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鬼灭之刃]明日物语 > 第53章 番外:泳思[番外]

[鬼灭之刃]明日物语 第53章 番外:泳思[番外]

作者:亿百昏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2 08:39:49 来源:文学城

*朱旭之和甄宝沁,是明日緑的父母。这是以他们为主角的番外。关于朱旭之的身份,我写得很隐晦。熟悉近代史的同学,应该能通过正文里的蛛丝马迹推测出来

*“番豆”是在客家话里是“花生”的意思

———————————————————

(一)

甄宝沁从小便知自己有门娃娃亲,是家中长辈与好友早就定下的。但两家相距较远,她没有见过对方,只听过别人模棱两可的描述。关于新郎的好话她不敢全信,怕是夸大其词;但临近婚期那年,她又陆续听到了不大好的传闻:朱家的那位越来越古怪了,近来嘴里会蹦出些不成体统的疯话。

甄宝沁心里再不安也嫁过去了。

一日繁琐且忙乱的仪式后,她独坐在床边,忐忑地等待素未谋面的丈夫。那人进屋后,与她面面相觑,无话可说,遂自己倒了杯水喝,又问她要不要。

——长得……倒是不赖。

她点头,接过了水喝下,依然不知道说什么,于是决定替他换下穿了一天的新郎衣服。新郎尴尬地顺从她的摆布,一直盯着她的脸看,她则低下眼睛,假装全情投入地解扣子。

——换完不就要……

“噗。”

他突然笑了。宝沁大感不解,笑什么?她的样子很好笑吗?还是她做错了什么?她的眼神直接流露出疑问,朱旭之一感到不好意思就会多出许多小动作,又是摸耳垂又是挠脸:“我笑是因为太奇怪了!你不觉得很奇怪吗?我早上还不知道你长什么样,晚上就要和你睡一张床了。”

“你……不想吗?”

不是,我才不想啊!甄宝沁很想直接说出来,又以为结婚第一天就被丈夫嫌弃而受挫,不敢多言。

“呃,不是,我的意思是……你会很累吗?”他好像有了主意。

“……还好。”

“那我们晚点睡,衣服换好了就来聊天吧!昨天,我不认识你,你不认识我,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认识了。你和我聊聊你的事情,我也和你说我的事情。”他的情绪活跃起来,自己麻利地换好睡衣后盘腿坐上床。甄宝沁的紧张在不知不觉间消散,原来坐在床上的丈夫不过是个普通的少年。

(二)

那时他们新婚不久,或者说,刚认识不久。同睡一席,却只碰过手。

那天下午宝沁走进朱旭之书房,见他左手按着书低头沉浸其中,悬在空中的右手正举着一块花生糖,缓缓放进嘴里。“你在看什么呢?”她问,坐在另一侧的椅子上。旭之顺手将盛花生糖的碟子推给她:“《瀛环志略》。”

她边听他介绍,边拿起一块糖吃。旭之说着说着抬起了头,吃完了手里的糖后,并没有往碟子里拿下一块,而是无比自然地捻掉宝沁唇上的花生碎,放进嘴里。新婚的妻子刷地羞红了脸,颔首摸了摸下唇,羞赧地问:“你平日里,就常这么随随便便吃别人嘴上的东西么?”

“啊?啊、从来不会啊,只是……”反应过来的旭之耳朵通红,善辩的舌头忽然打结,半天支支吾吾的,说不清楚。

“只是什么?”

“只是你而已……”

“我不打扰你用功了。”她要逃走了。朱旭之立刻捋直了舌头:“不打扰,你在这不会打扰。”

(三)

甄宝沁喜欢他给她念书,喜欢他不排斥自己、乐于将她拉进他憧憬的世界。她喜欢他随时向她分享自己的想法,不介意她是个女人家。朱旭之同样喜欢她认真地听自己说话,妻子接受了他讲的新东西,从不说他在胡言乱语,让他充满了成就感。

年轻的朱旭之常有些一根筋,认死理,宝沁的圆融倒能与他互补。但也有他把她气得掉眼泪的时候。

她掉眼泪不会叫人发现,会找个无人的角落躲起来,却被他找到了。看见她的脸时,他讶异地瞪大眼睛:

“对不起……”

甄宝沁又有了新的发现:她喜欢会向她道歉的人。

(四)

“宝沁,我夸你贤惠,你会高兴吗?”

