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 第13章 四大文明古国13

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第13章 四大文明古国13

作者:西羚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00:42:40 来源:文学城

说完大唐,就轮到大宋。

赵匡胤的心情,是紧张的,他甚至从民间特意赶回宫中,就怕自己忍不住失态。

他召集了群臣,还特意叫来自己的儿子和兄弟。

赵光义也是战战兢兢,从天幕上说他得位不正开始,赵光义的日子就如履薄冰,总觉得头顶悬了一把剑随时会落下。

【宋朝是中国古代唯一长期不实行“抑商”政策的王朝】

【宋朝开创以来,即治坑矿、组织茶盐开发。因而大量农民投入商业手工业中,民间经济受到刺激,突飞猛进,创造了空前的财富与繁荣。】

赵匡胤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总算还有个可取之处了,不然他简直想自灭满门,不当这个历史的罪人。

赵光义也松了一口气。

他上位后似乎干得还不错,他武不及哥哥,文采那不用说,现在看来,经济也做得不错嘛!

【宋朝的帝王们从政策上,对商业大力支持】

【宋太祖号召人们“多积金局蔽悔、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宋太宗下诏“令两制议政丰之术以闻”,令官员们研究理财求富之道,宋神宗则认为“尤先理财”,发过“政事之先,理财为急”的诏令桐正】

“我们的皇帝也这样就好了。”明成祖年间,还没废除海禁的时候,沿海百姓看着天幕无比羡慕。

他的家人满脸麻木,无动于衷地说道:“别提了,海上都不让走,还支持呢。”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于住在海边的百姓来说,他们没有足够的地种粮食,唯一的求生之路就是出海捕鱼,或者出海经商。

即使这样,也时不时遇到海上风暴或者匪盗,一去不回,可好歹有条活路。

海禁之后,出海通道对百姓彻底断绝,反而是并不需要靠海生存的官方可以出海为贵族们购买奢侈品。

在明初,沿海的确有倭寇和叛军余党,还有大家族为了抢生意假扮海盗。

到了中后期,很多都是没有活路的百姓不得不落海为寇。

而那个时候,沿海的地方官可以一餐吃二十多道菜。实行了海禁的沿海,地方官贪污受贿的钱又是从哪里来的?

一边是穷得生存艰难,一边是富得穷奢极欲,可谓是极其讽刺。

【因为经济发达,货币有底气,加上宋钱制作精美,种类繁多,宋代的钱币无论是种类、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造诣最多最好的钱币】

【宋币上铭刻的文字书法优美多为名家及皇帝手笔,篆隶真行草俱全,还古篆体、瘦金体。货币精美,种类繁多,宋钱是当时周边各国最喜欢最□□的货币。宋钱成为南海诸国的镇国库之宝】

【直到现在出土存世的宋钱还是最多的,东到日本、西至欧洲、非洲的广大地区现如今都有出土宋钱】

天幕放出后世各国的考古新闻,不同国家不同位置都发现了同样的古董:

“1898年,德国考古学家在非洲索马里的摩加迪沙发现宋朝钱币,这不是第一次在非洲发现宋朝钱币”

“1916 年,马菲亚岛也出土3枚宋钱;1945年,桑给巴尔岛又挖出大批古钱币,在现存的176枚钱币中,属于北宋的有108枚,南宋的有56枚”

……

“韩国文物研究院于近日宣布,在对济州岛一处高丽王朝时期的寺庙遗址考古中发现了20枚中国北宋钱币和一尊铜塔,此次出土的宋代钱币共有三种,包括咸平元宝、皇宋通宝、治平元宝。韩国网友称:看来宋代是韩国人建立的。”

赵匡胤:???

“这韩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韩国后人吗?这么不要脸?”

赵光义:???

“我大宋赵家,跟韩国有什么关系!”

这一刻,原本心怀猜忌的两兄弟齐齐愤怒了。

【宋朝时期,在四川地区民间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宋政府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负责纸币发行的官方机构“益州交子务”,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中央人民银行】

刘彻很有兴趣:“这纸币就不怕民间做假吗?还是说有什么特殊标志?”

