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紫薇观 > 第25章 风雨斜双鸥(伍)

紫薇观 第25章 风雨斜双鸥(伍)

作者:吴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0 15:46:26 来源:文学城

“你当真是真心给胡二娘子送东西?没有什么别的心思?”

孙偃一愣,当即把锦盒一只一只剥给崔宜看,说:“小道长,这是兔毫笔,这是竹叶笺……还有这是钟元常书帖——”他把书帖一页接一页飞快地翻开,簌簌的细风扑扬,崔宜眼花缭乱,忙止住他:“好了,好了,我知道了。这些是胡二娘子的私物,你也莫要碰了。”

“那……小道长,这些锦盒……”他一面慢慢地把绳子栓回来,一面拿眼探崔宜。

“你交给我便是。”

孙偃眉开眼笑,连连道谢。崔宜卸下盛法器的匣子,把法器扫到一角,空出地方,叫孙偃把锦盒摆进去。孙偃蹲下身,把锦盒一条一条郑重地码进匣子里。

天色将晚,须膺与崔宜向庄客暂别,回胡庄用斋。

待要歇定了,崔宜见须膺在榻上盘腿入定,便负起法器匣,要出门去给少姜送锦盒,不料须膺并未歇息,听了响动,睁开眼,蹙眉问她:“你做什么去?”

崔宜心想,不过捎几盒书法用具,不是大事,便把孙偃之事如实告诉了师姊。

须膺一听,便知了个大概,她气得闭了闭眼,斥道:“你是想叫胡庄把我们赶出去么?”

崔宜大惑不解。须膺说:“你可知,你这是替人私相授受?”她翻身从榻上走下,夺过崔宜手中的法器匣,拨开铜扣,指着匣中锦盒道:“若是寻常采购,那姓孙的商人哪里用得着这样华美的锦盒,还一样一样物品分开来盛装?这分明就是他赠与少姜的礼物!”

“再则,”须膺转过脸,对崔宜冷笑,“你也见过了少姜。她上有一个新婚的姊姊,下有一个精怪的妹妹,她夹在当中,爷不疼,娘不爱,半夜叫她赤脚送石碑,给她算姻缘,都不唤她到场——两年来,她都是这个任人磋磨的脾性,哪里来的钱买这些不菲的东西?”

崔宜听得一身冷汗。她从小养在深宫,不与人来往,出来后,又常居紫薇观修道,不入烟火红尘,对钱财没个数,更不知道男女之间的弯绕,没承想被孙偃赚进了局里。嗫嚅片刻,她问:“师姊,这该如何是好?我送还是不送?”

须膺见她顺服,便也没再呵斥她,思度片刻,她说:“既然东西都到了我们手上,还能私自留下来不成?”

崔宜依旧奉着法器匣子,须膺同她一道,趁夜中少人,去访少姜。

少姜未眠,仍点灯摹字。丫鬟开了门,少姜听是须膺师姊妹二人,忙出门来迎。须膺扫一眼丫鬟,问少姜:“少姜居士,你在荆州孙氏那儿可是买了什么东西?”崔宜明白,师姊这样问,乃是不愿把私授一事叫旁人听了去,正对少姜旁敲侧击。

少姜显是也听懂了,她把头一点,说:“荆州孙公子是我的一个朋友,我的丫鬟们都知道的。”

等进了门,须膺吩咐崔宜打开法器匣子,将锦盒一只一只取出,排在案几上。少姜见了,面上神色又是忧愁,又是叹惋,她随意取了几只,叫丫鬟收下,又另把余下的锦盒推回,说:“他送多了。还劳烦两位仙人把这些退还了罢。”

须膺端详她一番,说:“少姜居士,晨间我问你的话,再问一遍——你可有属意之人?若是不愿答,我以后便不再问了。”

少姜笑了一下,转开脸去,略仰起头,眼睛闭了两闭,回脸时,含下眼睛,昏黄烛火下,崔宜分明见她眼眶泛了红。她说:“说了又如何呢?他年岁比我小,才过及冠,家里又经商。”

“经人策谋,能活即死之事,”须膺并两根手指,点在案上,缓声道,“婚嫁于女子而言,本就是苦海,若你一定要嫁,门户只是虚妄,财资丰足之下,二人和顺恩爱,才是最紧要的。你如不介意,不妨给我讲讲你二人的前缘。”

听了此话,崔宜悄悄瞪大了眼。方才,她挨了须膺训诫,此时不敢再主张,本以为须膺要把少姜与孙偃之事掩过去,谁知她竟正儿八经做起了媒人。她不知,须膺本就为元桃牵过姻缘,凑一个妹妹,再成一桩美事,功绩簿上多记一笔,何乐不为;再者,昨夜之事,须膺对少姜多少还有愧疚,问少姜心意,已是生了襄助的念头。

三人就案而坐,少姜柔声讲起自己与孙偃的往事。与孙偃说的一致,荆州孙家经营书墨首饰,孙偃替叔父跑腿,来胡庄送货。少姜的一点月钱,全用在纸墨之上,一来二去,两人见了面,知道了彼此名姓。起初,少姜只当孙偃是个本分勤快的估客,见他年纪轻,四方奔波送货,风餐露宿,十分辛苦,便使丫鬟偶尔照拂,而孙偃也把她当作姊姊敬重,但毕竟男女有别,难以时时见面,交情只如萍水,从未有逾矩之举。眼见相识两载,少姜到了出阁的年纪。

少姜娓娓道:“爷娘做了送我出阁的打算,家中提亲的人也来了三俩,都有家资,有才貌,也诚心实意,我没有不满的,可爷娘还是替我筛去了不少。说实在话,婚姻未成,我心里反而欢喜。”

崔宜不解,问:“这是为何?难道二娘子同令妹一样,压根不愿嫁人?”

