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穿成黛玉,却被要求称帝! > 第2章 梦遇

[红楼]穿成黛玉,却被要求称帝! 第2章 梦遇

作者:段闲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13 13:58:12 来源:文学城

“小姐!”王嬷嬷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绕过地上的脏污,前来查看具体的情况。

“嬷嬷,方才我进来看看小姐,就发现小姐浑身大汗,似陷入了梦魇,急忙把小姐叫醒,哪知小姐醒了,就开始吐血……”雪雁慌乱地用帕子去给她擦嘴角的血,向王嬷嬷解释的声音中夹杂着哭腔。

房间外又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就听到了小厮的声音。

“嬷嬷,郎中和贾先生都请来了,就在门外。”

“请郎中进来。”床幔两侧的珠帘被放了下来,而后王嬷嬷忙把人迎进来,又吩咐人准备洒扫这一地的脏污。

隔着珠帘,雪雁把她的手轻轻伸了出去。

郎中邹着眉号脉,号着号着,眉头渐渐舒展开来,他抬着头往珠帘里看,道:“可否容许老夫望诊?”

珠帘被雪雁掀开一角,她抬起头看向郎中。

“啊呀,大喜!”郎中看完后,彻底放松了下来,转而解释道,“小姐生来带病,多年来都用药养着,身子骨虚弱,若是这么吐血定是危险万分的;可前几日小姐高热不退,就更加重了病情。”

“但物极必反,小姐体内的沉疴竟和高热相冲,冲撞之后,小姐身子太弱受不住,就吐血了,这地上的血正是沉疴所带来的,今日吐了出来,来日便要彻底大好了。”

“这可是真的?!”王嬷嬷闻言,喜极而泣,她不可置信地又问了一遍。

“老夫先前虽不曾给小姐问诊,但老夫的师弟一直给林夫人和小姐问诊,我师兄弟二人多年以来一直切磋医术,对小姐的病情自是知晓的,故而此话必定做不得假。”郎中伸手捋了捋胡须,言语间全是笃定。

王嬷嬷点头道:“这倒也是。”

王嬷嬷知道这郎中是个信得过的人,她在林家时也多次听家中的郎中提到过这位师兄,这次也是有幸,请到了他,这几日他都随船跟着,才保下了小姐的性命。

“不过。”郎中话锋一转,嘱咐道,“小姐的身子自小就很弱,那人参养荣丸依旧得吃着,平日里也要细心照料,好好养上几年,方能彻底恢复。”

郎中转身走出房门,让人取了纸笔,写了两个药方子交给贾雨村和王嬷嬷过目。

“老夫开的这两个药方子,第一个是稍后煮水给小姐梳洗用,第二个则是煎服的,这其中有些药老夫的药箱子没有,得明日靠岸时让人去药铺抓才行。”

贾雨村全程一言未发,不过悬着的心也算是放下了。

自几日前黛玉发了高热,他即刻就写了信送去扬州,他受林家所托送学生去京城,要是在路上有个三长两短,他也不好交代。

幸得神明庇佑,误打误撞后竟是喜事一幢。

“前几日的信估摸着快送到扬州了,必会让林大人忧心不已,贾某这就去让人快马加鞭,把这喜事告知,也好让林大人安心。”贾雨村又向王嬷嬷道,“小姐这边还请嬷嬷好生照料。”

王嬷嬷也连连应下,让小厮把贾雨村和郎中送回去时,又在诊金之外,额外给郎中送了一份礼,只道是小姐的谢礼。

郎中推辞一番,见推辞不下,便改口说跟着进京,等见了贾府的府医后再返乡。

再说回房中,雪雁已经把地上的脏污洒扫干净了,又打来了热水,要给自家小姐梳洗一番。

王嬷嬷见雪雁年幼,担心她无力扶着自家小姐,就安排雪雁去更换所有的细软,亲自服侍梳洗。

她泡在药汤里,还在回忆着那个人说的话。

林妹妹去了甄家,那是神瑛侍者的真正所在,而她要去贾家,要走一段原本不属于林妹妹的路。

她眸色明明暗暗,最后还是放过了自己,从此她就是黛玉了。

“嬷嬷。”黛玉试着叫了王嬷嬷一声。

王嬷嬷停下手中的活,蹲到了黛玉身前,轻声问:“小姐?”

“待明日小厮策马回府时,你让他与父亲说,我在病中曾梦见金陵甄家,他家有个与我年纪相仿的表姑娘,小名颦颦;她在梦中救我一命,我承诺于她,若是侥幸留得一命,则要与她结为姐妹。”

“原先以为是大梦一场,而今我竟得了奇缘,不药而愈。想来梦中所遇皆为真,那我定不可食言,还请父亲出面,帮我完成这个心愿。”

黛玉思索片刻,给了一个半真半假的理由。

“啊呀,小姐竟有如此奇缘。”王嬷嬷闻言,忙朝着空中拜了三拜,“多谢各路神明庇佑。”

王嬷嬷根本不会怀疑黛玉所说的一切,沉疴多年,能不药而愈本就是造化一场,这其中非人力可为。

拜完了,王嬷嬷继续起身给黛玉擦洗身子,“小姐,那表姑娘除了小名,可知道是哪家的?”

“想来应是甄家唯一的表姑娘,她母亲亦是离世了,才被送到外祖母膝下教养的,其余的就不得而知了。”黛玉知道自己不能说得太多,只含糊的给了几个特征,方便林如海找人。

“小姐只管放心就是。”王嬷嬷一一记下来。

雪雁在屏风外问道:“嬷嬷,收拾好了,要我进去服侍小姐起身吗?”

