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诛魔 > 第25章 喜上喜霍山喜忘形

诛魔 第25章 喜上喜霍山喜忘形

作者:秦书吏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3-17 23:24:17 来源:文学城

一晃月余,转眼便到了盛夏,辛邑已是繁花似锦,蝉声蛙鸣,天水的夜晚,却仍似冬季寒冷,只有每日正午时分,方才有些夏天的影子。

这日,天刚刚黑下,霍崇林霍山父子正在府中用饭,忽有侍从来报。说辛邑传来消息,太子请旨加封霍大将军为威王,皇恩浩荡,已命了内政处拟旨,不日便有御奉信使前来传旨。且喜的是,太子着人备了厚礼与霍大将军祝贺,据说将随同圣旨一同前来。

众人闻此消息,都惊喜不已,霍崇林亦难掩喜色:“若此事当真,那我山儿便是近百年来,四疆内唯一一位被封王的世家子弟。需知四疆与辛邑关系微妙,向不亲厚,皇帝此举大有深意啊。”

霍山拍案而起,兴奋道:“算他苍麟识相,也知道我西疆不是好惹的!”

“山儿,不得放肆胡说。”霍崇林抚了抚胡须,对那侍从道:“可通知三公子了吗?”

“回禀疆主,还不曾通知。”

霍崇林道:“去火军帐中通知他一声,告诉他宣诏之日将办家宴,叫他收整军务早些回来。”

“是。”侍从领命去了。

霍山大不高兴:“爹,通不通知又有什么要紧,家宴之时霍府上下都有份,到时候他不就知道了吗?”

“你这说的是什么话?你们是同一个娘生的两兄弟,能是旁人能比的?况且宁儿精通兵道,他日你做了疆主,还需他辅佐于你才行。”

“哼!”霍山面色不满,说道:“带兵谁不会?坐在帐中看看地图,点点将,不就完了?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谁还不会背怎么着?”

霍崇林瞪了他一眼,责备道:“不像样!”又道:“罢了,先吃饭,圣旨来了再说。”

霍宁自回天水,便依令接管火军,连日来明纪严令,肃军整兵,诸事繁忙,已经整月不曾回府。平宁台一团喜气,和乐融融之时,他却正在火军帐中,紧张处理军务。不过太子请命加封霍山一事,他一早得了霍安家信,已经知晓。

自从霍安进了知礼阁,只有两封信来过。第一封信于一月之前送到,信内用正楷工工整整写道:“太子赐宴,追问父兄,又教问父母、长兄安,言辞殷勤。所托之事尚未见端倪,需黑袍人详切情状,望尽快回复。”

霍安自幼厌学,识字不多,又且潦草,可那封家书却字迹工整,言辞实切,显是旁人代笔。至于是谁代笔,只消瞧瞧这冷冰冰的,无一余字的几句话,便可知道。

霍宁依言,回信详述了黑袍人形容情状,另又于末尾处,用朱笔写道:“家书切忌请他人代劳。”

可谁承想,前几日收到霍安回信,仍是秦昭笔迹。除备述太子逼请皇帝加封霍山外,也在末尾处用朱笔写了一字:“好”。霍宁在灯下反复看了几遍,哭笑不得,只得随他去了。

连日军务繁忙,霍宁抽空回信霍安,刚刚写完,松华入内报道:“主子,府中来人,说有事要报。”

霍宁“嗯”了一声,收信入袋,交松华道:“此信仍交驿馆,加急送往辛邑知礼阁。”

“是。”

松华领命而出,一侍卫揭帐入内,跪报道:“宁将军,辛邑有信,皇上下旨封了霍大将军为威王,太子亦着意祝贺,圣旨与贺礼不日可到天水。疆主让小的前来通知您一声,家宴之时请宁将军务必回府参加。”

“知道了,下去吧。”

黑袍人一事,挑拨西北二疆不和,乌氏责怨,霍氏受冤。如今误会未除,又有太子逼请皇帝加封霍山,对两疆关系,岂非雪上加霜?

霍宁烦闷,出帐远望。

不一会儿,两白衣银甲大将,自演兵场上来,抱拳道:“将军!”原此二将乃是一对孪生兄弟赵文赵武,骁勇善战,军功卓著,人称文武二虎。他二人自跟随霍宁帐下多年,忠心耿耿,犬马赤诚,向为左膀右臂。

霍宁见他二人前来,略点了点头,皱着眉头慢慢踱回帐内,二虎亦跟随而入。

赵文见他忧容,问道:“将军,可是为皇帝加封霍山一事烦恼?”

赵武粗声:“那什么威王鸟王最适合霍山那绣花脑袋,有什么好烦恼?老子巴不得他回平宁台装腔拿架去,免得每每呆在营中纸上谈兵,白白折我许多兄弟!”

霍宁瞥了他一眼,沉吟道:“加封倒也无甚要紧,只是眼下西北二疆关系吃紧,太子逼请皇帝加封,分明有挑拨嫌疑。”

“太子逼请加封?”二虎惊疑,问道:“将军如何得知?”

