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傲慢与偏见]少管我 > 第15章 规则怪谈(十五)

[傲慢与偏见]少管我 第15章 规则怪谈(十五)

作者:长歌小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5 23:04:07 来源:文学城

人生,易如反掌。

戴安娜没去管卢卡斯爵士和当顿说了什么,她扑到贝琳达的腿上,展开崭新的10英镑纸钞。

“妈妈,看看看!”

“看到了,那么杜赫,你想要办理什么业务呢?”

那么大只的戴安娜往她腿上一趴,她也缝不了围裙,将针线放到旁边,无奈地看着她。

戴安娜仰着脑袋想了一会:“给我换两英,不,50先令吧。”

“好。”

贝琳达回到卧室数好硬币交给她,硬币撞击的声音异常美妙,戴安娜第一时间跑到夏洛特和玛利亚面前,摊开合拢的手掌。

天还不晚,但黑了,起居室里亮起烛火,先令们折射出漂亮的光。

“还钱了还钱了!”她喊道。

她们早就在她跑出书房拿画时就知道她赚多少钱了,自然为她高兴,却没想到她头一个想起来的就是还钱。

真是长大了,贝琳达很欣慰。

“我欠你们多少钱来着?”戴安娜挠着头,她就记个大致的数目。

贝琳达:“……”

玛利亚头一歪:“其实我也忘了。”

贝琳达扶额。

最后夏洛特的账本解救了她们,她和妈妈一样有记账的习惯。

玛利亚每周的零花钱跟她一样,花销她也有点数,毕竟她们姐妹一起出门的次数多,再数数剩下多少就能算出戴安娜借了多少钱。

“我也要!”

威尔跑到戴安娜身边,对她伸出手。

戴安娜竖起手掌,诡计多端的弟弟又来骗吃骗喝。

威尔下意识捂住头,尖叫着打人了跑到贝琳达的沙发后面躲着。

这还没完,一阵激昂的钢琴声在头顶上响起。

众人不约而同地捂住耳朵。

玛利亚望着天花板:“不是对海伦说过有客人,不要虐待钢琴吗?”

“她在二楼,可能看到当顿先生的马车离开了。”夏洛特猜测道。

“交给我吧,我来阻止她。”

戴安娜说完,大踏步出门上了二楼。

她现在感觉自己是世界之王,什么都能做得到。

玛利亚想叫她没来得及,想起被海伦拉着四手联弹的午后,心中涌出不好的预感。

“放心吧,杜赫不爱碰钢琴。”夏洛特看出她的担忧,安慰道。

当得知弹钢琴好是女性在殙因市场的一项砝码后,戴安娜对它的好感就荡然无存。

但夏洛特不明白,她对做饭如出一辙的厌恶是哪里来的?

须知她们这个阶层,未嫁女性会做饭不是加分项,而是减分项,这说明娘家没那么体面。

那戴安娜的想法应该是“不体面是吧?我非要干”,而不是宁愿烧柴擦盘子都不做饭。

难道说有人逼着她学吗?

夏洛特没来得及深想,楼上响起的钢琴与小提琴合奏打乱她的思绪。

玛利亚一脸毫不意外的表情:“如果猫能弹钢琴的话,我想海伦也会和它合作。”

夏洛特安慰道:“往好里想想,至少有人陪伴的时候,海伦的琴声很好听。”

贝琳达:“我怀疑这就是她的目的。”

完成陪妹妹玩的日常任务,几天后戴安娜跟着妈妈去了一趟伦敦银行,存了300英镑——当顿拿走所有的插画,给了她30英镑的报酬,再加上下一本书连载的酬劳15英镑。

剩下的几英镑她捏在手里,再买文具不用借钱,实现了纸笔自由。

她用新买的漂亮信纸和羽毛笔给教她写作的人写信。

【劳蕾塔,你不是问我不好好写小说,在报纸上跟人吵架的意义是什么吗?

