雉,野鸡,雄鸟羽毛丰艳而美,雌鸟灰褐,善走,无法高飞。

但有这样一只雌鸟,褪去一身灰羽,翩跹于汉王朝上空,以高后之身,俯瞰盛世千载。

刘邦与吕雉,当地知名同床异梦,要论得算“大汉合伙人”,现代人喜欢管他们叫黑心夫妻店,主业是卖人肉酱、诸侯血,恐怖程度堪比孙二娘张青。

征战时分离数载,大汉奠基后短暂合作,在诛灭异姓王时他们是一体的,以“天家”这个统一的身份剿除那些可能威胁到统治的臣子,去完成韩信所言“天下已定,我固当烹”中的“烹”一环节。】

年轻的皇后和年老的皇帝对视,刘邦不再以假面与臣子虚与委蛇了,当上帝王后他释放出天性中的漠然一面,但吕雉重又拾起了面具。

她微笑着以臣血涂地,然后转过脸来,与君王对峙。

利益共同时,她可以做君主的手套,代刘邦送一些人上路,因为这对她和刘盈同样有益,但对外的矛盾解决后,皇后与皇帝之间,同样横着冰冷的剑锋。

【就算是现代,也有很多人对吕雉的印象是因为刘邦太渣,抛妻弃子又宠爱戚夫人,所以黑化了才那么心狠手辣,又因为儿子太废柴了不管不行才临朝称制,怎么说呢,就挺莫名的。

这一认知否认了女性对权力的天然**。

由果推因是种很偏颇的行为,他们认为吕雉的“心狠”和“临朝”出发点都来源于冷漠的丈夫和软弱的儿子,并不认为女性政治家本身有这样的需求和动机。

但既然是人,既然已临高位,权柄近在眼前,她为什么不能只是出于本心去触摸这一切呢?】

武曌停了笔,她对汉初兔死狗烹旧事没什么兴味,但对这位汉高后还是尊崇的。为皇后,为太后,两度临朝称制,差的那最后一步,自己来补全便是。

后世倒也有趣,女性对权力的天然**么……根本不再是丈夫,不再是儿子,只是她想要,她想做,而去立于万人之上。

能说出这种话,想必那时已不再有牝鸡司晨之论调,女人也可自由地追逐这一切了罢。

.

宋时有人窃窃:“当朝那位……不就是学了吕武么,前日不还穿了衮衣入太庙,效法武氏之心甚重。”

“什么衮衣!”闻者冷笑,“帝王衮服减二章罢了,和天子服有何差别?吕武无德,才教后头这些妇人生出妄念,欲窃我大宋权柄!”

对话者暗自点头:“是极是极,深宫妇人能知何事?宫务掌好都算了不得,管什么天下事,真让她主政,少说也是个国破家亡,白的断送江山。”

“妇人么,见识短浅,那吕氏狠毒,杀戚夫人,灭赵王;武氏恶毒,把李唐皇室杀得人头滚滚;天幕说的那孙太后暗取宫人子是杜撰,咱们这太后可是真的阴取宫人子的,官家隐而不发罢了。”

“官家仁厚,有明君之相。也就是咱们大宋太平盛世,女主临朝也无太多事端,真有些什么不还得看我们男儿,刚正坚定,太后说不准还要再信‘天书’事,做出些撒豆成兵开门迎敌的笑话,像之前说的那明英宗一样止增笑耳……”

二人言谈间慢慢走远,多年后赵佶赵桓父子抬头,似有所觉。

止增笑耳。

【首先要论的,是刘邦对吕雉参政的态度。

从韩信和彭越的死就能看出来了,他知情,且至少这时候并不抗拒。

单刘邦个人而言,他对女性拥有侯爵地位这件事还是比较看得开的,就拿封侯来说吧,奚涓战死,就给他的老母封侯;虽然对嫂子当年刮锅底有意见,还是给她封了阴安候,这俩都不是虚的;还有一位鸣雌亭侯许负,不过她的侯爵相关记载来源于《楚汉春秋》,不太可考。

而刘邦对他死后吕雉掌权这件事有心理预期吗?也是有的。

我们翻开《史记》再重读刘盈太子之变这一段,刘邦看到商山四皓出现在太子身边,自知从此动不了这个儿子,回去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

说完又唱“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当事人非常困惑,皇帝不就是对她唱了首歌么,二人平日没少唱歌跳舞,这也能算告诫?后世之人莫不是在哄骗她?