“会吧。”

“你为什么高兴?”

“因为这说明我把妻子份内的事做得很好。”

朱旭之笑了笑,她知道他又有话要说了。

“男人是贤士,女人是贤妻。我忽然有个念头,为什么男人的‘贤’和女人的‘贤’有这么大区别?为什么女人的‘贤’不能是男人的‘贤’?女人能做的事情真是太少了。”

“没有你想的那么少。”宝沁抗议。

“不,你误会我的意思了。女人能做女儿、做妻子、做母亲,做好了有人就夸她贤。她做学问、做谋士、做些男人做的事,还会有人夸她贤吗?所以说,女人太受限制了。”

(五)

“阿爸,给你番豆~”

三岁的小女儿攸宁踮起脚尖,把兜里几颗生花生搁在书桌上,用短手指仔细摆成一排。自从被她发现了他会在书房里藏零食,就时不时过来“巡视”。刚学会的“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小把戏,也马上拿来用。旭之明白她想吃花生糖了,见他没有在吃零食,便故意拿不能吃的生花生旁敲侧击。

旭之揣着明白装糊涂,继续看书,只应了句:“好。”

只有一句“好”吗?他的余光观察到女儿怔住思索了几秒,把毛茸茸的小头拱进他搭在桌沿的臂弯里,强行挤过来:“你也可以给我番豆哦。”

她暗示到这地步了,旭之仍假装听不懂,拣了几颗她拿来的花生搪塞她:“给你。”她急了:“不是这个。”

“这个不是番豆吗?”

“不要这个番豆。”

“你不要啊,那就没有了。”

“我要的是番豆糖!就是、有很多番豆的、一块块的糖。”孩子终于图穷匕见了。

“哪里有番豆糖啊?”他坚持装傻,逗孩子太好玩了。这孩子皱眉搜索了一遍桌面,上面除了厚重的书册和纸墨,的确没有任何令人惊喜的、值得放进嘴里的小点心。真是无聊的桌子,为什么阿爸能趴在这那么长时间呢?又没有糖吃。

她撇撇嘴,又似乎想到了什么,从他臂弯里钻出来,摆出了不起的姿态告诉他:“我给你来一个山东兄弟!”

“你哪来的山东兄弟……噢,你是想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好啊,那你背给我听听。”旭之勉强咽下差点喷出来的茶水后微笑道,几乎以为女儿在外面结拜了什么乱七八糟的新兄弟。忽想起前段时间大女儿邦媛温习好了功课,得到了零食奖励。这小家伙原来在学姐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三,遍插茱萸少一人!”她用力咬每个字,最后得意地高举起一根食指,表示“一人”。朱旭之憋笑道:“是‘遥知兄弟登高处’吧。那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李白。”她天真无邪地自信回答,实际上她知道的诗人只有李白,因为他的名字最好记。

“是王维啊!”朱旭之哭笑不得,起码她记住了一个“李白”,也算是背完了诗。既然她为了吃块点心使出了浑身解数,做爸爸的还是得鼓励她学好才行。他起身从书架最高处取下一摞书,拿出后面的小瓷罐,取了三块糖放在干净的纸上。馋鬼欢呼一声,满意地扑上前享受,右手啃一块,左手拿一块,眼睛还盯住了第三块。

“宁妹,你在干什么?”宝沁从门外走进来,扭头望向他“你又给她吃糖了。”

他的眼睛回到书页上,回避与妻子对视,故作漫不经心道:“偶尔吃一点不要紧吧。不给她吃,她老是惦记。”

“给她吃多了她才老惦记。这块我替你吃了。”她拿起了第三块放进嘴里,攸宁嚎叫一声,不满地抗议道:“阿妈没有背诗!”