“陛下,天下攘攘皆为利,高祖时期铜钱都有人造假,何况纸币民间到处流传。”桑弘羊摇了摇头。

西汉初年,货币严重匮乏,汉高祖推行荚钱,名义上重量为12铢,实际上却只有3铢。

加上那时藩王享有铸币权,民间允许自行铸币,许多人大量铸造“荚钱”。

当时秦朝刚亡,民间流传有秦朝半两钱,秦半两每枚重8克左右,化成铜浆后,足够重铸4—6枚荚钱,可以说秦半两很实在很值钱了。

【宋朝集齐四大发明: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造纸术和印刷术让宋朝文风昌盛,诗词文作发展到巅峰时代,占据了唐宋八大家的六席】

【文有范仲淹、韩琦、文彦博、富弼,史有曾公亮、司马光,书法家有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还有众多文豪】

天幕上放出了一位位名家的画像,旁边特意标注了姓名,每一张画像放出来时都伴随着他的名句: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苏轼:“月有阴阳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大宋时期,各位被点名的文人大家集体激动了起来。

他们,都青史留名了!

“真是,人才济济,文风昌盛!”

大唐,李世民羡慕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凌烟二十四功臣他觉得不太够,宫殿空屋子多,完全可以再办几个凌烟阁嘛!

“唐宋八大家,宋朝占六席,确实不够。”长孙无忌也不满,明明白白较起了劲,“我大唐把纸张印刷术造出来,完全可以来个大唐八大家!”

“好主意!”这一提议得到了朝廷中众多大臣的支持,哪怕是武将也很有兴趣。

都是世家子弟,就算自己不行,谁家还没个文采风流的世家公子了,就算以前没有,以后也可以培养!

不光大唐,各朝各代都开始较劲。

嬴政看向李斯和淳于越,还没开口,两人各自抢先上前一步,异口同声:“陛下,我法家/儒家弟子才华横溢,可……”

然后同时瞪向对方。

嬴政点头:“可。”

多多益善,都写。

刘彻看向司马相如:“爱卿,再写几篇赋吧!”

司马相如:“……”

看个热闹怎么还要增加工作量啊!

朱元璋看向自己儿子们,皱眉下任务:“不需要太多,一人写个十首诗词!”

这么多儿子,总有一两首出名吧。

他要让后人看看,老朱家的藩王也不都是猪!

【火药让宋朝军事技术得到大力发展,神卫水军队长唐福献所制火箭、火球、火蒺藜,冀州团练史石普又制成火球、火箭】

【曾公亮、丁度等编著《武经总要》,《武经总要》是我国第一部官修综合性兵书,里面记载了军事制度、史事占候、陆战和水战中所使用的攻守器械,并绘制了相应的图形】

【指南针让宋朝的航海技术发展,海上丝绸之路航船络绎不绝】

赵匡胤迷惑了。

天幕前面不是说过大宋军事不行吗,这要武器有武器,要兵书有兵书,怎么还不行?

身为皇帝,他很快就反应过来,定是帝王亲小人远贤臣。

“这么多写书的,怎么没有写教皇帝怎么当皇帝的?”赵匡胤骂骂咧咧,“没人写,朕自己写!”

赵光义没敢直接开口,但是天幕既然说他篡位成功,后面的皇帝很可能是他的子孙。

别的不说,自己写书肯定没问题。

赵光义心想:我来写!不但文采好,我还会画军阵图,文武双全,一定能流芳百世!

【宋朝的手工业中还出现了铜板印刷的广告,比西方资本主义印刷的广告要早三百多年。大学者苏东坡曾给一做油食老妇人做过一首广告诗,使之生意大振】

【出版行业除了诗词文学,还出现了类似现代报纸的“官报”和“民报”。官府使用“邸报”更能传达政令,民间有“小报”丰富生活】

【知识分子的增加,出版行业的发达,形成良性循环。禾谱、农器谱、农书、蚕书等农业生产知识的专著,纷纷出现,农业得到了更科学的指导,有了“苏湖熟天下足”】

【江南成为粮食主要产地,两浙、福建、四川是书籍和绢帛生产中心,广南和福建提供了其他地区所无的进口品等】

“咦,他们的邸报是可以给庶民看!” 刘彻感觉又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地方。

西汉时期,皇帝和各行政部门发布的信息会被收集起来,写在竹简或绢帛上,通过驿站传送给各郡的太守参阅,而这一写有信息的竹帛就称之为“邸报”。

当然,这个时期的邸报百姓是没资格看。

“这应该是有选择的内容。”主父偃心思复杂,只这一会功夫就想到了假如对外发行可以写什么,比如,写藩王的黑料,可以让百姓集体支持削藩,不战而屈人之兵……

“只有我关心发行这么多报纸需要用多少钱,用多少纸和墨吗?”桑弘羊默默提醒众人,脚步不要跨得太大。

用绢帛或者竹简显然成本太高,目前大汉连普通官员都用不起,想对平民发行小报,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纸张。

君臣齐齐沉默。

大汉目前连纸都还没发明出来!

