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秦】沙丘之变后公主她成了秦三世 > 第29章 安息之香

“你那里还有安息香①吗?”魏缭状似无意地问道。

“安息香?”乌氏珠瞥了一眼室内香烟袅袅的鎏金银竹节博山炉,突然明白了他的意思。

“安息香产自遥远的西域安息国,具有开窍醒神、行气活血的功效,用来治疗高热惊厥再好不过。只是自头曼任匈奴单于以来,一直对我中国虎视眈眈,一度阻断了我族商团与西域诸国往来的贸易路线⑨,所以现今我手头也并没有品相太好的安息香。”

室内沉默半晌,一直未说话的孟嘉动了动嘴,似乎想开口说些什么。

魏缭却先一步开口对他道,“令弟手中是不是有一块上好的安息香?”

听到魏缭这么说,乌氏珠也朝自己的丈夫看去,十分意外道,“你弟弟手中竟然有安息香?”

孟嘉笑了笑,“魏祭酒怎么知道?”

“去岁他来渭阳学宫时,我见他腰间所配宝剑龙渊②隐有异香,细究之下,竟发现他的剑璏③不是寻常的宝玉,而是一块品相上好的安息香。”

“我其实并不确定恬弟龙渊剑上的剑璏就是安息香,我想他可能也不知道那是安息香。只是隐约听他提起过,那块散发异香的木料好像是某次直捣匈奴龙城⑨后的战利品。因为闻起来提神醒脑,所以他便做成了剑璏,和龙渊剑一起常佩腰间,这样夜间处理公务时也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甚至到了战场上也能让人更警醒。”

魏缭哈哈一笑,“如此勤劳王事,夙夜匪懈,难怪先帝在诸将相中最为偏爱他。”

白天也干,晚上也干,蒙恬这种夜以继日忠心卖命的打工人简直是天生的996圣体,别说封建皇帝喜欢,就连现代资本家都要为争抢这样的社畜挤破了脑袋。

孟嘉努力挤出一个礼貌的微笑,“恬弟从小就是这样心性坚韧的人,只要是他认定的事,从来不会懈怠,以至于忙得连娶妻生子这样的人生大事都顾不上了。”

“先帝倒是有心替他考虑人生大事,只可惜……”魏缭似笑非笑地摇了摇头,点到为止。

孟嘉挤出来的微笑看起来更加礼貌了,“是他辜负了先帝和公主的错爱,所以如今才过得像个大龄鳏夫一样。”

乌氏珠对丈夫嗔怪怪,“大龄鳏夫?哪有人这样说自己未婚弟弟的?”

孟嘉一脸恨铁不成钢,头疼道,“他如今也三十有四,寻常男子到了他这个年岁,恐怕孙子都抱上了。他呢,无妻无子,又幽居家中,和大龄鳏夫有什么区别?”

魏缭关怀道,“说到令弟,他最近如何了?说到底,他也是为了公主奔走才被今上罢官,幽居家中。”

孟嘉面露难色,“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他近况如何。”

“怎么?你没去看过他吗?”

“我一听到他被罢官幽居的消息就去了蒙府,可是却吃了闭门羹。守门的卫兵说我只是一介商贾,且因为入赘改姓不再是蒙府的人了,所以没有资格探视。”

魏缭的言辞犀利而冷冽,“不过是些趋炎附势的卒类罢了,蝇营狗苟,如蚁附膻④,不耻于人前!”

“不耻于人前的是我。”孟嘉的笑容有一丝苦涩,“秦自商鞅变法以来,一直支持重农抑商的国策,商贾虽腰缠万铢,却并不受人尊重,何况我不仅是地位低下的商人,还是最为秦人不耻的赘婿。先帝在时,像我这样身份的人,都是要被送到前线去冲锋陷阵的⑤。”

魏缭安慰道,“大部分男子入赘女户的理由要么是太穷娶不起妻子要么是为了逃避赋税徭役,像贤伉俪这种因爱结缡(成婚)⑥的夫妇还是少见。”

