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捷的消息迅速在城中蔓延,传遍了宁曌的大街小巷。
茶馆里,说书人正眉飞色舞,抑扬顿挫地将女将军在战场上的经历讲述得生动传神。让人仿佛亲眼目睹她的传奇风采。
她的事迹成为百姓口中传唱的佳话,
城中百姓激动不已,纷纷涌上街头,期待着能亲眼见到这位传说中的女将军。
清晗缓缓行至城门,张公公手持圣旨,已在那里等候。
他在城门口高声宣布:“秩骑将军李清晗接旨!”
清晗身手矫健地从马上跃下,单膝跪地接旨。
张公公展开诏书:“皇帝有旨,秩骑将军李清晗,征战沙场,功不可没。现回营休整,准备朝见。钦此!”
清晗恭敬地接过诏书:“臣领旨谢恩。”
张公公微微颔首,笑容可掬:“将军此行辛苦,先行回府休憩。”
“多谢张公公。”清晗微微欠身,以示感激。
“老奴告退。”张公公领着随行宫人缓缓离去。
待张公公一行人远去,一旁的石统领面色微沉:“李将军,此番我们浴血奋战,凯旋而归,却只得诏书一封?!”
清晗轻轻摆手,打断了石统领的话:“石统领,我们只需做好分内之事,你先带将士们回营,好好休整,明日上朝自会有分晓。”
石统领点头,“行。”随后,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回营事项。
第二天清晨,朝霞透过云层将金光洒在朝堂上。
清晗的声音在大殿中回响:“启禀皇上,此次战役的详细经过,臣已经记录在奏折中,请皇上过目。”
内侍官快步上前,接过奏折,恭敬地递给了老皇帝。
老皇帝接过奏折:“此次,你平定外敌,足以证明你的实力。实为我朝之幸。因此,除了常规封赏,朕特加封你为护国将军,享有带刀进殿之权。你父李源将军的遗体也已寻回,择日安葬,以慰忠魂。”
“谢陛下,臣绝不辜负陛下和朝廷的期望。”清晗跪拜谢恩。
监察御史周大人站了出来:“启奏陛下,自古以来,女子不得干政。清晗虽有战功,但如此高的封赏与特权,是否……”
清晗不待他说完,便已上前一步:“周大人,我朝将士浴血奋战,誓守疆土,周大人的言辞,实在令前线将士心寒。”
朝堂上的气氛骤然凝重,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就在此时,宁萧泽沉稳的声音响起:“周御史此言差矣,若无李将军及众将士的英勇奋战,我们怎能再次安然无恙?”
老皇帝端坐龙椅,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周御史,你还有何话说?”
老皇帝的话语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朝堂上的议论声渐渐平息。
周御史听到老皇帝的话,脸色一变,急忙跪下:“臣失言,望陛下宽恕。”
“启禀父皇,边境战乱虽已平息,但重建任务艰巨。儿臣认为,应广纳贤才,减免税赋,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宁逸泽上前打破了眼前一团糟的气氛。
宁盛玉露出不易察觉的狡黠:“五弟所言极是。众所周知,周御史之女才貌双全,更是倾心太子殿下。如今时局稍稳,何不促成这段佳缘?”
宁盛玉的话看似简单,实际深谋远虑。
通过这桩婚事,他不仅能够扩大自己的势力,还可以借此机会将周御史的人脉纳入自己阵营。
同时,还能在太子的身边安插眼线,可谓是一剑三雕 。
宁盛玉那虚伪的嘴脸,在清晗的眼中格外刺眼,她心中不禁泛起一阵厌恶。
周御史见状,连忙上前,脸上堆砌着谦卑的笑容:“三皇子过誉,小女若能得到太子的青睐,实乃我周家的荣幸。”
宁萧泽保持着冷静,声音温和有力:“父皇,国事为重,儿臣愿投身于边境重建,应以百姓安康为先。至于婚事,实非首要之务。”
老皇帝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太子婚事,关乎社稷未来,不可草率。今日就到此为止。”
随着内侍官拉长声调宣告的:“退朝。”
朝堂上的人依次散去。然而,朝堂下的暗流却远未平息。
数日后,宁盛玉以叙旧为名,邀请了周御史、张大人、方大人等朝中同僚到豫亲王府品茗。
在豫亲王府的一座雅致亭子里,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竹林。
方大人一走进亭子,便满脸堆笑地迎上前:“久闻三殿下对茶颇有研究。今日能与殿下共品香茗,实乃下官之幸。”
宁盛玉微微颔首,带着和煦的笑,引方大人入座。
随后,周御史和张大人也相继到来,彼此寒暄后,纷纷落座。
阳光透过竹叶,洒在他们的身上。
茶叶在清澈的水中缓缓展开,释放出淡淡的香气。
随着茶香的弥漫,席间的交谈渐入佳境。
周御史却似乎心事重重:“三殿下,近日城中流言四起,皆言小女被太子殿下婉拒,微臣心中甚是不安。莫非……”
他的话音未落,宁盛玉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他摆了摆手:“周大人,流言蜚语,何必挂怀。而且,我们今日不谈私事。”
周御史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收敛情绪:“是下官失言了。”
宁盛玉的手指轻抚桌上长势旺盛的盆景,咔嚓一声,剪断了盆景上的枝丫:“正如这盆景,必须经过精心修剪,才能保持其形状。”
方大人抿了口茶,眼中闪过精光:“三殿下,那我们该如何布局?”
