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秦】沙丘之变后公主她成了秦三世 > 第35章 偷梁换柱(二)

万年应诺,当下就吩咐宫人再抬进来一件熏炉。

孟嘉见状,跟着进去提醒道,“此香不能用炉身较浅的熏炉熏烧。”

万年不解,“有何讲究?”

孟嘉解释道,“域外的安息香、苏合香、龙脑一类的香料不像茅草、兰草一样可以自燃,需得将其置于炭火之上方能熏烧,若是有银箔或云母片隔火就更好了,炭味不至于太浓,香气方能更好地发挥功效。我见宫人方才抬出去清理的那件凤钮鼎形便很合适。”

万年淡淡道,“执事懂得还挺多。”

孟嘉咳了咳,谦逊道,“乌氏戎商的商团常年与域外各国进行贸易,多少识货些。”

万年重新吩咐宫人,“原来那件熏炉还在清理,把元后原来的那件鎏金银竹节博山炉抬进来吧,再拿些银箔来。”

孟嘉补充道,“请借书刀一用。”

万年又吩咐宫人将书刀一并呈上。

宫人拿东西的功夫,孟嘉忍不住打量起了四周。

今日是个难得的好天气,堂前的红地龙凤纹藻绣帷幔也都分段褰卷了起来,唯余环珩羽葆璧翣悬垂其下,显得中堂更加敞亮。

由于万熹今日刚吩咐整肃一新,又是带着不满十七岁的学僮①供春入内诊脉,内室的门并没有关,倘若视线再向内深窥,便可瞥见内室的一角,只不过这样便是极大的失礼了。

但是,如果不能亲眼见到她平安无事,那他今日冒险前来的意义是什么?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向内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卷隔开视线的珠帘。

那是一卷极为眼熟的珠帘,绿松石、红玛瑙、蓝料珠、紫水晶……各色珠玑争奇斗艳,美则美矣,太过奢靡。

映着白日里的晴光,各色珠玑更显得光华璀璨,让他一时间眼花缭乱,目眩神迷。

眼前的珠帘与梦中的景象逐渐重叠,他仿佛看到珠帘后面端坐着他梦中的新妇。

新妇抬眸间,晔兮如华,温乎如莹。虽万千珠玑光华璀璨,不及其一也。

“夫君。”

听到阳周急报,他下意识就要动身启程。但是珠帘后面却传来了一道女声,那声音娇娇怯怯,甚至有些委屈,是他的新妇。

他方才一时着急,竟然忘记了今夜是他们的新婚之夜。

“夫人,军情紧急,我……”

新婚之夜抛下妻子而去,无论是因为什么理由,都是有些伤人的。

“我不是要阻止夫君,我是……我是想和夫君一道去阳周。”

面前的珠玑碰撞出微微的声响,新妇正欲掀帘而出,他亦主动伸手去触碰珠帘间半露的纤纤玉指——岂料美梦再次被人惊醒。

“里面是公主内室,还请孟执事留步。”这次是尚卧女史秦衣的声音,那声音冷冽生硬,对他失礼的行为颇为不满。

华贵的珠帘再次响起珠玑相碰的璆然之声,却是万年吩咐几个粗壮的宫人将中堂一座三扇黑地红彩的仙人骑凤纹漆围屏搬入内室。

那漆围屏正面足有十三尺宽,左右各有四尺多宽的侧屏,九尺高,屏风两侧转角处的顶部各装饰一只鎏金铜朱雀,还有三件双面兽首形鎏金铜饰装饰在两侧屏和屏门顶部,各插着彩色的雉尾翎。漆围屏的底部则装饰神人操蛇托座,两侧还凸出有蟠龙托座,亦插着雉尾翎。

漆围屏阻隔了他继续向内探视的目光,也隔断了现实与梦境的恍惚。

一恍神间,他竟然已经走至珠帘前,再进一步,再进一步,或许他就能见到她了。

可惜这终究只是场白日梦,而且是独属于他的白日梦。

“失礼了。”

他没有过多辩解,恰巧此时宫人已将熏炉、银箔和书刀奉上,他十分自然地接手了这些工具开始燃香。

只见他十分熟练地操起银首错金象牙鞘书刀,又打开盛装安息香的木椟,一点一点地将剑璏镂空螭虎纹中的安息香料剥落下来,放到银箔中,再将其小心翼翼地用银铗子置于博山炉内的炭火之上,细致周到地让一旁侍奉的宫人都自愧弗如。

期间,内室隐隐约约传来保傅万熹和学僮供春的私语。

其实以内室的私密性,即便开着门,外面人的人也很难听见保傅万熹和学僮供春在里面说些什么,但偏偏他追随父亲参与攻楚一战时就曾做过负责侦察敌情的斥候,此后又有十余年军旅生涯的经验,耳力自然非常人可比。

“这几日,保傅一直在密不透风的内室燃沉水香?”

