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剑三]墓衣行 > 第103章 第一百零二章

[剑三]墓衣行 第103章 第一百零二章

作者:洛娅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31 10:21:00 来源:文学城

李臻臻与白衣人过了一招,各退一步,四目相对,看清彼此的打扮后,两人都有点懵。

从李臻臻的角度看去,那白衣男人莫约二十几许,生得剑眉星目、仪表堂堂,端是气度不凡。他头戴一顶色泽极好的青玉冠,身着白缎锦袍,腰间坠着精美的香囊与一柄素色锦扇,此时反手持剑至于身后,举手投足间潇洒写意,便是对峙之际,亦不掩其顾盼神飞,英姿勃发。

白衣人望过来的眼神中也明白地透着惊艳与欣赏,他双唇微动,明显哽了一下,随后朗声赞道:“响廊有淑女,倚花妖且娴。素手攘袖见,皓腕约金环。云鬓点琉璃,腰缀碧琅玕。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1]

任何人被这么直白热烈地赞美,也没得再端着一张拒人千里的脸,何况这白衣人目光清正,没有令人生厌的贪欲,李臻臻不禁弯了弯嘴角,语气也放松几分:“郎君好文采,当称一声‘先生’才是。”

然而不等对方再说什么,她的目光已在他臂上定住,唇边带笑温温柔柔地道:“玉真公主的寿宴年年开,小女还不知,如今文风竟兴盛若此,连妙手君子也不好做了?”

见她的注意力没被引开,寒暄时仍不忘盯着自己身后之物,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白衣人只得将背在身后的长剑拿了出来,苦笑:“女郎好眼力,一眼便看出此剑不凡。”

他将宝剑抽出,对着阳光竖起,当着两人的面欣赏起来。只见这剑长三尺五寸,重六十三两五钱,其光彩夺目,有诗证曰:神器化成,阳文阴缦;流绮星连,浮采泛发;飞光碎星,穷理尽现。

“好剑!”

白衣人情不自禁地感叹,他爱不释手地摩挲着剑身,眼中光彩浮动,可见是欢喜至极,一时间将两人正对峙的境况都抛之脑后。

“此剑与我有缘!”

于剑客而言,一把好剑的价值,丝毫不亚于炙手可热的武功秘诀。白衣人持剑欣赏了一会,直待阿罗低低咳着站起,才恍然回神,一抬头就发现李臻臻正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满心欢喜顿时化作纠结。

“让女郎看笑话了。”他还剑入鞘,展臂作揖,忽然狡黠道:“若某猜得不错,女郎与某实为同道中人?”

“同道中人尚不好说,先生不与明教中人同流合污,琅嬛便放心了。”李臻臻还礼,既不应承也不推脱,她大大方方地打量着白衣人,单刀直入:“不知先生如何称呼?”

“不才姓李,名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白衣人报了姓名,复又挽了个剑花,然后自顾将宝剑没入腰带,对李臻臻恭维道:“在下斗胆一猜,女郎乃纯阳宫静虚门下琅嬛居士?素闻琅嬛居士天赋异禀,遍阅弘文馆藏书而不足,敏而好学,博闻强识,令天下学子自叹弗如。”

“先生折煞小女了。”李臻臻再次还礼,初时听到李白大名而生出的些许惊诧也迅速归于平静,客气道:“青莲剑仙之名,小女亦有耳闻,敬佩久矣,今能得阁下赋诗一首,也是小女之幸。”

两人相视而笑,确认了彼此都不是明教门下,自然生出几分亲切。如今明教行走在皇亲贵眷间,处事愈发张扬,其教义虽豁达,但用于官场中却不免可笑。偏陆危楼拉拢了多方势力,对朝中与信仰相悖者又以武力示威,动辄弄出些血淋淋的威吓,弄得身居高位者讳莫如深,位卑者敢怒不敢言。

于江湖上,明教行事亦是霸道,大有仗其声势与武林各派一较高低的姿态,加上门下弟子品性不一、鱼龙混杂,是以,除去二三不入流的小门小户,有头脸的武林门派无一不与明教心存罅隙。

阿罗拍着衣服从花圃中往外走,没留神脚下一硌,他低头望去,原来是刚才那株亭亭玉立的芍药,现在已茎秆折断伏在地上,娇艳的花瓣沾了土和草汁,再不复原来的华美。

他的动静不小,李白寻声望来,脸上的笑顿时化作尴尬,忙上前拉了阿罗一把,作揖致歉道:“这位兄台,方才是白莽撞,连累兄台受伤,失礼之处,还望见谅。”

“先生言重,你我素不相识,且皆为不速之客,何言见怪。”阿罗神情自若,对李臻臻安抚地笑笑,他整了整衣衫,与李白正式见了礼,言词也十分客气。但李白看着他温和的仪态,又瞥见走来的李臻臻,心中一动,立时想到了什么,顺势叹道:“兄台不必给明教留脸面,玉真公主寿宴,广散请帖,遍邀长安贵人,如何会有不期而至之人?这些明教门人倒势大,吾遇一人,竟陷宾客为贼,真不知何人予他们脸面!”

