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生来就带掌门的命格,比如幽若。有些人生来就没掌门的命格,比如还未出生的白子画。但有些人的命格就偏偏能诡异到命中没有却被人送,而且还是大派的掌门,比如眼前的这位叫做绛镡的三尊直系弟子。他的师父当初是笙箫默的弟子,被过继给幽若。他知道自己的处境就和散仙差不多,爹不疼,娘不爱,所以行事尽量小心,就生怕有一天被逐出长留。而就在几百年后的这一天,他只是拎着水桶,走在给师父打水的路上,就忽然被掌门喊进后殿。他不敢怠慢,放下水桶,大声叫师弟帮忙,自己赶忙跟上。谁知,到了掌门闺房后,这掌门劈头盖脸第一句便是“在殿里生活了那么多年了,应该看都看会怎么当掌门了吧”。天地良心!他可从来没窥觑过这掌门之位,从来没踏入过中殿一步,更遑论这后殿?吓的他噗通一声跪下,磕头如捣蒜,大呼自己真的没有逾矩,望掌门明察。
见他这样,幽若拿不准自己是否冤枉了人,便让他抬起头,闭上眼睛。他哪敢违抗,眼睛闭的紧紧的,就怕闭的不够紧被逐出长留,甚至上那诛仙柱受那消魂钉。他好似忘了眼前的这位可是长留掌门,会堪心。这心事成为一块看不见的大石头,砸了她一脸,倒让她觉得有些玩味。一阵金光闪过,她已用摄魂术将他的记忆尽数看了个遍。没想到眼前这个竟真的是个千年难得一见的老实人。须知自己殿里的弟子们都千方百计的想成为下届掌门,行为逾矩者不计其数。贼窝里混进了个连贼心都没的?真的混进了个一心修仙的?她打算试探一下,问他可有见过谁进她的房间。他的那对师妹师弟就差点被她抓包过,且不止一次,他必然知道。但不想这小子倒也顾念同门之情,竟选择不说,明晃晃的说自己不知道。
有所持,有所守,她忽然觉得这孩子还挺耐看的。她试探着问这个孩子是否愿意转门派,而这孩子的反应则令她差点没笑的倒在床上。他虽不知自己犯了什么错,但却明白自己定是犯了是要被逐出长留的滔天大错,赶忙感谢掌门特赦,只是让他转门派,没断了他的修仙之路,生怕晚一秒掌门就改变心意。忍了一会,她总算是忍不住笑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自己不记得打水上三殿伺候师父会被逐出长留。果不其然,这孩子彻底愣住了,问也不是,不问也不是,只是呆呆的跪着,眨巴着眼睛,可怜的像只讨食的小狗。她又打量了他一番,认为的确是个好苗子,便让他起来,带着他去见他师父、桃翁和笙箫默。
听了内容后,三人当场楞在原地。原来,在幽若昏迷的百年间,茅山帮助长留对抗天庭,被杀到几近灭门。从原先有数千弟子的大派被杀到仅有掌门和几名长老存活,不可谓不惨。更雪上加霜的是,就算是存活下来的几位也早已被打废仙身,被废除仙籍。他们花了好几年,一步一个脚印,横跨整个人界,从茅山走到了长留。他们希望长留能念往日旧情,能送他们几位弟子,帮助重振门派。由于弟子送过去是任掌门的,他们当然希望从住在绝情殿里的弟子里面挑。毕竟,日日同住的话,就算幽若没刻意教,他们看也能看会了。不想,被她抓包的这一位偏偏是个老实人,根本不曾用观微偷瞄一眼。
笙箫默围着这孩子转了一圈,心情很好的逗他,问他明不明白送过去的一支肩负着夺取掌门之位的重任。而这孩子简直可爱到过分,回答说自己无心参与夺嫡,只想好好修仙。成为三尊直系,虽然是个被送掉的,但已心满意足。他们忽然想起来,甚至还没问这孩子的名字。一问才知道,原是绛地居民后裔。那里本是人界皇帝都城,因数百年前笙箫默成为妖神,人界遭受大惨事,故而永远成了水下之城。其地居民鲜有存活,而他则是幸存者的后裔。为了纪念这座沉没之城,他们便以绛为姓。他姓绛名镡。镡字本就寓意剑柄和剑身连接处的两旁突出部分,作为两派结交的使者,这倒是个好名字。
但一个显然是不够的。为了振兴茅山,他的一对师弟师妹甚至师侄们都跟着沾光,成了新茅山的开山祖师爷。由于他们都没好好学过怎么当掌门,桃翁自告奋勇说和他们一起过去,等茅山稳定好后再回长留。就这样,绛镡成了一代茅山掌门,改名为清虚。而一直爱慕他的师妹改名为清怜,成了茅山的三尊之一,师弟幻厢成了另一位三尊,改名为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