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追云的人 > 第71章 第 71 章

追云的人 第71章 第 71 章

作者:言握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3 03:34:47 来源:文学城

等到同学们笑声停止,教室里安静下来了,麻老师又从课本中翻出来一张纸。

“这份调查问卷的答案是最独特的,我倒是想认识一下这位同学。”他把手举高,让纸上的字面向大家。

“这位同学写的是:好好活着。”麻老师看着同学们的反应。

江明桢心里咯噔一下,这正是她写的。

同学们前后左右地寻找是谁写的,可是没有人站起来。她在犹豫要不要站起来,麻老师还在讲台上等待着。她刚想站起来,又看到几个家庭条件优渥的同学在窃窃私语,她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可是她认为,他们一定是在议论她。

他们是不会懂得这四个字背后的血与泪的,一旦知道是她写的,他们只会嘲笑她。他们甚至会说:“原来是江明桢啊,那怪不得呢,她家里那么穷,可不得好好活着吗?”

江明桢默默无声,没有站起来。

“既然这位同学不想让大家知道,那就算了。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们看到一个墓碑,墓碑上刻着这四个字,无论你们当下正在经历什么,是不是会想要好好活着呢?这是已经躺在墓碑下面的人,对活着的人,最后的希冀。没有什么比好好活着更重要了,这是我们最大的正事儿,也是一个哲学的命题。”

麻老师讲完,同学们纷纷点头。

“你们现在点头没用,你们还太年轻,经历的太少,遇到的挫折也很少,现在肯定也不能理解。但是,我作为大学老师,今天在课堂上跟你们讲这些,是希望对你们以后的人生有用。”

麻老师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看了一眼课本,放下水杯,继续讲道:

“你们离开学校后,以后的人生不论遇到什么事,都要告诉自己:这件事,既不空前,也不绝后,坦然处之,你还是你。不要有放弃生命的念头,好好活着。”

是啊,任何时候,都要好好活着。

江明桢在很小的时候,就见过母亲被人拿刀威胁的样子,见过母亲喝了农药挣扎的惨状;见过曹叔,直到死,别人都不知道他的姓名;见过李言旌的弟弟才10岁,就因病离世;见过陈淑琴因为**而失去了性命;见过室友陈嘉美跳楼,浑身打满石膏的样子。

她来南京以后,在打工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艰辛生存着的普通人。加之她从小就忍受着疾病的疼痛,她深切体会到:人活着,不容易。

可是每个人还是在努力地活着。它很难,但值得。因为,人死了,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江明桢心想,要是陈嘉美早一些听到麻老师的这番话,她或许就不会为了那不值得的爱情而伤害自己了。

下课以后,麻老师认真地收起同学们的调查问卷。走出教室,同学们该打游戏打游戏,该玩玩,该吃好吃的就去吃好吃的。关于在这堂课上学到的对生命的认识,已经忘却了。

读书学习就是这样,在当时当下,可能起不到任何作用。但是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身处困境中时,会因为曾经学过的一个知识点,听到过的一句话,在此时起了大作用,带我们走出困境。

今年国庆节,林尚川带队“南京云上音爱乐乐团”,参演“上海音乐厅国庆专场音乐会”。

乐团的名字为林尚川所取,乐团指挥是学校从校外聘请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士,乐团成员由音乐学院的学生组成,共46人,分为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组。

弦乐器在乐曲演奏过程中很少停顿或休息,承担着主旋律、和弦、低音等重要功能,是管弦乐团的栋梁,也可以说是整个乐团的灵魂。

弦乐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

木管组:短笛、横笛 (也称长笛)、竖笛、低音单簧管、高音双簧管、大管、低音大管。

铜管组:短号 (短喇叭),小号,法国号,伸缩号,大号(低音号)。

打击组:定音鼓、低音鼓、小鼓、钹、三角铃、铃鼓、锣、木琴、钟琴、钢片琴、雪橇铃、响板、砂槌、棘轮、小铃等。

林尚川本来计划带明桢一起去上海,明桢对他说,李言旌国庆会来南京玩几天,让他忙完了就早点回来。

李言旌是10月2日到南京的。

明桢早早地去车站接她,见面第一句话,她对李言旌说:“旌旌,林尚川去上海了,过两天就回来了,我一个人来接你。”

李言旌内心有些失望,但她装作不在乎,马上说到:“明桢,你瘦了好多。”

