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战山河 > 第102章 第一百零二章 云台

战山河 第102章 第一百零二章 云台

作者:烟海楼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8-03 18:18:35 来源:文学城

一○二、云台

三日后,从幽州传来消息,霄久县县令亲往幽州府,决定和丁奎联名上奏,商议往幽州迁挪火器门的事,还顺带运去了三十车军粮。

靳王“试火”的意愿终于得意进展,二爷在九则峰的山坳里给他圈了片地。

这几日,二爷紧催着万八千,终于赶在雷雨季前,平题箭阵重建成型。

今晨雨停,将近入秋的时节,天阳极远,日光却清透。

兄弟们好不容易逮着个好天气,今晨在走马坡放马,也不知谁在高处喊了一声“赛马”,片刻后,就见群马从走马坡上奔驰而下。

二爷坐在生杀帐门口晒太阳,瞧着从山坡上狂奔而下的群马,对身边站着的小敏说了几句话,小敏点了点头,跑到山坡顶,扬着红绸,高声喊道——

“传二爷的话,今日谁夺了头筹,赏他五金!”

顷刻,欢呼声迎着山风,回荡在山谷。

小蛇盘在二爷的手腕上睡得正香,小敏跑回来,“打头阵的是青一寨!”

二爷微微点头,心情极好。

鸿鹄在烈火中重生,似乎未曾消磨它的本色,山寨重建,一点一滴从头再来。

这时,陆荣从不远处走过来,“二爷,石头房翻修好了。”

二爷应了一声,回头看了一眼自己住了半个月的生杀帐,想起某一夜点亮的海棠花灯,神色忽然有些复杂。

“怎么?有什么不妥?”陆荣问。

“没有,”二爷对小敏道,“辛苦兄弟们,贺我乔迁,一人赏一坛好酒。”

“是!”小敏眉开眼笑地正要离开。

陆荣酸溜溜地说,“二爷,大家可都只记得您的酒了,我这见天催工期的,人见人打。”

二爷叫住小敏,“回来,让三爷去放酒吧,免得我净作好人,恶人的骂子都叫他背了。”

陆荣肠子里那点芝麻伎俩被二爷瞧得一清二楚,霎时提了提眉梢,嗓子眼里模模糊糊地飘出几声干咳,嘿嘿一笑,“多谢二爷成全。”

“算算日子,几日后,老六该启程汇军了,”二爷望着不远处的山峰,敛眉正色,“这几日派人探了么,他何时回来?”

“早晨探子来报,说是还需几日,极北的城防塌了,需要补修。”陆荣道。

“这么大的事,怎么不早来报?”二爷仰起头问。

陆荣立刻低头,“是我疏忽。”

二爷疑问道,“有别的事?”

陆荣犹豫了一下,“您还记得那个阿笙吧,这几日,他每夜都想逃跑,我骑着快马才能追上,今早追到时,他趴在新建好的平题箭阵前,一动不敢动,我把他背回来时,他口吐白沫,晕过去了。”

二爷略显讶异,“跑得竟这么快?”

“跟我的马差不多。”

“他害怕箭阵?”

陆荣点头,“不清楚,不知道是跑虚脱了,还是真怕。”

二爷点头,“这事我知道了。另外,再去探探老六那边的情况,及时报我。”

“是。”

当夜,二爷迁回了断崖边的石头房。

这个房子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也算是经历过一轮生死。屋内陈设恢复如初,依山崖而建的居所,从半山上就能看见远处平原上蜿蜒西北的揽渡河。

这日夜半,暴雨倾盆而下,闷热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房舍初建生出的土腥。

睡到后半夜,二爷忽然惊醒,伸手蹭了一下额头,发现冒了满头热汗,雪鹰正在梁上睡觉,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飞进来的。见主人醒了,便展翅飞落床边,将鹰爪伸过来,示意二爷取信。薛敬在信中大致将情形说了,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但不难看出,关隘的城防毁坏情况比他预想中还要严重。

二爷读完信,伸手摇了摇床边的铃铛,不一会儿,陆荣便披着蓑衣疾步进门。

“进来,”二爷朝他扬手,“把灯点上。”

“二爷,深更半夜的,有什么急事?”陆荣拧完袖口的雨水,顺手去拿火油。

“老六来信,你看看。”二爷将信递过去,“损毁的是云台的城防,靠近阴山边境。”

陆荣接过信看了一遍,“该是山石滑坡造成的,近日雨水频繁。”

“不太像,”二爷忧心忡忡,“面积大,像是人为的。”

“那您怀疑是……北鹘军?”

