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穿成黛玉,却被要求称帝! > 第3章 铁甲

[红楼]穿成黛玉,却被要求称帝! 第3章 铁甲

作者:段闲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13 13:58:12 来源:文学城

贾雨村定晴一看,捂着嘴后退了两步——那边是个很小的村子,看上去就几户人家。

但哪怕隔着半条河,也能看到村里子的人早已身首异处,在白雪的映衬下尤为显眼!

“这不知是被水匪还是土匪给抢了!”船老大见多了,不想管也不敢管,只求着别让自己碰上就是了。

贾雨村恨不得现在就能赶到京城!

“船家,咱们须得日夜兼程,早日达到京城才行。”

船老大苦口婆心劝道:“贾老爷,今日虽晴,但此处实在不宜夜间行船,此处水深且急,弯道众多,否则还未遇上水匪,咱们便有可能遇险。”

“便没有其他法子了吗?”贾雨村来回踱步。

“那便是跟着官船走了。”船老大道,“不过近来并非漕运热闹的时节,官船也不多,能遇上自是最好。”

船老大的话贾雨村是听进去,两害相比取其轻,就依了船老大的话。

但他依旧不放心,林如海远在扬州,此时写信求助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日暮时分,船泊在一处小码头。

同时泊在此处的还有另外两条稍小一些的船。

夜色深沉时,不见月色,鹅毛大雪。

雪雁睡在黛玉的房外,半夜时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吵醒。

掌着烛火走到门外,见是几个守夜的家丁正在急行。

“可是出了什么事了?”雪雁拦住了其中一个家丁,压了声音问道。

“方才我们正守夜,就看见远远地有火光,贴地一听有马蹄声,正要去请贾先生拿主意。”家丁三言两语就把事情交代清楚了。

言语间,所有的家丁都醒了,拿了武器守着。

船老大让人把船锚起了,单留一根缆绳系着,要是情况不对,随时可以砍了缆绳离去。

雪雁哪见过这场面,连忙跑回房里,想找自家小姐拿主意。

刚进房里,就见王嬷嬷已经守在自家小姐身边了,正在服侍她穿衣。

雪雁:“小姐是要出去?”

黛玉摇头:“去外头添乱做什么,眼下左右也是睡不着,起身看会儿书,顺带听听是什么动静。”

“那我到门边守着,有什么消息就来跟小姐说。”

雪雁说完就出去了。

黛玉拿了本书想打发时间,但她在房里就已经听到了密集的马蹄声,似乎越来越近。

马蹄声还没到跟前,就听得外面一阵喧闹声。

雪雁让几个小厮堵住了门,又跑进来通报。

“小姐,水里又划过来一条船,船上有几个渔夫模样的人,说放网后,随着水流到此处,想泊船在这等天明再回去收网,隔壁船的老爷应了。”

黛玉总觉得哪里不对:“寒冬时节,半夜放网?”

王嬷嬷对雪雁道::“你继续说。”

雪雁:“咱们船的船老大就觉得不对,觉得那些人像是水匪来探路的探子。”

船老大的判断是对的,这几个人确实是水匪的探子。

近段时间下雪多,土匪寨子里的吃食也不算多,土匪头子就想着下水干两票大的。

水匪头子今晚派这几个人过来,就是为了打探消息的。

听说有一个江南富商要乘船回扬州过年,走的是这条水路,土匪头子就打定主意,要打劫这个人。

哪怕只能从这个富商手里拿下他船上的金银,也够整个山寨的弟兄们逍遥好几年了。

而一般的商人重利重又重命,哪怕被劫了事后也只会怪自己运气背,官府一般也很少管这事,所以这一趟要是成了,那就是一本万利。

黛玉听完,起身出了房门,多走两步,坐在了平时看书赏雪的窗子边。

这窗子今日正好对着岸上的码头。

她不好抛头露面地出去,隔着帘子看看马蹄声从哪来还是可以的。

雪雁挑明了蜡烛,又往火盆里添了几块碳。

还未来得及换上热茶,就听见那马蹄声已经到跟前了。

黛玉挑起帘幔的一小角,往外看去。

岸上有个身穿白衣铁甲的人,他们骑着高头大马,举着火把,停在了码头上。为首的那个男子还披着一件红袍,他看了一眼左边的副官,那副官凑过去,低声说了几句话。

另一边的副官则看向码头上的船,大声喊道:“各船的船老大来回话。”

三条船的船老大急忙下了船,去到那红袍男子面前,行了礼就低着头。

副官问:“一个一个交代,你们是打哪来到哪去?”

先答话的是林家雇的这个船老大:“回这位大人,小的这船打扬州来,要往京城的荣国府去。”

副官:“船上几人,什么身份?”

船老大:“船上是扬州巡盐御史林老爷家的小姐和受托护送上京的贾先生,外有郎中一人,丫头婆子四个,家丁六个,船工八个,及小的内人一个。”

在船老大的说话间,副官也在打量着林家乘的船——那船通体修长,左右四个船桨,甲板之上还有两层建筑,下层建筑占了全船的六成,上层又占了下层的三成,此刻全船灯火通明。

副官:“因何要去荣国府?”