霍宁拿了秦昭前日来信,交予二人传看。

赵武见那文末用朱笔写了一个大大的“好”字,问道:“将军,这个‘好’字是什么意思?”

霍宁回神愣了一下,略显尴尬:“无事,小子顽皮。”

赵文看罢,啧啧称赞:“此信言简意赅,条理清晰,实见功底。”

“你我粗人,懂个屁的条理功底!我只道小公子进步飞快,此行辛邑实在值当。”赵武道:“将军,小公子天赋异禀,大才堪用,太子一事,不如问问他意见。”

霍宁接过那信看着,心道个小小魔头,能有什么意见。对二虎道:“此事勿要宣扬,且观望加冕情形,再做区处。”

“是!”

加冕这日,霍府上下热闹非凡。

虽说四疆自立于朝廷,向无甚尊敬,但封王一事,凸显皇帝对西疆殷勤态度,自然不比寻常。霍山一早梳洗打扮,又将那修补过的金丝软玉甲穿戴身上,高坐正堂,趾高气昂接受众人朝贺。

霍宁一身戎装锁甲,白衣玉冠,由文武二虎随从着,加冕礼毕方才到府。

那霍山彼时已经封冠,太子贺礼也尽都收下,正是春风得意之时,瞥见霍宁虎威凛凛,一副肃重不可冒犯的样子,便顿生满腔躁火。

霍宁领二虎进殿,下跪参拜道:“霍宁参见威王殿下。”“土军赵文、火军赵武,参见威王殿下。”

霍山只当不闻,自顾喝茶。

霍宁等了一会儿,不见请起,便朗声又道:“霍宁参见威王殿下。”赵文赵武护主,也俱高声参拜。

霍山仍做不知,有意要他长跪。

霍宁察觉不对,心知他是有意折辱,便起身道:“霍宁恭贺威王殿下加冕。”贺罢,拱手做了一礼,转身便出殿去。

“站住!”霍山大喝:“本王未叫起身,你竟然敢走?”

“威王执意作聋,恕霍宁不能相陪。”说罢,拂袖而去。

霍山怒极,拍桌大喊:“来人,来人!给我抓了他!家法处置!”

霍崇林闻听二子冲突,匆匆赶来,见霍山又在发狂,喝道:“山儿,你又在干什么?今日乃加冕吉日,御奉大臣和太子贺官都在,你还不赶紧出去敬酒!”

宴上,霍宁与二将独坐一桌,重甲佩剑,面带愠色,无人敢近。霍山则憋着一口气,一边应酬,一边盘算着要整他一整。

宴客罢,霍山对霍崇林道:“父亲,今日宴上,孩儿见霍宁对此次封王似有不满,孩儿惶恐,不如把他叫来听听他的看法。”

霍崇林醉醺醺地躺靠在书房坐榻之上,说道:“嗯,这话不错,太子送如此重礼与你祝贺,怕是有意做给乌扬看,要离间我西北关系。此事我正要问问宁儿意见,你速去将他叫来。”

片刻,霍宁已到书房:“父亲。”又对霍山拱手道:“长兄。”

霍山道:“霍宁,今日宴上我看你颇有不满,未知是否是皇帝加封于我,你心有不甘啊?”

霍宁不屑,并不答话。

“山儿,莫要胡说。”霍崇林制止:“宁儿,我叫你前来,是想问问你对朝廷此举的看法。尤其是那个苍珏,竟送了价值数万金的贺礼前来,不知是何用意。”

霍宁道:“如今西北二疆关系吃紧,太子此举,显是有意挑拨。”

霍山嗤笑:“怕是你看不过眼吧?你不是号称宁王吗?朝廷未曾加封于你,心中不满吧?”

霍宁正色道:“此次加封,并非皇帝之意,而是太子强迫。如此用意,实在可疑。”

霍崇林惊道:“此话当真?你如何得知?”

“霍安有信,备陈太子逼请皇帝加封。”

霍崇林酒醒大半:“若当真如此,那苍珏这是要置我西疆于死地啊!”

“霍宁!你什么意思?!”霍山怒道:“你是不是要说,我这威王并非我凭本事得来,不过是太子的一计盘算而已,是也不是?”

“我并无此意,但你若非要这么想,我也无话可说。”

“好了,吵什么吵,成何体统?”霍崇林烦躁道:“安儿既如此说了,可知太子必有算计。现下我们接了诏,受了礼,我两疆误会,如今更是说不清了。”

霍山道:“父亲,皇帝加封,太子送贺,我们不收也得收,北疆难道要我们像他一样,昭告天下与朝廷对抗吗?再说了,霍安秉性恶劣,他说的话怎么能作准?”

霍宁见怒:“安儿志虑忠纯,何时秉性恶劣?”

“一个天资愚钝,不读书不知礼的卑贱庶子,如何能不恶劣?”

