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做丫鬟这行最忌讳爱上少爷 > 第21章 第 21 章

做丫鬟这行最忌讳爱上少爷 第21章 第 21 章

作者:范香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8 22:54:24 来源:文学城

“山长已将开学定在立春那日,届时你直接过来便是,今日风大,天色也不好,你们赶快回家去吧,不要冻生病了。”

几人才说了一会儿话,陈力观察到天突然暗了下来,怕要下雨不好回城,便催促他们回家去。

“陈院卫,就快过年了,你和山长不回家去吗?”

走出书院大门,杨桃好奇地问。

陈力笑道:“豫川路途遥远,一来一回太费时了,山长平日连山都不愿下,更不用说连续一月地奔波了。”

“原来陈院卫和山长是豫川人,那怎么会到来太康办书院呢?”

“山长就是这样随心所欲的性子,我也想不明白啊。”陈力惆怅道。

家里得是多大的产业啊,书院想开就开,收学生还这么任性,杨桃对陈柏石更加好奇了。

三人与陈力道别,坐上停在香山寺后门的马车,开始回城。

然而他们才刚下山,雨便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宝田紧赶慢赶,一路往城门方向飞奔。

雨势太大,他们都没想到会下雨,伞也没带一把。

宝田不好继续赶车,只能停在城门下避雨。

好在杨春娘不仅准备了毯子,手炉,甚至还放了一床被子。

谢渊将毯子给宝田裹着,他和杨桃两个便挤在被子里捂手炉。

城门下还站着好多避雨的百姓,时不时还能听见他们的交谈声。

虽然今日陈力已经回到书院,给陈柏石准备的点心和饭食依然被他拿走了,他们马车里没吃的,两人就只能凑在窗边听闲话。

“好端端的,怎么突然下起雨来。”

“是啊,都没带伞出来,也不知要下到几时。”

“小兄弟,你这车沿也太窄了,下雨不好走啊。”

“可不是,主要这雨太大,再宽的车沿也不顶用了。”这是宝田的声音。

“也是呢,还是得买身蓑衣披着,这么大的雨,冻病了不是闹着玩儿的,你瞧瞧谢家那几辆,比你这大多了,也停这儿了......”

谢家?

马车车窗的帘子掀了一半,透过窗格,能看到凑在车窗旁的杨桃和谢渊,裹着被子只露出一双眼睛。

两人听到谢家,都随着这人手指的方向看去。

只见城门另一边也停着三辆马车,最前面的一辆,虽然车身的木雕装饰都比较简单,可是那隐隐泛光的木材,与他们这辆明显不是一个档次。

这一行人有老有少,风尘仆仆,但也看得出来衣着体面,明显是大家家仆。

谢渊在车沿看到了熟悉的身影,那是谢集英的随从,石武。

谢渊瞳孔一缩,瞬间就意识到了车里正坐着谁,他猛地将头从车窗边移开。

杨桃被他的动作一扯,也坐正了身体,车帘子掉下来,将马车内里掩盖得严严实实。

“你怎么了?”杨桃见他突然变了脸色,脸色也变得有些急促,她抬手去摸谢渊的额头:“别是着凉了吧?”

谢渊被她冰凉的手一触,浑身猛地一颤,像是突然从思绪中陡然被拽回现实。

他眼神躲闪,又往车厢里缩了缩,结巴道:“没......没事。”

杨桃的目光紧紧锁住他,这哪像是没事的样子。

她将车帘掀开一条缝隙往外看去,那马车还停在原地,只是这会儿正有人从里面掀开了门帘探出头来。

杨桃用自己的好视力定睛看去,只见那人剑眉星目,英气逼人,仅仅只露出半个身子也明显气质不凡。

谢家的人,是谁?

看谢渊的反应这么奇怪,不会是......

杨桃脑中的猜想很快得到了验证,只听马车旁一直在跟宝田闲聊的汉子道:“哎哟,竟是谢举人回来了,今日我真是撞大运了!”

谢家除了谢集英,也没有其他举人了。

宝田平日跟着谢濂在外奔波,很少去大房,对那边的下人也不甚熟悉,起初并没认出谢集英的随从石武。

他一门心思盼着雨停,要不是这汉子过来与他闲聊,宝田连那几个人是谢家人都没注意到。

这会儿他亲眼见到谢集英出现,惊讶程度不异于谢渊。

“你怎么知道那是谢家的人,说不定是赵掌柜家呢。”宝田并不想在这个话题上深究,也怕谢渊听见了会生出什么心思。

如今谢渊是四房的人,可他平日里并不喊谢濂父亲,宝田不知内情,只当他还没有接受四房。

宝田私心并不愿意让他们二人见面,要是孩子突然想起亲爹,闹着要回家去,四房竹篮打水一场空怎么办。

那闲汉听了嘿嘿一笑道:“我在这地界活多少年了,谢家的人还认不出来?就说这马车,瞧那用料,做工,就算不是顶尖儿的,也透着讲究劲儿,赵掌柜家可没这气派,再说了,谢举人这风姿,见过一眼的人就不可能忘记!”

闲汉说完,也懒得再管宝田了,他整了整身上的衣裳,猫着腰,身形灵动得像条滑溜的鱼,几步就蹿到了石武身边。

只见他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道:“谢举人好,谢举人这是从哪儿回来,可是急着要回家去?这雨也不知何时能停,一直困在这儿可别受了寒,要是不嫌弃,小的去帮您弄几把结实的伞来,还有那上等的蓑衣,给这位小哥披着,也好赶车,保证便宜又好用,小的保证麻溜地给您办好,您看咋样?”