二爷想了想,指着陆荣手里的信,“将这封信转述给老万。”

“老万?”陆荣一懵,“老万哪懂重修烽火台的事,别回头再给老六添乱。”

“他是不懂,但他能让阴山游匪别再到云台犯贱。”

陆荣一怔,“……”

没想到,这捣毁云台的祸水竟然引自阴山黑集,他突然想起万八千背着二爷跟阴山游匪倒换战马的事,于是试探着问,“静水山坪不是还有老万欠您带一百六十匹马么,清数了么?”

二爷听出了他话底的意思,笑着说,“怎么,要是没清数,你打算替他还?”

陆荣赶忙摆头,“我、我不不不……我没钱!”

“那就别废话。”二爷眯起眼角,“这些年,老万和阴山游匪之间有不少暗门营生的往来,要是都捅出来,哪边都不会好过。你把老六这封信转给他,就说我说的,云台这事若办成了,欠我的最后四十匹战马我暂时给他抹了,来年再补二十匹能下崽的母马给我,静水山坪的账就算他清了。”

“那他若是讨价还价……”

二爷冷笑道,“他若是不想我把阴山马道鸿鹄哨卡上的人全部重新换一遍,叫他这些年背着我收买人心的钱付诸东流,就尽管寻我讨价还价。”

陆荣立马点头,“知道了。”

“还有,”二爷又说,“要尽快帮老六将云台修筑好,否则一旦北境线兵变,烽火台点不起来,会误事。”

陆荣为难道,“可是兄弟们大多去修箭阵了,一时调不出那么多人。”

“不是还有那几千新兵么,正好当练兵了。过几日刘贺青还会送些新兵过来,来一批就往云台送一批,以快的速度将云台筑好。”

陆荣愁容满布,“新兵没那么听话,万一届时给老六不服管,更麻烦。”

二爷笑道,“你再仔细读读他这信,这明摆着是来跟我要人的。既然他要人,咱们只负责给他送去,他要是连收拾新兵的法子都没有,这仗也不必打了。”

陆荣这老妈子的性子,咸吃萝卜淡操心,之后在回复老六的信中,陆荣还是将二爷所言事无巨细地转述,交给了雪鹰,瞧着胖鸟扑扇着翅膀,往极北飞去。

北境阴山,风雨交加。

雪鹰踩着泥混的雨点飞进主帐,落在一边的桌上。

此刻,靳王正在烛火边上研究坍塌的那段烽火台。

胡立深将雪鹰送来的信递给他,信湿透了,墨迹模糊,殿下将信摊在火烛边,辨认了许久才看明二爷的意思。

“王爷,信上说什么?”

靳王灌了口凉茶,有些作难,“立深,要是送来两千新兵,左右不听使唤,烽火台又必须修筑,时辰还不能耽搁,你要怎么办?”

“我……”胡立深挠了挠头,“小时候我娘对付不听话的小孩都是用打的,打到皮开肉绽,自然就听话了,我和大哥都是这么被她打过来的。”

“那你觉得,如果对这些新兵也用打的,能听么?”

胡立深煞有其事地点头,“能听!但……心里不一定真听。”

靳王觉得他说话有点意思,又问,“若要人心服口服,只用打的,能成么?”

胡立深摇头,“那指定不成。”

靳王起身抄起短刀,“走吧,去烽火台。”

胡立深抓起蓑衣,急喊,“王爷,外头倾盆大雨!”

“蓑衣扔了!”

胡立深“啊”了一声,不敢扔,自己的蓑衣却也不敢穿了,快步跟了出去。

云台在阴山边界上,南朝高祖皇帝在位时,曾命流放极北的死囚沿山脉建烽火台,东西绵延三百里,筑成后命名为“云台”,是南朝北疆最靠北的军防线。然而云台筑成距今已近百年,年久失修,近来连日暴雨,石壁光秃秃的没长草木,扒不住泥土,坍塌的烽火台形成一个山豁,泥水从豁口冲出,形成雨瀑。

薛敬一到,挡开了要为他递所以的士兵,二话没说,竟箭步山豁前,默默地搬起石块,往冲着大水的山豁里扔,一块接着一块……

紧跟上来的胡立深大叫一声,瞬间惊出一身冷汗,对身后看傻的士兵急吼,“愣着做什么!还不来搬石头!”

紧接着,弩兵、亲卫、烧火兵、辎重兵……统统围了过来。

清晨,大雨初停,两千新兵姗姗来迟。

靳王从已经被堵住的山豁跳下来,接过胡立深递来的帕子,擦着脖子上蹭的泥水,对那新兵队长说,“最大的山豁已经堵上了,剩下的都是零碎工,赶了那么远的路,让兄弟们吃饱了饭,再干活。”

新兵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欸,好好!”