乌氏珠其实一直清楚丈夫孟嘉这么多年身为赘婿的妥协和隐忍,她也心疼他的境遇。不过,即便他们之间有重新选择的机会,为爱妥协的也只能是她的丈夫。

于她而言,爱情诚可贵,家业价更高。假如孟嘉当初没有妥协入赘,她也就把他当作另外一段露水情缘而已。

“我没有后悔和阿珠在一起。只是我不仅是一个丈夫,还是一个兄长。眼见兄弟有难,我却无能为力……”孟嘉的眼中虽有失意,但更多的是自责。

“作为蒙氏族中的第一个失官的不肖子孙,我很能理解从云端跌落的痛苦。而且,恬弟自小便是蒙氏宗族精心培养的宗子,他一步入仕途便凭借攻齐一战拜为内史,成为秦廷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其后攻打匈奴和戎狄又战无不胜,起点太高,仕途太顺,从云端跌落下来也会更痛。更何况,他远比我要骄傲得多,我很担心他会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

魏缭劝道,“恬者,安静淡泊,或许他对自己被罢官一事比你想象的要泰然自若。”

孟嘉摇了摇头,“我们这种家族出身的男子自小就被寄予厚望,精心培养,鼎力扶持,都是为了日后能够出将入相,光耀宗族。若是仕途困顿,那就相当于自己过往的人生都被否定了。”

“可是观如今执事长的情形,官场失意,情场和商场皆志得意满,未尝不是一种柳暗花明。”

孟嘉知道他虽然为这段感情妥协了许多,但是若无妻子的支持,他也不可能在失官之后找到人生的另外一种可能。

他与自己的妻子十指相交,相视一笑,“上天怜悯,才让我在人生最失意的时候遇到阿珠,但并非是每个人都能如此幸运。”

“是吗。”魏缭不置可否,“不过,既然你如此担心令弟,又探视无门,那么就让供春以我的名义带你入府探望令弟如何?”

孟嘉将信将疑,“魏祭酒果真可以助我入府探视恬弟吗?”

“自然。”回答他的却是与他十指相交的妻子乌氏珠。

“魏师兄隐居在渭阳学宫太久了,以至于人们都快忘记了你国尉缭的鼎鼎大名。且不说渭阳学宫效仿稷下学宫给予祭酒大夫的爵位,单凭国尉缭为秦国统一天下所做的贡献,就值得先帝封魏师兄一个渭阳侯的高爵,只是魏师兄向来淡泊,从不以此来夸耀门楣罢了。彻侯乃二十等爵中最高的爵位,难道还没有资格前往蒙府探视吗?”

“果真如此?”孟嘉激动道,“渭阳侯请受我一拜。”

“执事长何须如此客气。说到底,令弟也是被公主所累。”

孟嘉十分明事理道,“公主不计前嫌于秦庭会审救恬弟在先,他为公主之事奔走,不过是还报救命之恩罢了,谈什么牵连不牵连。”

他刚要起身,却又听魏缭道,“老夫还想拜托执事长一件事。”

孟嘉了然一笑,起身拱了拱手,“安息香一事,我会代为询问恬弟。恬弟并非小气之人,想来他得知公主久病在榻,定愿双手奉上此香。”

孟嘉走后,乌氏珠并没有跟着离开,而是继续坐在中堂与魏缭闲聊。

魏缭知道她今日来此大约也有“兴师问罪”的意图,便率先开口道,“阿舒把代地之事告诉你了?”

乌氏珠的言语之间果然有些埋怨,“若是我不问,你们打算瞒我到什么时候?”

“此事凶险,少一个人知道便少一分危险。况且,阿舒就是知道你定会反对,所以才让我瞒着你。”

魏缭的甩锅技术还是一流,这种弄不好掉脑袋的事当然是少一个人知道就少一份风险了。

乌氏珠沉默半晌才开口道,“我知道他对接手乌氏戎商的产业不感兴趣,所以才如此赌气向我证明他即便不靠经营商贾也能安身立命,但我一直不赞成他这种以性命博取财货的赏金游侠做法。”

“你是他的母亲,当比我更了解他的心性。他其实并不在乎金钱财帛这些身外之物,心之所至,唯有精进剑术和游历天下。你也不必如此担心他,以他今时今日的剑术,天下间能打败他的不过两个人而已,一个是他的师父,另一个是只存在于传闻中的天下第一剑客。”

乌氏珠长吁短叹了一番,意味深长道,“商贾也好,游侠也罢,只要不像他那个父亲,我都放心。”

魏缭知道乌氏珠的担心,安慰道,“我看阿舒的性情并不像他父亲那样糊涂和无情。再说了,即便长子无志于乌氏戎商,你不是和孟执事长还有一双女儿吗?”

