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展昭·青山依旧 > 第128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伐异起南诏 谋权甚党争

因屏退宫人的缘故,虽已至掌灯时分,含章殿却仅一灯如豆。宋子渊和高煜在颜卿的特许下已然落座,而宋子砚执意不肯起身,还跪在地上。阑珊灯火下,颜卿抱着手臂倚着中柱,腰间玉带时不时打在柱子上,在微风中簌簌作响。

“少主也知,自南诏末年以来,政权动荡,杨、郑、段、赵、高、董等滇中旧族捭阖纵横,先后造就长和国、天兴国和义宁国的兴起更迭……”

颜卿靠在中柱上听着高煜娓娓道来不曾冗言,她自然知道,南诏末年,君主淫肆不道,加之灾害频发,民怨沸腾,郑氏势力日渐膨胀,一步步将蒙氏取而代之。龙兴七年,南诏王蒙劝龙晟被弄栋节度使王巅所杀,另立蒙劝利晟为新王,由于王室势力不足,只好不追究王巅的弑君之罪,反而委以重任,封清平官,致使朝政大权完全落入王巅之手。后天启二十年,王巅被段氏所灭,王位转交蒙隆舜,然隆舜贪图享乐,不理政务,将军政大权一概委予臣下,后反被杨登所弑,朝政大权几经辗转落到了清平官郑买嗣手中,郑氏正式篡蒙自立,建长和国,且杀蒙氏亲族八百人于五华楼下;郑氏立国,得到高氏及杨氏的鼎力相助,而段氏、董氏,均有人在长和国中担任要职。至于郑氏篡蒙以及对蒙氏势力斩尽杀绝一事,引起了依附于蒙氏的滇东三十七部的不满,遂以杨氏为首,起兵谋反。因杨氏一族实力雄厚,郑氏不敢与之正面交锋,故而将赵氏推上王位以求制衡,建天兴国;然赵氏继位后,又大肆打压郑、杨两族,以至东川节度使杨干贞佣兵入朝,建义宁国。鉴于长和国、天兴国的教训,杨干贞便对其他诸姓势力一概排斥打击,引起诸姓势力不满,诸姓势力遂以段氏为核心结成盟友,以通海节度使段思平为首,联合滇东三十七部挥军北上,直逼都城,这才有了今日的大理国。

“昔年,郑氏于五华楼下屠杀蒙氏一族,幸赖段氏拼死进言,才留的蒙氏一脉香烟,自那时起,蒙氏便依附段氏苟延残喘,而对郑氏恨之入骨;至于郑、赵两氏,自天兴国以来便成水火之势,杨氏也因受赵氏打压怀恨在心,然赵氏根基雄厚,权势之广非是郑、杨两氏所能匹敌,故而……”高煜深深叹一口气,看了看面无表情的颜卿,又接着说道:“故而依附权倾朝野的高氏。”

话说到这个份上,颜卿就是再迟钝也猜到了个大概,她离了中柱,缓缓踱步至中堂,出声应道:“言下之意,在登州屠烧青龙客栈的,不是高家,而是郑杨两家了?”不等高煜回话,颜卿又问道:“那高达一事又作何解释?”

高煜缓缓抬眼去看颜卿,那人虽未着朝服,只一身赪霞色圆领窄袖长袍,束着素面玉带,腰间依旧系着黑绦墨色蟠龙玉,简约利索的装束却越发显得清贵高华,在她的身上,高煜竟觉隐隐已见君王风采。他又转眼看了看一直站在颜卿身后的宋子渊,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踌躇半晌,他终是上前半步,对颜卿道:“烦请少主移步说话。”

颜卿回身看了看宋氏兄妹,略微思索后点头应下,与高煜一前一后走出殿外。

含章殿的左后方,一泓曲水宛如锦带,清秀婉丽的逸湖将西面的临渊楼和北面的北苑连了在一起,湖岸窈窕曲折,湖上长桥横卧,一轮明月自洱海上缓缓升起,洒下清辉,月色下,湖面波光粼粼,仿佛一切都被这温柔的月色所感染,变得宁静祥和。

颜卿缓步踏上石桥,看着远处的一轮圆月,恍惚间,已然神游天外。那是京试大考之后,因自己一计捉虫换粮卓有成效,很快缓解了真定府蝗灾,宋国皇帝龙颜大悦,命展昭前往扬州召自己入京。那一夜瘦西湖之景,与今日何其相似?展昭蓝衫玉带,长身而立,负手立于二十四桥头,静静听着自己吹奏玉箫。月色朦胧下,展昭的眉眼深邃而清秀,眸中流出柔柔笑意,只是一眼,便叫颜卿久久难以忘怀,即便多年以后,历经几度风霜,每每想起当日之景,依旧能在瞬息间展眉浅笑。

