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秦】沙丘之变后公主她成了秦三世 > 第28章 乌氏明珠

自岁首十五团圆之夜后,咸阳城内又连下了三天三夜的雪,三日之后,天色骤然放晴。

雪霁初晴,一碧万顷。

趁着晴光映雪,渭阳学宫祭酒魏缭正在敦朴居的中堂擦拭他旧日的六博棋盘,忽听学僮供春禀报道。

“祭酒,有客来访。”

“哦?可是茅焦那老家伙来兴师问罪了?”

“这位访客并非是祭酒要等的茅君,而是——”

话音刚落,便见一道丽色踏入了魏缭的敦朴居,瞬间就照亮了宋怀子朴实无华的居所。

“我不请自来,可是叨扰魏师兄了?”

来人身着一袭华丽的绯色胡服,脚登一双鹿皮靴。

头上戴着由绿松石、红玛瑙和玉珠串成的发网,如果足够高,还能看到发网的正中将各色珠玑串联起来的是一个黄金圆片,上面以黄金锤揲之法锤揲出了了一只身体蜷曲的有翼神兽——传闻那是西域萨迦人①神话中守护黄金的神兽格里芬②,又以金丝焊珠工艺在黄金圆片周围焊了一圈联珠。她腰间佩戴着镂空马纹黄金牌饰、红玛瑙和蓝色料珠组成的腰带,腰带上还别着一把径路刀③,腰间则悬挂着黄金牌饰、水晶环、玉环、金珠和蓝色玻璃珠组成的佩饰。

端的是珠光宝气,光彩照人,甫一进门就照亮了魏缭这间朴实无华的敦朴居,连带着把魏缭那双日渐老花的眼睛都晃得眯了起来。

单从穿着打扮来看,来人极具异域风情。再看她远高于中原人的身形和稍显深邃的五官,让人更加确信她并非中原人士。

“许久不见,阿珠更漂亮了。”

其人正是善水居真正的主人乌氏珠,她手边还挽着比自己年小三四岁的赘婿——善水居的执事长孟嘉。

“这么多年过去了,魏师兄的嘴还是这么会说话。”

乌氏珠乃西戎之一乌氏戎的后裔,善于与中原商贸、深受始皇帝恩宠、位比封君的乌氏倮正是她的父亲。与中原不同,乌氏戎人以女儿继承家业的情况并不少见。乌氏倮死后,将乌氏戎商的产业尽数交到了这个年少时就周游诸夏列国、擅长与中原商贸往来的女儿手里,而闻名天下的善水居不过是乌氏戎商的产业之一。

她也不客套那些中原的繁文缛节,直接拉着孟嘉坐到了魏缭对面,孟嘉只好在随妻子坐下后无奈地对着魏缭拱手行了个平辈礼。

论年纪,其实孟嘉比宋怀子小了近十岁,且他的弟弟蒙恬上次来渭阳学宫拜见魏缭还是恭恭敬敬地以晚辈自居,他这个后生与魏缭“平起平坐”似乎有些不太妥当。但招他入赘的妻子乌氏珠与宋怀子师兄妹是好友,而他的假子(继子)姬舒又与长安公主年纪相仿,所以他不得不随妻子的辈分有些托大地宋怀子等人做起了平辈。

只是这么一来,他倒平白比自己的亲弟弟涨了一个辈分。

这厢,他的妻子在落座之后也在与魏缭论资排辈,“我和阿原同岁,都只比宋师兄小了六岁,今年也有四十七了,还漂亮什么呀?不过是越老越爱俏罢了。”

提及另外一个人,魏缭的神色不由得黯淡了一下,只是一瞬,他又恢复如常,反而和乌氏珠夫妇打趣道,“什么风把你们这对贤伉俪给吹来了?”