“作为女子,我深知以女子之身顶立门户的艰难,若是她们能有更好的路可以选,我不想自己的女儿过得像我一样操劳。”

魏缭打趣道,“这话说得,若是让你重选,你是愿意‘轻松’地在家相夫教子还是更愿意‘操劳’一些成为秦国巨贾的主人呢?”

向来豪爽的乌氏珠难得有这样长吁短叹的时候,“魏师兄闲云野鹤久矣,自然体会不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需要如何的操心。”

魏缭这个“无后”的大丈夫一点也没觉得被冒犯,反而哈哈一笑,“所以我说‘不生不养,仙寿恒昌;不婚不育,芳龄永继。’”

乌氏珠噫了一声,“宋师兄总有这种狂悖之言。”

依她看,不操心自家孩子,就要操心别家孩子。宋怀子虽然不生不养,但心是一点也没少操。

“我知道宋师兄经常有些不同寻常的狂悖之言,可是你真的有……”想起自家儿子那些语焉不详的话,乌氏珠还是有些不可置信,“你手上真的有不死之药吗?”

魏缭哈哈一笑,“你周游诸夏,往来西域,算得上见多识广了,也信这些无稽之谈吗?”

魏缭虽然借鉴了国尉缭的历史原型,但部分未见于史册的事迹和爵位纯属小说私设,比如渭阳侯、渭阳学宫祭酒和曾经在稷下学宫求学的经历等等,切勿代入正史。

第七章渭阳学宫新更细节,蒙恬的手紧紧攥着的不是漆卮而是“腰间佩戴的龙渊剑,剑璏上的安息香让他愈加清醒。如果眼下的一切只是梦,而梦中的一切才是现实……”以此来对应本章情节需要的安息香

关于老蒙996的一些证据,他从秦始皇三十三年开始赴秦国大西北攻打匈奴和戎狄到三十七年被赐死,总共四年左右的时间,政绩主要是赶跑匈奴、稳定边境、收复失地(河南地)、连接/增修秦、赵、燕长城、修筑直道(军用高速公路),基本上是又要打仗又搞基本建设,又当将军又当包工头/总设计师,抽空还搞点音乐/书法之类的艺术活动(指改良秦筝和毛笔 ,传闻他还编著了《笔经》一书,书法应该相当有心得),如此工作强度下,再是时间管理大师也没空生养第四代了,他自己临终遗言就提到,蒙氏积功信于秦三世矣,指他爷爷蒙骜、他爹蒙武、他自己和弟弟蒙毅,没有只言片语提及他的孩子。大概率是他们兄弟孩子太小,尚未到给秦国继续打工的年纪。

所以很多影视剧包括他的粉丝觉得他和嬴政青梅竹马同龄人什么的,我个人觉得从他的列传可能性不大。从他自己的列传记载来看,他在始皇二十六年才正式步入仕途,彼时嬴政本人都39岁了,列传说得也很清楚,他之所以开局便能作为将领攻打齐国,是因为家世,家族有这种条件,不大可能让他年近40才正式进入仕途。所以,小说打破了蒙恬和嬴政是青梅竹马同龄人的刻板印象,让他的年纪和辈分介于嬴政和扶苏之间,并设置了蒙嘉作为蒙氏长孙、蒙恬蒙毅的庶兄来合理化蒙骜到蒙武到蒙恬之间的三代年龄差(历史上没有写明蒙嘉和蒙家的关系)。其实初版小说嬴政比蒙恬大12岁,蒙恬比公主大12岁,俩人是在蒙恬攻打齐国拜为内史之后就被始皇帝赐婚的,也没有什么傲慢与偏见的前提,蒙恬在赐婚前就从宋怀子那里见过公主了,并不反对这门婚事,初版时间线和年龄设定应该是最吻合历史线的(初版现在成了只有亲友团才听过剧情的十多万字废稿)。但是为了网文的戏剧冲突更强,我直接把开局拉到了著名地狱笑话沙丘之变,相应地把蒙恬和公主的年纪都往小调了七岁左右。

