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斩迷津 > 第82章 第 82 章

斩迷津 第82章 第 82 章

作者:鹊尾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4 22:16:21 来源:文学城

孔宿带着人来的时候,距离鲁王得知换子一事已经时隔多日,更别提中途还有祈安帝的“指点”,在其他两位兄弟虎视眈眈的情况下,鲁王要是还会在王府里留下什么证据,也只可能是为了达成什么目的的刻意为之。

就好比这位刘夫人,虽然被留了活口,不是无法对话的昏迷状态,可要从她嘴里得到什么有用的讯息却很困难。

她一直坚称自己生下的是一个男孩,说的多了,前言后语开始变得扭曲,人也癫狂起来,看谁都觉得是鲁王后院的某个狐狸精派来谋害她们母子的人,连孔宿这个冷面煞神都敢上手挠一挠。

带来的人中还有一位医师,冲着孔宿摇头:“从脉象上看,确实有些失心疯的迹象,却不能肯定是在……前还是在后。”

不确定是之前就有如此臆想,因此被戳破后才更加严重,还是被戳破后,心中萌生保护在自己的念头,才越发地觉得亲生的孩子是个男孩。

亦或者,刘夫人说的没错,她生的就是个男孩,但旁人都不认可,于是把她逼疯了。

别说虎毒不食子,玩权谋的,什么手段不敢用,若要问这些天骄的良心,或许只有等他们真正坐上那个至高的位子,才能见到一点真的吧。

刘夫人的证词无法被当成证据采纳,麒麟卫会继续在暗中查探,今日大家都是戏中人,心照不宣地演着一场戏,而理所当然的,麒麟卫在鲁王府没有获得有效的信息。

曾经孔宿破案之速、之果决,有时候甚至是“出”则有功,但他这一次到鲁王府来却是无功而返,还让鲁王生了气,狠狠地记了他一笔,不可谓得不偿失。

——表面上的。

鲁王也在表面上做出了他的回应:麒麟卫要离开,鲁王也要跟着一起去麒麟卫驻地,风风光光地把陈秀文接回家。

被孔宿耽搁的这些时间,鲁王早已经决定要在朝会上讨回来,因此走的时候,鲁王的那些或真或假的情绪已然平复了下来。

不过可能是难得一见麒麟卫的失败,鲁王没忍住想要看看孔宿挫败的脸色,可惜的是什么都没瞧见。

吴琪一路送出府,到门口就停下了,笑吟吟地道:“殿下放心,小王爷这一次不过是无妄之灾,您都亲自出面,齐国公府那边必定要向您把误会解释清楚了,孔大人总不至于善恶不分,错关了好人。”

这个“好人”与陈秀文是完全不搭,大概在场的谁都心知肚明,鲁王更是清楚自己这个儿子干过什么蠢事,但毕竟是血脉相连,自己可以惩,别人却不能罚,不然也是在落鲁王的脸面。

鲁王想,他还没有走到要为了外人大义灭亲的地步,所以自然是要维护的。

他不说话,孔宿也不说话,但就是让人觉得他和他带来的那些麒麟卫肯定都在心里讥笑。

明面上的平衡岌岌可危。

但很快,鲁王再也顾不上和孔宿过不去了,他到了麒麟卫驻地,得知的第一个消息就挺坏:齐国公带来了一封陈秀文授意郑承文杀人的亲笔信。

鲁王看人,满目的“落井下石”,这时候他的怒火比在鲁王府的时候真实多了,若是光用看的就能杀人,齐国公此刻已经死了千百回。

世人皆知,齐国公与楚王站在一边,那么他的任何举动都不太可能是无的放矢,尤其是在这个关键时刻。

陈秀文有没有针对那个国子监学子,答案是不必多言的,只是很多人“体贴”,没有明说,麒麟卫也做不出先抓了人再找证据定罪的事情,所以陈秀文还算安全。但他虽然又蠢又毒,做了这种事,却绝对不会留下能够指证自己的证据,何况是“亲笔信”这种很难抵赖的东西。

鲁王寒着脸,看着比自己早一步赶到麒麟卫的齐国公,道:“笔墨一道,多得是能人异士,可以仿造他人笔记,令事主本人都分辨不出来。不知道齐国公是从何处挖来的帮手,这么有本事,孤也很想要一个。”

