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只道天海蓝 > 第16章 第 16 章

只道天海蓝 第16章 第 16 章

作者:鹑衣风流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5 03:39:58 来源:文学城

纯一已经吃下了慕昕递来的第一、二、三……八个果子、三块糖,他半张着嘴瘫倒在席子上,“不……不行了......慕施主......小僧......呃!实在是......呼......吃不下了......”

腰腹处胀胀的好似要破裂开,他想这定是佛祖降罪了,眼根贪色,鼻根贪香,舌根贪味,今日六根业已造了三罪!

纯一眼眶里噗噗地冒水花。

师父您怎么还不来接我,山下果真好危险!

幸好身旁人终于歇了心思,倒并非是歇了投喂的心思,而是——他跑神了。

不知何故,总之自打更声起时,也或许更早些,纯一便未再听他说过话,且看他面色,是一片失神之状。

纯一一时想起,师父少有几次也是如此,他管这叫做——入定。

想当初师父初次在他面前入定,那时他还不知所谓,只知上一刻还同他说着话的人,突然没了声息,怎么唤也不见人活转,可把他吓得一下从头顶凉到了脚掌心。

后来师父又突然自己醒转,才与他解释说此番即是入定,入定之时,虽身在此间,而灵自有其去处,如方才一般说着话失了神的,那便是无心入定,是受召而往,凡此种不必唤,时候到了,自然就回来了。

师父总是这般不说人话,他自然听不懂,于是他便养成了追问的习惯,且越来越精通追问之法。他不问入定究竟是什么,反而吐花似的蹦出一个接一个问题——

所说“灵”为何物?

何为“受召”?

又“往”何处?

若有“无心入定”,那是否还有“有心入定”?

怎么才是“时候到了”呢?

......

寻常,师父总会循着他的问题一个个回答,这么着,他自己便能拼出一个了然,也因此,他总觉得自己的禀赋不能说绝佳,也算得上佳罢。

可那回的问题,师父却笑而不答,不管他如何撒娇耍赖,也只得一知半解,只知,若是哪日见他有心入定,那必是,浩劫之时。

总之,纯一想,慕施主应是也进入了这玄之又玄的入定之境。

原先他以为只有师父那般修为之人才得入此境象,眼下看来,并不是呀,入定竟如此简单吗?

那或许……他也可以?

不过眼下他自顾不暇,没有讨教的心思,反倒感激这入定来得及时。

不消多时,失了神的人眉眼开始扇动,果真“活转”回来。

然后——

纯一眼前又多了一块琥珀糖。

“……”

还得是师父那般修行之人,才能入上整整一日的定,慕施主的这入定,委实太短了!

纯一咽了口唾液,眼睛时不时瞄向一旁说着他听不懂的话还突然磕起头的两人,脑中飞速转动着谢绝的法子,离“万全”之策就还差一个全!

正逢苦想之际,那边的两人齐身站了起来,似是准备回屋歇息了,于是,举着手的人瞬间就被转移了视线。

纯一眼见着慕小施主当机立断地将捏在手指尖的琥珀糖丢回盘子里,趿拉起石台下的鞋,匆匆走向那边的两人,但只说了几句话,又朝他走来。

起初他见到返身的人还有些紧张,脑中不由得再次飞转,以至映入眼中弯腰俯看着他的人,只是一脸关切地询问“可是累了”、“要回屋休息吗”,他都未及时给出回应。

.......

原来,申时晦见天色已晚,便让裴瑾带他回屋歇息了,王伯这时走出来,带他们向刚收拾的东侧厢房走了,慕昕便仍接下了照顾纯一的活。

他等了等未收到回应,也未作多想,只当以往这个时辰的小和尚定然已经入梦去,今日撑到这时候,还吃了不少零嘴,属实放纵了些,这一副迷迷瞪瞪的模样反倒让他起了怜爱之心。

慕昕直接把人从石台上捞起来,让人靠在自己身上也向东次房走去,半句也没有多问。

被半架着的纯一眨了眨眼——

有些苦恼大可不必,诚然也!

人散去,连通后院四开的厅门被合上,邻舍丁零当啷的搬运声不知何时也消匿了,后院重归于窣寂,唯有立于院后角的一棵海棠树簌簌的风动声。

海棠树枝桠葱蒨,将半边院子笼在荫浓下,另有近半数枝桠伸向院墙外。

裴瑾向来不善花鸟之术,这株海棠便成了宅府内唯一的景观。据这宅子的前主人说,这海棠树早在他来之前就已经有了,到如今或许已有百年光阴。

入了仲春,正是海棠花期,满地繁花。

酒醒后,从一堆落英间翻坐起身的萧淮茫然地看着周围。

“......!”