“这纸,到底是怎么造的!”刘彻咬牙切齿。

天幕上讲述了纸的多种用法,书本,邸报,小报,还有纸币,几乎是无处不在。

但,他大汉偏偏没有!

【宋朝的丝绸、瓷器等行业比唐朝更为发达,在海外通商贸易上更具优势】

【公元996年,北宋财政岁入2225万】

【1021年,北宋财政岁入15085万】

【这一数字超过了满清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最高时期的三倍,奠定了2000年封建社会颠峰时期到来的基础】

玄烨:“……”

说大宋就说大宋,拉踩他大清做什么。

而且康熙是他的年号,后面的雍正乾隆大概是他的子孙,先帝刚刚入关大清处处危机,经济不够发达还能解释,他的子孙这么无能吗?

【公元1077年,北宋税赋总收入共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2162万贯,占30%,工商税4911万贯占70%。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了,宋朝已经走出农业文明了,开始向工商业社会迈进】

【宋朝的公务员在历史上相比于各个朝代俸禄都是最丰厚的。比如,宋朝的正一品官员月工资为禄米150石,月俸钱12万文,年领绫20匹,罗1匹,绵50两】

【农业上,宋朝三百多年共生产粮食1280亿斤,而唐朝在近三百年间共产出了590亿斤粮食。宋朝的粮食产量比唐朝高一倍还多】

“这宋朝这么强大?”大唐众人默默地记着数据,与前面的开元盛世进行对比。

一对比就发现,大宋的经济着实不差,其他各个行业也百花齐放,众人奇怪了:

“我怎么记得天幕前面骂过宋朝弱宋?”

李世民肯定地点头,拿过笔吏的记录:“没错,还骂了好多次。”

魏征忍了又忍,还是提醒道:“陛下没发现,天幕说宋朝三百年,唐朝也是三百年吗?”

李世民一愣:等等,难道说大唐国祚只有三百年!

这么短吗?!

之前不是开元盛世黄金时代,怎么会这么短!

不妙的预感来得如此之快,下一秒,天幕就为他们拉开暴风雨的前奏:

【从经济上来说,一千多年前,我们的确与阿拉伯人一样富足】

【但是,】

【也同样,都是昙花一现】

注:

引用资料

《宋朝为什么会有那么有钱?看经济繁荣的背后原因 》

《12世纪的宋钱,就如21世纪的美元》

《宋代“朝报”和“小报”,我国古代新闻事业进入鼎盛时期 》

· 明朝哪怕是永乐年间其实也实行海禁,郑和下西洋属于官方,朱棣对民间出海依然管制很严格,对海商陈祖义等人定义的是匪盗,还派兵追杀。

海禁除了因为倭寇和叛党,还有个说法是明朝政府其实是想跟盐铁官营一样,把海上贸易收归国有官营,明清的官方出海其实一直没断。所以官方并不是眼界狭小放弃大海,相反,前朝唐宋元都从海上获得了巨大收益,而且那时就是官营为主民营为辅,明清就直接垄断。

从朱元璋和朱棣不断地集中皇权也可以看出,皇者的霸道。他们并不在乎沿海百姓活得好不好,只要听话顺从不造反就行。而且从朱元璋乱发大明宝钞也可以看出,对经济不懂,说垄断海上贸易就没想过会不会独家经营影响贸易繁荣。

个人看来这个说法是有一定可能性的,也欢迎大家评论区各抒己见,和平讨论~

·《资治通鉴》其实被宋神宗认为可以学习历史有助于加强君王统治,“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加强统治,所以命名为“资治通鉴”。不过赵匡胤时期很明显还没成书。

· 各朝各代都有□□,纸币发行后更严重,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还写了个小故事,说四川一个富户家里的钱财交给老仆管理,有一日老仆拿回5000缗(5000缗理论上等于500万枚小平钱)钱引(纸币),全是假的。老惨了。

· 康乾盛世在很多地方被认为是虚假的盛世,尤其是乾隆时期,这里简单对比一下经济是不如唐宋巅峰时期,但是康乾时期人口大爆发,农作物种类也多了许多,也是有优势的。详细的后面会有经济单元细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四大文明古国13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