船老大:“那是小姐的外祖家。”

副官问到此处,不再继续问话,而是转头看向红袍男子,在等他发话。

红袍男子一言未发,只看了眼船老大,用眼神示意副官问下一个。

船老大识趣地退到一旁,不再多话。

副官继续盘问下一个人。

盘问完第二个人时,另一个副官突然问:“四条船,怎么只来了三个人?”

三个船老大吓得抖如筛糠,纷纷跪在地上解释:“小的们什么也不知道啊,那条船是刚到的。”

于是就有几个小兵下了马,走到水边,历声道:“还差一个,速来回话!”

无边的黑夜里,静得只有水流声。

过了一会儿,有个磕磕巴巴地声音传来:“回……回……军爷,小……小的们是……打、打渔的……”

小兵们并不领情,大喊道:“立马滚下来!”

听动静,有个水匪下了船。

黛玉看得并不真切,全凭那些声音及大致的动作进行推测。

雪雁蹲在一旁,悄声问:“要是被这几个水匪瞒过去,那咱们北上的路会不会有麻烦?”

黛玉摇头,她也不好推断。

说话间,就见那两个小兵把水匪连拖带拽地押到了红袍男子跟前。

副官:“你怎的不来回话?”

水匪低着头,装地磕磕巴巴的样子道:“回、回军、军爷,小、小的……打、打渔的……”

副官却不信:“你要是在这一带打鱼的,怕我们做什么,回了话自会放你回去。”

红袍男子低头看了眼水匪,转头吩咐:“搜渔船,胆敢反抗,格杀勿论。”

话音刚落,就有十几个小兵下了马,层层叠叠把那条小渔船围住。

不多时,小兵连人带砍刀一起押到了红袍男子跟前,听候发落。

远远看去,那几把砍刀,在火光中亮得刺眼,在冰冷的雪夜里散发着杀意。

“小姐,别看了吧,骇人。”雪雁见那砍刀就有点胆怯,连声音都在颤抖。

她是林家的家生子,长这么大第一次随着主子出远门,就碰见这种事;要不是正好遇上了这群当差的,还指不定会发生点什么坏事呢。

红袍男子忽然往窗子这边看了一眼。

来不及放下帘子,黛玉就与那男子的目光对上了,隔着黑夜她其实看不清楚,但能明显感受到那人眼神中的冷意。

黛玉的手紧紧的攥着帘子,她知道她该放下帘子,以免给自己招来非议,但那人的眼光牢牢地盯着她,在打量、在防备,莫名的她就有些置气,凭什么她要被怀疑。

注意到有人看过来,雪雁连忙放了帘子。

奇怪的感觉瞬间消失。

红袍男子收回目光,转而看向船老大,厉声质问道:“那上面是谁?”

几个船老大愣了一下,一同回头看了看,林家的船老大才反应过来,他回头看了一眼船:“回大人,那上面是小姐在船上的居所。”

船老大无法确定刚才红袍男子看到的到底是谁,只能给个大概的范围。

红袍男子不再多问,策马转身,扬长而去。

他身后的铁甲兵们则是用绳子捆了水匪,拖着跟在后面走。

众人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雪雁:“误打误撞,原本要防着的,未料到却救了咱们。”

经过此事,天刚鱼肚白,船老大就行船北上。

这地界不太平,趁早远离方为上计。

此后,除了必要的补给,贾雨村再也不同意夜间泊船在小码头。

哪怕此时都快要平安到达京城,贾雨村都还在后怕,那天晚上要是骑马的那群人不是官差,而是水匪的另一队人马,他纵使赔上全族的老小,怕是也不够啊!

那天晚上贾雨村就站在船上,远远望着那群人,红袍、铁骑、夜行军还有职权,不太像是地方的父母官。

至于什么来头,他也分不清,只想着到了京城见了贾府的老爷们,再仔细询问一番。

时间一晃就进了正月。

距离到京城就剩下三天的时候,雪雁和王嬷嬷已经把需要收拾的细软收拾得差不多了。

贾家传话来,说是三日前就已经派人在码头上候着了,其余的都不用烦心。

“这荣国府还真是重视咱们小姐,听前头的家丁说,老太君吩咐了二三十个人码头等着。”雪雁捧着新做好的茶点进来,顺带把听到的话给黛玉讲了一遍。

黛玉抬头看了眼雪雁,这个姑娘年纪小,没什么坏心思,等到了荣国府里,也不知道会不会受到刁难。

“终究是寄人篱下,再重视又怎样,终究不如自己家自在。”王嬷嬷叹了口气,小声道,“进了贾府,就剩咱们俩护着小姐了。”

雪雁问:“那还能短了咱们小姐不成?”

王嬷嬷:“也不知道那荣国府是什么光景,夫人刚走没两月,这边就让小姐入府,能是什么好去处?”

黛玉深知王嬷嬷说的这句句都是实话。

越靠近京城,黛玉就越庆幸,幸好来的是她,而不是林妹妹,贾家那个吃人的地方,才养了林妹妹多久,就让她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的痛苦中离去了。

这贾府的里里外外,连门口的石狮子她都觉得恶心。

黛玉道:“咱们得想个法子,让父亲早日接咱们回去才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