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真少爷和替嫁小夫郎 > 第26章 第 26 章

真少爷和替嫁小夫郎 第26章 第 26 章

作者:李末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0 02:38:39 来源:文学城

村子里的学堂,最开始教学的那两天,很是兵荒马乱了一阵。

一部分村民无法适应这样的教学方法和进度,眼见着别人学得很快,自己怎么也记不住每一个数字对应的大小写长什么样子,慌乱得满心暴躁。

一部分村民甚至因为学习产生了矛盾,在学堂吵了起来,险些打架。

好在村长及时赶来镇压,又像一杆子打死所有人一般,将所有村民骂了一遍,这才让大家渐渐收敛脾气。

考教的时候也是一团乱,先考的总有些字认不出来,见后考的可以多些时间复习,就有人喊着“这不公平”。

之后便是谁也不愿意排在首位考试,都抢最后的名额。

村长只能强再次压着他们,每一个小堂里,一户人家轮一天,轮到哪一户,就哪一户先考。至于自家怎么轮顺序,那就是自家说了算了。

这时候户主的权力就体现出来,可以将家里的小孩安排在最前面。

小孩考教的时候认错了字,也没什么大不了,毕竟是小孩子,这会儿还没有那么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

五天后,一切总算是进入了正轨。

村子里所有人都能够从一数到一百,大部分数得很顺,一部分磕磕绊绊的,却也不会有错。

考教他们的小先生在木板上随意指一个数字,他们也能读出来。

接下来的任务,便是要学会零到十这十一个数的大小写,说是几天后就要听写。

赵家人有听写的经验,把这听写描述得十分恐怖。

“你们不知道啊,我拿着碳条坐在凳子上,感觉腿都在发抖,就怕我们家小悠念出来的那个字我不会写。”

“哎哟,我们第一天听写的时候,字全记混了,甚至有些记不住,写出来的字也歪七扭八,丑得要死!”

“这会写和会读,那真的是两回事,可得费些功夫。”

“若是到时候还没自己家里的小辈会的多,那才真是丢脸呢。”

十分有经验的赵家吴氏说着这个事,就红了脸,毕竟他就是那个不如家里小辈,还被自己儿子不厚道地笑了好半晌的倒霉人。

赵家村的村民因为即将到来的听写,时时刻刻都在紧绷着神经,蹲着在泥地上写字。

他们周围的其他几个村落,早就听到了风声,原本以为赵家村只是一时兴起,如今听到赵家村大部分村民都能从一数到一百,他们坐不住了。

他们也没有立刻找上赵家村的村长。

赵家村的村长和他们算是同级,他们也没那个本事和权力,让人家村长也收了他们村里的人。

于是,周围三个村子的人都找上了里长。

“里长,咱们和赵家村都是你手下的村子,这赵家村已经办了学堂,里长你可不能只管他们不管我们呀。”

“是啊,到时候赵家村所有人都会识字认数,我们却不会,那我们不管是在外行走还是婚嫁,都比不过他们赵家村了。”

“里长你可不能偏心。”

里长把烟枪往桌子上一敲,“砰”的一声,三个村子的村长安静下来。

里长吹着胡子道:“我偏心?我怎么偏心了!”

他抬手用烟枪指着赵家村的方向,“那赵家村的学堂是他们村子里自己建的,是赵墨才带着赵家人给村子里建的。”

“不说我有没有这个能耐,让赵墨才带着他家里人,给你们几个村子也建一个学堂,就说从前,你们村子里,有谁没有嚼过人家赵家的舌根子?”

他又指着河滩村的村长说,“特别是你们村,之前赵家为了赵墨才,在你们村求了两个女娘,你们村里的村民们不答应也就罢了,还讥讽人家。”

“后来和你们村的张家谈了一门亲事,张家倒是好,拿着自家外甥代替亲儿子去结亲,你说说,这样的关系处下来,我有什么脸面替你们去求赵墨才?”

这几户的村长也觉得没脸,不只是他们的村民,他们以前在背地里也多少说了赵墨才两句。

谁让赵墨才从前看着确实不争气,谁又知道他现在能做出这样一番大事业来。

河滩村的村长想耍赖,“里长,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我们现在不也都佩服赵墨才的能力吗?你就帮着我们一起撮合撮合呗。”

另一个村子的村长也说道:“里长,若是我们三个村子也跟着赵家村一起学识字认数,你管辖范围的村子里,村民们都会识字认数了,你出去脸上不也有光吗?说不定县太爷还得来嘉奖你呢。”

里长方才虽然指着这三人,将三人骂了个狗血淋头,这会儿也气得吹胡子瞪眼,可不得不说,这村长说的话确实说到了他心里去。

赵家村闹出了如此大的阵仗,本以为是闹着玩,没想到真有成果。

既然赵家村可以,那其他三个村子怎么就不可以呢?

