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紫薇观 > 第29章 释嫌一杯酒(贰)

紫薇观 第29章 释嫌一杯酒(贰)

作者:吴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4 16:51:28 来源:文学城

雪停有半日了,风也平静了,只天际密密地堆着云,薄透一点儿天光。

晒谷场上,耳坠红玛瑙的年少将军掇了一条长榻,翘腿坐在上头,看手下一名戍兵骑着高马,手握长鞭绳,拽着犯人,在平阔的场上慢慢地遛着马。马蹄在白的雪地里捣下几只深深的窝,那犯人受伤重,又挨冻,踉跄了几步,便扑跌在地,再起身时,一团殷红的血渍已抹去了马蹄印。

场边围满袖手舒脖的佃农,脸耳冻得通红,但没听着事情原委,都不肯离去。另一名戍兵柱着长枪,昂首立在众人面前,扬高声音,把那犯人孙偃与黄庭教之事报出来,又说只抓从犯,决不扰动平民,三言两语,直白明畅,讲了一遍,见有新的人凑上来,又再讲一遍。

佃户们听了,低头与同伴接耳议论,不免提及须膺说亲之事,但目睹崔宜那一跪的人,又纷纷为须膺“澄清”,说是紫薇观的小弟子学艺不精,着了妖人的道。

屋外人头掀动,屋内,须膺、崔宜、辛拓的属官与黑狗,已跨进一户有黄庭教符箓的庄客家中,略讲明黄庭教与孙偃之事,须膺道:“还请居士取出泥偶与符箓,交予我们查看。”

庄客哪知随手收的一两件平安符,背后能藏着这么一桩大案,不由大为惶恐,忙去各处,攀上墙,手一揭,一条一条,撕下黄符,胳膊又一圈,搂了满怀的泥偶,都奉送到须膺面前,还连连道歉,说以后决不沾惹这些异教,一心只供奉紫薇观。

袁不忌教崔宜认的,是众妙独创的箓文,是在一般的制式上扭曲变化的,崔宜看不懂黄庭教的符箓,也在情理之中。但须膺学的是平常制式,只一读,便看出一些窍门,她道:“这些话,在道门里不常用,不像乡野里的道士写出来的,倒似文人墨客的手笔,经过道士转录。”

崔宜问道:“居士,这些符箓都是何时得来的?”

那庄客道:“有几张,是端午时我外甥携来的;还有一些,是重阳前后,道人写给庄上佃户的;最新的,是冬至后有几位道人来庄上化缘,随身赠送的。他们都只在庄上停留了半日,便匆匆地走了。”

属官驱黑狗上前,崔宜递一张冬至时的新鲜符箓,垂到黑狗面前。黑狗把湿漉漉的鼻子送上前,闻闻嗅嗅。

须膺则问:“居士可还记得这些道人的相貌?”

庄客思索片刻,道:“还请宽恕我记性不好。当时他们来,和一般的道士并无多少区分,也同两位道长一样,穿着青袍,肩上还另斜挎着褡裢。”

“便没有什么异常么?”崔宜忽想到先前问的另一位庄客,对方谈及黄庭教,说他们的道人以布帷蒙面,怎么这次听的消息,又没有提到这一节,“还请居士想一想,有没有打扮怪异的,比如拿布盖着面目的。”

庄客怔一下,“啊”地叫一声,道:“那位写符箓的道人,确是冠上垂着布,挡住了脸!”

“那人生得如何模样?”

“就……就同二位仙人一样哪!”

“哪里一样?”

“是一位女道呀——”

“女道”二字石破天惊,好似鸿蒙初开,混沌作星四散了。崔宜这才明白,当时那庄客说,“与两位仙人无甚二致”究竟是什么意思。这并不是说,黄庭教与紫薇观服饰相似,而是讲,同她与须膺师姊一样,那赠符的道士,是个女人。

分明与山南的师姊们相处甚久,自己也身为女冠,崔宜头一次听到“道人”二字时,仍不免想象那人是个男子。

可是,为何独独只这一位女道冠上会垂帷幔挡脸,难道她是庄上人熟识的人?