是学僮供春的话,听起来像是皱着眉头说的。

“是。沉水香安神静气,有助于公主病中好好修养。”

“难怪,正如祭酒所担心的……”

供春话还没说完,就被保傅万熹打断了。

“他担心什么?这些香料的用度都是我亲自把控的,不会害了公主的。”

供春换了句话道,“或许是得益于傅姆沉水香的安神功效,公主好好修养了这几日,脉象已无大碍。祭酒今日已经命我送来了安息香,刚好给公主用上,想必很快就可以醒过来了。”

万熹口中隐有责怪之意,“你们祭酒真以为自己算无遗策吗?还巴巴地送来安息香这么名贵的域外香料。他难道不清楚,以公主高傲的个性是不可能接受与人共享母亲名分这种事情的。一旦公主醒来拒绝了陛下,那便是另外一场杀身之祸。”

“那么,保傅是更好的计策了?”

平日里腼腆有礼的供春难得硬气了一回,尽管如此,这个不满十七岁的学僮语气也依旧是谦和有礼的,“想必保傅心中也清楚‘久病昏迷’,只是一时逃避问题的借口,并非长久之计。陛下不会容忍自己渴求的名分被一直拖延。”

这下跟随前来的“孟嘉”彻底明白了嬴略久病昏迷的内情,并非是她的病情有什么意外,而是有人给她上了一层保护的枷锁。

虽然手中燃香的动作未有停顿,他心中的隐忧却是缓解了不少。

供春刚说完,便有另外一位年轻的谒者秦风匆匆而入,对谒者令万年附耳道,“陛下就快驾临长安园了,我等是否在中门外迎候御驾?”

“什么!”万年讶然。

内室的万熹听到动静,与学僮供春一道走出内室,问,“怎么了?”

万年道,“保傅,陛下就要驾临长安园了。”

供春听完,当下就局促不安地看了一眼身侧的“孟嘉”,却见这个本该惊慌失措的人眼下十分沉得住气。

万熹将他们二人的反应尽收眼底,作为秦宫侍奉的老人,她只是泰然自若地吩咐长安园地众人前去中门接驾,又对着供春和“孟嘉”说道,“二位是和我们一道迎驾吗?”

接话的人却是二人之间一直有意作“陪衬”的“孟嘉”,“陛下御驾将至,长安园外必然有虎贲军出警入跸,清路止行,我们也只能在贵宝地和女史们一同接驾了。只是我们二位毕竟不是长安园的人,还请保傅把我们安排在长安园众人之后便可。”

万熹见他虽然面色如常,但微蹙的眉头还是暴露了些许心迹,轻笑道,“孟执事虽然对皇帝陛下出行的仪仗了如指掌,但却不大熟悉我们长安园的人事安排,自元后建成长安园起,这园内就没有男子侍奉,连个中人(阉人)也没有。所以无论将二位放在哪里都是一样显眼。”

“孟嘉”和供春对视一眼,看来免不得要和二世皇帝的御驾迎面撞上了。

胡亥在长安园的中门下了车后,本来只是随意扫视了一眼迎驾的众人,但见一众女史和宫人之间有两名男子格外突兀,又明显不是侍奉的寺人,随口问道,“这长安园中何时也有男子侍奉了?”

万熹瞥了他们一眼,恭谨答道,“回陛下,这两位并非我们长安园的侍者。”

胡亥显然没有料到会是这样的回答,蹙了蹙眉道,“那是何人?”

供春毕竟只是个未及傅籍之年(不满17岁)的学僮,他并不擅长伪装撒谎,更何况是在皇帝陛下面前偷梁换柱,停顿了片刻,他深吸几口气稍稍让自己显得真定了些,方才再次下拜道,“小臣渭阳学宫学僮供春奉祭酒魏缭之命前来拜见公主。”

胡亥看他不过是个的学僮,又是奉祭酒魏缭之名来的,也没放在心上。

供春身侧另外一个年逾四十的男子亦跟着再拜道,“某乌氏戎商执事孟嘉亦奉祭酒魏缭之托前来敬献域外药物。”

“孟嘉”从万熹和供春在内室的私语中大致明白了安息之香的“妙用”,因此为了避免胡亥发现长安公主久病在榻的蹊跷,故意模糊了具体敬献之物。

渭阳学宫祭酒魏缭与元后及其所出的长安公主关系亲近,这几乎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他遣人来探望送药没什么稀奇的。

但胡亥就是下意识觉得哪里有些蹊跷。

胡亥眯着眼睛再打量了一下那个乌氏戎商的执事,终于发现一丝端倪,这个执事像一个人!

