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林黛玉倒拔垂杨柳 > 第87章 京中贵女3

[红楼]林黛玉倒拔垂杨柳 第87章 京中贵女3

作者:不迁贰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7 16:17:44 来源:文学城

府门黑漆,仿若哑然张口,将她的心从进府后隔绝成两个世界。她立于马上,草草吩咐莫云嬷嬷几句关于送粮的事,语气冷淡得仿佛是在讲旁人家的闲事。随即甩开缰绳,不顾身后侍从目光,一路大步奔向正院。

虽说自南院马厩入府,直通荣禧堂只需穿过两道中轴移门,林黛玉却仍是一路策马疾驰,未作片刻停留。

身为主母,纵有万般权宜之举,也不该如此失仪。可回了贾府,进了那道黑油大门的那一刻,她只觉得心口像被什么堵住了,一口气悬着,不破不散。

深秋的风带着冬日的寒,掀起她的兜帽,刺得她眼角绯红。穿过以前学跑马的正院,她只觉在马上的畅意已经变成了心口一片模糊而钝重的痛。

荣禧堂的丫鬟们还没被南院通传,只见当家的姑娘翻身下马,拉着兜帽掩面直接上了自己的闺房。

堂中平儿正与紫鹃低语,抬头见她疾步而来,皆是一惊。

紫鹃一下子便发现自己小姐不对劲,“姑娘!”紫鹃下意识要迎上去。

可黛玉却似未听见一般,径直推开屋门,反手关上,靠门而立,背脊微弓,一动不动。

良久,门后传来一阵极轻极浅的呜咽,如漏雨穿瓦,紫鹃听出不对,心头一紧,便欲推门进去,却发觉门栓已落。

平儿心想着姑娘在外可能被人欺负了,转身对楼下的丫鬟们沉声吩咐:“都闭好了嘴,不许往外嚼舌。”便亲自下楼压阵。

小红闻讯赶来,先找一路小跑追来的卜旃问明情况,抬头望了眼那紧闭的门。她思忖片刻,便上楼敲门,轻声道:“姑娘,这府中陈谷虽已备出,可姑娘还未明言送往哪处,是直接去粥棚,还是……”

门内一阵沉默。

半晌,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

“紫鹃、小红,你们进来。”

二人对视一眼,俱是心中一松,随即轻手轻脚地步入。

黛玉未在房中,透过大理石屏风,却见暖阁小几上伏着一纤细身影,肩头微颤,连背影都失了平日的端庄,只听得里面暗暗抽泣。

紫鹃一下子便钻进了屏风里,轻唤一声“姑娘”,便跪坐在她身旁。

小红守在外头,等了一刻,才轻声问:“林姑娘,那义军两人催得急,这五百石谷米,是直接运去粥棚好,还是……”

黛玉气若游丝哑声道:“小红,这五百石谷米是我应下的,但是你和莫云嬷嬷只管叫这京里人都知道这些东西是我们贾府给的,最好叫他们别太轻易拿到那些东西,也要知道这不是谁来伸手就能得的。”

小红立时心领神会,低声应道:“是,我就按姑娘的意思去办。”

“兰哥儿呢?”黛玉轻声问。

小红听得屏风后椅子微响,只见姑娘步出暖阁,面色憔悴,眼睑微红,却神色已稍敛。

她答:“兰哥儿过了午就出了门。姑娘要不要我去找人催着回来?”

黛玉自己都回来了,而他们还没回府,黛玉只怕有事,叹道:“派人去找吧。再去叫周瑞家的来,也把大奶奶叫来,交粮之事……你们是知道要护着府里体面的,便全权交给你们办吧。”

小红领命而去,只留紫鹃一人,陪她坐着。

四下渐静,窗棂轻响。

紫鹃低声问:“姑娘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出了事?”