“不必了,你在外守着就是。”王嬷嬷扶着黛玉起身,取了细葛布,轻轻擦拭黛玉的全身,才替她换上干净的衣物。

雪雁见黛玉走了出来,就把椅子挪到炭火盆边,等黛玉坐下,就取了另一块布替黛玉擦拭头发。

门外有贾雨村的侍女来访,说按自家老爷嘱咐,让炖了些江米百合红枣羹,问林家小姐要不要用些?

黛玉一听便知道这是温和滋补的药羹,她大病一场终究是耗了太多的元气,贾先生让人熬羹送来,也算是长辈对晚辈的照料。

王嬷嬷见黛玉点了头,就让雪雁把汤羹拿了进来,又道了谢。

黛玉捧着汤羹,小口小口的喝着,心里却在盘算着往后的路该怎么走。

这是一个言行举止都得万分小心的地方,她要走的路何其艰难——何况她对本朝一点儿也不了解。

这是谁的王朝又是谁的天下,三公九卿是谁,朝堂分为什么派系,本朝多宽多大,是否有金银矿石,是否有外敌虎视眈眈……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

“小姐,既要送口信与老爷,那老爷又该如何取信于那表姑娘呢?”王嬷嬷见黛玉又低下了头,怕她大病初愈又惦记着家里,就顺着刚才的话题继续问。

黛玉放下汤羹,想了想道,“我离扬州时,父亲曾让画师画了一幅我的画像,就请父亲上门时,带着我的画像去,颦颦姑娘自会知晓。”

黛玉心想,林妹妹怎么会认不出自己的父亲呢,只要她见到了林如海,她自然就清楚了。

王嬷嬷自是全都应下。

次日一早,船靠在了岸边。

黛玉坐在床舱里,轻轻掀开了竹帘的一小角,往外看去。

岸边是个不知名的小镇,小镇的码头有个很长的台阶,台阶两侧有许多穿着粗布麻衣的卖货郎,他们各自占了个位置,售卖些吃食和小玩意儿。

拾级而上的旅人们,并不会在台阶两侧过多的停留,对比之下那些卖货郎的生意就显得十分冷清。

抬头再往远处望去,便是沿河的店铺了,挂着各式各样的旌旗,只一眼就能看得出店家做的是什么营生。

不多时,黛玉便看见有小厮往药铺走去,应是为她抓药去了。

“小姐可有什么想添置的物件?”雪雁在黛玉面前放了盏热茶,顺手手里的汤婆子换了个热的。

黛玉只是看着漫天的阴云道:“这天阴沉沉的,像是要下雪了。”

雪雁拨弄着炭火,附和道:“越往北走,天是越冷了。”

说话间,雪就落了下来。

纷纷扬扬地,不一会儿就铺满了整个码头。

船沿河继续北行。

雪雁怕黛玉闷得慌,又把她常看的那些书,拿了过来让她选,“小姐先前说要看原先未看完的书,今日可要看?”

黛玉细细看了看雪雁手中的几本书,有四书五经、有各色诗集,也有坊间时兴的话本子。

最后黛玉选了本《千家诗》,下雪的天气,单单独某一名家的诗集,难免有些乏味,但读许多名家的诗集就不一样了,这首可能写的是离愁,下一首写的就是相聚,诗人们的酸甜苦辣全然不同。

随手翻开一页,恰好看到王摩诘的一句诗:“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没看几页,王嬷嬷就满脸忧愁地掀开帘子走了进来,“那小厮已经快马往扬州去了,贾先生说再往前走,有一段路近来有些不太平,今年的冬日来得早,听码头上的人说,前几日还有水匪出现,抢了许多粮食。”

黛玉怔愣了一下,问道:“这水运沿岸也敢抢?”

王嬷嬷:“小姐年纪小不知道,这水运沿岸都还算好的了,冬日里没粮食的时候,换做其他地方,可不管什么季节,多的是土匪出来作恶。”

黛玉:“这地方的父母官不管管?”

王嬷嬷:“这可容不得深思。”

两人的交谈言尽于此,话题岔开到别处去了。

倒不是王嬷嬷见黛玉年纪小,不与她深谈,而是她作为一个家生子的嬷嬷,能知道的也就那么多了。

雪雁捧来了今日的药和蜜饯,黛玉皱着眉喝下了。

外头又有贾雨村的仆妇来问好。

贾雨村受林如海的委托,此次送黛玉上京,原先他作为外男,也不好每日过问黛玉的情况,只要无人禀报到他那处去,就当一切都安好。

出了高热这事后,贾雨村无比后怕,要是黛玉有个三长两短,他对林家对贾家都没办法交代,还可能前程尽毁。

王嬷嬷自是不必等黛玉发话,自己就回了那仆妇:“小姐这两日一切安好。”

船又行了几日。

这日天晴,让雪雁支了一个炉子在船头。

黛玉披了件影青色的鹤氅,坐在炉子旁赏雪。

越往北走,河两岸的景色就越萧瑟,渐渐的便能看见北国才有的那种凄清,天地间灰蒙蒙的一片,看不见一丁点儿绿色。

黛玉自打出生起,对冬天记忆总是停留在南方。

南方的冬天比不得北方冷,偶尔会下雪,也能看见绿树上盖着一层薄薄的白色,雪也留不久,不多几日就化成了水,消失了。

雪雁怕黛玉越坐越久,不到半个时辰就来劝她回里面去,免得受寒又病了。

黛玉也不多留,回房去了。

她自知自己的才学放在眼下,那是一个字都不能说的,因而她一方面读诗集,另一方面又把四书五经再温习一遍。

而此时的船头,贾雨村正在查看两岸的动静。

“先生!不好了,您看那边!”一个家丁突然喊出了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