孟嘉脸上挂着经商之人招牌式的亲切笑意,“十五那晚魏祭酒忘了取走今年善水居的分红,风雪一停,阿珠和我就亲自给宋子送来了。”

魏缭闲适地凭在仙人云气纹漆几上,“区区小事派些家庸④来也就是了,何须劳动贤伉俪大老远走这一趟呢?”

“这可不是小数目。再说了,我和魏师兄的情分能是那些家庸可以传达的吗?”

虽然已经四十七岁,又身形健壮,然而乌氏珠偏偏长了一张可爱至极的脸蛋,又生活美满,保养得宜,未经风霜的可爱脸蛋看起来自然要比同龄妇人年轻许多,在熟人面前撒气娇来也并不违和。

乌氏珠刚说完,孟嘉便妇唱夫随一般拍了拍手,示意廊下候着八位家庸们将四箱漆箧抬进来。

人和箱子一并进来,魏缭这小小的待客中堂便被挤得水泄不通,侍奉魏缭的学僮供春都不知道该在哪里下脚了。

孟嘉环视了一眼四周,玩笑道,“看来魏祭酒这间中堂是该扩建了一番,要不然,钱财都无处入门了。”

魏缭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华屋万间,夜卧不过五尺;卧榻三千,只得一席安寝。居所无谓华屋美室,安室利处即可。”

乌氏珠撇了撇嘴,孟嘉不知内情,她却知道魏缭所言不过托辞,他如今可不只是个游离于朝野之外的闲散祭酒这么简单。

三十年前统一墨家各派的前任巨子崔軫突然在秦都咸阳暴毙,然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崔巨子临终竟然留下遗言让一个并非墨家弟子出身的人接替巨子之位——这个人便是崔軫从前在稷下学宫的好友宋怀子。

崔軫认识魏缭的时候,他还在稷下学宫师从一位隐士学习老庄之术,后因悟道不成“离经叛道”。

适逢吕不韦意图著就《吕氏春秋》扬名天下,魏缭便拜别师门随一波稷下学士一起入秦编纂《吕氏春秋》,顺便还“拐”走了自己道心坚定的“前”同门师妹姜原,而这师兄妹二人西行入秦的投奔对象正是彼时的墨家巨子崔軫。

岂料这个墨家巨子的大腿没抱多久,崔軫就暴毙身亡。

面对魏缭这个并非墨家出身,而且有叛出师门经历的“外门叛徒”,墨家人自然是不买账的,然而宋怀子这匹黑马偏偏异军突起,最终真的在墨家巨子的角逐中胜出——只是魏缭继承的巨子之位,仅能号令三支墨家势力中的秦墨。

好不容易被统一的墨家在崔軫这位前无古人的巨子去世后再次分裂为三派——秦墨、楚墨和齐墨,同墨家首任巨子墨子死后分化的相里氏之墨(秦墨),邓陵氏之墨(楚墨),相夫氏之墨(齐墨)殊途同归⑤。

三派墨者皆致力于“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这个最高理想,然而实现最高理想的途径却大相径庭。秦墨寄崇尚“以战止战”,选择辅助天下七雄中最有实力的秦国,希望于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再无兵祸。而楚墨则刚好是反秦的一派,他们认为秦国野心勃勃,欲霸天下,不断发动战争蚕食他国土地,是给天下带来战争的祸源,只要秦国这个天下最大的害虫被灭,诸侯之间的兵祸便能逐渐被消弭。而齐墨,二者之中的则是中立派。

是以,任何学派的纷争,都可归结于政治的纷争。墨家的分裂,背后自然也少不了各方政治势力的角逐。传闻魏缭之所以能在秦墨巨子的角逐中胜出,是因为他上头有人,而他之所以能被秦王政赏识,拜为国尉,同时连任渭阳学宫祭酒一职,也是因为他在秦廷的“裙带关系”。

只是自他的两位资助者人走茶凉之后,他一个人支撑墨家确实没有以前那么轻松。单论秦墨上下几千口人仰赖他这个巨子吃饭的问题,就支出不菲。

乌氏珠撇了撇嘴,“得了吧,我今日可不是来与你坐而论道的。这是今年你们师兄妹二人在善水居的分红,一共黄金四百镒。还请魏师兄过目。”