“我这副身子,病病歪歪地吊着口气,旁人都说我命薄……可怎的我身边人,一个个比我先走?母亲父亲去了,老太太也走了,宝玉不知所踪,如今裴石……连一声吩咐也没有……”

她声音哽住,从前她最爱动不动将“死”挂在嘴上,已经很就不说了。如今仿佛怕一说出那字,便真成了不归之人。

“他怎么就不等我,不信我便走了,怎么就不跟我说一句呢……”说着,止不住滚下泪来。

紫鹃听得心酸,眼圈也红了,轻声劝慰:“姑娘别怕,咱们等着总会有音讯的。裴总领这样的人,侍奉佛祖菩萨多年,定能有各路神仙保佑,不会轻易出事的。他是那等人,哪怕是危难,也定会设法脱身。”

她轻轻摇头,泪水沾湿鬓边,只道:“便是今日进城,我才知处处为难,往后我一人撑着这府里,便再没人……再没人……”

紫鹃听得心酸,只抚着她的肩,轻声劝道:“姑娘别讲这些话……姑娘如今是有福之人。您身边的人,是一个一个聚来的,都靠姑娘撑着府中才能过上这般日子。便是裴总领不在了,可还有其他人忠心侍奉姑娘啊。”

黛玉却不再言语,便是裴石来了之后良久未曾哭过,倒一次性在这会都给还了。

小红吩咐丫鬟传话去园子。李纨得知黛玉已经安然回府,心中一松,随即便有些发慌。

她忙问:“兰哥儿可回来了?”却只听得下人回话:“还未回来呢。”

李纨心里“咯噔”一声,她自然知道林姑娘是为着这件事才叫人传话的。显然,眼下人回来了,事却没成。

黛玉在布置差事的时候,便想过在延义村留宿可能遇到跟裴石他们一样的危局,所以定好的无论如何得当天回到长安城。

便是为了这样,让贾兰领着护卫在城西门里接应,免得进城石义军多事,节外生枝。

人手备了,用于打点的银钱也给了,连兰哥儿年纪小,怕他应对不来,还特地叫了周瑞家的跟着。可如今看来,一切布置竟同虚设,贾兰他们不见踪影,反倒是黛玉他们自己应对守军,出米贿赂、应酬解围,全靠一人主张。

纵然外头不知这前因后果,府中管事们却都心知肚明:兰哥儿这桩差事,是确实没办好。

莫云便是没有指示也知道这事关巧,把送粮安排妥当,便叫人去寻兰哥儿回来。

李纨也听得去南院打听的婆子嘴快,说了城西义军起了些动静。可打听后楼颦儿回来的态度,却什么也没有。她心头七上八下地想着如何解释,直到贾兰进门,这才赶着同儿子一道去了后楼书房。

黛玉正与平儿交代事宜,书案上堆着账本与清单,灯下她神色倦怠,眉心蹙着,一看便是乏力中仍强撑着精神。

如今进府的百姓日渐增多,黛玉已打算将宁府那边接应事宜交给平儿打理,以缓她身上重担。

李纨同贾兰一道进来,刚跨门槛,黛玉便抬头看了一眼,只淡淡对紫鹃道:“奉茶罢。”

李纨心中惴惴,贾兰亦觉不安。黛玉也没叫李纨焦虑多久,才放下手中账册,唤道:“兰哥儿,今日出门,可有遇上什么事?”

她语气极轻,不带怒容,可一字一句都似平静水面底下藏着暗流。

贾兰低头作揖,道:“是我不好,未能到城门接上姑姑,让姑姑受了委屈,险些误了事。”

黛玉听罢,只略点头,道:“原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我在城西不见兰哥儿,若是等了半日倦了回府倒也还好,只怕你也给义军扣下了,险些叫我心里又多添一件事。如今见你安好回来,我也就安心了。”

虽说没有以前那般夹枪带棒的,但李纨听得出黛玉说得温和,实则暗藏刀锋,只是她不好责备晚辈就是了。

毕竟昨夜议事时时候已经不早,黛玉便将此事交给了李纨。虽说的是贾兰误事,但是便是平儿在,也知道在说她母子临事退缩、误事失信,黛玉不愿深究,反叫人无地自容。

李纨一时也不好多辩,只默默垂首。

贾兰年纪虽小,心思却不笨,顿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他毕竟跟黛玉没有多少交往,便是来了后楼才亲近了些。他只觉得二奶奶便是人中龙凤,与母亲不同,即擅诗书,又明文章道理,却不似夫子婶子那般严厉,反而待人又宽和,便是对裴师傅那种只会冷脸瞧人的,也常是笑脸迎人,很是温和。虽说管家之事多有磨难,但他也知道府中这些下人很是难管,如今府中这般日子,他更是对黛玉最是倾佩。

