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秦】沙丘之变后公主她成了秦三世 > 第42章 逊色几分

“比之公主的容貌,自然是要逊色几分的。”

倒与她恣睢骄纵的性情有那么几分相像。

原来是有意戏弄她。虽然蒙恬说她的字逊色,但也夸了她容貌好看呀。

嬴略面上转阴为晴,转而颐指气使道,“既然蒙君觉得我文笔逊色,不妨替我代笔重写。蒙君价贵,我既然花了大价钱聘蒙君入府做舍人,自然是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了。”

果然人是经不住念叨到,他方才感慨一二句,她身上那种恣睢骄横的性情便又在他面前故态复萌。

“既如此,恬敢不从命。”

——————

“公主呢?”保傅万熹安排完二世皇帝送来的一群寺人后回中堂复命,却发现嬴略不在。

中堂之内,唯有尚卧女史秦衣在,“公主带着内者令景福和谒者令万年两位女史出去了。”

“去哪了?”

“公主说若旁人问起,只说不知;若保傅问起,就据实以告她们去见蒙恬了。”

“见蒙恬?”

万熹停顿了片刻,她的疑惑并不在于嬴略三人是如何去蓬莱阁见蒙恬的,作为侍奉过元后的老人,她是长安园中位数不多清楚蓬莱阁“上天无门却下地有路”的人。她的疑惑是在于公主竟然未听她的劝谏还是去见蒙恬了。

“保傅,公主请您代她入宫给陛下上书。”本来应该陪侍在嬴略身边的谒者令万年不知何时竟然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中堂之内,还奉了一卷书简。

——————

“这果真是王姊的上书?”

章台宫内,胡亥将嬴略的上书摆在蟠虺纹铜案上,面上尽是些玩味的笑意。

被召入章台宫议事的丞相李斯起初以为二世皇帝是怀疑长安公主的上书是别人代笔。

“丞相也瞧瞧,朕这王姊的上书写得可好?”

李斯从案上拿起竹简,但见上面洋洋洒洒写了三百余字,尽是以嬴秦旧史为进谏,对自家家事如此熟悉,长安公主也不算不学无术。其实从秦廷会审起,李斯就明白,长安公主虽然确实像传闻一样骄恣,却并不是个草包。

他将上书放回铜案上,公正的评判竟然和蒙恬如出一辙,“作为一份上书而言,也算言之有物,谏言有道了。莫非陛下觉得此上书乃旁人代笔?”

胡亥凭在漆几上,“朕与王姊少小相伴这许多年,她的笔迹,朕还是能认出来的。”

自然,她的文采风范他也是知晓的。

“只是觉得这字写得仿佛比以往漂亮了许多?”

这字写得漂亮?二世真的不是在反讽吗。作为秦国小篆的集大成者,李斯觉得……这手字写得简直是不堪入目。

胡亥似乎猜出了李斯的腹诽,轻蔑一笑,“朕知道丞相的小篆乃是天下一绝,只是莫对王姊的字太挑剔了。她呀,从小被先帝太过骄纵,以至于开蒙时书法没打好基础,以后再难有所进益了。不过,这般伏小做低的谦卑姿态可不像王姊能有的。”

“想必是棠华宫变一事让公主明白了陛下天威不可冒犯。”

“朕倒是觉得是‘不绝主欢’这份礼物送到位了。王姊一开心,自然就恭顺了许多。”

身为一人之下的丞相,一向消息灵通的李斯自然早已得知蒙恬被送入长安园“不绝主欢”的消息。

曾经折辱过他这个有功老臣的长安公主在棠华宫变中一夕失宠,曾经最碍他眼的耀眼政敌则被当作供人取乐的男宠送给这位失宠的公主玩弄,如此大快他心的消息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陛下此计甚妙。”李斯难得有恭维这个年轻皇帝的时候。

胡亥转过头来对着李斯顽劣一笑,“朕还记得岁首夜宴时丞相信誓旦旦地当众替孙尚主,不知丞相家如今可还想尚长安公主?”

李斯赶忙出言谢绝,唯恐避之不及,“人道‘齐大非偶’。臣家出身区区上蔡布衣,岂敢肖想长安公主?”

胡亥点了点李斯,“可见丞相家尚主之心不诚,如此那丞相之孙尚主的事就作罢了。”

啊?李斯愕然,他方才只说不想尚长安公主,没说不想替孙尚别的公主。岁首之宴上二世不是说会在适龄姊妹择一位出降他们家,君无戏言,怎么就作罢了呢?