黄金乃上币,以镒为单位。黄金四百镒是什么概念?想当年赵孝成王礼聘名士虞卿才赐给他黄金百镒,而魏缭在乌氏戎商一年的分红便超过了一个名士的身价。由此可见,经商一道,不可谓不暴利。

自然,善水居如此暴利的分红也是多年来魏缭隐居在渭阳学宫“躺平”的资本……之一。

魏缭没有打开那些漆箧核对数目,而是道,“今年的分红,我要退还给你们一箧。”

孟嘉有些不解,“往年元后留给公主的那份,不都是一并送到魏祭酒这里保管吗?”

魏缭摇了摇头,“阿舒难道没有告诉你们,公主将她今年的那份分红转送给他当作酬金了吗?”

提起长子阿舒,乌氏珠就气不打一处来,“这孩子……偌大的乌氏戎商产业不继承的,好好的当什么赏金游侠?真是一点也不像我。”

魏缭心道,燕赵之地多豪侠,虽然不像你,但是多少像他的生父喜欢养的那些侠义之士。

虽然这么想,魏缭也不会去戳乌氏珠的痛处,只道,“海阔从鱼跃,天高任鸟飞。孩子大了,就由他们去吧。”

乌氏珠叹了口气,“话是这么说,但……如果她的孩子陷入危险,你也会放任自流吗?我听说长安公主已经昏迷了三天三夜没有醒过来了。”

孟嘉在一边补充道,“其实十五那晚你们走后,阿珠就带着阿舒自北地冒雪而归,听说公主出事,当下就要再出门去救故人之子。好在宫内有消息传来,说陛下接受了太史令的谏言,公主已无性命之危,这才作罢。只是如今看来,人似乎并没有脱离危险……”

“死生,命也。人力所不能及。”

“你要是真的能做到淡漠旧情,就不会抱着她的六博棋盘不放了。”

魏缭放下手中的六博棋盘,好声好气地与她理论,“有一说一,这六博棋盘本来就是我的东西,虽然我曾经把它当作礼物转送别人,但是当它的拥有者去世之后,它就完璧归赵,重新为我所有了。”

“若非太过在乎,又怎肯割舍心爱之物转赠他人?”

乌氏珠虽是戎人,可多年混迹中原的经历让她十分懂得中原人的“一语双关”。

“我知道你始终对她的死耿耿于怀,所以才在她死后辞去国尉一职,隐居在渭阳学宫埋没才华,终生不仕。可过往的经历早已证明,人若没有权力在手,便无法保护在意之人。”

“我始终认为人的智谋比权力更重要。”

“是吗?”乌氏珠挑了挑眉,“那你打算如何运用智谋替故人之子逆转乾坤呢?”

乌氏珠在第17章善水之居中首次被提及,第20章吉或不吉借孟嘉之口说她北上去接她的儿子阿舒了。阿舒也是个埋得很深的隐线,故事线还没展开,敬请期待[让我康康]。阿舒人设在本章和第20章都有提及,是个不干游侠就得回去接手家族产业的大少爷,类似于现在首富的儿子不继承多少亿的资产偏偏喜欢送外卖?虽然游侠现在是个热门人设,但当时统治者眼中和孟嘉这种赘婿差不多都是社会的蠹虫(韩非子“侠以武犯禁”,当时的赘婿大多数也是为了逃避人头税和徭役),所以难怪乌氏珠为了儿子的“不务正业”头疼。