胡立深紧跟着殿下回营,一路夸他,“王爷,你亲自搬石头,真的好厉害!属下数了,您搬了有好几千块石头呢,太厉害了!”

小胡讲不出文绉绉的词,靳王在新军面前这一举动,实则是革心的一记猛药。

两千新兵一瞧皇子都亲自上阵搬石头,任谁也不敢偷懒不出力。

“行了,别夸了。”靳王突然顿步,转身一把按住胡立深差点撞到他胸口的脑门,“你回去传本王的令,既然大家都是自愿的,那么他们每一个人,从搬起第一块石头的那刻起,这修缮云台的军令状就算签下了,五天为限——”

“明白了!”

云台天险的山豁,便以五日为期修缮,靳王亲自“督战”的战绩转日传遍行伍,回头岭之战后的功劳簿上,这一笔不轻不重,却让人心服口服。

有句老话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对于那两千新兵来说,从搬起石头那刻起,那份叫他们苦不堪言的“军令状”便只能硬着头皮接下,既然搬了,即便砸脚,也得表现得心甘情愿。

回信见此,二爷忍不住笑起来。

今夜,又是一个雨夜。

忽然,石头房中的火烛晃了一下,又倏地灭了,二爷忙喊小敏来添蜡烛,门一开,却见一个黑影风尘仆仆地走进来,执着火油为他点上。

火光微醺,温柔得令人发指。

二爷一愣,瞧着他,“你……怎么……”

崎岖奔波一日,薛敬全身都是雨水,打湿的碎发有几缕贴在鬓角,顺着往胸口淌水,那双眼睛湿漉漉的很漂亮,眸中好似藏着一场少年浮生。

二爷凝望着他解去湿衣的动作,有些入神。

“早回来几天,怕你等不及我,先走了。”薛敬将短刀挂在刀架上,回身准备换去湿衣,忽然瞧他正盯着自己,有些无措,“怎么了?”

“没什么。”二爷眼神挪开,点了点矮桌上这人的回信,“殿下身先士卒,连搬石头这等招数都想得出来。”

薛敬里外都是湿的,也不好凑前去挨着他,只好僵僵地站在一边,无奈道,“这些新兵里有叛军,还有流民,你瞧你这难题出的。原本我是想你帮我练的,结果你将他们送来给我,我没什么好办法,只能身先士卒了。”

二爷阖上信,“这是怪我出难题了。”

薛敬换好了干爽的深衣,凑过去,低下头含着他亲了亲,“不敢。”

又凑到他耳后深深吸了口气,这人的深衣柔软,缠绕着旖旎的皂香……

“皂舍给你换了新皂?”

二爷下意识侧头闻了闻衣襟,他没问过,谁在意这个。

可这人鼻息变重,眼神饥肠辘辘的,热汗夹杂着发丝上淌落的夜雨,皂角里滴水的乳露,一滴滴砸在颈间,“是羊乳制的,羊乳……我儿时喝过。”

“什么时候的事?”

“第一次猎狼。”薛敬静静地盯着他,“你还记得么?”

二爷认真地想了想,他还真就想不来了,可一见这人期待的眼神,忙皱起眉,“好像……是有这么回事。”

“骗人!”薛敬忽然将他扑回枕头上,有点气恼,“分明是忘了。”

他力气大,二爷挣不开,迂回着跟他讨价,“你容我想想。”

俗尘万千,藕断丝连,他记不住那么多事。

“你怎么能忘了?”殿下忽然有些委屈,“你的一举一动,我都记得。”

说着黏住那两片微显凉薄的嘴唇,深切地索吻,雨水是有些湿润的咸涩,他舌尖似乎还刚刚尝过糖霜,是甜的,像是凛冬新择的柿果,掐出蜜汁的果瓣。

他怎么能忘了……

明知道要这人记住自己年少时那些芝麻绿豆大的琐碎,实在有些强人所难,可薛敬还是偏想他记得,想在对这人长久以来的妄念中奢寻一次公平起见。

可他知道,年少时的遐想只是一厢情愿,如今的耳鬓厮磨是他跟老天爷赊来的账,即便大多时候他知足,心口还是难免会疼。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竟成了一只贪得无厌的野狼,饱腹后,就肖想着丰美的下一餐。

尘欲不尽,情求不满。

“如今你我如此,是我这些年好事做尽,逢凶化吉。”薛敬道,“可我贪心,还是想你记我……记得再深一些。”

二爷轻喘着,没明白他话底那层深意,“你方才说我忘了什么?”