他原以为二世出言不过是为了讥讽长安公主声名有失,没想到自己到头来也被二世玩弄了。

李斯心中正悔之不及,胡亥那边却已经转入了正题。

“王姊既然已经在朕‘元子’身份一事上妥协,那么朕新君初立发往天下的改元诏书也不能再拖延了。”

按制,新君即位的元年应尽快向天下发往一道诏书,以示与民更始,安抚天下。这份诏书他在岁首之宴前就已经在宣政殿替二世草拟好,只是随后不久便发生了令宗室振恐的棠华宫变。

李斯知道迟早会有这么一天,如同昭襄王二年庶长公子壮联合大臣、诸侯、公子谋逆的事件一样,履至尊之位并不表示一切都尘埃落定,潜在的夺位之争迟早会爆发。这种争斗“不是你死便是我亡”,他自然希望自己拥立的胡亥赢得最终胜利,所以那么多公子被“顺利”治罪,当然有他李斯的功劳。斗争越是严峻,年少孤弱的二世皇帝就越需要依仗他这个有从龙之功且德高望重的老臣。

而今潜在的竞争对手几乎被尽数铲除,桀骜的臣下也已低眉俯首,元年诏书的事情已经不能再拖延了。

中谒者令韩谈适时将新诏书奉上,李斯展开一看:

“天下失始皇帝,皆惧恐悲哀甚。朕,帝高阳之苗裔,昭襄王之玄孙,孝文王之曾孙,庄襄王之孙,始皇帝之元子,尊奉先帝遗诏,承继先祖霸业,即大秦二世皇帝之位。今宗庙吏及箸以明至治大功德者具矣,律令当除定者毕矣。元年与黔首更始,尽为解除故罪。令皆已下矣,朕将自抚天下。吏、黔首其具行事,毋以徭赋扰黔首,毋以细物苛劾县吏。亟布。”

诏书未用他草拟的那版雍肃庙堂之言,通篇更像是二世皇帝亲自书写的内容,不得不说,这书法着实比长安公主强上许多。

看来赵高这种小贱之人也不是全无可圈可点之处的。起码,在教导人主之子的书写上要强于长安公主身边的女师。

不过长安公主毕竟只是深宫女子,平素也用不上书写,些许识得几个字,不做睁眼瞎罢了。即便同为人主之子,先帝自然还是更为重视公子的教育。只是可惜了长安公主的母亲元后,那可是世间风华绝代的女子。她竟没有遗传到半分其母的风范吗?

要说诏书上多添的几个字,无非是平添了几句追溯夸耀先祖功业的古风,又把长安公主妥协之后的“元子”身份加了进去而已,以显得其即位更具正统性。然而,秦廷宗室之内谁不知道这是欲盖弥彰之言呢?不过是糊弄糊弄天下间那些无知的黔首罢了。

“丞相若无异议,就请尽快将诏书颁布天下吧。还有,朕既然已经成为元后的养子,那么便将元后的牌位移至先帝的始皇极庙中一同接受供奉吧。另外,朕还想增设始皇寝庙的祭祀牺牲和山川百祀之礼,与王姊和百官一同前去拜祭。”

“陛下有此孝心,想必先帝九泉之下也会欣慰的。”

李斯看似是在赞同二世的提议,实则觉得此事烫手,自从始皇陵寝丽山园草草修建完毕之后,少府章邯就来报御府之资告急。虽然棠华宫变后,二世抄没了不少公子公主的财货入县官(王室/公室)充公,但钱也得省着点花,万一以后这位不着调的年轻皇帝还想玩什么花招呢?

于是,他打算将锅又往后推了推,推到了明日参加廷议的群臣身上,“不如明日廷议就令群臣议尊始皇庙?还有,元后既已贵为陛下养母,明日是否一同议其尊号?”

“丞相所言极是。那就着手准备吧。”

“敬诺,臣敢不承命。”

李斯退出章台宫后,于阶陛之上遇见了赵高。

赵高朝他揖礼,礼仪挑不出一丝错漏,李斯却随意拱了拱手,回礼尽显敷衍傲慢。

听闻棠华宫变之后,赵高极力反对二世下诏让蒙恬入长安园侍疾,一直妄图在二世耳边进谗言致长安公主和蒙恬于死地。以至于二世不胜其扰,让中谒者令韩谈挡了他许多次。今日章台宫议事,二世就独召自己商议,定然让赵高这个自诩为帝师的小贱之人十分惶恐不忿吧。

这种“正”事二世皇帝不与赵高这种小贱之人商量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后者只是二世皇帝身边的一条狗,日常也不过是摇尾乞怜与长安公主这种深宫女子在二世皇帝面前争风吃醋,而孤弱的二世皇帝处理政务还是得依仗自己这个功高望重的老臣。

赵高自然知道李斯这个貌合神离的盟友一直打心底看不起他,不过是个士人上位的老古板罢了,先帝看得起他,今上可未必能容忍这个倚功自重的老匹夫。

暂且让他再得意一会儿,反正这个老匹夫已是日薄西山,命数不久矣。正如二人眼下的局势,他虽位在其下,却是在走上坡路,而这个老匹夫虽位在上,却是已经在走下坡路而不自知。天欲其亡,必令其狂,且看他如何将这个皓首匹夫拉下来,也好叫他尝尝被他这个小贱之人踩在脚下的滋味。

久等了大家伙,我不仅卡文拖更还改文,辛苦小可爱们倒回去看,所以打算明日奉上元旦番外特辑~[让我康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2章 逊色几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