若是他手下的四个村子,所有村民都会数数认字,这得是多大的功绩啊!他家的族谱上都得单独给他记上一页。

他拿起烟枪深深吸了一口,吐出白色的烟雾,飘散在空气中。

冬日的阳光洒落在四个人身上,照得人暖洋洋的,里长脸上的表情也被阳光照得和煦了些许。

他用烟枪在桌子上轻轻敲着,想了想说道:“我也打听过,赵家村的村民们为此也付出了许多。”

“不说其他的,就说何悠他表哥,是你们河滩村的村民,是吧?他每日去赵家村学习,不是担着柴,就是带着菜蔬。听说赵家家里的水都是他给挑的,谁也抢不过他。更别说这大冬天的,他还去帮着赵家一起上山割草喂猪、喂鸡,赵家现在储存下来的猪草、鸡草,都有不少了。”

“你们要真想让赵墨才也教会你们村那些村民,赵家可不会白白出力。”

“我倒是舍得下这个老脸去求他们,让他也管管你们其他几个村子,但你们村子里那些人,能舍得拿出家中的粮食菜蔬,送到人家赵家去吗?”

三个村子的村长稍微有些犹豫,“那我们回村去问一问。”

这消息传回村子里,倒真有不少人不太愿意,特别是张家。

张钰听了村长传回来的话,只觉得心里又酸又苦,怎么也想不到,那个被人嘲讽唾弃的赵墨才,会在赵家村里建上一个学堂。

赵家村四十多户、两百多人,全都在那学堂里学习识字认数,每家每户都会给赵家送些东西去。

即使赵家没有收铜钱做束脩,也能想到赵家这段时间收了有多少好礼。

当初让表弟代替自己嫁给赵墨才时,他满心都是庆幸,只想着自己要嫁到县城去,过好日子,表弟这辈子就得困在那个废物身上。

怎么也想不到,表弟才嫁过去不足半月,事情竟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心中更是生出了两分悔意,若是当初嫁过去的那个人是自己,现在在赵家吃香的喝辣的人就是自己了。

转念一想,他又觉得赵家整家人都是蠢的,既然都办了学堂,怎么能不收束脩?

县城里进私塾学堂里上学,差一些的私塾一年也要几百个铜板。

赵家村两百多人在学堂里读书,若是都用铜板交束脩,赵家不就一夜之间富起来了吗?

他心中悔恨得很,就好像那没收到手里的束脩是他损失的银子一般。

王氏也在家门口喋喋不休地骂了起来,“谁能知道,赵家村那些人打的是什么心思?”

“他们自家村子里的人去学习,当然要费心教他们,毕竟都是同村的人。我们这些外村的,只怕是骗了我们手里的粮食菜蔬,骗了我们的劳力,却什么也不教我们,到时候反口说我们蠢笨如猪,就是教不会,谁又能有办法呢!”

倒真有不少人和王氏有同样的想法。

谁知道这事究竟是真是假?若都是真的,赵家村的人真的都学会了识字认数,谁又敢保证他们这些外村的去赵家村,能够真的学到有用的知识?

这些年头谁家里也不富裕,就算是菜蔬柴火,那也都是十分珍贵的财产,又怎么好轻易地送给其他人家呢?

周用民的奶奶肖氏,从外面打听了消息,回家关上门后便在地上吐了一口,“这些人可真是不识好歹,有这么个机会摆在眼前,还在那儿担心自己家里的两棵菜三捆柴,就这样的人一辈子也别想学出头。”

说的好像她当初就没有犹豫过。

说完这话,她看见正在收衣裳的何小姑抬头看着她,她立刻过去接过何小姑手里的衣裳,“小娟,累了吧,小娟去跟着大郎读书认字去,衣裳我来收。”

“对了,你前两天不是说,想用家里的稻米给何悠和他夫君做些米糕吗?今晚就将米泡起来吧,明早早些起来将米糕做好,大郎去读书的时候就正好给他们捎带过去。这亲戚啊,还是要有来有往才能处得好。”

如今她态度变了许多,何小姑有些不适应。

她转头看着院子里,周家大人小孩都坐在房廊下,跟着周用民一块儿识字,她也端着自己的凳子坐了过去。

她心里知道,肖氏改变了对她的态度,正是因为周用民从赵家学回了许多知识,而他不仅自己学了,他还照着赵家村学堂里那些教授知识的方法,回家教他们识字认数,这才让婆母改变了态度。

何小姑看着大木板上的字,只觉得眼眶热热的。

真是如何也想不到,十年没有来往的侄子,竟能够让她受益如此之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