“我不是在打工,就是在去打工的路上,瘦了好,南京太热了,走两步路就流汗。”

“确实太热了,这都国庆了,怎么还这么热啊!我这北方来的,真是不适应。”

“你这裙子太厚啦。”

明桢给她拿了纸巾擦汗。她看着李言旌,头发烫了大波浪儿,化了妆,穿着一身牛仔连衣裙,像个上班族了。李言旌和班里的其他女生一样,都已经开始为走上职场做准备了。而她考虑的还是大四这一年的学费从哪儿来?能不能顺利拿到毕业证都还不知道。

两人上了一辆公交车,来到金陵学院附近的一家肯德基店。

这是明桢第二次来。第一次吃肯德基,还是班长过生日时请全班同学吃的,班长对她说,吃肯德基是身份的象征。她记住了这句话,她觉得吃肯德基是对李言旌最高级别的款待了。

两人边吃边聊。

“明桢,你从上了大学就没有回过家了,你不想家吗?我中秋节回家,碰到你妈妈,她在向我打听你的情况。”

明桢放下手中的汉堡,心中的心酸顿时涌了上来。

“我没有学费,想申请贫困补助,他们不肯给我办贫困证明,说丢他们的面子。我要办助学贷款,他们不同意,怕我以后还不上贷款,连累他们。我都大三了,他们过问过我有没有生活费吗?我回不回去,有什么意义呢?”

李言旌也听着心酸,但她还是下意识地说了一句:“可毕竟你妈妈还在世,我已经没妈了。”

明桢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这根本就是毫无关联的两件事。在江建国这件事上,如果母亲一辈子一直和她们姐妹三个相依为命,她都会为母亲的骨气感到自豪。但她最后选择了和江建国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她们的母女情分已经淡了。

“旌旌,我妈和你妈是不一样的。”

“明桢,我怕你以后会后悔,趁着阿姨还健在,常回去看看她,听我的,好吗?”

“你了解我们家的事情的,最应该后悔的人不应该是江建国吗?我后悔什么?”

明桢一说起江建国的事情就变得很激动,李言旌便不再提这件事。

“明桢,我再跟你说件事儿哦,我们那儿现在很多人都在偷生二胎,计划生育也管不了。”

“计划生育政策允许生二胎了?”明桢问。

“那不是,是偷生。说出来你肯定都不信,我爸学校里就有好几个女老师,都是偷生了二胎。”

“怎么偷生啊?怀孕了肚子那么大,藏不住啊?”明桢确实不相信。

“我听到的时候也很震惊。她们在三四月份算好日子怀孕,等到肚子大了,正好进入冬季了,你知道的,我们那儿一到秋天就已经很冷了,穿一件宽松的羽绒服或棉袄可以遮住肚子。到生的时候,刚好又是寒假,生孩子,坐月子,没人知道。等寒假结束,她们又照常工作。”李言旌一脸认真地说道。

明桢还是不太相信:“那是一个孩子啊!就算这样生出来了没人知道,总要吃奶啊?”

“我震惊就震惊在这里,她们会把刚出生的孩子连夜送走,送到外县,外省的亲戚那里,让他们养着,或者出钱找人寄养,对外就说是捡来的孩子。等养到一岁左右,她们再接回自己家,对外说是亲戚的孩子,亲戚家里出事了,孩子没人照看,她们才帮着照顾几年。这样,她们就名正言顺地把自己的孩子养在身边了,还不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不会被开除公职,没有罚款。”

“天哪!旌旌,还能这样!我真的不敢相信。那孩子总要上学的吧,岂不是露馅儿了?”

“这有什么?我爸说,她们都花钱托关系,上的是外省市的户口,暂时借读,过几年再想办法转回来。还有人直接上的是少数民族的户口,高考还能加分呢,根本不用转户口。”

“她们是老师,为了生二胎真是用尽心思。”

“可是,明桢,你不觉得我妈死得太冤枉了吗?就因为没有她们这样的头脑?”

明桢思考后安慰她:“不,旌旌,阿姨是个正直、善良的好人,她有她的道德要求和标准,就算她知道这个方法,她也做不出来这样的事。”

“那又怎么样呢?正直、善良的人不也落得这样一个凄惨的结局吗?还不如那些投机取巧,精明算计的人呢!”

李言旌此刻情绪悲愤,明桢也确实被问住了,她们都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总之,她们只能接受每一件事的结果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