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直径60 > 第6章 6、醍醐灌顶

直径60 第6章 6、醍醐灌顶

作者:烟柳醉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5 09:33:35 来源:文学城

6、醍醐灌顶

这时候,隔壁竹器厂来了一些年轻的新面孔,他们利用旧的设备,改成了板刷厂。

板刷厂年长的男师傅用机器把毛竹做成布满小孔的板刷的底;年轻的工人在小孔里“种上”猪鬃毛。因为是计件制,我妈也去做板刷,大的五分钱一个,小的三分。虽然“种上”猪毛技术含量不高,但是做好也不容易,特别是尼龙线又细又韧,得用力拉扯,一个板刷牵拉几十到上百次,一天下来上万次,几天下来,尼龙线像薄薄的刀片只割到手指关节的肉里。每个做板刷的女工,手指上都缠着纱布或者橡皮膏,有的橡皮膏也勒出了深深的辙,直到肉里,想撕下这层橡皮膏,得有多大的狠劲,忍受多钻心的疼痛。

我,我每天放学后被我妈喊过去学做板刷。我很快上手了。一个板刷做完,我妈交给师傅检查,师傅用力一拉说:“这个不行,全拆了,毛太少!”我妈递给我:“难怪你做的那么快。”

我只好全部拆除重新开始,使劲拽拉尼龙线,手指关节处有了痛的意思了。

旁边的女工中,有个特别漂亮的姐姐,她夸我动作快,我心里高兴,手指都不疼了。我妈看我慢慢顺手了,就说她回去做饭了。

别的女工都去吃饭了,我妈还没来叫我吃饭,我一个人继续加工。天色渐渐暗了,有个住在竹器厂里的中年师傅给我开了灯,叫我先回去吃饭。

我妈说晚饭后再去做板刷。我想读书写作业,我妈说费电!

这之后,每天放学后我就去做板刷,星期天全天都在板刷厂。我一天能做好几十个,速度虽然算不得很快,但比我妈快。厂长的两个女儿也在做,小的女儿和我同岁,我总在悄悄和她比:比读书成绩,比做的板刷,速度差不多,但是她的返工率比我低。

那个给我开灯的中年师傅姓洪,洪师傅瘦瘦的,他的儿子女儿也在这个厂里,女儿生得高大壮实,她谈了个男朋友,个子小小的,据说家境也不好,洪师傅两口子反对,但女儿坚决要和男朋友一起,说不答应她宁可去死。那时我还小,但我看过的《追鱼》、《西厢记》之类的影视,这些作品基本都是歌颂跨越门第蔑视贫富差距的爱情,批判的都是包办婚姻和封建等级制度,洪师傅的女儿在我的眼里,俨然就是现实版的崔莺莺、牡丹小姐了,只不过那男的长得真的不咋地,我一点都不同情不喜欢;洪师傅的儿子却是瘦瘦小小的,有点随洪师傅,初中读了两年,死活不去读了,就跟着洪师傅来板刷厂做工。洪师傅说话我喜欢听,我觉得他很有文化,他还有很多藏书。他有时给我们讲包公的故事,讲皇帝的野史,每次我都听得津津有味,就像小时候听我爸讲故事那样。洪师傅看我很喜欢听故事,就夸我,告诉我这些故事书里都有,他可以把书借给我看。我在洪师傅这里接触到了第一部长篇小说《三侠五义》,我被展昭、白玉堂深深吸引,想象着他们出神入化的武艺,更迫不及待地探秘包拯的世界。我如饥似渴的读着故事,沉迷在书里废寝忘食。

后来洪师傅又借给我看了《水浒传》、《东方欲晓》。虽然我手指上缠的橡皮膏一层一层,已经无法揭下来了,但是有书做伴的板刷厂,不再那么难捱。

那时小学只有五年,小学的课程只有语文数学,我们的书本书包虽然不高级。但都不重,不存在减负的需要。

五年级考试结束后,母亲问我考了几分,又问伯父的女儿得了几分。伯父有两个孩子,儿子大我四岁,他初三没读完就不读了,他说读不出了,不想读了,伯父伯母也就随他。伯父的女儿和我同岁,我们一起进小学,在一个班读了五年,她的成绩没有我好,但她的朋友比我多,很多同学都喜欢围着她的,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一个人的。

母亲知道我的分数高,她就没说话,不久后她就出门了。回来的时候跟我说,伯父的女儿把长头发剪短了,她说:“你也把头发剪了吧。”

我从读一年级开始都是自己梳头的,偶尔头上长了虱子,让我妈用敌敌畏浸透毛巾,然后裹住整个头,就这时需要母亲帮忙;即便长了虱子,我都从没想过放弃我的长发,今天为什么要剪掉陪了我这么久的头发呢?