被黛玉这么一说,加之他已经知道了裴师傅生死不明,自己心中很是委屈,只觉得是自己办事不利,将这般要紧的事情给办差了。

可贾兰不过是十四五岁的男孩子,他咬了咬牙,终于道:“母亲怕义军多端,便叫小厮出去打探,姑姑你们回来时,其实我已经赶去城西了。”

话音才落,李纨脸上顿时一白,忙道:“我也是担心兰哥儿在外反误了事,毕竟城西那多流民,而从府里快马过去也不过一时半刻。”

黛玉却已听得分明,分明昨夜说的便是午后便要贾兰接应。

她未看李纨,只低头抿了口茶,方才微微一笑,道:“噢……原是怕义军难缠。也不怪,我们大户人家出来做事,总得衡量个利弊先后,讲个趋利避害才算明智。”

一句“明智”,却比责怪更叫人难堪。

平儿听得,低头装作看账不语。

李纨脸色青红交加,只得讪笑道:“我也是一时糊涂,想着姑娘那般稳重,想来用不着我们多跑一趟……谁知……”

“谁知我这人倒没那般‘稳重’,一转身便在城门口同人讨价还价了。”黛玉悠悠接了话,她此时累及,没了打趣的心思,却仍语带微笑,只是有话直说,“这事也怪周瑞家的,倒也枉费我白白做了筹谋,备了银两给她打点,方才我已经罚银降级了,不过好在我们这些个人没被他们扣在城门外,否则今夜怕是要风餐露宿了,此事便就这么算了吧。”

李纨张口结舌,只觉自己一腔体面全无处安放。

这哪里罚的是周瑞家的,可不也是在点自己吗?

贾兰抬头看了她一眼,只觉林姑姑神色淡定,眼中却有一层藏不住的倦意与伤感。

他不知怎地,心里像给人揪了一把,竟有些酸。

黛玉看了看他,道:“我倒不是怪你,只是将来你若真想做事,总得分清主次。家里人出城,是大事;你母亲念你安稳,是孝心。但这世道……只凭安稳,可护不得人命。”

李纨低头一震,手指紧紧握着帕子,脸色已白。

只是这事确实是她们没按照一开始的谋划做,府中又少了一员要紧的,李纨也只得缄默。

贾兰一退下,书房中一时寂静。平儿识趣,自告退去宁府看看前儿安置好的几位小姐太太,只留下黛玉与李纨二人。

李纨手中的帕子已被拧得起了皱,坐了一时,终于低声道:“实在不是不愿做事,只是想着那孩子年纪还小,我这做娘的也有些……不放心。”

黛玉斜倚,眉眼低垂,闻言微微一笑,道:“大奶奶是个明白人,我也知这贾府便是宝玉回来了,今后恐怕还指望兰哥儿当家。可兰哥儿毕竟也不是髫丱之年,也到了快可以成家立业的年纪了,是可以有些担当的年纪了,难不成要日后叫义军欺负了,来教兰哥儿讲忠信礼义不成?”

李纨一怔,正待回话,却听黛玉已接着说下去:“若是按照我的安排仍是出了事,那府中众人便也认了……可大奶奶只顾护着兰哥儿不受难,却不想你这一护,我许是回不来了。”

“大奶奶是与我一同去请裴公子在府中当差的,如今他生死不明,府里本就如断臂膀。若我也不在了,府中这么多人至少还有大奶奶能支撑起来……”

眼见李纨摇了摇头,黛玉知大奶奶所求只要日子不改从前平静安逸,也不愿多管闲事,她语气缓了些:“大奶奶比我年长几岁,我本不该这般跟你说这些。只是府中女眷之中,你我素来最是亲近。若连你都不愿出头,那我便连个能托底说话的人都找不着了。”

李纨闻言,忽然鼻尖一酸,竟有些热泪盈眶。她抹了抹眼角,朝黛玉福了一福,声音哽咽道:“颦儿放心。日后这府中事,凡是我能当的,我都听你的安排。”

黛玉闻言,神色终于松了几分,轻轻一笑:“嫂子肯担事,我自然安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