——————

春上,新年伊始,百业待兴。往常到了此时,早朝上必然战火弥漫,哓哓不休,其中当属六部为最。而今日的上御殿,作为六部之首的吏部缄默不语不说,连平日最活跃的工部也悄没了声,更不用说尚书之位开了天窗的刑部,惟有兵部、户部、礼部针锋如旧,只为着一件事——穆之恒班师回朝。

“臣有奏——臣以为覃尚书、卫尚书所言不妥。”

作声的正是户部尚书张纶,他走至殿中,向堂上一揖,徐徐道:“京观有违天伦人和,历来可证,方才几位大臣言之切切,理诚如是,无须臣再多言。”

“然则,臣陈请皇上、诸位——丙寅年至今共一十四年,大战未有停歇,凡军中用度,须作一等要事,不敢漏缺。间年,卫河水患频仍,影响漕运,除开当地府衙所支,工部另提请三百八十万两白银改道治河。庚寅年永州大旱,葵酉年河州潮灾,丙辰年交州蝗灾,颗粒无收,次年交州一带起事暴动,朝廷赈灾平匪钱款不下于八百万两。另,修葺宫宇,建青云观、云海台、穹麓别庄,所费资财更是无数。诸如此类,不可枚举,国库已然没有结余……”

张纶直身立于堂中,脊背依然佝偻着,常年俯首躬身,让这个奉朝五十余载的老人再也无法挺立,但目光中却是令人下意识避开的凛厉。

一连说了一长段话,他的呼吸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稍作停顿,他继续道:“若要上祭天祖,同时修筑京观,并行大宴仪,宴请百官、三军,国帑难支,望圣上三思!”

“张大人,您这怎可并论……”

一阵沉默后,面色难看的礼部尚书卫肇宪率先开口,方才他说完,张纶便出言反驳,说得如此严词厉色,打的是他的脸。

“平定疆蛮,一统天下,千秋大业!放眼历朝,有何能比肩!怎能用钱……”

同样立于殿中的兵部尚书覃茂山侧过半身,“张大人所举已然是陈年旧事,如今漕运通顺,赋税照常,不足为凭,张大人这般小题大做,莫不是寒我大魏报国许身的忠胆赤心!”

“覃大人难不成比我手里的账册更清楚吗。”

张纶向覃茂山那方微微斜过身,面不改色,“连年交战,打的难道不是真金白银?劳民伤财,莫大于兵(1),覃大人,账要一笔笔算。”

他转回身再度对朝堂上,“况大战已然告捷,人皆引首以望成功而思休息,臣以为,此时绝不宜再兴师动众。”

覃茂山听闻咬牙切齿:“国虽安,又岂能忘战!此事若朝廷奖惩不明,恐难以服众,日后人无斗志,兵备废弛,难道指望张大人阵前杀敌吗!”

此言一出,殿堂上一片哗然,连处在针尖同一端的卫肇宪也呼道:“覃大人慎言!”

无怪乎众人有此反应,自上一任文帝有意识重文抑武,如今天下早已形成以文为尊的风气,文臣即便带兵出征,也当是坐阵帐中,谋定后方,绝不会冲锋陷阵,那是粗莽武夫该做的事。覃茂山此言实属欺侮,何况他刺的不是别人,是四朝文老张纶。

覃茂山那会儿胸中如有风暴翻腾,没有多想话便冲口而出,说完顿觉失了妥当,头脑瞬间恢复清明。

平复几息,他也转回身面朝堂上:“臣是赞同卫大人所言,此乃千秋之业,实非锱铢必较之事。”

未料,群臣皆惊起失色之时,受欺的本人却仿若没有听到,那张皱斑纵横的脸上不起一丝波浪。

只听他道:“凡所用皆出于国帑,万民膏血之资,如何能不锱铢必较,请覃尚书,赐教。”

“你……!”

覃茂山转头瞪向身旁须发全白的张纶,这个自己素常敬称一声“张公”的人,自从出任户部尚书,但凡涉及钱款之事,便是这般冥顽不灵,简直……简直……!

适才平复的胸口再度起伏,他高声道:“此乃垂青万年之业!”

“咳——”

上首倏尔传来一声清咳,吵得你来我往的几人立时噤了声,垂首恭候在原地。

魏章帝端坐在龙木椅上,听着下方陈言老套的争闹,目光淡淡,开口道:“数战则民劳,久师则兵弊(2),是故民须养,兵须抚,我大魏方能如日中天。三位卿家皆是中肯之言,但正如张卿所顾虑的,财计本是国之大命,当以慎重处之。眼下箭在弦上,当发?不当发?”

堂下此时一个个都没了声,他转而看向堂下最近的人,问道:“老先生有何见解?”

他问的正是现任内阁元辅——詹兆渊。

詹兆渊拢手坐在一把大宽的红木椅上,闭眸不语。上御殿朝会,百官一应俯首肃容,分两班按级而立,不得有半分怠慢,惟有一人例外,天子钦赐,可坐椅听朝,便是詹兆渊。这是仅为他一人开设的特例。

听闻上方传来询问,阖闭的双眸乍然睁开。

然而并没有立刻答话,他不紧不慢地从椅背上支起身,拢在长袖中的手没有动,说道:“孙子有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臣深以为然。”

说至此处,他倏尔停下,掀起眼皮觑了一眼堂中躬着身的三人,方继续道:“不过,是时正是四方离乱,烽火连年,反观今时,四海一统,国泰民安,与之是截然不同的。所谓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3),张尚书所言恰中当今要害,言之成理,眼下国之大事已不在兵,按理是不宜大动干戈的。”

覃茂山听完当即乱了心神,先前……先前可不是这么说的!

“阁老!先前不是……”他张口就要辩驳,红椅上的人一个眼神似是不经意扫过,他登时脊柱发凉,再也说不出一个字。

魏章帝神色微动:“如此说来,老先生亦是不赞同修筑京观,一切庆功从简操办。”

(1)取自《管子·法法》

(2)取自《战国策·燕一》

(3)取自《韩非子·五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 16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