乌氏珠的外貌类似于豪爽猛女萝莉?她整套闪瞎人狗眼的珠光宝气打扮是有原型的,详请搜索甘肃马家塬战国戎人墓地出土的整套头饰、腰带和配饰,除了豪华配饰之外,还有豪车,真的太太太豪了,看完只能说西北戎人就是战国“迪拜人”。而且和中原列国偏爱玉器的传统不同,西北戎人、匈奴包括西域各国的审美传统是更偏爱金(银)器,所以她身上有很多黄金装饰,头顶上黄金圆片格里芬也设计成了看守黄金的神兽(这块属于原创,文物看不太清装饰了啥兽纹)。除此之外,锤揲也是外来的金银器制作工艺之一,唐代何家村窖藏就有很多金银器上可以看到锤揲技法。

①萨迦人:即斯基泰人。是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位于活动在中亚和南俄草原上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族之游牧民族。《史记》《汉书》又称作“塞”、“塞种”,希腊罗马文献又称为“西古提”人(Skutai)、西徐亚人或赛西亚人;古代波斯人和古印度人称之为Saka(萨卡人)。著名的斯基泰三要素指马具、武器和野兽纹。小说中蜷曲的格里芬就是斯基泰典型的纹饰之一。小可爱们不要觉得秦代与域外的交往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丝绸之路开通前,中外就有很多文化的交流,几乎同一时期(公元前5—前3世纪)的巴泽雷克冻土墓斯基泰王陵就出土了楚国的山字纹铜镜和凤鸟纹丝绸(貌似做成马鞍垫了)以及一些疑似秦代漆盘的漆器残片,同时中原也早有域外的东西,比如张仪说服楚怀王给秦王送的礼物“鸡骇之犀”就是一种镶嵌印度猫眼石的青铜犀牛;以及李斯《谏逐客书》中所谓的“随(隋)侯之宝”,也就是蜻蜓眼玻璃珠,最初并不是随国(曾国)的土特产,而是源自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50年-前1307年),传入中国之后深受中国上层贵族的青睐,到了战国时期,中原列国也有仿制品。这种中外文化交流产物还有很多,感兴趣的小可爱们可以去看北大林梅村教授的《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虽然是考古专著,但比较通俗易懂。

②神兽格里芬:原本是希腊神话中看守黄金的神兽,鹰头狮身,而后通过文化交流成为斯基泰人文化中常见的装饰之一,到了东周时期,又传到了匈奴和中原列国,燕国、中山国都有相似文物的发现。这方面可以参考郭物先生的讲座或者著作,搜“神兽格里芬”也能搜到各种文物。

③径路刀:文献中的匈奴神刀,此处泛指北方草原流行的环首、铃首、兽首刀。传闻史记中周武王以“轻吕”(剑)击刺商纣王的尸体,便是类似的北方草原流行的扁茎柳叶形铜剑。

④家庸:家仆。君王后的老公齐王田法章流亡的时候就曾经在君王后家里做家庸(家仆),二人由此相识。“湣王之遇杀,其子法章变名姓为莒太史敫家庸。”

⑤墨家的分裂:《韩非子·显学》认为当世显学唯儒和墨(并不包括法家[小丑]),儒家分裂为七派,墨家分裂为三派,“世之显学,儒、墨也……孔、墨之後,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墨家三派相里氏之墨(秦墨),相夫氏之墨(齐墨),邓陵氏之墨(楚墨)。就是说墨家并不是像某部动画片一样全都是反秦势力,墨家在秦献公时期传入秦国,活动在秦国的秦墨,其城守思想与义政思想对秦产生了影响。秦一直重视墨家的城守技术,这些技术在秦魏争夺、秦之崛起过程中起到了一定作用。统一六国后,秦始皇祭天的碑文中,大量出现反映墨家义政思想的内容,目的是利用义政思想,证明秦兼并战争的正义性,巩固对天下的统治。可以说秦墨为秦国的崛起和统一做出了很大贡献,具体参见西北大学硕士论文王志航《秦墨与法家关系初探》。当然,本文的宋怀子&崔軫及其统一墨家之事纯属小说虚构,崔軫短暂的统一墨家&死后墨家一分为三明显映射了秦始皇其人其事[坏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8章 乌氏明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