齐国公的年纪偏大,但保养得当,有一种儒人的风雅气的,就衬托得鲁王有些尖酸刻薄。

第一眼看,会觉得如此。

第二眼,又会认为鲁王这样才是正常人该有的情绪,会为了儿子担心,会因为对家构陷而生气,不是什么情绪都被压在心里。他想说什么都能说出来,这样一看,齐国公就像个戏台上的假人。

可是仔细想想,他们这样的人哪个不是戴了几层面具的,从一开始就在演了,可能亲近的人也不知道什么是真实。

齐国公道:“鲁王殿下,是非对错,公道自在人心,并不是随便某个人说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麒麟卫就管查案,何不等等他们的结果呢?若令郎真的没有做错事,相信这一封信不能左右什么。”

笑起来的时候,齐国公有些眯眼,儒雅的感觉稍稍褪却,精明在此时显露出来。

他故作恍然:“关心则乱,关心则乱,臣竟忘了这个。孔大人,看来你们麒麟卫得抓紧时间赶快甄别真伪了,一连两个和鲁王府有关的案子堆在你们手上,可要小心处理,我想现在全京城都在等着听你们的结论了。”

被妾室欺骗养别人的孩子,鲁王只是丢脸,民间甚至还有人怜悯他的,如何不是一种民心?但要是王府公子害人、杀人,犯了国法还想狡辩,这些聚集起来的怜惜顷刻就会变为极度的厌恶。

好笑的是,刀子都是鲁王自己送到对家手上的,因此也就别怨恨别人利用了。

齐国公十分镇定,鲁王脸色阴沉。

这两个人孔宿谁也没理,他看着走过来的百里鸿闻。

百利鸿闻瞪得一双眼睛极大,分明是在偷偷看热闹。两尊大佛只顾着对方,眼睛里一时半刻看不到别人,所以他悄没声地挪到孔宿旁边,把那封信往孔宿手里一塞,任务完成!

大家都知道这封信九成可能是假的,但摆在明面上,这也是一个烫手山芋,谁在麒麟卫里官职最大,自然是谁来拿着。百里鸿闻把麻烦一丢,就开心得退后了好几步,正好站在戚颖的身边。

他的开心,不是对孔宿夹在两边斗法中间的幸灾乐祸——好吧,确实有一点点——鲁王换子案虽然被祈安帝压下来数日,现在重新开始调查,有心人就忙不迭送助力来了,这对麒麟卫查那个幕后主使也不是没有好处。

常说“神仙打架,小鬼难缠”,现在果然是神仙还没大规模打起来,小鬼们就各出奇招,开始捣乱来了。

乱中抽丝剥茧,是麒麟卫乐于看到的,只要不影响到无辜人,管他们打的热闹呢。

察言观色,也是百里鸿闻十分擅长的,把那乱摊子让孔宿去处理,他自己却注意到了戚颖神色中的不对劲。

有国子监的案子在前,百里鸿闻一直觉得这姑娘在破案上颇有些“运道”在,这次又不知道她在鲁王府察觉到了什么不对。

好奇,十分好奇。连内部讨论都等不及,百里鸿闻和齐杰打了声招呼,就把戚颖捞走了。

麒麟卫驻地里多的是精巧绝伦的机关布阵,不知其中关窍,外人绝难平安闯入到内部,除非他是一力降十会的那种神人。因此只要回头看不到人影了,他们说话就安全了。

“所以,你在鲁王府那边又发现了什么?”百里鸿闻的眼睛极亮,“快说来听听。趁着那边在拖延时间,我来想想有什么马上能帮的上忙的。”

戚颖却少见的沉默了。她以前不是没有寡言少语的时候,但那只是一时半刻的消沉,不像今日这样,似乎都有些失魂落魄,竟然都不说嫌弃百里鸿闻的话了。

坏了,要糟!