母亲去找剪刀,我坐在凳子上流泪。看到母亲从房间里出来,手里拿着大剪刀,我想着我的头发很快就要和我分离了,我控制不住的抽噎。母亲很生气:“哭什么?又不是死了爹妈!”

听了这话,我的哭泣声竟大了起来:“妈,求求你,不剪行吗?”

母亲大怒:“今天一定要剪!”

我哭着抱住头发。母亲命令我放开手不许哭,我做不到。母亲怒气冲冲地举起剪刀对着我的脑袋,但她还是改成了奔到灶壁间捞起一根手指粗的竹条,冲着我劈头盖脸打下来。我的屁股像粘在凳子上一样,只是扭动着身体躲闪,我的肩上、背上、甚至后脑勺都挨到了。我妈打破了一根竹棍,我记不得疼还是不疼,那时只想我的头发。

我妈见我还护着头发,气急了,拿起剪刀从我后背卡嚓卡嚓的就把我身上的衣服剪破了。衣服要掉下来,十一二岁的我已经懂得羞耻,我用一只手去拽衣服,。我妈怒极而骂着“B子,你个B子生的东西!”骂着就要来剪,我躲闪,哭声更响了。

邻居听到声音过来,拉住我妈,让我赶紧跑。可我不动。我的衣服破了,我的脸面也碎了一地,我倔强大哭。我妈又要冲过来打我,邻居拽住我妈,从门外晾衣杆上随手扯下一件衣服给我,说:“你这样是要打死人的!燕林,快去找你爸!”

我跑了出去,我妈提着竹梢追来。她骂我的声音越来越近,眼前就是那个过年生产队过年抓鱼的大池塘,水清清的,一圈圈波纹轻轻的。我来不及回头看我妈一眼,普扑通就跳了下去。

我不会游泳。

是邻居救了我。也救了我的长头发。

我的头发历劫而活。暑假就在这场风波中开始了。

也许苦难并不是阴影,但是我的母亲,她在我童年里留下的阴影,才是难以自愈的苦难。

很多年后,母亲老了,她所遭遇的难,我虽然努力去解决,但那都是出于责任和道义,而非感同身受的心痛——我和我母亲之间难以达到母女连心的同频同幅。有一回我在教训12岁的儿子的时候,他突然委屈地哭道:“你总是说别人好,从不觉得我好。”就这句话给我的愤怒紧急刹车,我想到我的童年,我让自己安静下来,调整好情绪,等儿子不哭了,我真诚地向我儿子道歉,并告诉他以后我们一起努力。

事后我也想过,经济条件不同,我不需要像母亲当年那样为活下去发愁,自然有时间去反省,但母亲不同。母亲的那个年代,正如诗中所言“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尽管这样清醒地分析了,但并不能由此拉近我和母亲的心理距离。

这就像打扫卫生,还是有想不到的犄角旮旯和打扫不到的隐秘角落,除非搬空房间的所有物件。

那年,分田到户了。我家四口人,分到六亩田。

暑假是农忙季。和我年龄相仿的孩子几乎都下田帮忙,此时的“农家六月无闲人”和之前“也傍桑阴学种瓜”更多一份结结实实的逼仄紧迫。

四点不到就起床了,母亲说这是太阳没出来,还能凉快一点。这时的蚊虫特别多,它们铺天盖地的往我脸上扑,我都来不及用手赶一下。**点才回家吃早饭,我弟还在床上睡觉。

早饭后继续下田,有时会把我弟带上。割稻时稍不留心,镰刀割到了手上,血流了出来。

我妈埋怨我:“你怎么那么不小心?割个稻都会割到手,今天的稻子怎么割的完?”我看看我爸,他比我快,已经割到我前面四五米远的地方,继续埋头割稻。我妈比我慢一点,就在我身后一米的地方。我瞥一眼坐在田埂路上的弟弟,他无聊的拿着镰刀一刀一刀的插在土里,我咬咬牙,也不去擦拭血迹,接着割稻。