现在这版小说私设是走了极端,他根本没孩子(一些暴言),连老婆都木得客观原因是没时间,主观原因是他作为一个精英贵族的宗子,太挑剔了,他起初觉得公主太高傲,其实他才是那个高傲的人(这部分属于小说对他个人私事的私设,切勿代入史实)。

①安息:即位于西亚伊朗地区的帕提亚帝国(247B.C.~224A.D.),汉文文献称为安息,是罗马帝国与汉朝之间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中心,与汉帝国、罗马帝国和贵霜帝国并列为亚欧四大强国。汉帝国在121B.C.再次派张骞拜见安息帝国皇帝米特里达梯二世,二者官方正式建立贸易关系,帕提亚帝国向进行丝绸贸易的过境欧亚商旅抽税而致富,中国人则购买帕提亚帝国的香料、香水及水果。安息帝国建国时,嬴政人在赵国,大约2~3岁,作者推测这40多年间已经辗转有部分物品往来流通,安息香作为蒙恬打败匈奴的战利品是小说私设。与本小说同一时期在位的安息皇帝是安条克三世(222~187B.C.),安息亡国之后,取而代之的是萨珊波斯,萨珊亡国后,还有几个王孙跑到唐朝长安,企图复国,然而未果,有一个是不是还和唐朝宗室女联姻了?

②龙渊剑:传闻是欧冶子和干将两位铸剑大师联手所铸,是诚信高洁之剑,比较符合老蒙的“忠信”人设吧,此处是一种泛指。唐朝为了避李渊讳,改叫龙泉剑,泛指龙泉这个地儿铸的剑。

③剑璏(音同卫):是剑鞘旁的玉制附件,是以带穿璏而系之腰间的东西。

④如蚁附膻:出自《庄子·徐无鬼》:“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膻也。”比喻趋炎附势或追逐名利的肮脏行为。

⑤赘婿哥说的话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宋怀子说出了官方轻视赘婿的核心原因——大部分人当赘婿不是穷就是为了逃避赋税徭役,或者二者都有。

⑥结缡:结婚。出自《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缡,九十其仪。”

⑦列大夫是一种爵位,对标秦国二十等爵的公大夫,属于“上、中、下”大夫的最末等。荀子当稷下学宫祭酒时位比列大夫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尚脩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五大夫,秦国二十等爵上大夫,嬴政爱封五大夫的两个例子就是小说里面说的一棵树和冯毋择。

⑧鎏金银竹节博山炉:原型为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鎏金银竹节铜熏炉,1981年出土于汉武帝茂陵陪葬坑,主人可能为汉武帝的姐姐信阳长公主(即平阳长公主)。博山炉流行于西汉时期,博山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也是山东淄博市的一个区),反映了当时追求长生不老之药、信奉方士神仙之说的社会风气。博山在屈原的楚辞中就已经出现,加上宋怀子是现代人的意识,加之他神神叨叨的人设,所以他的居所出现博山炉勉强也能说的通吧。

⑨头曼是匈奴最早有记载的单于,活动时间在秦二世元年及以前,因为他在秦二世元年被他的好大儿冒顿单于给“鸣镝”了(另一个地狱笑话)。头曼单于在位时,匈奴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军事联盟,但是还没完全称霸草原,“当是之时,东胡强而月氏盛,匈奴单于曰头曼。”,当然在秦国边境也被老蒙打爆了。后来他的好大儿冒顿单于当单于,才是匈奴称霸的时候,逼得大月氏都西迁了。小说此出于剧情需要,稍微夸大了匈奴的势力。

⑨补匈奴龙城:匈奴单于庭所在地,古诗中经常用龙城/龙庭指代匈奴居住地,此处亦然。见于《汉书·匈奴传》、《后汉书·窦宪传》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9章 安息之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