【别的作家拿一百多英镑,我拿到了300英镑,这就是意义。

【别人冒犯了你,你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那他下次还会冒犯你,因为他知道你会忍,他的冒犯不会招致任何后果。

【相反,当他嘴贱的时候,你上去抽他一巴掌,他就知道不该这么做,若论教人写作,是你的功夫深,但论斗争,还是我更有经验。

……

【您布置的练笔,我已经按照要求写完,附在信后,静候您的回信。

——你虔诚的学生拉赫昂】

劳娜呵呵一笑。

虔诚吗?开头连句寒暄都没有,直接炫耀拿了300英镑稿费的是谁?

这人还有两副面孔呢?

上一次见到,还是她跟丈夫手底下的评论家在报纸上掐架,气得丈夫大发雷霆。

寄给自己的信却通篇感激某句指点产生的启示,最后礼貌地询问还有没有别的意见。

她啼笑皆非。

要是让丈夫知道蔑视他的人对他的妻子如此尊重,恐怕又要气得翻白眼了。

这个想法促使原本不打算和拉赫昂来往的劳娜,坚持与她通信一年。

一年了,再想断也难,所以劳娜只是在心里嘀咕两句,拿起她寄来的作业认真批改,再以劳蕾塔的名字寄回去。

或许拉赫昂是正确的,但可悲之处在于她只有一直强大才能维持这份正确,而人生实在太长了,只要失误一点就会被过去追上,狠狠拽下来。

她不无悲观地想着,却没有像第一次通信那般直言不讳。

【期待你的小说出版,希望海伦能早日来到我身边。】

一周后,《规则怪谈Ⅰ》正式出版,分为两版,每版均是四卷,第一版无插图,一卷售价1先令,第二版有精装插图,一卷售价2先令4便士。

消息早就放出来了,不少同行嘲笑她们。

精装修,那是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的作家的待遇,提前赋予刚出版第一本书的作者实在操之过急,不知道是不是拉赫昂的要求。

还好当顿有自知之明,精装修每卷分别只印刷了1000册。

不过也有些人觉得拉赫昂这人是有些邪门的,不能轻易下定论,于是就没有在公开场所发表意见。

这是正确的。

因为在开售第一天,《规则怪谈Ⅰ》的第四卷就卖出了4000册,第三、第二、第一卷的数量往下递减,每个书店的老板都会告诉买主。

“第四卷?加印了,再等两天吧。”

“第三卷还有7本,快卖完了,要吗?”

可以总结出,群众更喜欢她后面写的故事,而且拉赫昂·希耶尔在写这本书时以惊人的速度进步。

更令人震惊的是被人嘲讽开售后无人无津的精装版1000册,不论第几卷,在三天内竟然全部售空,叫一部分老古董恨得牙痒痒。

这下想尝尝咸淡都不能了。

而尝到的则一脸不屑,画得也不怎么样,没有素描的写实逼真,论色彩的表现力也不如油画,只有黑白二色,怎么就那么受欢迎?

说话!看他的眼睛。

买精装版的不语,只是一味看书,津津有味。

这部分买家百分之九十五是中产阶级的女性,不需要打工,家务有女仆帮忙,除了社交,几乎整日在家无所事事。

意味着她们有购买力,向往外面的生活,不能实现这一点的前提下愿意将情感寄托在小说里,代入进海伦这个身份去冒险。

更妙的是她们虽然也在家中摆放几幅撑场面的油画,但没有受到上层社会绘画审美的熏陶,在这方面几乎是一张白纸。

比她们更有身份的人指着某些油画和水彩画大聊特聊时,她们肯定会捧场,对对对,是是是,拉赫昂的画分文不值。

但私底下付钱比谁都快。

虽然三角鼻子很古怪,不过眼睛很漂亮很有神,衣服都很好看,穿上军装后更是个衣架子。

天啊,拉赫昂的右手一定被上帝亲吻过,她怎么能把女性和军装如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比起油画里缝纫的女仆、打着伞走在西边的贵族小姐还有受难的老妇人,她们更喜欢拉赫昂笔下的海伦,一直在反抗着什么,所以一直生机勃勃。

