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种绿黄土地[六零] > 第15章 新衣服

种绿黄土地[六零] 第15章 新衣服

作者:苏佑蓁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6:12:20 来源:文学城

其他人知道石志辉没什么耐心,听他的话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再有人开口说不去,因为所有人都很累,都不想晚上去给人上课,但如果再有几人不去,那么去上课的人几乎要天天去,这不适合。

第二天早上上工的时候石志辉和大队长说自己不合适做老师,这段时间严树根也算了解八个知青的性格,知道石志辉不是故意推托,没有勉强。

两天后方红玲收到一张包裹单,知青点有几人也想去县城,于是有一半知青和方红玲一起请假,跟大队长租借牛车去县城。

严树根见知青们没有和别大队的知青一样做妖,一般请假都会同意。

梁玉珍也去县城,程沫没有去,中午下工回到知青点便发现他们回来了,她刚到梁玉珍便乐滋滋和她说:“红玲的姐姐帮你买三块布,共二十六尺。”

程沫惊喜问:“这么多?”县城供销社里一般的布料是三毛钱一尺加一尺布票,比较好的布贵一些,在沪市不用票的瑕疵布应该不会便宜,她真的没有想到红玲的姐姐能帮忙买到这么多。

梁玉珍笑:“是,我买的毛线有四斤。”

现在的毛线可不便宜也要布票,这个价格很可以,程沫放下锄头:“真不少!”

梁玉珍点头。

方红玲站在她们房间门口和程沫说:“程沫,你来看看。”

程沫笑应:“好,我先洗个手。”

沈海青在厨房门口冲着她们喊:“饭做好了。”

梁玉珍笑回:“你们先吃,我们等会再吃。”

程沫洗手后进房间看布料,一块是浅棕色,一块是绿白小格子,一块是蓝色劳动布,最后一块布最长,有十二尺,手感都还可以,这个时候可以选择的布料少,有就很好。

方红玲和程沫说:“都是棉布,我姐在信里说想帮你买一块的确良但是没有买到,工业票也没有换到。”

程沫真心说:“工业票换不到没关系,我喜欢棉布,不太喜欢的确良,谢谢你姐姐,谢谢你。”的确良做的衣服虽然耐穿好看但不透气,不如棉布做的衣服穿着舒服。

方红玲见程沫真心喜欢,微笑回:“不用客气。”

程沫说:“这些布足够做两身衣服,真的非常感谢你姐姐,你给她写信的时候帮我谢谢她。”

梁玉珍接话:“也帮我谢谢她。”

方红玲见她们都满意,笑应:“好。”

等下还要上工,程沫看梁玉珍的两种颜色的毛线后三人出去吃饭。

晚上,程沫洗澡后回房间,点上蜡烛,把浅棕色布料摊开,用捡来的茶色颜石在布上画线,然后用剪刀咔咔地剪,她穿的衣服布料实在太老旧,补丁摞补丁,实在不想穿了。

她现在在长身体,衬衣和裤子都要做宽一些,长一些,袖子和裤腿长都可以折起来用单线挑缝,等长高可以把袖子和裤腿放线,这个方法比以后变短后用布接好。

梁玉珍和方红玲进来见程沫利索在布上画几下就咔咔剪吃惊,她剪布料熟练得能跟老裁缝一样。

梁玉珍问程沫:“程沫,你不用比划再剪?”

程沫回:“不用,我心里有数。”她很久前自己做过衣服还有印象,加上有神识,眼神精准,而且现在的衣服样式很简单,看一眼就知道怎么剪。

梁玉珍佩服:“厉害,我要比划几次才敢剪。”

方红玲:“我还没有剪过。”

这个年纪的姑娘裁剪布料的机会很少,程沫没法说太多,只能和她们说:“我可能做衣服有天赋。”

梁玉珍:“肯定是!”

方红玲点头赞同。

这个时候城里人做新衣服都很难,更不用说乡下,程沫考虑到自己穿新衣服肯定很显眼,被村里的大娘婶子嫂子姑娘们询问,于是问方红玲:“红玲,我穿新衣服肯定被村里人追问我怎么买到这么多布料,我能和她们说实话吗?”