“先生说的极是。”阿罗似是早料到他会这么说,当下飞快地接上:“响屐廊多见于吴越之地,仙居有此景致,实属难得,当与宾客共赏才是,岂容一二人独据?今日吾见此盛景,又与先生这般倜傥非常之人相识,实乃吾之大幸!”

两人一唱一和,义正言辞,仿佛将这间不起眼的小院看成了什么举世罕见的圣地,过而不赏犹如枉来此地。三言两语,就将窃剑又被撞破的行径扭成明教蛮横无礼、构陷宾客、三人不得已出手予其教训的侠义之举,连李臻臻这个同谋听了都忍不住扶额。

“太白先生,”李臻臻打断两人吐槽,指着李白腰间之剑问:“可知此剑来历?”

“白未曾听闻。”李白摇头,又道:“明教携此剑赴宴,又使人藏掖至今,想是欲献予公主的寿礼。可惜,此剑如今至于吾手中,或许要多年不见天日了。”

李臻臻沉默,她与阿罗是有心,谁又知这位风流不羁的太白先生是不是故意。好好一把名剑,被窃贼所得已令人唏嘘,此时又将被献予不爱武事的女流之辈,若将来数年都被收于仓库、压在绫罗珠宝之下,岂独是碎星之哀?

听起来,李白是不打算归还这剑的,而这倒了两手的“赃物”,近几年也的确不适合大张旗鼓地亮相。李臻臻微觉惋惜,但转念一想,又释然,青莲剑仙乃是名垂千古之人,碎星若随了他,原是幸事,隐匿锋芒数年算什么。

她对李白道:“此剑名唤‘碎星’,乃前阵子藏剑山庄所捧名剑,可惜不等诸位武林名宿品鉴,便被明教两贼子窃取。宝剑配英雄,琅嬛不愿明教以窃来之物媚上,故而来此,太白先生若取去,当不令使宝剑堕名。”

阿罗眸光一闪,在李白应允之前,故意出声打趣问:“某常听闻太白先生大名,公主过寿,多有文人墨客遣词作赋为贺,先生今只得一首咏美人诗,如何能够?”

李白闻言哈哈一笑,摆着手朗声道:“白行妙手之事,今日可见不得公主了。”

阿罗不赞同地摇摇头,他道声罪,上前取了李白腰间的素色锦扇,一眼看见先“咦”了声,随后左右翻过,留下一句:“且等一等。”便疾步往响屐廊上去了。

李白与李臻臻好奇缀上,只见阿罗随意进了一屋,找到笔墨,在那素色扇面上提了几笔,又凌空扇动使墨迹风干,最后他抓了块软绸将锦扇仔仔细细擦拭一遍,再向李白问明碎星所藏之屋,一扬手将扇子丢了进去。

*

三人在不惊动轮值侍从的情况下飞快翻墙离开,待跑远后,李白才畅快大笑道:“阿罗好机敏的心思,竟作柳公子扇[2]构陷其主。那柳某人多行不义,屡犯盗窃之罪,现在与明教正好凑成一堆、狗咬狗去!”

“太白先生此言差矣。”三人中,唯阿罗跑得气息急促,末了撑着膝盖,一边喘着气一边反驳:“柳公子常为妙手之行自得,行事张扬,吾不过助其扬名、乐善好施而已。”言语中故作无辜。

这一来一回,李臻臻也看明白阿罗所做,掩口笑够了才问:“你于扇上提那几笔,可会露破绽?”

“我并无这般天赋,仿的寥寥几笔,勉强过眼。”阿罗深吸一口气,直起腰板道:“年初柳公子盗蜀中唐门暗器、并焚毁大量珍品,末了丢下‘公子扇’正名。此行惹来唐门大怒,已将其所留‘公子扇’挂了隐元会。我仿得有形无神,细究自然过不去,但那柳公子一手纸上技艺毫无风骨可言,谁会观摩他的字迹?”