少姜摇了摇头,她说:“我是个寻常女子,所求的,也不过是一段寻常姻缘,哪有‘不愿嫁人’一说?我只是……只是……”她含低了眉,又迟疑,又愧疚,半晌,苦笑道:“不瞒两位仙人,我是中女,不及阿姊豁达,不如小妹进取,也只有婚嫁之时,才能见得爷娘为我筹谋。”

此话一出,须膺师姊妹双双沉默了。少姜在家中常受冷落,却从没有怨艾之色,只在方才,吐露了一点渴盼父母爱护的真心,即便是父母拦了她的姻缘,她也当是父母为她用了心力,兀自高兴感激,又觉得这高兴是暗自拂逆了父母,不免生了愧怍。这样的心境,凡是做女儿的,多少都能体会得,须膺与崔宜心思细致,此刻听了,都是酸涩难言。

少姜继续道:“重阳时节,庄上向来有登高的风俗,爷娘携家中姊妹兄弟一同游后山,庄中佃户、来往估客也多有跟从的。路上有精钻的贩夫,在空地上摆出一方草席,做投壶游戏,只是比自家玩的要多出彩头,但凡投中的,便能领到小耍货,像竹篾扎的蜻蜓、兽骨削的口笛……都是一些不值钱的东西。我贪看热闹,落在兄弟姊妹后头,瞧人家投壶,正是此时,我遇上了孙公子。他一面是来游耍的,一面又带了些零货,兜售给游人,见有投壶的摊子,便驻足买了几支木箭,邀我一起耍来。我实在……实在是疏于此道,不小心闯了祸。”

崔宜惊异:“投壶能惹出什么祸?”

少姜羞赧,说:“也不是什么大祸,我只是一不小心,掷歪了木箭,不当心,那箭没中壶口,反而投中了旁的商贩的货物,把一只瓷瓶打翻在地,摔得粉碎。”

“这有什么?赔给他便是了。”

少姜无奈一笑:“仙人说得太轻巧了。那人索赔,但我手里无甚银钱,出了这等冒失的事,也不敢向爷娘禀告。孙公子仗义,要替我垫付,但那人许是见我衣着不差,又是个软性子、好欺负的人,便把价钱抬得十分无理,叫孙公子也一时偿还不起。孙公子与他争执,却始终没争出个结果。

“本是一桩趣事,全被我作毁了。我心中愧欠孙公子,便与他商量,先把帐记在庄上,从我每月例钱里扣。孙公子……许是不忍,思度片刻,说:‘二娘子可知,在荆州城里,有人十两银钱买一副好字的?’

“我隐约猜到,他是要劝我售字换钱,我说:‘一来,山林之中,笔墨难寻;二来,我字写得稚拙,难登雅堂,叫人见了,也只会贻笑,哪里能卖得出钱来?’他却称我太谦虚,又说:‘我这儿多的是纸墨笔砚,二娘子只管写,余下的交给我便是。’

“我没有旁的办法,索性赌上一赌。孙公子在一旁的亭子里为我铺平了纸,研开了墨,我先略写了几句吉祥话,等晾干了,孙公子便卷拢了字,傍在路边叫卖。

“我只管闷头写,一连写了十几张,都不重样。等抬头时,孙公子已捧了一兜银钱回来了,他喜笑颜开,说:‘果然如我所料,二娘子的字当真是一绝,来光顾的,见了那字,都以为是大家手笔呢!才一会儿,便全卖光了。’”

须膺蹙眉,问道:“庄中还有佃农识文字,好书法的?”

少姜苦笑道:“自然不是,这当中还有隐情,请仙人听我细细讲来。”她接道:“孙公子垫了一些银两,和着我卖字赚来的,赔给了那商贩,总算了结了此事。他又见我多写了几张,便称要一并带回荆州,找慧眼的大主顾。我自然是高兴的,于是卷拢了字,要替他放入随身褡裢里。岂料,他躲避着不叫我放。

“我一时疑心,追问之下,他不得已,解开褡裢,袒露出当中一卷一卷洇透了的纸来。原来,我的那些字并未卖完,他称要带回荆州,恐怕终究也是积压。讨要我余下的字,也不过……也不过是哄我开心罢了。”

崔宜见她脸色黯然,忙道:“二娘子,你别菲薄自己,孙公子既然能换回银钱,必然是有人真心赏识你的字,才为此出钱的。”

少姜摇摇头,道:“他本就是估客,也许有旁的手段,把东西卖了出去,未必顾主是瞧上了我的字。”叹了一口气,她幽幽说:“我不是来诉苦的,只是想说,我在庄上人微言轻,身上无利可图,能得人如此诚心相待,我实在是……感激得不知如何是好。”

一时,灯烛之下,三人都相顾无言。缓了一会儿,须膺问道:“你可知,孙偃的心意是否与你一样?”

少姜勉强提了提嘴角,道:“仙人,这种事,叫我何处得知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