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争争不息 > 第9章 举办婚礼

争争不息 第9章 举办婚礼

作者:李廷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1 10:59:46 来源:文学城

人们的狂欢像浪潮,一波过后,媒人搀起王惠的胳膊,扶她来到中间屋子。

中间屋子靠里是厨房,靠外是餐桌,王惠被扶到厨房里,那里有一口老灶,灶台上摆着案板,案板上放着一块圆圆的白面和擀面杖。

媒人高喊:“来!来!来!擀新媳妇儿面喽!打到的媳妇儿揉到的面!”

王惠在众人笑闹中拿起擀面杖擀面,面被揉得很硬,她踮起脚擀半天才把面擀平,又把面叠好,拿起刀切成面条儿。

瞧热闹的人一边笑,一边审视王惠的动作。

如果她把面擀破,或者面条儿切不均匀,就会被当场笑话,几个充当婚闹的人又是在上面撒韭菜叶,又是撒盐巴,不停地给王惠搞破坏,王惠只能带着笑脸耐心地把这些拂掉。

王惠的刀功很好,切得面条又细又长,一份完完整整的面呈现在大家眼前,这代表着她在娘家被教得很好,婆家娶到这种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媳妇儿也很有面子。

一碗面下锅煮熟后,王惠端到老宅的东屋,那是李同仁和赵梅住的房间,一碗香喷喷的面条端到他们面前,王惠恭恭敬敬道:“爸,妈,吃面。”

赵梅接过筷子,挑起一根长面,端着长辈教育小辈的语气,说:“小惠呀,以后我会严格要求你的,你年纪小,且得给你磨性子呢,严是爱,松是害,妈都是为了你好,记住了吗?”

王惠顺从地点点头。

一旁的婚闹们纷纷鼓掌,不知道是哪个大妈说:“老赵越来越有婆婆的款儿了。”

赵梅笑得合不拢嘴,一脸幸福地说道:“媳妇儿来了,我这个婆婆终于可以解放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水鬼找替身呢。

自从王惠踏进厨房,擀了新媳妇儿面,李武一家人就再也不进去了,做饭自然而然成了王惠的任务,这仿佛是一个厨房交接仪式。

——

到了晚上,李武那群凑热闹的哥们弟兄像癞蛤蟆一样赖着不走,他们在婚房里凑热闹,流着哈喇子要新娘给他们点烟倒酒、沏茶倒水。

起初,王惠觉得没什么,大家热闹热闹,开心就好。

直到李武出去上厕所,一个人要求王惠给他点烟时,竟然色胆包天地伸出爪子拍王惠的屁股,王惠瞬间恼火了,刚划着的火柴偏移,红彤彤的火苗蹿向那人的眉毛。

一旁的人们却笑闹道:“武哥媳妇儿,这就是你不对了,摸下新娘腚,三年不生病!让我们摸一下怎么了?”

就在这时,李武掀开门帘进来,得知情况后,立即把所有人赶了出去。

——

不是所有婚姻都是牢笼,可王惠的婚姻是。

那一天,她的美丽达到顶点。

那一天,她盛装出席,迎来了以爱之名的束缚。

后来,李争争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十三岁的她几乎立刻反问:“妈妈,为什么你嫁进门,奶奶就解放了?你们交接了什么神秘的东西吗?”

从那时起,一脚踢翻封建糟粕的想法在李争争脑海中初见端倪,小小的她仿佛看见了规矩背后血淋淋的教条,她在心里问:

女性难道是一种带有婚姻和生育属性的物品吗?

像母亲一样遵守规矩的人到底是懵懂无知的,还是自主选择的?

——

李武和王惠结婚结在灰色泥砖的老宅子里,墙是土坯墙,窗是小木窗,瓦是青灰瓦,老旧的屋子里整日暗淡,只有正午那一小会儿是光亮的。

老宅子一共三间主屋,东西两间配房。东屋是李同仁和赵梅住,西屋是李武和王惠住,老三李斌住东面配房,老四李超住西面配房,一大家子人就那么紧巴巴地挤在一起。

彼时老大李文已经搬去前院了,那是李同仁和赵梅专门给他准备的婚房,李文媳妇贾英刚生了头胎,是个白净的闺女。

别看李武长得精神,他一点都不懂给自己争取,去年家里又盖了个新院儿,他明明可以把婚结在新房里,可赵梅三言两语就把这条路给堵死了。

王惠结婚前受到的教育是贤妻良母,孝顺公婆,照顾丈夫,生儿育女,帮扶夫家。她是奔着好好过日子嫁过来的,所以努力融入婆家,一心为所有人着想,她好说话、性子软、易妥协,因此看上去人缘极好。

新婚的小夫妻总是浓情蜜意的,因为两个人都长得好看,李武又高又帅气,衣品和审美都紧跟流行趋势,王惠又白又水灵,即便在那个苦寒年代,也看上去温婉动人,两个人的结婚照愣是被照像馆当作广告牌摆了好几年。

那时候妹妹李超超刚出落成青春期的大姑娘,她看着二嫂王惠身量纤纤、肤白莹润,忍不住和她亲近,于是两个人相处得像小姐妹一般。

彼时,小叔子李斌刚刚辍学,正到处游手好闲地瞎溜达,他最爱的就是凑在黑白电视前看《霍元甲》和《陈真》,要不就是出去跟人打牌。

李同仁生气这几个孩子没一个好好学习的,因此由着他们自己摸爬滚打,怎么也不肯给安排工作,按说李同仁身为一乡之长,稍微找找人安排儿子们的工作不在话下,可他在部队呆了那么多年,是个坚守原则的人。