若非眼前之人看起来更为年长些,他差点以为原本被他幽居在府内的蒙恬违抗皇命私自出府了。

“你……”

随着胡亥的打量和开口,执事“孟嘉”尚且沉得住气,他身边跪着的学僮供春面上却先起了些惶恐之色。

“怎么了!”胡亥训斥道。

一直对供春和“孟嘉”二人很不客气的保傅万熹见状轻笑了一声,对胡亥道,“不过是个未到‘傅籍’之龄的学僮,未曾见过天子真颜,所以被陛下的威严震慑住了。魏祭酒也真是,怎么派了这么一个没见过世面的毛头小子来拜见公主,真是丢了祭酒的颜面。还望陛下看在魏祭酒的面子,稍稍宽宥这个小子。”

祭酒魏缭,胡亥当然知道他就是是曾经为秦国统一大业制定军事战略的国尉缭,就连已经驾崩的君父都对他厚礼相待,这点小事胡亥自然还是要卖他这个面子的。而且,开口的保傅万熹亦曾在长安宫照料过他一些十日,他自然不会揪着这些小事不放,转而又道,“我看他旁边这位执事也是眼熟得紧呐。”

不得不说,胡亥还是抓住了最要命的一点。

保傅万熹又进言道,“无怪乎陛下看着眼熟,老妇亦看着眼熟。陛下是否觉得他像被幽居在家中的——前任内史蒙恬?”

本章开头为给老蒙加戏添加的香料燃烧方法参见孙机先生的《汉代物质资料图说》关于熏炉部分的考证(顺带安利孙机先生的这本书)。简单来说,在西域的树脂类香料未传入中原之前,战国时期主要用茅草一类的草本植物熏香,草本植物易燃,所以战国时期的熏炉大部分用浅盘盛装熏草,而安息香、苏合香、龙脑这些域外的树脂类香料不能自燃,需要放在炭火上,所以熏炉的炉身需要加深,且为了防止炭火太旺、炭味太浓,后世还在炉内放隔火的银箔或者云母片,此外还有一些带烟管的熏炉,设计也很具有巧思。

①补充学僮的年龄:此时的学僮和后世的书童还不大一样,但年纪应该都在17岁(虚岁)以下。为什么是17岁? 汉许慎 《叙》:“《尉律》:‘学僮十七已上始试,讽籀书(大篆)九千字,乃得为吏。’” 17岁就可以考公了。同样拿睡虎地11号墓主“喜”作例子,他是17岁“傅”籍,意味着要承担公家徭役了。所以虽然秦代“傅籍”的标准是年龄还是身高学术界有争议,但总而言之,宋怀子身边的两位学僮都算未成年不能入仕的半大小伙子。供春的反应参考了荆轲刺秦王里面的秦舞阳。供春的反应也情有可原,他本身就是个内向腼腆的半大小伙,很不擅长撒谎,面对保傅万熹的时候就不大自然,面对二世皇帝的时候更露馅了。

②这个大围屏参考了南越王陵出土围屏原型,南越王赵佗本身就是秦臣,后来秦灭了就那自立为王了。围屏正面的纹饰改成了弄玉萧史吹箫引凤图,检索成语“乘龙快婿”可得这个出自《列仙传》的故事,传闻萧史乃秦穆公爱女弄玉的乘龙快婿,所以屏风看似阻挡了某人的目光,其实看到的是他的未来。没记错的话,小说中的屏风出现了三次:蒙恬作屏后君子的“周公负成王图”,胡亥发动棠华宫变屠戮诸兄的“百鸟朝凤图”,还有这次的图,其实每次出现屏风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家具摆设。

另外,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一个小细节没?本章蒙恬黄粱一梦的后续暗合了第九章白雪先期的细节,“白雪先期”那章蒙恬梦见前世他和公主在魏缭(宋怀子)做媒下组了个“相亲局”,公主有意用秦筝演奏了蒙恬在边塞做的《塞上曲》(没错,蒙将军还是个搞音乐的文艺男),老蒙瑞平“曲精而意不确”,就是说弹奏的人(公主)没去过边塞,没奏出边塞的寥廓之意,然后这章就梦见他的新妇说愿意和他一起去阳周随军,后来也因为去了阳周,在沙丘之变的时候狠狠BE了,第九章其实就埋了个“前世”BE结局的伏笔。。。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5章 偷梁换柱(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