正是此时,一道落地惊雷般的犬吠炸开,崔宜与须膺回首,正见属官的黑狗弓紧了背脊,抻直前腿,冲着门上桃符吼叫。那爿桃符,边角上神兽如云泽腾绕,当中捧着的,正是少姜写的新春吉言,字字鲜浓淋漓,笔笔入木三分,馥郁梅香未散,幽幽怨怨,如美人青青的眉,压着乌蓝蓝的眼。

*

戍兵已从府外盘问到府内,此时,正占了一间厢房,把全府的仆从圈在院子里,一个接一个放进屋内,隔开盘问。幼琼躲在廊柱后,把眼偷偷觑看这一切。本来,一大清早,她在房内迎着鹦鹉读书,约至亭午,忽听女婢通报,说翁婆正吵得不可开交。幼琼担忧爷娘,抛了书卷,一路赶去劝架,却把二姊亲事出的纰漏听了个明白。

二姊少姜,幼琼从来便觉得她人傻得可怜,为了讨好阿爷,从她记事起,这二姊便埋头摹写石碑,分明极想争得爷娘爱怜,又不知如何献彩娱亲,只能年复年、日复日地写,虎口与指节都磨出薄茧,倒像是握练了经年的刀剑。

幼琼想,既然在爷娘处无望,二姊下半辈子的人生,或许都压给了那个姓孙的商贾,谁知这孙姓的后生,却是个杀人嫌犯,一夜之间,庄上传得风风雨雨。二姊失了指望,定然又不知该如何。

她替二姊多舛的命途叹了两口气,又怕她灰心绝望,在梁上悬一根白绫,了结了卿卿性命。此时爷娘争吵,大姊几日前便归了夫家,几个哥哥也都已成家,分了出去,一个幼弟,小小童子,粗心大意,能顾及二姊心情的,也只有她这个小妹了。幼琼当仁不让,劝罢了爷娘,调过头,便要去寻二姊少姜。

府上仆婢全被扣走,四处都空荡荡的,府邸从未如此寂静而空阔。长廊曲折,竹影斑斓,雪色时明时暗——“回肠”,书籍上这二字的形容蹦入她脑中:此刻,她便像行走在一条幽寂的巨蛇腹中。

终于,停在二姊厢房前。幼琼忽觉出不寻常:屋子里有人在烧火。

白昼,翕动的橘光一抖一抖,映在门格子与窗纱上,整间厢房,直似一颗腥热的心脏,扑通、扑通地跃动。

幼琼怕少姜寻短见,举火**,把庄上一并烧了,便连门也未敲,径直要推门进去。谁料,那门扉栓得死死的,一推之下,只摇撼分毫。幼琼着急,忙“砰砰”地拍门,高声叫道:“阿姊,是小妹幼琼!”

里面有脚步声,细细地,越响越近,“嗒”一声,里面人掀开木闩,豁地掣开两扇门。幼琼仰脸看去,正见二姊少姜垂目,面上冷定而疏离,浑似一尊刚落成的、碧玉的神像,而她身后热浪扑袭,微微托起她单薄的衣裳。

幼琼一下失了言语,不知该说什么,只能木着四肢,随少姜走入屋内。

绕过屏风,一见屋内,幼琼大惊失色:那空地上摆着一口铁锅,上架一团艳旺的明火,火里投着一套青色衣裳,盖在木柴上,正毕剥地烧。眼见少姜又取来一大沓黄纸,随手丢进火盆里,幼琼这才突地一下回神,忙奔上前,蹲下身子,要把黄纸抢出来,又把脚狠跺火焰。火舌已吞卷了纸页,灰烬边缘还勾一道金红,便已被热气纷纷扬扬地抛上了空中。

幼琼叫道:“不能烧纸!会燎着了屋子!”

少姜很耐心,她弯下腰,把黄纸一片一片拾起,又掰开幼琼的手指,掣出纸叠,再次丢进火里。幼琼此时才发觉,那些黄纸上拿墨水写着瘦长的符号,而烧着的衣裳,分明是道袍的样式。

“不,”少姜眉目柔和,瞧着自己妹妹,道,“烧了,才可能有活路。”

“这些……都是什么东西?”幼琼惊恐地仰看少姜,她发觉,自己与她相处十余年,似乎从未摸到过她谨小慎微面具下、真实的脸,“二姊,你这都是从哪里得来的?”

*

崔宜与辛拓一齐赶回胡庄时,天已半黑了。四处又起了风,呜呜地叫,像人在哀哭。

溯问源头的戍兵已向辛拓禀明,最初议论起须膺说亲之事的,正是胡二娘少姜屋子里的女婢。昨日,她们一见辛拓领兵进府,连孙偃踪迹都不明的情势下,便开始流播对须膺不利的言语。

崔宜与辛拓把各自得的消息一对,心中都明了了七八分:这庄上或许还另伏有孙偃的同党、黄庭的教众,但胡少姜,绝对是他最紧密的伙伴,是狼与狈,虎与伥。

两人领着数个戍兵,一入大门,先往少姜的厢房去。等到时,却见那屋子大剌剌地敞着门,漆黑的冷风把屋内帷帘吹得鼓胀胀,而那屏风后摆着一口锅,锅里全是黑灰,被一抔冰雪压灭了火,冰雪许是融化过,但冷夜降下来,又重新冻起了冰。

少姜的屋内寻不到人,二人便去询问胡公与周婆。二老正在屋内对着垂泪,听说少姜不见,忙慌慌张张起身,闯出门去,跌跌撞撞,迎风喊叫少姜的名字。

崔宜急问辛拓:“二娘子不会逃出庄了吧?”