“少主,皇长子一事,您别费心查证了。”高煜的话将颜卿从回忆中拉回现实,她转身拧眉,不解地看向高煜,却只听后者又道:“想必少主也料到了,登州之乱,确实是早有预谋,而皇长子,便是整盘棋局中最为重要的一枚棋子。正因皇长子有了消息,少主的身份才会遭到质疑。至于高达,只不过,是微臣故布疑兵,想以此引开朝中对皇长子的注意,将心思全全用在少主身上,可微臣没想到,皇长子还是出现在了阳斜城。”

颜卿听得有些糊涂,但她能感觉到高煜对于整件事的无奈,好像……起初他是盘好一局棋,只是最后,这棋局并又没按照他预期的方向去发展。

高煜见颜卿面带疑虑,却又不开口询问,不由得摇头苦笑,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后,他理了理思绪,说道:“微臣回国以后,随即调令亲兵查证,青龙客栈一事,几乎做的滴水不漏。此番能揪出幕后元凶,子砚功不可没。”

听到子砚,颜卿眼底划过一丝诧异,沉默了半晌的她终于出声询问:“怎讲?”

“少主可还记得子砚所赠的扎染锦囊?”颜卿点点头,那锦囊,害她心脉受损,久治难愈,她本已不想追究,可今日宋子砚往含章殿内一跪,倒叫她一时不知所措。正想着,又听高煜道:“宋家与赵家三代以前便结为姻亲,这是举朝共知之事,然陛下念及旧部氏族之间积怨难解,便想借宋家势力以制衡,于是,在少主北上宋国之后没多久,就将宋老将军之女宋子砚,指婚给了清平官杨少隆之子杨琰,子砚本与外推官赵烽雄之子赵轩青梅竹马,只等媒人上门便可成其美事,可圣旨一下,杨家自然而然横插一脚,赵扬两家本就积怨已久,两位公子又年轻气盛,一来二去的,就难免闹出了些动静。”

高煜说着说着突然顿住了,嘴角微微上挑,摇头浅笑间似有自嘲之意,或许他自己也觉得,此刻,他这个军曹侍郎像极了村口说咸道淡的长舌妇,颜卿像是猜出了高煜所想,竟轻笑出声,随即将头别到一边,轻轻咬住嘴唇止住笑意后,她才扭头看向高煜,静待下文。高煜面上闪过一丝赧然,清了清嗓,接着道:“那锦囊确实是子砚所制,可香料被杨家动过手脚,子砚得知之时,为时已晚。起因全在赵杨两位公子在城门口打了一架,赵轩自幼习武,动起手来必然不会吃亏,杨琰被凑了一顿心中愤愤不平,便央其父杨少隆做主,杨少隆仗着官高一级,以聚众闹事为由私自刑拘赵轩。杨琰得知登州谣言四起,便想借此时机趁火打劫,灭一灭赵家的威风,遂以赵轩性命为要挟,要子砚……依附微臣,另带亲卫十二人,与微臣一道潜入宋国,青龙客栈一事便由此发端。”

他从怀中取出一块令牌递与颜卿后,接着说道:“在安林遇伏那日,亦是杨家亲卫与萧孝友事先密谋,微臣得子砚如实相告才能及时赶到,而后擒获杨家亲卫六人,然六人均佩戴赵氏令牌。”颜卿对于高煜认识杨家亲卫一事并不奇怪,高煜本就是军曹重臣,时不时上校场操演新兵并挑选亲卫送至各府,她只暗叹道:好拙劣的借刀杀人,却又好恶毒的狼子野心!

“据亲卫招供,他们一行十二人,六人尾随子砚,明为护随,实为监视;而另外六人藏于暗处,直到安林火起时方才现身,至于少主所中媚药,投毒者,便是早已人头落地的萧孝友。”高煜一股脑说完后,颜卿暗自唏嘘,难怪子砚暗中相告,说朝中有人要害自己,却又匆匆离去;难怪才村火起子砚会扔来字条……原来,这一切都是早有预谋,自己枉为上位,被几个权臣玩弄于股掌之中却全然不知,此刻她终于有几分体谅父亲了。

“少主?”

“嗯?”颜卿抬起头,与高煜四目相对,她一时间竟不知以何面目面对眼前之人,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选择相信高煜,难道,仅仅只是因为他是自己儿时伴读,时常维护自己?可她能感觉到,高煜对自己,一向都很好,只是自己在疏远他之后,他同自己讲话都有些夹枪带棒罢了。

高煜不知道颜卿在想些什么,只是见她出神,下意识轻唤出声,可后一秒又有几分懊悔,看着颜卿眸光如水,一时间恍若当年,他也没奈何,再说不出那些阴阴阳阳的话来,只轻叹一口气后,对颜卿道:“家父是家父,我是我,微臣,从未想过以下犯上。”

这章之所以写的有点慢吧……是因为我读论文去了23333 《南诏大理国政治与政治制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8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伐异起南诏 谋权甚党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