宁盛玉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现在局势复杂,二皇子安于现状,五皇子行踪不定。下一步……”
周御史闻言,闪过一抹惊愕:“此计虽妙,但风险可不小,若不慎走漏风声……”
张大人则是一脸笃定,仿佛已洞察其心中丘壑:“看来三殿下已胸有成竹。”
宁盛玉的声音更低:“我们先做好准备,再伺机而动……”
与此同时,将军府的书房里,清晗正在练字,一笔一划间尽显温婉坚韧。
然而,小安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她轻声禀报:“小姐,太子殿下来了。”
清晗的手微微一顿,心中暗自惊讶,墨色在纸上轻轻晕染开。轻声吩咐:“小安,沏壶茶来。”
“是,小姐。”小安脚步声渐渐远去。
宁萧泽一进门,便迫不及待地拿出文书:“清晗,这是我根据这次战役,整理的关于边境各城巡逻与布控的调整建议,还包括了一些针对小范围物资抢夺的应对方法。你看看还需要补充什么?”
清晗接过文书,同时递给宁萧泽一杯茶:“太子殿下今日怎么有空过来?不是说要去找沐亲王吗?
宁萧泽喝了口茶:“哦,我正要去沐亲王府,想着顺路,便先来你这儿一趟,让你看看文书哪里还需要修改。”
清晗嘴角勾起一抹浅笑,也不点破宁萧泽的心思:“所以这次隐藏身份,随军出征是陛下派给殿下的任务?”
宁萧泽神色认真:“嗯,父皇让我潜入军中,一是为了暗中调查外敌的新战术,二是暗中保护你的安全。”
“陛下为何如此安排?”清晗有些不解。
宁萧泽见状,语气中带了几分轻松:“父皇的心思嘛,自然是多方面的。不过,我认为,父皇他还是很欣赏你的。”
清晗听后心中心情复杂,表面不动声色,只是沉默着。
宁萧泽察觉到了清晗情绪的微妙变化,连忙关心:“怎么了?你似乎有心事?”
清晗摇了摇头,笑着:“没什么,只是感慨罢了。”
“今晚估计要在沐亲王府待到很晚,你慢慢看,明日我再来找你。”宁萧泽的话中带着不易察觉的关心。
他正要转身离去,又像是想起了什么,再次转回身来:“清晗,你要注意休息。”
“太子殿下请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清晗温柔地回应宁萧泽的关心。
宁萧泽这才安心地离开。
清晗的书房内恢复了平静。她坐在案前,翻阅着太子殿下递来的文书。
她不时在纸上绘制着改进后的巡逻路线与布控策略。
在地图上标注出关键的地形和战略要点。
思考着如何让现有的布防更加灵活,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在城的另一端,沐亲王府的幽静庭院中,二皇子宁淳安正悠然自得地逗弄着笼中鸟雀。
阳光透过竹叶编织的翠绿天幕,在他的身上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
他的笑容温和内敛,迷人,仿佛在这一刻,他与世隔绝,沉浸在这份宁静中。
宁淳安,这位被外界视为无欲无求,温文尔雅的二皇子,实际上却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他深知,远离朝廷的漩涡,不卷入朝堂的明争暗斗,才是保全自身之道。
他选择了一种看似不问世事的生活,以此来隐藏自己的智慧。
但命运的棋盘,每个人都是棋子,宁淳安也不例外。
尽管他渴望远离权力的斗争,但作为皇子,无论他多么渴望平凡与自由。
风云变幻,随时都可能将他推向风口浪尖。
或许,这就是身为皇子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