还是得怪吕雉和那群大臣,刘盈羸弱,天子不满,如何能当太子,说不定今日登基,明日就被他娘吓得瘫倒在床,还是她的如意好。

·

正教太子读史的刘恒摇头,父亲对戚姬当真仁至义尽,确定太子不能动摇后立刻告诫她,鸿鹄羽翼已丰,翱翔四海,就算手有羽箭也无可奈何,几乎是明着让她安分,莫要招惹太子与吕后。

但看上去没什么用,戚姬没听懂。

【吕雉的年轻与刚强,手段与心术没有人比刘邦更清楚,他对后面会发生心知肚明,因而为爱子做了一些准备:给刘如意赵王之位,富庶之地赶快打发出去,又让周昌做刘如意的相国。

周昌其人,一是很勇,非常勇,当年敢对刘邦说“陛下即桀纣之主也”当着面大骂他是昏君的直谏之臣,二是当年为刘盈说过话,吕雉曾经跪谢周昌,言若非他据理力争,刘盈的太子之位几乎就要被废。】

周昌对自己为什么被调来做相国心知肚明,天子的意图很明显,就是保住这个儿子的命。

因为他直谏不怕死,所以他对吕雉的行为一定会发声,又因他有恩于母子二人,吕雉不会轻易动他。

皇帝为刘如意绸缪至此,只能说明一件事: 天子非常清楚在他死后,刘盈绝对拦不住吕雉对赵王出手。

【还有早与吕雉结成利益同盟的樊哙,刘邦对这个很早就跟着自己的老伙计也动过杀心,让陈平把他给办咯,免得他在自己死后“以兵尽诛灭戚氏、赵王如意之属”,但没赶得上。

刘盈的仁弱是刘邦欲废太子的原因之一,放在兄弟关系上却是长处,他肯定不会对刘如意动手,这不,我们后世人都知道他对兄弟比对亲娘好了。

高祖临终,吕雉问萧何死了之后谁来接班,刘邦说曹参,王陵,再问说这不是你能知道的事。有警戒之意,但萧何这种重臣的安排,不和他的继承人刘盈讨论,而和吕雉,本身就能说明一些问题。

——他有预期,为赵王的人身安全做了准备,吐露了如何用人,为非刘氏王天下共击定下了白马之盟,对吕雉权势胜过儿子这件事,虽然不满,但他依然默认了。】

惠帝朝,愁苦饮酒的刘盈几乎要大笑出声了,他本以为是母亲贪婪不堪,以为自己做得不够以至于太后权势过剩,侵吞帝业。

于是他与太后争,小心谨慎地维护太后与勋贵的平衡,在几派人中寻忠直之臣,每日忧虑,如今天幕说,君父是默许的。

“天子以为太后会安心辅佐于我,做一个母亲,却忘了太后到底是吕氏女而不仅仅是刘氏妻……”刘盈讽笑,“父亲终于也看走眼一次,给了如意周昌便有用了么,太后还不是想杀便杀。”

“昨日杀戚氏,今日杀如意,焉知明日死在太后手上的不是朕!”

他在殿中发起狂来:“太后有负于先帝!太后负朕!太后负我刘氏!”

【升官发财死老公,多么美妙的一件事。

吕雉临朝,后世对其有一个不满之处是提拔诸吕,导致吕祸。

“吕氏权力过大后期挟持住刘邦”这个观点其实有些偏颇,前期吕氏众人的军功,虽然有,但也不离谱,没有特别优秀的,在开国功臣还没死光的时候,其实威胁不到刘邦什么,吕氏族人坐大,是在太后掌权之后。

很多人疑惑,说吕雉这么精明的一个人,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她家族都是庸才,和女皇一样,当年都被赶出家门了当上皇帝还对他们好,不至于这么有家族爱吧。

说白了,无人可用。】

天幕说的什么已经没人在听了,“女皇”两个字炸醒了所有昏昏欲睡的人。

唐以前的朝代震撼非常,女人……女人怎么能当皇帝!这是哪朝哪代的事,简直有辱斯文,阴阳颠倒,人伦败坏!

唐之后大家情绪很平稳,那位嘛,反正已经是事实,无法改易,给她泼泼脏水得了。

·

已经掌权的高后对天幕提到的后世不满并未在意,她只看着女皇二字,与另一时空的一双眼睛重叠,两位太后发出一声同频的叹息。

这样的勇气,这样的决断。

真想见一见她。

【掌权并不是站到最高处就能自动完成一切的,身居高位,说话没用也不行,但封建时代,臣子们在皇室有男性继承人的情况下,并不乐意听身为女子的太后的号令。

除了利益关系捆绑住的,其他人中,愿意效忠于她的人,大多是这几种:

实在怀才不遇,没有别的路走的人;削减了头脑要上进,不在乎走的是什么路的人;以及并不被大家认为是男人的宦官。

而最后一种,是与她一个姓氏的、天然统一战线的、绝对不会被刘姓皇室吸引过去的,她的族人。

女主们为人诟病的任人唯亲、启用酷吏权宦,说到底是时势之下不得不为。

若有贤明清正者跟随,谁愿意用蠢笨不堪只会惹祸的子侄呢。】

文中历史人物的观后反馈主要出于观看人自身的立场,并不代表作者观点,有时候观看者为了达成自身目的会故意曲解,天幕对一些人来说也是工具嘛。

朱玉纯.《史记》女性人物的历史解读与文学描写

《史记·卷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史记·高祖本纪》

《汉书·外戚传》

《史记· 留侯世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吕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