“我要背诗才能吃?”她疑惑地咬了第二口,并不理会。“当然不——”“要的!”女儿抢过他的话头,态度坚决。他只好配合笑道:“你就随便背点什么给她听吧。”

“哦。”她垂眼略作思索后吟诵:“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哇,好长哦,阿妈好厉害。”女儿啧啧赞叹,什么都听不懂但佩服母亲流畅背出许多句子。“定风波。”他补充道。

“对,我最喜欢这首词。遇事何妨吟啸且徐行,回首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做人多潇洒。”

“潇洒是什么?”攸宁问。

“就是说,做人像做大鸟一样,靠自己的翅膀自由自在地飞,遇着什么风都能活下去,而且,愿意把糖给阿妈吃。”宝沁蹲下身子捏了捏女儿的鼻梁,笑起来仍不失少女的淘气。她抬头与旭之对上视线,后者的呆样也残留着**年前、吃那粒花生碎时的影子。

“呆子,看我做甚?看你的书呀。”

(六)

预备起事前,朱旭之将事后藏匿与逃亡的预案告知了妻子。最后,他似乎动摇了:“是我不好,让你跟着我受累了。”

宝沁摇摇头:“别想太多。”

“没法不想。你就不怕这个家跟着我会散吗?”朱旭之想到了最坏结果,不仅是自己被杀,也会连累家人被捉拿。一家人生离死别,都是有可能的。

“我和你在一块的话,这个家怎么会散呢?我的夫君心地良善,绝非不是他们说的逆贼小人。你做的事,我也认啊。”

朱旭之深深地感激她。

(七)

1901年

在东洋躲了一段时间,决定搬去香港后,他们放弃了许多东西,只装了几只箱子。一家五口买不到同一个班次的船票,就分了前后两批去香港。宝沁先带走邦媛与怀信,攸宁随父等下一趟。出发的那天早上,攸宁坚持要和母亲坐同一辆黄包车,紧紧地挨着她。神户港的码头人头攒动,搬运货的、贩卖东西的、坐船的、送别的、什么人都有。每个人都必须大声说话,不然声音就轻易淹没在了汽船的轰鸣中。上船的通道是一条仅容一人通行的窄道,两名船员守在道上检票。

“就到这吧!”宝沁说,“我们自己上去了!”

有过一次长途旅行的经验,宝沁本该更胸有成竹些。可她想到前途未卜,不免焦灼惶惑。在子女和即将分离的丈夫面前,她表现得镇定自若,有条不紊地确认船票、指挥大孩子拿好行李,并将日常起居的琐事,向要在日本多留一日的父女再细细叮嘱了一番。从出门到此刻她反复思索是否有疏漏之处,直到终于确认万事做了安排,才能够稍微安心地启程。

到船舱放好行李,怀信率先跑出门:“阿妈,我去甲板上!”“接下来几天有得你待的,这么急就要上甲板。小心啊。”话虽如此,她自己也去了甲板。随着一阵悠长沉闷的汽笛声拉响,通道被撤走,船缓缓启动,逐渐与岸上拉开一道越来越宽的距离。她靠在栏杆边上,马上找到了码头上的旭之和攸宁。

一大一小的两人站在码头边,并肩拉着手,凝视航行的大船。日光晒皱了他们的脸,不得不皱眉眯眼,看起来一脸严肃不悦。宝沁忽然意识到,攸宁长这么大,从来没有离开过她。她昨晚还骂了她几句,因为她正为去香港的事忙得心烦意乱时,她要求吃酿豆腐,而她没空管。她心里一阵愧疚。那好孩子并不同她怄气,满心舍不得和母亲分开。没关系的,只不过是四五天,等到汇合后,一定给她做酿豆腐。她抬手挥帕,希望他们能发现她。攸宁先看见了,开心地笑起来,小脸换上了一种更可爱的皱法,还摇着旭之的手,指给他看。