因为李同仁不给李斌安排工作,赵梅没少跟他磨叨。

——

1988年元旦,一大家子人正坐在一起吃跨年饭,王惠忽感一阵眩晕,紧接着恶心,大家纷纷猜测她怀孕了。

第二天,赵梅陪她骑自行车去很远的村诊所检查,果然,老中医一号脉就知道她有了,一大家子人沉浸在即将添丁进口的喜悦中。

头春节前,李超超就嚷嚷着想去拍照,她反复磨赵梅:“妈,大哥二哥都拍过婚纱照了,就我还没拍过照片呢。”

“你再长快点儿,赶紧把自己嫁出去就能拍了。”赵梅冷酷地说。

“妈!”李超超拉长嗓音跟赵梅辩驳,“哪儿有你这样的?家里就我一个女儿,你还不好好疼我。”

“疼你?你天天不是吃就是玩儿,要不就是涂睛瞎美,惯得你都没样儿了。”

“我不就是想拍个照吗?咱们全家去拍啊,去拍全家福,你都俩儿媳妇了,二嫂肚里还怀着你大孙子,不值得全家拍个照啊?”李超超鬼精鬼精的,磨人功夫更是有一套,她精准地切中要害,扒在赵梅的肩膀,问:“妈,再说了,你跟我爸也没拍过照片,你不想拍啊?”

赵梅动摇了。

三天后,他们全家大大小小到齐,请摄影师专门来家里拍全家福。

这是老李家的第一张全家福。

照片上,李超超笑得灿烂;李斌青涩拘谨;李武一手揽着王惠的肩,一手摸着她的肚子,脸上溢满对未来充满期望的笑容;李文怀里抱着稚嫩的女儿,身侧站着贾英,面上亦是沉稳与幸福;李同仁和赵梅端坐在前排椅子上,李同仁正襟危坐,打眼儿一看就是个兵,赵梅则向他偏头,笑得柔和。

不同的笑脸,同样的幸福,1988年伊始就定格在这一刻,朴实的亲情与家庭的温暖沉淀在这张黑白老照片上。

——

大年初一早上,凌晨四点,李家老小全部起床到老宅子里吃新年饺子,彼时王惠怀胎刚满三个月,正在灶前给他们煮饺子。

人们狼吞虎咽地吃饺子,仿佛连嚼都不用嚼,直接一口吞下,桌面简直像台风过境,风卷残云,一扫而空。

吃完,李同仁和赵梅默契地回到里屋。

王惠和贾英两个人收拾桌子准备刷碗,贾英拉住她,说:“小惠,别刷了,拜完年再刷吧。”

王惠跟着贾英往里屋走,她以为的拜年是进去跟长辈说些吉利话,趁着乡亲们拜年前,一家子人先聚到一起聊聊天。

万万没想到,王惠掀开门帘看到的却是:李文、李武、李斌,三个大男人双手交握到一起,他们弯下双膝噗通跪在地上,先是扬手,后是额头磕在地上,齐声说:“爸爸,妈,新年好,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王惠被这场面震惊到了,她探身进来,看见李同仁和赵梅端坐在炕沿上,睥睨般垂着眼皮看儿子们磕头,好像在欣赏自己大半辈子驯化的成果。

大哥仨一连磕了三个咚咚带响的头,磕罢,李武看向王惠。

这时,贾英拉着王惠的手,站到屋子正中央,贾英开口说:“爸妈,新年好,去年就我自己,我第一年嫁进来没适应磕头,今年老二媳妇儿来了,可她大着肚子,我们俩给二老鞠三个躬吧。”

贾英不愿意磕头,用她的话说“我在家都没给我爸妈磕过头”。

就这样,贾英拉着王惠给端坐主位的二老鞠躬拜年。

——

嫁过来小半年的时间,王惠发现这一大家子人吃饭有个特别有趣的规律。

那个年代物资匮乏,实行的是凭票购买制度,人们买粮、买肉、买油、买豆腐、买菜,除了正常付钱以外,还得出示相应的粮票。

每人每月的猪肉配额是6两,等于这一家九口人一个月能吃5斤4两猪肉;过年、五一、十一等节日才有鱼供应;日常就是吃白菜、土豆、茄子;面粉几乎没有,人们都吃又黑又硬的红薯面,喝棒子茬儿粥。

由于贾英要带孩子,只有王惠做饭盛饭,她发现只要桌面上稍微有一丁点儿荤腥儿,李文、李武、李斌、李超就会在桌面上用筷子打架,谁都想把那点小肉沫儿抢到自己碗里,依次是抢鸡蛋、抢白面饼、抢土豆丝、抢茄子,最后才吃白菜梆子。

每当王惠煮粥煮少了的时候,她都会悄悄盛粥,降低人们对粥的关注;若是煮粥煮多了,那她一定会在盛粥的时候,将勺子用力磕碰到锅底,发出“咔咔咔”的声音,没一会儿这些人就会争着抢着回碗儿。

刚开始发现这个规律时,王惠也弄不懂原因,后来她明白了,这大抵就是最原始的“饥饿营销”。

说句题外话,这篇文前三分之一是母辈底层女性的真实经历,她们固然软弱、无知、任人拿捏,甚至主动把自己活成客体被抽空榨干,但这一切都是那个时代、那个环境、甚至千万年来的男权文化所塑造的,希望这一段摧残女性的历史能被我们看到、记得,并改变!

另外:若大家有时间,一定要多学法律知识,女孩子行走在这个社会上,防狼喷雾是武器,法律也是。法律是最基础的社会运行规则,我们只有了解规则,才能利用规则。当遇到不公正待遇时,不要被坏人吓唬住,关键时刻一定要知道找谁、如何解决问题。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举办婚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