原来那闲汉靠跑腿为生,见宝田赶着马车,想必是有钱人家里的家仆,说不定为了赶回家去,会舍得拿出几个钱来买身蓑衣。

谁知他刚靠过来,就见城门里又陆续驶进来几两马车,闲汉走街串巷,一眼就认出那是谢家大房的下人。

闲汉原还想先吃下宝田这单生意,没想到车里坐的竟是谢集英。

想到谢家大房的富贵,闲汉懒得搭理宝田,说不定帮他解决了难题,举人老爷大手一挥,自己今日就发了!

谢集英确实不想在城门这里浪费时间,他从青州回来,路上将雨具都送给了几位家中困难的同窗,想着自己这里加紧赶路便是。

谁知路上几日都是晴天,到了城门口却被困住了,此时听到闲汉的建议,谢集英忙拿了块碎银子递给他道:“多买几身,要快。”

“好嘞,您稍等,小的马上回来!”

闲话接过银子,笑得像朵花似的走了。

宝田心急如焚,一会儿担心谢渊发现了谢集英,一会儿又怕谁认出了自己。

没一会儿,见雨势小了些,宝田再也等不急,花钱买了一顶旁边老汉的草帽,驾着马车冲进了雨幕里。

而在他身后,那闲汉果然神速地买回了几身蓑衣和雨伞,谢集英一行人也紧跟其后,踏上了前往喜鹊街的路程。

“大爷,还是将帘子放下吧,这风夹着雨飘进去,冻病了可不是闹着玩儿的。”石武为难道。

谢集英坐在马车门帘边上,看着这场冬雨将熟悉的街道染上一层氤氲,一时思绪万千。

远在青州时,他还会时常想起家人,可离家近了,他却反而开始觉得近乡情怯。

马车辘辘前行,远远已能看见谢家大房的门口。

谢集英远远望去,细雨纷纷,街道宁静,他的视线前方一辆马车在缓缓驶动。

他的视线忍不住跟着那辆马车越过那扇熟悉的大门,最后落在巷尾那处只有模糊小点的宅子上。

“石武,先去一趟四叔家里。”谢集英吩咐道。

石武自小跟在谢集英身边,自然知道他的心思,他看了眼已经快到跟前的大房,艰难地吞咽了一口唾沫,还是劝道:“大爷,还是先回家吧,若是被老夫人知道了,只怕会说您。”

谢集英闻言沉默下来,他眼底闪过几分挣扎,许久,才缓缓开口道:“算了,回去吧。”

“是!”石武挥动马鞭,加快了赶车的速度,生怕谢集英反悔。

谢集英回家,大房自然是如热水沸腾一般热闹起来。

而喜鹊街尾的谢家四房,不如往日的宁静,也有两个身影正候在大门口。

透过朦胧雨雾,宝田认出是谢濂和钱妈妈,他加快了挥鞭的速度。

杨桃一直在观察谢渊,见他心神不宁,想必曾经的亲父子,到如今路上遇见,也不愿问候一句,其中情绪只有他们本人才知道是何等的复杂。

说到底,他还只是个孩子而已。

杨桃这个伪小孩无法与他感同身受,只能尽力转移他的注意力。

杨桃掀开车帘,刚想让他欣赏一下雨景算了,就看到马车已经快到家门口。

看到门口熟悉的身影,杨桃冲谢渊喊道:“少爷快看,老爷来接咱们了!”

谢渊回过神,视线往车外望去,只见谢濂打着伞正在门边翘首以盼,雨水打湿了他的衣衫下摆,显然在这等了有一会儿了。

他的心渐渐回暖,看向谢濂的目光里也多了几分担忧。

“可算是回来了,这雨下得突然,老爷还怕你们要被困在山上呢!”钱妈妈撑着伞靠近马车,抬手掀开了车帘子。

杨桃扶着谢渊出来,谢濂赶紧将人接到怀里,他摸了摸谢渊的手道:“还好还好,手不算冷,先回家喝完热热的姜汤。”

杨桃穿得笨重,也被钱妈妈一把夹到腋下带进了大门。

穿过倒座,到了前院正厅,梅香早就将炭盆烧得旺旺的,屋子里暖如春日。

谢濂将谢渊放在椅子上,一旁的柳氏给他塞来一个手炉,又将一晚热姜汤递到他嘴边:“快喝了,暖暖身子!”

谢渊措不及防,几口将姜汤灌下喉,这才有机会开口道:“您的衣裳都湿了,快去换一身吧。”

柳氏看了眼谢濂的衣衫下摆,这才注意到他:“哎呀,这外边的雨这么厉害吗?你撑着伞怎么还湿成这样,我就说让你穿件蓑衣出去的......”

柳氏唠唠叨叨,一边拉着谢濂进了里间。

杨桃凑在一旁的炭盆边烘手,也被梅香灌了一大碗姜汤,辣得她一直在吐舌头。

谢婉云笑嘻嘻地凑在她身旁,见状也有样学样。

她看看杨桃,又看看谢渊,笑眯眯的模样可爱极了。

谢渊没忍住摸了一把她红扑扑的脸道:“你今日在家玩什么了,开不开心?”

谢婉云点头:“吃点心!哥哥开不开心?”

谢渊笑着点了点头,他应该也是开心的。

“今日我该跟你去的,到了铺子里才想起来今日是最后一日,如何,可是顺利定下了?”谢濂换了身衣服,从里间走出来。

谢渊点头:“山长说立春那日开学,让我直接过去便是。”

“这就好,这就好,如今总算是可以好好准备过年了......”谢濂话音一顿,突然想起谢老夫人不让谢渊去主宅的事情。

那这年......他们要怎么过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