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种绿黄土地[六零] > 第14章 回信

种绿黄土地[六零] 第14章 回信

作者:苏佑蓁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6:12:20 来源:文学城

晚上,三个女知青躺在炕上,梁玉珍问程沫:“程沫,你怎么做到快速反驳王二婶?”王二婶说他们城里人会享福的时候她想反驳,但脑子像被糊住,想不出反击的话。

方红玲对王二婶那样的人有天然害怕,也想知道程沫为什么能快速反击,竖起耳朵听。

程沫心想因为自己心智非常成熟,有能力轻松应付王二婶,不怕她使坏,不怕得罪她,有底气可以跟她硬刚。

但梁玉珍和方红玲年纪小,思想还不太成熟,没有武力自保,不能让她们觉得可以跟自己一样,碰到什么事都可以硬刚,嘴上回道:“我最讨厌别人诬陷我,给我扣帽子,遇到这种情况我反应会很快。”

梁玉珍和方红玲同时心里想程沫以前很可能被人冤枉过,梁玉珍说:“我也讨厌。”

方红玲:“谁都讨厌!”

程沫:“嗯。”

三人转谈其他地方变绿的事,半个多小时后睡去。

第二天早上,知青们起床马上到井边看向井里,能看到井水了。

程沫向井里看一眼,见水位在距离地平面约三米,跟大队部前面的水井水位差不多。

石志辉用绳子绑着一个木桶从井里提水上来,放下水桶后说:“木桶提水太重,我们筹工业票买个铝水桶专门提水。”

其他人一致同意:“好啊!”

水井的水澄得还不够清,能洗菜洗衣服浇菜地,吃的水还要去大队部的井挑,大家聊几句,今天负责挑水的江建国挑水桶去挑水。

晚一些,大家去上工后,黄和平留下砌井沿,井沿砌起来二三十公分打水的时候比较安全。

差不多时间,万红农场五分场东坡上面,灌木和杂草变更绿,地上新冒出密密麻麻的野草和野菜。

叶场长看着这一片明显的绿色非常不理解,同时痛惜,设阵的人为啥不在种庄稼的地里设呀!设在这里多浪费!

叶场长痛惜在坡上走一圈后恋恋不舍回场部,五分场的大部分人手去变绿更早的地方支援了,没有人手开荒。

虞晏不知道叶场长想在坡上开荒,他正开拖拉机进城接人,五分场原来开拖拉机的人犯点事被开除,原主会开汽车,他去总部学开拖拉机两天便会开,很容易。

约三个小时后,快十一点,虞晏开着拖拉机回到农场,在场部前面停下,拖拉机车厢里有十二个新下放的人。

叶场长听到拖拉机的声音,从办公室出来和虞晏打招呼:“回来了。”他眼神看向拖拉机车厢眼里闪过难过。

虞晏没有错过场长眼里的难过,装做不知,从公文包拿一份文件递给他:“场长,这是下达文件和名单。”

叶场长眼里已经正常,接过文件和虞晏说:“你去歇歇,我派人带他们去安置。“

虞晏:“好。”

虞晏进办公室见自己办公桌上有两封信,到办公桌后面坐下拿起搪瓷杯拿走盖子,喝完里面的水后再看信,一封来信地址是虞家,一封是原主以前工作单位来信。

他先拆后面一封抽出信纸看,来信的人叫陆锋,和原主有过命之交的战友,信里说他大伯伯母叫的名字,下放这个农场五分场,请求他帮你暗中照应。

虞晏已经知道下放到农场改造的人未必是坏人,今天下放的名单确实有陆锋两个亲人的名字,暗中照应没有问题,他看完信后把信纸塞回信封放进口袋,等回宿舍把信烧了,虽然这里很多事他不能理解,但知道轻重。

虞晏不会狂妄地觉得自己有些能力便可以无所畏惧,师父和大师兄教过:武力高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动手前要先用脑子。

他拆虞家的来信,信是虞海写的,口吻是虞家父母,信里先说家里如何如何困难,问他为啥只给家里寄十元钱,后面说他们存钱给他娶媳妇。

虞晏看着信嘴角不由自主挂出冷笑,原主十六岁的时候增报两岁报名参军,九年来除了出任务的奖金,津贴和票全寄给家里,几个月前原主回家养伤,连一个鸡蛋都吃不到,家里有一点好东西全进虞海嘴里。

原主刚参军的时候虞家很穷,虞家靠着原主寄回去的钱和省出来的口粮渡过最困难的三年,全家人无病无灾,老大虞帆娶高红的钱票是原主的,原主回家养伤的时候高红嫌原主在家吃家里的粮食,给原主甩脸子,虞帆端着老大的谱要原主孝顺父母,什么东西?

