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朝闻道 > 第2章 虢灭虞亡

朝闻道 第2章 虢灭虞亡

作者:雨霁长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27 07:00:03 来源:文学城

长安,丽景门推事院的长廊内所留灯盏不多,虽是仲春但也沾了几分冬未尽的冰寒,加之入了夜,日光透不进来,偏这长廊内显得既昏暗又冰冷,狱内阴湿得很,空中又似有着若隐若现的血腥气。

男子端坐在推事院的正堂上,轻叩了下浅青色的越窑盏盏身,放下了手中的文书卷宗。

本朝素有“录囚”之制,且齐珩素来重视狱讼之事,势必要亲自过问才能安心。所谓录囚,便是再次讯察囚犯再决定是否原宥,为避免有冤狱发生,便是齐珩亲自来审。

而丽景门推事院本是太皇太后曾临朝时所置,直属天子,掌刑讯、案狱之事,因置于丽景门,故名“丽景门狱”,随后便是宫变太皇太后别居离宫,睿宗即位,且并未废止推事院,故而至齐珩一朝,丽景门推事院已屹立三朝。

卷宗陈列于案上,齐珩双眼发痛,如今已是亥时,案上尚有一叠文书未阅,只怕又要在丽景门过夜,齐珩思及此,只觉头痛。

见一内侍双手捧一锦盘步履匆匆入内,俯身回禀道:“陛下,这是御史台新递来的劄子。”

齐珩信手翻开了其中一份,随即又撇在桌案,眉宇微蹙,眼眸微垂,讽笑道:“当真有意思。”

果不其然,左不过是立后之事,素日他皆用朱笔在后面留个“否”字,只现下齐珩烦得朱批都省了,索性置于一旁,不去理会。

他即位三载而无中宫,这空悬的皇后位自是让他人虎视眈眈,而那劄子的内容亦无非是某家女子品行端方,出身高贵,只有最后所提之语才是他们的真正意图。

只见劄子后面赫然写着十三个字:“宜立中书令王铎之妹王氏为后。”

齐珩心如明镜,他的生母不过是先帝后宫的一个内人,既非权臣之后,又非世家出身。又因宫闱之变,他眼下势单力孤,虽有至尊之位,然则前有中书令王铎独掌制命,总理朝政,后有门下侍中江遂属东昌公主一党,掌封驳事。

显而易见,中书、门下二省皆不在他手中,他这个皇帝便是真想立谁做皇后,若是中书、门下有任何一方不同意这所立之人,结果要么是被门下省封驳回来,要么就是这诏命根本就出不了紫宸殿。

是以,他需要一个让两省绝无异议的皇后,也需要一个能帮他收服两省的皇后。

齐珩从案上重新拾起劄子,交给了身侧的内侍高季,细心嘱咐道:“高翁,要辛苦你走一趟了。”

这高季的身份自不同于寻常的小黄门,乃是齐珩生母在世时就相识的老人了,从小就侍候在齐珩身侧,齐珩视之为亲人,任内侍省从四品内侍之职,私下呼之“高翁”,深得天子宠信。

高季屈身揖礼道:“臣不敢叫苦。”

齐珩颔首道:“劳你亲自送至东昌公主府,谨慎些,莫要人看见了。”齐珩的目光徘徊于高季稍稍佝偻的背上。

高季道:“臣遵旨。”

见着高翁离开的身影,齐珩笔下的赤墨水垂落,氤氲了洁白无瑕的藤纸,他唇边淡笑,他将劄子送至公主府,他那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姑母自会明白他的用意。

齐珩从桌案前起身,透过丽景门狱三楼的门窗,观赏着长安城夜色。

凉夜如水,似渗得出墨来,明月高悬,孤影伶俜。

丽景门前倒是个梧桐树,高耸入云,如此一看这残月倒是挂在了梧桐枝头,依稀能闻得滴漏之声,不过这滴漏声也渐渐埋于夜色之中。瞧着长安的夜平静无波,点点星子簇拥着残月,也唯有齐珩能知这背后是有着什么样的风流暗涌、云谲波诡。

眼见要起风,齐珩悄然关上了窗,风声呼啸着,树枝簌簌就着风吹打着门窗。

但听夜中有人唇齿轻启,口中吟诵着诗句,清朗的声音穿透了丽景门整个推事院。

“山雨欲来风满楼...”