辛拓摇头,道:“绝无可能。胡庄戒令未解,各个出口都设了埋伏。谁敢出去,都是死路一条。若她当真出逃投网,必有兵士前来禀告。”

胡公与周婆还在一间挨一间地敲门,叩问少姜踪影。胡府的仆从多数仍被扣押着,偌大的胡府,除了风在梁柱间穿梭,左右跑动的,只有这两位苍鬓的长者,无望地呼喊着女儿。檐下灯笼扯长他们的影子,又放脱开。

崔宜与辛拓快步跟在他们身后,一面走,也一面四处探看。

忽然,胡公在书房前顿住。崔宜想起,初来胡庄的夜里,胡公曾邀请她与须膺二人入内观碑。胡公把书房的门盯了片刻,摇一摇头,道:“少姜向来乖顺听话,决不会进老朽的书房。”说罢,他也不许周婆开门,拖了她的手,便要再去探下一间。

此时,崔宜还未将少姜与黄庭教的牵扯告知二老,听得胡公此话,不由停下脚步,侧过脸,望向书房的门扇。两边的灯盏摇曳,昏黄的光,与沁蓝的暗,在门与砖上左右交替。门后的空间,沉静得像一瓯海,又似深,又似浅。

“吱呀”,崔宜推开了门,又拗过头,向辛拓使个眼色,示意他跟上。

胡公令人在书房内多砌了许多墙壁,又在壁上挖出许多龛,只为放置石碑。那墙壁挡光,而书房内又不许人点灯,两人从黄昏赶进夜里,忘了拎灯笼,此时只得借着门外的微火,扶墙而行。

正要行进黑暗里,忽然,前方撑出低昧的烛光,黄朦朦的一团,正在转角处。两人迎着亮处,快步走上去。

黑黢黢的书房,谁知,行得愈深,却愈发光明,供石碑的龛中,都被人滴了蜡,在碑前黏定一支白烛,叶叶橘黄的火焰一缩,又一涨。如此,仅一条夹在两壁之间的甬道,放眼看去,烛火十余点,纷纷搏动如星,映得石土砌成的墙壁一时明黄,一时又熏紫,好似供奉无数神明。

辛拓不知前情,但崔宜越走,越是惊心:初入书房,胡公连灯罩也不愿揭,说怕烟火熏坏了石碑,可眼前的布置,竟是丝毫不顾忌石碑好坏。

终于,在最深处,见着了屈腿席地而坐的人。她裹了一条宝蓝的大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还擎着一支烛,正凑在最低的龛前,白皙的手指比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上头的文字。听到身后响动,她回脸,瓷一样的脸,额上、鼻尖被火光点上两个滑亮的白点,神情里竟是平静如水——正是失踪的胡二娘子少姜。

崔宜见书房中情状,知少姜已是破釜沉舟。她向前跨一步,痛心不已,眉眼团拧着,道:“二娘子,你诓骗我与须膺师姊,说自己重阳时上山,受孙偃的鼓舞,写字换钱。可我们相问了许多在重阳登高的庄客,并未有一人见到你在山间写字;相反,留在庄上的仆从,说你厢门紧闭,似乎根本未踏出庄上一步——

“二娘子,我师姊曾同我讲,再聪明的人,也无法凭空捏造。你确实在重阳时上过山,也确实为人写过字,只不过,你写字的纸,不是孙偃售贩的笺纸,而是黄符;你也写下了许多吉祥如意的话,但那都是道门的箓文。

“你说想求的,不过一段寻常姻缘,可孙偃一出事,你反手便舍弃了他,将消息散布,说须膺师姊卜卦不灵,害了你的一生,以此为黄庭教造势。”

崔宜走到她面前,蹲下,清凌凌的眼睛里,全是微微打颤的悲痛。她见过少姜的眼泪,见过她的委屈,也曾被她意料之外的背叛撞至深崖边:

“二娘子,你的真心,究竟是什么呢?”

崔宜:你的真心究竟是什么?

少姜:当大主教(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9章 释嫌一杯酒(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