虞海用原主的钱票读书,高中毕业后在公社小学做老师,穿着体面,骑着自行车上下班,对供钱给他的二哥却没有尊重。

都是不知恩的东西,只有两个妹妹还好一些,真心实意敬重原主这个二哥。

虞晏从裤兜口抽出钢笔,他觉得把钢笔插在左胸口袋很别扭,便插在裤兜,从抽屉里拿出信纸给虞家父母回信,内容是:家里已经渡过最困难的时期,还建起三间青砖瓦房,虞海已经工作有收入,最小的虞桃已经上工挣工分,你们两个还没有五十,身体健朗,天天上工,整个虞家村没有几家比得上,困难在哪?

你们二老不需要为我操心婚事,不用为我存钱娶媳妇。

之前我回去养伤的时候给你们的三百元,家里没有大事,没理由花得这么快,我每个月寄给你们的十元是养老钱,足够你们两个老人一个月开支,要是不够用还有虞帆和虞海,他们也是你们的儿子,你们也该给他们孝顺的机会,他们要是不孝顺不养你们,你们就跟大队长和学校领导反应。

虞晏不管虞家人收到信是如何反应,原主回家养伤后发现家人面目全非,父母兄弟生疏冷淡,家人的态度令他心寒,他为此很难过,心里很迷茫,加上断的腿没有彻底养好,伤处隐隐作痛,走路不能过快,人变颓废。

虞晏有一事很不解,这里的人如此贫穷,吃不饱穿不暖,为何家家户户还生这么多孩子?

他写好信折起来,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新信封写地址,把信塞进去放一边,给陆锋回信,写好后想了想,又给虞家村的大队长虞立华写一封简信,写好一起拿到隔壁用浆糊封口,塞进小邮筒,邮局的邮递员每隔两日来送信取信一回。

下午,江建国和石志辉提前下工,回知青点提着麦子和玉米去磨成面。

翻过一天早上,井里的水澄清,知青们再也不用去挑水,男知青们瞬间觉得肩上轻松。

午饭后,三个女同志割韭菜清洗好,程沫泡上六个干蘑菇。

傍晚程沫和梁玉珍提前回窑洞做韭菜盒子,油罐里只有一点点油,程沫把剩下的一小节腊肉煮了,然后用慢火练出一点油,连肉渣一起舀进罐子,韭菜盒子的馅有鸡蛋和蘑菇,不用再放肉。

程沫和梁玉珍忙忙活活好一阵,烙出金黄的盒子,其他人回来七八分钟后开饭,男同志每人分六个盒子,女同志每人分四个半。

程沫拿回的蘑菇是在药园培育,用烘干阵法慢慢烘干,韭菜盒子的馅加了蘑菇,加上用油烙,盒子的味道比之前的饺子更上一层,面里掺比较多的玉米面也不影响美味,个个坐在马扎上,吃得抬不起头。

方红玲和黄和平沈海青是南方人,没有吃过盒子,这是第一次吃,都觉得非常好吃。

方红玲吃两个后开口:“原来你们北方的盒子这么好吃!和生煎一样好吃。”

梁玉珍咽下嘴里的饭说:“并不是盒子都好吃,这个盒子跟我爷爷用纯白面做的一样好吃,加了蘑菇很香!”

程沫:“我在家吃过的盒子一般般。”原主只吃过一次,还是吃半个。

男知青们吃完才有空说话,石志辉意犹未尽,看向菜地说:“天冷前还能割一茬韭菜,到时也吃韭菜盒子。”

江建国无奈说:“换不到麦子,没有面粉。”

其他人叹气,家里每人每月购粮,面粉也只有两三斤,他们再馋也不能写信跟家里要。

程沫也没有办法,这里表层土的肥流失严重,土地贫瘠,种的冬麦亩产只有一百斤出头,交公粮后每户能分到很少,这个地区都一样,在城里换麦子和面粉也非常难,玉米还好一些,自己也不能每次运气好,想换什么就能换到什么,她开口:“明年麦子可能丰收。”

石志辉:“那要**个月。”

好久!其他人脸上失望。

江建国转开话题:“大队长说一号学校开学后要开扫盲班,想让我们去做老师,你们什么意见?”

场面一时沉默,不是他们不够积极,思想不够进步,只是白天上工开荒已经很累,吃完饭清洁卫生就想躺下不动,不想再去给人上课,有些人年纪比他们大,不好管,但拒绝大队长好像又不好。

小会,沈海青先说:“和做饭一样,两人轮流一组去给人上课。”

秦卫华赞成:“这主意不错!”

江建国点头:“是很不错。”

程沫没有意见:“可以。”隔几天晚上去上一节课没什么。

随后梁玉珍和方红玲、黄和平、沈海青也说可以。

石志辉最后表态:“我自己学习都不行,不会给人上课,我会和大队长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回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