*

长安城兴道坊坐落着镇国东昌大长公主的府第,公主府北院墙超坊墙两尺余,甚至侵占了坊间街道,背靠皇城。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焚香椒兰,以琉璃为瓦,以锦绣为幕,朱门上赫然挂着先帝亲手所书:“镇国东昌公主府”。

原敕定国朝公主宅第应称为“宅”,而不称府。只因东昌公主身份尤殊,是先帝的同胞妹妹,在先帝即位时出过力的,被先帝特加封“镇国公主”,允准开府治事,故称“公主府”,一切比照亲王待遇。

后因东昌公主又参与平定郑氏之乱,便是今上齐珩亦要对其礼遇有加。

阁中女子,挽着宝蓝水纹的披帛,着绯红色云锦袖衫,梳着高髻,烧蓝点翠的花钿。以红宝石、琥珀、玛瑙、绿松石、珍珠制成左右掩鬓,手上白玉嵌碧玺戒指与红蔻丹遥相辉映,金镶宝八珠耳环衬出上位者的身份。

此即镇国东昌大长公主,今上嫡亲皇姑,讳令月【2】小字盖儿者,人见之必下拜呼“长主”。

东昌公主细吹了吹茶碗中水面上浮着的茶叶,浅啜一口,随即置于面前的小案上。案上赫然摆着方才齐珩命高季所送的劄子。

庭院内假山上流水潺潺,击石的碰撞声在寂静的黑夜中极为分明。

刚被买入府侍候的女使暗暗拽了拽身旁人的衣袖,窃窃问道:“姊姊,长主这是在等人么?什么人能让长主等啊?”

那被拽衣袖的女使道:“那自然是长主的手帕交,宫里那位顾大家,顾昭容了。”而后她又低声斥责道:“做好你的事,主子们的事少打听。”

那女使怯生生地住口。

东昌公主盯着文书愣了神,只见一女子将茶水缓缓注入到东昌公主面前的茶盏中,又不急不缓地给自己倒了一杯,东昌公主回过神来,喜笑颜开,道:“你可算来了。”

“这么晚你还要出宫折腾一番,难为你了。”东昌公主笑道。

虽是愧疚之语,但东昌公主眼底却丝毫没有愧色,还带着些许笑意。她素知顾有容不喜宫内繁文缛节,好容易出了次宫,只怕是不愿回去了。

顾有容揶揄打趣道:“妾可不敢当长主此语,妾以蜉蝣之身能为长主略尽绵薄之力,是妾的造化福分,又怎敢劳公主“难为”二字呢?”

“你就取笑我罢。”

齐令月笑道:“你可不是蜉蝣身,你可是国朝的大才女,后宫中敬仰的大家,谁敢说你是蜉蝣?”

“还是东昌公主的左膀右臂,对罢?”顾有容抱臂笑道。

齐令月颇为认可地颔首,道:“说得倒也是实情。”

“不过话说回来,若长主当真对妾有疚,便再送予妾几幅名画罢。”齐令月前些日子送来的画可谓世间难求,顾有容不免又心痒起来。

齐令月笑道:“好啊,你一会儿就可以把那幅图拿走了。”

齐令月指了指屋中墙壁所悬的画,顾有容顺着她的视线看去,随后起身,停于画前两步之处,眼中浮过惊讶之色,顾有容未曾想到竟是《江山图》,她细细打量着这幅名画,眼里惊艳,不吝称赞道:“这画,我寻了数载而不得,你这是从何所得的?”

顾目流盼间,对此画之心爱显而易见。她曾遍访天下只求此画,只听闻为某位大儒所收藏,倒是不曾想如今竟辗转至齐令月手中。

青山绿水,层峦耸翠,逶迤绵延,跌宕起伏。此画留白又是恰到好处,她自是极爱的。

“前些日子,有人求到我这儿了,拿了几箱子的金银,我都没要,只是瞧着这画不错,便张口留了下来。”“我原想着你不是最爱捣腾这些个物件的么?这画便特意给你留的。”齐令月道。

顾有容听了此画,便知晓了来历,她道:“确实是好画,且不易得,送画之人属实有心了。”眼睛一直盯着上面的墨彩,再未离开过。

东昌公主瞧见她这样子,没好气儿地说了两句:“瞧你这样子,早晚折在这些上边。”

东昌公主的话倒是阴毒,顾有容嗔怪道:“哪有你这样咒人的?再这样我可再不踏足公主府了。”

“别别别,我可是怕了你了。”

齐令月见顾有容看字画甚是入迷,险些忘了让她出宫的来由了,便出言提醒道:“阿容,我邀你来可不是为了赏画的,你且瞧瞧这个罢。”

齐令月将桌案上的劄子递给了顾有容,顾有容打开劄子,待看清楚了上面的字,看向齐令月,不解道:“这劄子是?”