霍宁剑眉倒竖,怒目道:“以人之出身轻言尊卑贵贱者,竟也指责他人恶劣?”他身形瘦削,却天生神力,霍山自幼便打他不过,见他逼近,连连后退。

“好了!”霍崇林拍案怒道:“宁儿,对长兄也能放肆如此吗?你书读到哪里去了?”

霍宁怒哼一声,回道:“军内事忙,霍宁告辞!”说罢,大步而去。

霍山指这人背影,嚷嚷道:“父亲,你看看他,你看看他!不过分了他两军,便猖狂至此,手下兵士只知宁王,不闻将军,根本不听我这个大将军指挥!如今又有霍安在辛邑为他眼线,以后还怎么了得?要他辅佐我,只怕我连命都没了。”

霍崇林道:“西疆如今情势动荡,正是用人用兵之时,你最近少去招惹他!霍安懦弱,我自有安排,不足为虑。”

这封王虽不过虚名,却有辛邑巴结拉拢之意在内。西北二疆本为结盟,天下皆知,如今北疆坐拥十八万精锐,公然与朝廷相抗,西疆此时却突然被皇帝封王,如此情形,不能不叫人多想。各疆之中,东疆郢自道最是谨小慎微,闻听太子奏请皇帝封霍山为王,急忙着人请了郢休回来商议。

话说这郢氏,原是苍三世祖之子闻叔之后,因被封在东疆郢丘,依令改了郢姓。郢氏之东疆临海,域形狭长,东西不过五百里,南北却蜿蜒四千余里。其首府郢丘,距辛邑仅有五六百里,快马一日可到,行兵亦不过三五日,是而东疆百年来缩归一隅,处处谨慎,事事小心,唯辛邑之命是从,几无自主权利。

郢丘以南,相距一千八百余里的地方,有一临海小城,名叫东滩。此城位处东南,周边各地渔业发达,航船便利,尽是些个商往繁荣的所在,独独这东滩闹中取静,是个极清心的去处。

此城方圆百余万亩,却多是些滩涂湿地、沼泽苇塘,是而人口总不过二十万上。郢自道喜静,自少年随父偶然路过此地之后,便一直念念不忘。待得坐了大位,翌年便着人在东滩铺路改道,立墙建桩,圈起东滩临海的三万两千余亩湿地,打造成个巨大的行宫,名叫沧墨,供他常住。又将沧墨宫以东的入海小岛,改名唤作鹤迎,以此做了个修心养性,炼丹习道之处。

那郢自道惯常畏缩,为着这霍氏封王一事,连日烦躁,见着郢休回来,便急切问道:“休儿,你是太子身边最心腹之人,又多谋善思,今日为父请你回来,实是我东疆已到危急关头。从前只道是夹缝中求得生存,可如今天下情形,太子、西疆、北疆之间,哪里还能寻得我东疆容身之处?”

“父亲稍安,东疆现下还不至如此。”郢休嫌他大惊小怪,轻笑道:“父亲可知太子为何要奏请圣上加封霍山?”

“左不过是要拉拢霍氏,好与乌氏相抗。”

郢休笑着摇了摇扇,说道:“父亲此言差矣。四疆一向不把辛邑放在眼中,各自发展壮大,辛邑岂会无故与四疆作对?如此也太没有自知之明了。”

“那太子此前不是污蔑乌远坤谋反……”

“众人都道太子荒唐昏悖,杀了乌远坤,惹得北疆与朝廷成水火之势,两不相容。却不知太子是个贪生怕死的窝囊废,自乌扬封疆大典以来,因见其势强,已亲写了书信与乌扬赔罪,又着人送了万金重礼,以求和解。”

“此事当真?为何从未听人说起?”

“堂堂太子,亲写书信与乌扬赔罪,父亲觉得此事会让旁人得知吗?”

郢自道默默点头:“此话却是有理。”

“若是知晓了这一层关切,那么太子奏请皇帝加封霍山一事,岂不是在情理之中的吗?那西疆与北疆乃百年结盟之好,乌扬既不肯轻易善罢甘休,太子自然要从西疆下手,再次讨好于乌扬,以图重修关系,保自己荣华富贵、高枕无忧。”

“若真如你所说……休儿,你看我们东疆该如何应对?”

“此时若是与西疆修好,便是给北疆面子,也是顺了太子的意思,父亲不会连这个都想不通吧?”

“不错不错,如此倒好办,不过费些钱钞罢了。”郢自道点头不止:“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又笑道:“休儿,你难得回来,你嫡母特从南疆新请了厨子,单等你尝鲜。”

郢休淡淡笑了笑,转而道:“父亲,你那沥文楼可有新作?”

那沥文楼是郢自道炼丹修道之处,郢休所指“新作”,自然便是丹药。郢自道闻言略见得意,抚须笑道:“想知道?”

“嗯。”郢休道:“孩儿想问父亲,这世上可有能教人听话的药。”

“这个……要如何听话?”

“傀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