——笑比苦着脸好啊,临走的时候,对我笑一笑吧。

她随船向后退去,慢慢远离了微笑着的父女俩。遥望在水一方的两个人,永远留在了那个彼岸。

(八)

她梦回了在广州的老屋。多年没有回去了,梦里的细节分毫不差。她不假思索,迈开腿走进书房。

他果然在那里。

长辫和褂子,一切就像是去东洋以前。他背对着门口,埋头看书,右手里的一块点心举在半空,一如往日。她走过去碰他的肩膀,两颗硕大的泪珠比声音先冒出来。他抬起头,十分惊诧:“你怎么了?”她摇了摇头,泣不成声,弯下身子搂住他。

“发生了什么?”

“没事,我、只是在想你。”

“我就在你面前。

“我很想你。”

双手确认他的存在,摸他的五官,捏他的耳朵。旭之对妻子过于热烈的反应不知所措,傻傻地把那块糖在她面前晃了晃:“不要伤心了,好端端的怎么了啊?要吃点东西吗?”

那是一块花生糖,朱旭之最喜欢的零食之一,只有潮汕人开的糖铺有卖。用大量炸过的花生米、麦芽糖和白芝麻混合做成,切成四方的一小块。花生米香酥松脆,糖甜软可口,吃完一块会甜得发腻,旭之却百吃不厌,最喜欢配浓茶享用。

“不吃!不吃!”这些年来,她不吃、不买,甚至不想看到所有他爱吃的糕点糖块。别人以为她厌恶零食,却不知那些甜食会勾起她的悲伤,心中的苦远胜过口中的甜。他们一家三口仍在异乡躲着,见不到旭之和攸宁的尸骨,也回不去老家,连给父女俩立个衣冠冢都做不到,更没机会好好地祭拜。她欠女儿的,岂止是一盘酿豆腐。

宝沁语无伦次、颠三倒四地重复着“你在哪里”、“你们到底在哪里”的问句,却得不到旭之的回答。他用轻抚的动作,而不是语言,宽慰着怀中的妻子。不知过去多久,他松开了她,恋恋不舍地松开她,朝门走去。

“你要去哪里?”

“我要去找宁妹。我和她走散了,她一个人,会害怕……我要去找她……”

唯有这个理由,她无法阻拦。她追上去:“我也要去!我和你去找!”

“不行啊。你不要过来。”他温柔地劝阻,让她的腿动弹不了。

“为什么!”她发出绝望和徒劳的喊叫。

“因为海水太冷了啊。”

她惊醒了,黏湿的汗和泪淌过脸,夏夜的暑气挥之不去,内心却犹如凛冬。

(九)

1912年2月12日,最后一代皇帝宣布退位,一个古老的帝国在历史上掩上了它的篇章。旭之年轻时“荒唐”的愿景真的实现了。

旭之已经不在了。

抚摸巨大的头版铅字,他谈起“自由、平等”的新时代梦想时,敛不住的光芒浮现在前,她顿时感到万声俱灭,攥烂了报纸,陷入了昏天暗地的恸哭。没有任何言辞能抚平她的不甘和憾恨,唯有继续为她所爱之人流下眼泪。她能给他和女儿的,只有余生的眼泪。

她后来再也没有坐船航海,但来自1901年的咸涩海风会吹过她未来的几十年。蓝色的大海浩茫、深邃,而她的思念,比海更深。

(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当然是我特意挑选的诗。宝沁挑了《定风波》背,是对正文第九回《泪》的结尾、緑吟诵这首词的段落回扣。

“泳思”出自诗经的《周南·汉广》: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想表达一种隔水相望,故人在水一方的意境。

还是对文笔不太满意,以后看看怎么改。[好运莲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3章 番外:泳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