他缓过气来,后退半步上下打量李白,随后又解了他腰间的香囊,并反手从袖中摸了个药囊递回去,笑道:“这是醒神的物件。吾只可惜这香囊和香扇,不知太白先生收了哪位女郎的赠礼又随身佩带,待事毕,女郎若知收了自己物件的竟是个贼,怕会黯然伤神许久。”

李白丝毫不在意他换了个药囊,随手接来便系上,同时打趣:“阿罗现在说这岂不迟了?你方才问都不问上一句便取了那扇子去,若赠扇之人尚记得某、无法收场如何是好?”

“太白先生这是在鄙夷吾的眼力?”阿罗装作叹息,三两下便拆了香囊,往路边花圃中散去香粉,又开始绞拆那精美的绣纹。

“扇面是好料,裱扇之人也是中个好手,偏那扇面上一株墨梅毫无风骨神韵,绘于锦扇如泼墨至于美人图,说是柳公子所做也不辱其名。”

李白和李臻臻齐齐掩面咳嗦起来,指着他一脸窘相不知说什么好。将一女郎的绘技与贼子相提并论,阿罗这话也不知在奚落谁。

在扇面上作些字画,或独自赏玩或赠与亲友,原是风雅之事。可若挥毫之人技艺不精,又使扇面流传出去,就这丢人现眼也足够令当事人羞愧而退了,哪里还有心追究收了扇子的究竟是何人?

“如此拙作,太白先生竟珍而重之佩于腰间,当是真爱无疑。”李臻臻眼含戏谑。

“误会!白随手佩之、误会而已!”李白坚决不肯承认真爱之说,偏又记不起这扇子到底从何处得来,只得使出浑身解数、插科打诨才将这页揭过去。

三人又说笑一阵,阿罗方才重新捡起正事,道:“无论锦扇之事如何定论,只要吾等坐实有贼盗走碎星,难道柳公子还能出面喊冤不成?今日宾客中白衣士子比比皆是,先生可寻个人迹罕至的院子,将碎星放在地上,再打碎门窗摆件,装作与人打斗引来仆从,随后自可持宝剑大方亮相。”

“你的意思,是令吾假作与柳公子交手、夺回碎星?”李白很快意识到他言中所藏深意,略感意外。

“看先生的想法。”阿罗淡然道:“先生若有求于玉真公主,便可依这法子,假作从贼子手中夺回宝剑,避开明教之人进献公主,再做贺诗奉上,公主必然大悦。若无意,则可先行离开,或隐瞒行径、或途中做戏夺剑,令碎星重入世人眼中、再收归先生所有。”

“方才那屋中有一明教之人晕厥,想来先生未下杀手,他若见过先生真容,处理起来倒麻烦些……”阿罗说到这里,兀自沉吟起来。

李白对自己如何脱身似是不太上心,反而饶有兴味地反问:“阿罗如何料定了,某有求于公主?”[3]

[1] 本段改编自魏晋?曹植的作品《美女篇》。

不要纠结这段诗的水准问题!写到这里时,发现想找一首语境合适的诗贯在李白大大头上简直是罪恶!(天呐我为什么要想不开来写一位诗仙?!!o(╥﹏╥)o)

作者没本事自己写诗,为了不至于秃得更厉害,在纠结三十分钟后果断选择“借鉴”,曹子建的文采也是令人惊叹的,修修改改了一些字眼就拿来用,和李白大大放在一起也不显得太突兀,就当是他写的吧。

如果各位看过后觉得不妥,那一定是作者的锅(*/ω\*)

原文就不贴了,请自行问度娘。

[2]柳公子,恶人谷十大恶人之一,是个手段高妙、轻功无双的贼,常以奇珍异宝为偷盗目标。他有个恶习,盗得珍宝后后不求悄然离去,还要将室内其他值钱物品毁坏一光,同时留下随身携带的公子扇示人。

三人从明教手中夺走碎星,正好最近柳公子才作了个大案,名头正盛,阿罗就顺手扔了柄假公子扇、将碎星被盗嫁祸给柳公子,反正柳公子是个贼,也不会有人替他喊冤说公子扇是假碎星不是他偷的

[3]李白年轻时四处游历,足迹遍布各地,为求仕途,屡屡献诗文以求贵人引荐,在天宝元年,得玉真公主和贺知章引荐,玄宗对其诗赋大为赞赏,召见后令李白供奉翰林。

天宝四年剧情开始时李白四十五岁(也成了道士大军中的一员),已经离开宫廷,设定集中多写他的江湖经历,与长歌众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对他年轻时求仕途过程则没有具体描写,这里就自由发挥了。

(其实李白历史上开元十八年、即文中一年后才寓居玉真公主别馆,还没见到公主本人,然后在开元十九年郁闷写诗发牢骚,即《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3章 第一百零二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