越看越好看,越看越喜欢,一传十,十传百,再印的精装版也销售一空,老古板们再不愿意承认,事实也摆在眼前。

拉赫昂的画技已经被市场所接纳,她不再是没有根基的新人作者,她是这一年伦敦最受欢迎的作者。

……那又怎么样?她得不到权威和主流的认可。

……她只是个能赚钱的老姑婆而已。

由于她对殙因和丈夫的蔑视,在13岁高龄荣获文学界老姑婆的称号,连她的一些读者都这么认为。

一个妙龄少女怎么会不憧憬与自己相匹配的幸福殙因呢?她这般历经沧桑的感慨就是很像老人啊。

当然,这对戴安娜的杀伤力为零。

一则,她知道自己的年龄,他们拿不实的话攻击她,只会令她觉得可笑,但他们的秃顶是切实存在的,骂出来会让他们跳脚。

二则,就算她老了,她也没有年龄焦虑,按照现在的轨迹努力几十年,她肯定成为更优秀的作者,画技也更加精进,相应的能赚更多钱,更自由。

这么一想,真想早点过上养老生活。

睡前想一想,睡醒后该工作就工作。

出版之后,读者来信的数量暴涨,报社那边剔除一部分搞她心态的差评,剩下的寄给她看。

等看到安娜的来信之后,她才知道原来筛选差评的工作是她主动争取的。

这样一来,那些语气不好,但有用的建议就不会被丢掉,安娜会用更容易让她接受的方式让她知道。

她真好。

不单单是法语,还有一些小知识也是她教的。

比如说不同的作家在不同阶段会拿多少稿酬,再比如目前出版界的一些习惯。

由于《凯尼尔沃思》的大获成功,出版界纷纷效仿,一部高质量的小说,第一版通常会出版三卷,一卷300页,《凯尼尔沃思》的定价31先令6便士成为参考价格。

姑且算1先令30页,比较一番就能看出当顿的心理。

《规则怪谈Ⅰ》一卷90页,售价1先令,定价没有她想得那么高。

不如说《凯尼尔沃思》的定价太高了,除了富人没人买得起。

一本书分四卷的发行方式也看出他没把她的小说当高质量小说,最起码没有那么多信心,所以才想要分薄一些,达到薄利多销的效果。

倒不是责怪他,只是弄清楚合作者在想什么很有意思。

更令她高兴的是安娜真没把她当外人,不愧是她的贴心小棉袄。

她没有沉湎于第一部小说获得的好评,又过上了写小说-练笔-检查旧稿修改-寄稿子的规律生活。

没过几天,卢卡斯爵士突然叫她去一趟书房,用沉痛的神色说:“不好了,杜赫,不好了,要完了!”

戴安娜莫名其妙被叫出来,一肚子气,压着不耐烦:“什么事?我没空猜谜语。”

卢卡斯爵士看出她态度不好,但没有生气,递给她一份报纸,指明了版面。

她低头一看,主标题殡葬俱乐部,副标题规则怪谈。

作者不是她。

我写评价家叫主角先生的时候还在反思,是不是太过火了,那个时候的人会不会不这么做。

然后我昨天看到一篇讣告唐孝炎过世了,标题是唐孝炎先生讣告。

我以为是个男的,结果点开是女性的黑白照片,她是一位党员,一位院士,一位教授。

下一自然段开头就是唐孝炎先生1932年10月生于上海……通篇没有一个她字,果然是费了心思的。

我开始考古,多少人的讣告是先生,好家伙,仙之人兮列如麻

男的讣告就是教授,女的讣告就是先生,什么东西?

由此分享一个孔融和曹操的小故事,发生在甄宓嫁给曹丕之后。

孔融说周灭商之后,周武王将妲己赏赐给周公。

曹操说他怎么没人听过,哪本书上的。

孔融说他是根据现在的事猜想以前的事。

我现在就很理解孔融,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用现在的事猜想从前,只有少了的,没有冤了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规则怪谈(十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