百里鸿闻偷偷看了下他们现在站的位置,那瞬间在脑海中就形成了数条脱逃的路线,免得到时候被那群小兔崽子们瞧见了,借口帮戚颖欺负回来,故意来群殴他。

但今日的运道似乎落在了百里鸿闻的身上,没有任何一个小兔崽子经过,戚颖也没有消沉太久,终究还是平复了心情,回过神来。

她先是问了百里鸿闻一个问题:“你生长在京城,对那些贵人们应当也算是了解?”

别的不说,百里家本身就是那个阶层的一员,百里鸿闻打小就在京城里混,以前也是个真纨绔,只不过不会作奸犯科,是个讲究人。他干脆点头:“不错。甚至还知道一些少有人知道的秘辛。”

外人很少知道,在圈子里却不算是秘密,有些是好的,有些则挺糟糕。

“那你观鲁王其人如何?”

“陛下之长子。”百里鸿闻笑,“这位殿下和孔宿一同长大,听说少年时也很有一番雄心壮志,那时候我与他接触不多,不过确实没听过对他的恶言。说句真心话,当年他可是储君的不二人选。只是近些年来偶有听闻关于他的,都是一些不太好的名声。不过我想你也知道,这其中真假难辨,储位之争就是如此的复杂。”

今日的这些都还不算是什么,若是到了朝会上看一看、听一听,或许戚颖就要开始怀疑这些人都不是真人了。

“京郊……有个玉竹别院,我朋友同我说,那块地属于鲁王。”戚颖的眼神一瞬间变得锐利。

百里鸿闻支支吾吾,小声道:“好色,也说不好是不是自污的手段呢。也或许是单纯的各取所需,没人来报案,咱们呢,也不好深究。”

他当然也知道那些被绑上家族前途的女子们有多可怜,只是难救啊。孔宿也曾在祈安帝面前提过,但还是那句话,有人送女给鲁王以求人脉稳固,鲁王收下这些女子安置在别院,没人来报官,也没弄出宠妾灭妻的丑闻,便是祈安帝也不能强令儿子不收。

真要论起来,后宫的那些妃子们与玉竹别院的姑娘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大逆不道的话,百利鸿闻没有明说,只说难。戚颖却摇头:“恐怕要深究下去了。”

“这是怎么说?”

“你应当记得,我能从江南离开,平安抵达京城,是走了吴家的路子。”

“我记得。吴家本代有三房人口,三房的大姑娘在玉竹别院。”这些都是早已经知道的事情,百里鸿闻也记得戚颖也因改换身份,阴差阳错进入过玉竹别院。“不过你忽然提起吴家和玉竹别院,可是发现了什么和吴家大姑娘有关的东西?”

“今日我跟去鲁王府,鲁王身边有一位看起来十分得用的女管事,她说她叫吴琪。”戚颖轻声道,“吴家献祭掉的那个吴琪,她在泷南郡主手中活下来了。”

吴琪的事情,百里鸿闻也知道,他道:“人还活着,是一桩好事,那你觉得不对在哪?”

戚颖闭了闭眼,道:“我曾以吴家远方亲戚的身份,跟着吴家两位夫人去过玉竹别院,她们因收到吴大姑娘的帖子而不得不去。这位吴姑娘当时并未露面,只说是生了病,见不得风,连一个缝隙都不给开,我们只得隔着门对话,听她虚弱咳嗽的声音。虽然很快我们几个年轻姑娘就被赶回了吴府,但毕竟也说了几句寒暄。我不敢说我过耳不忘,在今日之前,我也早已经记不起当时她的声音了,直到今日看见吴琪。”

百里鸿闻越听越觉得自己身上发凉:“你的意思莫非是……”

“当日在玉竹别院自称是吴姑娘的人就是吴琪。”戚颖斩钉截铁地下了这个结论,“生病了,就可以避免见面,若是被发觉声音不对亦有理由。玉竹别院的管事对吴家的态度十分轻蔑,因而两位夫人的心神都被怒火占去了大半,她们又多年不见,自然生疏,没发现房中人不对也是理所应当。当日房中人一听我是投奔吴家的远方亲戚就变了态度,或许也是吴琪想到了自己的遭遇。她恨吴家让她受了这些苦楚,因而她来到鲁王身边得了器重,就拿走了吴姑娘的身份,反过来压吴家给钱,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每年送来京城的钱越来越多,她在报复吴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