有时父亲会直起身来抽一口烟,我估计他的两次开刀过的伤口在提醒他疼痛。他几乎不呻吟,抽一支烟,在烟雾的氤氲里,他的脸变得模糊。

远处的田塍上传来吆喝声“买棒冰咯!买棒冰!赤豆棒冰、白糖棒冰!”我弟站起来:“妈,我要吃棒冰!”

母亲扯着嗓门吆喝:“卖棒冰的,停一下!”我弟拿着一毛钱已经冲了出去。一会儿弟弟回来,他伸着舌头舔着棒冰,手里还有两支。我妈招呼我去吃棒冰。我剥开包装纸,是白糖棒冰,我看看我弟手里的,是赤豆棒冰。我把棒冰还给我妈。我妈很生气:“你个讨债鬼,你弟弟小,吃根赤豆棒冰你就眼红了?你不吃正好,我和你爸一人吃一根。”母亲撕开另一支吃了起来。父亲把棒冰有塞进我手里,说:“钱只够买一支赤豆棒冰,你先吃这个,你弟那里你去吃两口。天太热了,吃根棒冰凉快一下。”

我让父亲先咬一口我再吃。

黄昏的时候,我妈带着我弟先回去做饭。我和父亲留下了收拾。我爸把一麻袋一麻袋包的稻子背到双轮车上。麻袋包压在他的一个肩膀上,他的身体和双脚形成了一个斜角,一个佝偻的弧度。父亲哼唷哼唷的轻轻喊着,颤颤巍巍的把麻袋扛到了车上。车上的麻袋包已经堆得老高了。这已经是第二车了,父亲要把剩下的麻袋包全部运回家。

月亮已经升上来了,星星很远,没有风,蛙声自来,空气中忽远忽近的飘来稻草的味道。周围的田里已经没有人了。父亲点燃一支烟,猛吸了两口,然后拿起粗粗的麻绳,一头系在双轮车的这边,打结固定,然后把绳子一甩,甩过小山似的麻包,在那头固定打结,再甩回来固定打结。父亲推了推麻袋包会不会移动,最后又拉了几个稻草结在车顶。准备就绪,父亲说:回家!

我的腿好像已经不是我自己的,提不起来,都酸疼得很。刚才弯着腰在田里没觉得痛,这会儿几乎抬不起腿,只能拖着脚移动。但我还要给父亲推车。父亲更累。我咬咬牙,双手搭在在车上,埋头往前推着、挪着。汗水顺着头发淌下来,迎面不断有蚊虫撞在我的脸上。我和父亲慢默默地移动,车轮呲呲地转着。月亮把满天的朦胧都倾泻在我们身上,青蛙还在叫着,还有蝉的声音。远处是农家屋里橘黄色的灯光,快到了。

路过街道。供销社的吃商品粮的居民户口,已经吃完晚饭洗好了澡在散步乘凉,他们闲适的走着聊着天,不时有大小孩子跑过。

农民和居民的差距就是那么天壤之别。只要是农民,天经地义就得天天这么苦。若不想吃这些苦,只有好好读书,考上大学、中专,做一个吃皇粮的居民户口的人,就可以像供销社的职工、医院的医生那样不必风吹日晒,不必蚊叮虫咬,可以穿裙子,露出白白的小腿,每个月还有工资可以发。

忙完了双枪,还得继续做板刷。我的手指伤口有些发炎了。

那个漂亮的女工怜悯的看看我说:“你还有机会,好好读书,以后考大学。读书是给自己读的。”

以前也听过这句话,但从没有像这次一样让我突然间如醍醐灌顶。是的,读书是给自己读的!我还有读书的机会,好好读书!我可以不做农民,可以离开农村,可以离开我妈。

我暗暗下决心!我要考上中专!

我不要再做农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