自己的表面条件摆在这儿,要说是家里寄来这么多布料没有人会相信。

这是个问题,帮别人买东西是个麻烦事,方红玲见过几个斤斤计较的人,不是所有人都跟程沫梁玉珍一样爽快,她想了想后说:“可以。”别人来问自己就说短时间内没有了。

程沫跟她道谢:“谢了。”

方红玲微笑道:“不用客气,我觉得来到这里能跟你们住在一起挺幸运。”程沫和梁玉珍都很好说话,程沫在许多事上像个大姐姐,在她身边感觉很安心,听严秀兰说她姥姥家大队的知青们斗得跟乌鸡眼似的。

梁玉珍笑道:“我也这么觉得。”

随后梁玉珍和方红玲上炕绕毛线。

三人边干着活,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程沫把剪好布料后便开始缝合,没有机器锁边,她便把两边布料的边折起一点后再缝,让切边不露在外面,她手很利索看得准,缝得很快,在睡觉前把衬衣缝了大半。

第二天程沫大清早起来洗漱和洗衣服后继续缝衣服,上工前把一件衬衣缝好,打水泡在搪瓷盆里。

梁玉珍和方红玲对程沫做衣服速度佩服不已,比一般裁缝还厉害。

午饭后程沫把新衬衣过水晾上,然后利落咔咔剪出一条裤子的布料,到上工时间便去上工。

时间回到早上,万红农场五分场,叶振华怀着激动的心在一块玉米地查看,没有看错,这些玉米的叶子比偏远地里的玉米叶子更绿一些,地下冒出很嫩绿的小杂草小野菜,心里遗憾,要是高人在玉米抽穗的时候设阵法该多好,现在玉米穗已经长定型,咳,咳,真不是自己太贪心,实在是太缺粮。

一个小伙子向叶振华跑来激动大喊:“场长,场长,树苗那边也有变化!”

叶振华眼睛一亮,急冲冲向培育树苗的方向疾走,七八分钟后到达培育树苗的坡地,蹲下细看树苗的叶子颜色和地上的小杂草。

的确是有变化,也是阵法的作用!

他脸上露出大笑脸,在周围转看一圈见变化的范围不小,高兴得哈哈笑:“哈哈,哈哈,我们五分场有三个!”他没有把阵法说出口。

叶振华高高兴兴回场部,见到虞晏和他说:“高人在我们五分场设了三个阵法!”

虞晏在叶振华身上看到和大师兄一样真诚照顾人的特质,对他很有好感,见他如此高兴脸上露出浅笑:“好事!”

叶振华点头,交待虞晏:“我去跟崔书记报告,场里你看着。”

虞晏应:“好。”

崔书记得到叶振华报告后如何高兴,心里生出规划不细提。

程沫做好一身衣服洗晒干后便穿上,浑身变轻松,终于不用担心在干活的时候衣服大裂开,在人前出糗。

早上她穿新衣服去上工的时候果然被许多大娘婶子嫂子姑娘们关注和询问,程沫回答请方红玲家人帮忙买的。

于是有人去问方红玲,方红玲回应家里人来信说短时间内买不到了,问的人失望,更羡慕城里人,个别人要让女儿嫁给男知青、让儿子娶女知青的想法更强烈。

王大妮盯着程沫身上亮眼的新衣裤,心里“呸”一声,花吧,把手里的钱花完,等吃不了苦撑不下去,不得嫁在村里。

少女们见程沫穿新衣服羡慕不已,她们的衣服都是爹娘兄姐传下来的,没有裁过新衣服。

男知青们在后面看程沫和方红玲被人围着问,江建国咋舌:“程沫穿新衣服影响这么大!”

沈海青:“不奇怪,大城市里还有许多人到十几岁没有裁过新衣服,更不用说农村。”

黄和平说:“我们知青更受欢迎了。”女知青受小伙子欢迎,男知青受大娘婶子、姑娘们欢迎。

秦卫华和沈海青脸色微变,他们两个常被村里的姑娘偶遇问问题,还有姑娘给他们送过鸡蛋,他们可不敢收。

石志辉看秦卫华和沈海青的脸色变,“噗呲”笑出声,调侃他们:“长得好看不一定是好事!”

秦卫华没好气怼石志辉:“幸灾乐祸!”

沈海青幽幽说:“非大丈夫所为!”

石志辉“哈哈”笑两声:“我说错了。”

秦卫华和沈海青差点跟他翻白眼。

到开荒的地方,大家分散去干活,被问的程沫和方红玲同时吐出一口气,相视而笑。

梁玉珍压低声音和程沫说:“等你又做出一身新衣服穿出来,议论更大。”

程沫轻松说:“没事,别人说什么跟我没有关系。”

梁玉珍和方红玲挺在意别人怎么说自己,这点很佩服程沫。

别人已经干活,她们不再说话,开始干活。

关中虞家村,虞父虞胜上午收到老二来信,中午让虞海读信,虞父虞母越听脸色越难看。

虞胜听到后面怒问:“老二是什么意思?什么意思?他要和家里分清楚,要分家?”

虞母也很生气:“啥叫不用操心他的婚事?哪个后生的婚事不是由爹娘操办?”

虞帆和虞海心里不满老二,啥叫他们也是爹娘的儿子,啥叫不孝顺不养你们就找大队长找领导,意思是他们没有养爹娘呗,虽然,但是…他们真的没有养爹娘…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新衣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