“六郎遣高季送来的。”

东昌公主提及今上时连敬称都未用,不过顾有容并未在意,只因齐令月素来肆意惯了,除了她的生身父母高宗陛下与太皇太后,她又何曾将别人放于眼中?

只这道劄子让顾有容心惊,高季是什么人?天子近侍,打小看着天子长大的,让他亲自来送,这表明了齐珩对立后之事的态度——他不愿意将后位许给中书令一家。

此举也在昭示着天子是想将后位捧给济阳江氏。这是聘妻,亦是“求和”。

顾有容心中了然,思绪不知飘到了哪里,倒是想到了许多年前的事,想到了洛阳上阳宫的那个瘦骨嶙峋的小男孩。

羸弱瘦小的身子上却裹着他娘亲宽大粗糙的衫子,那时正是下雪时节。

上阳宫自高宗崩殂后,便彻彻底底成为了冷宫。漫天飞雪如柳絮般飘舞,覆盖在青灰瓦片上,空中弥漫着属于废宫的冷清。

小男孩手脚冷的发抖,齿尖打颤,嘴唇冻得发紫,跪在他阿娘早已冻僵的身旁,那是顾有容第一次见到齐珩。彼时的他,还不是尊贵的天子,只是一个失去娘亲、孤苦伶俜的稚子。

齐珩的娘亲陈氏不过是先帝皇后宫中的一位内人,既非权贵之女,又非世族之后,身份低微。

子以母贵,何况是如陈内人此般的出身,况且,先帝只钟爱皇后郑氏一人,大明宫中人皆心如明镜。

若非是先帝当时与郑皇后发生了争吵,一气之下拂袖而去,临幸了郑后身边的内人,事后倒并未将此放在心上,不久,先帝与郑后重归于好,若无嫌隙仿佛从未发生般。

只是可惜了陈内人,先帝对她不甚在意,甚至不知她已怀有身孕,并未在此事上多作停留,倒是郑皇后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随意找个由头便打发到了洛阳的冷宫、上阳宫。

顾有容和齐令月原是见过这位内人的,容颜并非十分出色,远不及郑后的秋波宛转、海棠醉日,家世更是相隔咫尺,云泥之别。

陈内人生于黎庶之家,不过凡胎。或许从未有过非凡之念,但却沦为了帝后爱恨间的牺牲品。

于上位者而言,只不过股掌间的嬉戏。

但对下位的小民来说,却是灭顶之灾。

世态如此,倒是令人唏嘘不已。

寂静凉夜,残灯孤影,艳羡梁上燕的成双成对,留待自己的却是清冷寂寥,换做谁,多少都会不甘心吧。

洛阳的冰天雪地,尚不知埋葬了多少女子的芙蓉颜。难怪诗圣云:“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顾有容是庆幸的,庆幸自己没有落入这样的砧上肉任人宰割的地步。

恁时,她亲眼瞧着那个原本跪在娘亲身畔的小男孩在看到她和东昌公主时,挺直了腰背起身,伸手拂去了身上的残雪,整顿衣衫。

像极了雪中不曾低首的伤鹤。

但他却在二人面前颔首跪了下来,恳求道:“求两位娘子帮帮阿珩,送娘亲入土为安。”少年眼中噙着泪,却忍着没有落下。

顾有容心头一动,透过少年的身躯,不知在看着谁。

高宗在位时,曾经大明宫贵妃宫苑中,也有一个人,这么跪着,却咬紧了牙关,也不肯落泪。

东昌公主听到了少年的话语后,没有即刻答应帮他,反倒是俯下身看着他的双眼问了他一个问题。

“我可以帮你这个忙,但你,要回答我一个问题。”

“你方才看见我们,为何要拂去残雪,整顿了衣衫才过来?”东昌公主顿了顿,一字一句,盯着他的双眼,不想错过他眸中任何一个神情的变幻。

后来,顾有容只听到了少年在风雪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语。

“君子爱重衣冠,尤甚于爱过自己。”

疾风过后,雪渐渐地停了,她仿佛听到了金铜物掉落的声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