薛敬翻身到里侧,从他身上扯了被子裹紧自己,故意背对着他,赌气道,“现在不能告诉你。”

二爷哭笑不得,被子都被他团走了,自己半边身子露在外面,“为什么现在不能?”

那人却不吱声了,呼吸平顺,这么快就睡着了。

二爷又等了一阵,见他真没了回应,心知从云台到此几百里山路,他不停不睡疾马两日,就为能在离别前早一刻回寨。便不再吵他,打算从床脚再扯一床软被,可惜被子太远,他够不着。忽然那人翻了个身,长臂环住自己的腰,轻轻一捞,用暖热的被子将自己全身裹住,一丝风都不透,既像赌气,又似在求和。

栽入梦乡之前,二爷昏昏沉沉,好似听见那人梦呓似的一句——

“狼还没猎够数,所以不能告诉你……”

可他太困了,又觉不真实,于是咕哝地回应了一声,彻底睡沉了。

次日清晨,二爷醒来的时候,身边的人已经不在了,他听见窗外传来修房顶的声音,好一会儿后,薛敬道着谢将来人送走,回到了房间。

“你醒了?”殿下解下襻膊,边净手边说,“后半夜雨大,偏屋的房顶被冲漏了,我自己堵了半宿没堵住,清晨雨停了,叫了几个兄弟过来,终于是补好了,这几天趁着还没回军,我把你这屋顶重新修一遍。”

一听他一宿没睡个整觉,竟然半夜起来修房子,二爷脸色一沉,“叫万八千带人来修吧,他监工建的房子,还没住上几天,哪哪都是毛病。”

殿下听出他是心疼自己,所以将火撒在别人身上,顿时心满意足,回身时却还装得一本正经,“那么短的时间,能将石头房修得跟原先一样,已经很不错了,修修补补的事就不劳他了,你不是将他派去阴山黑集,跟人划地盘了么。”

竟还什么都瞒不住他,二爷淡笑,“云台那一段烽火台的损毁明显是人为。”

薛敬点了点头,走回床边,蹲在炉边开始生火,“我知道,坍塌的那段我仔细瞧过,是埋了火石炸毁的。以往修缮云台,官府都是征用当地的苦力,价低、肯卖命,能节省大部分朝廷拨下的修缮款。一旦涉及石料采集、石具辔头和运输车马,便要就近从阴山黑集上购入,阴山游匪就平白添了油水,等修好了,他们就还要去毁。只不过先前都只是小打小闹,这次估摸着是正巧撞上了雨季。”

他终于将湿柴点燃,烧上水,“也幸亏这次坍毁的面积大,这才惊动了镇北军,否则这事落不到我手里。你这一举便断了阴山游匪和云台官府里外两路黑财,等我以后腾出空,再将那些勾结外匪、私吞修缮款的官门一个一个清干净。”

“不急于一时。”二爷道,“先将阴山游匪这条财路断了,云台短期内不会再出问题。镇北军接下来的布战重心还是要放回云、伦二州上,我这几日闲来无事,把布防舆图画好了,你回军的时候记得带上。”

薛敬“嗯”了一声,起身坐到二爷身边,攥住他的手,二爷见他踟躇,知他又在为离别之事担忧,恰巧这时炉上的水壶叫起来,忙晃了晃他,“水好了。”

“哦……”殿下连忙将烧开的水拿开,冲了一碗早就备好的姜茶,“你放心,说过让你一人前往云州,我就不会反悔,也不会再劝你。”

二爷无声点头,“……对了,阿笙的身份,有眉目了。”

薛敬皱眉想了好一会儿,才想起他说的“阿笙”是谁。

“这事不太好办。”

薛敬一滞,“怎么讲?”

“还记得前朝末年那场遥城之战么?”

“记得,前朝名将李凤阳率军攻打遥城,久攻不破,不是因军力不济,而是敌人将俘虏一字排开,在城门前摆成了人肉阵,”薛敬忽然抬头,“你是说——”

二爷神色凝重,“如果我没猜错,阿笙应该就是呼尔杀故技重施的漏网之鱼。”

薛敬的心脏突突直跳,“你是说……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是为等你攻城时备下的‘人墙’。”二爷语气加重,“舌头拔去、喉咙割断,连死的时候,都不能叫喊。”

“届时攻城,若他们将这些南朝百姓一字摆开在城门前,岂不是……”薛敬有些艰难地抿着嘴唇,身体微微发硬,“还未夺城,便成了南朝的千古罪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