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生在隐官,长在隐官,从小受尽了欺辱。他差不多生下来就会攥拳头打人了,否则就要被人打。成长的岁月,每日不是被别人打,就是打别人。隐官是一个靠拳头说话的地方。
几年前,他持着刀子追赶一个欺负了他幼弟的人,被路过的一位老吏撞见,结结实实挨了一棍子。
那老吏是隐官新任的管事者。他从前是法官,抓捕盗贼的时候不慎跌落马背,摔断了腿,被调来做隐官吏了。
无意中瞥见老吏手里掿着竹简,赵高动了心思。商君变法时,规定,黔首如果想学法律,就去请教法官。赵高抓耳挠腮计较一番,立刻付诸行动。他每日每顿都省下些口粮,到了月末,归拢起,捧去孝敬老吏。
老吏与恶人斗了一辈子,什么人精都见过了,一眼窥破这黄口小子的小九九。吃人嘴软,他闲暇之余,便教赵高读书认字,字都人全了,就开始教习律法。
赵高聪明好学,短短几年功夫,便将律法烂熟于心,还能举一反三,经常把弟、妹召在一处,假扮法官审理罪犯。
心血没有白费,自己半生钻研律法的心得,有人继承了,老吏由衷欣慰。
临终前,他把赵高叫到榻前,谆谆叮嘱:“我教过许多学生,你是最用功也是最有天资的一个。我观你面相,五岳朝天,边城隆起,不是久居人下之相。你记住,有朝一日你做了人上人,不要拿律法害人。违之,必自食其果。”
老吏嘱咐完,就阖上眼,与世长辞了。
赵高不知他的过去,只知他是鳏夫,无儿无女。赵高问母亲要了些钱,交给宫中负责处理丧事的,请他们好生安葬老吏。遗体被抬走那天,赵高跪下磕了头,喊了一声师傅。
他那时将将十岁,觉得老吏的话不可信,他生来就是至卑至贱的囚徒,比豪富之家的家奴还不如,连出入宫禁的自由都没有,怎么可能出人头地?拜老吏为师学习律法,不过是想保全自己,保全全家,不用重蹈母亲的覆辙。母亲年轻时稀里糊涂触犯了律法,害了自己不说,还连累了子女。
此时,“嬴政”这个名字灌入耳中,赵高眼睛都睁大了,仿佛无尽夜里燃亮了火苗。
王后和太子归国是近来宫人有口皆传的大事,赵高这样的隐官贱人当然知晓。
“有朝一日你做了人上人……”
老吏的话回响在耳边,赵高心脏怦怦跳动。
他五体投地,虔诚地跪拜除大王之外秦国最尊贵的人,虽然不知道贵人因何而踏贱地。
“有吃的吗?”贵人问。
啊?赵高愣了愣,高声道:“有!”
作为一个“落难”太子,嬴政不嫌弃赵高找来的糒难以下咽,他饿坏了,不讲究。何况,在邯郸大狱,被狱吏刁难时,他连口吃的都吃不上。
吃了两块糒,喝了一大碗水,嬴政看这位同龄人愈加顺眼,就将倒霉事说了。
“……就这样,我东躲西藏,躲这儿来了。”
宫里头烂了肚肠的宫人多了去了,赵高一听就明白太子是被坑了。吃了熊心豹子胆,连太子这样尊贵的人都敢坑?以他现在的阅历,是断然不能理解的。
“那寺人成心欺骗太子,他一定有鬼,太子抓住他,向大王陈明曲衷便是。”他热心为太子出谋划策。
哪有那么容易?三两句说不清楚,嬴政直接问道:“你既懂律法,律法上写没写,揭了宗庙的瓦,当以何罪论处?我听闻秦律十分严苛,不知道父亲会怎么处罚我。”
赵高感到自己是个有用的人了。“太子是被奸人挑唆,事先不知那一处地方是宗庙。依秦律,不知情就不能按罪论处。大王即便要罚,也应从轻。再者,太子身高不满六尺,就算有过失,也不应罚。”
嬴政插了句嘴:“和我的身高有什么关系?”
赵高解释,身高不盈六尺,是指未成年,秦律对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犯罪的处罚是不一样的。从前有个案子,某甲是个身高不到六尺的少年,他的马啃了别人的庄稼,苦主告到官府,官府看他年小,判他无罪。
嬴政恍然。
赵高又说:“律法最恨教坏孩子的老贼,有人哄骗身高不到六尺的孩子去盗窃杀人,落网后,被官府车裂了。那奸诈寺人唆使太子,更应处以极刑……”
赵高一口气说了好几个案例,嬴政听着听着,心里的大石头落地了。如果律法真如赵高所言,那自己犯的过失,完全可以大而化小,可以从轻发落。
稳妥起见,他反复向赵高确认:“你没记错?真是律法上写的?”
“当然是,太子稍等。”
赵高从竖在墙根边的架格上抱来一堆竹简,看看牙牌,取了几册,打开竹简,专心致志翻检。
院外喜鹊喳喳叫,嬴政紧绷多时的紧张情消失,露出了一个浅浅的微笑。
***
侍卫宫人终于在错晌午大错时分找到了失踪半晌的太子,太子出人意料地从隐官这种腌臜地方出来,众人都傻了。
赵高毕恭毕敬送太子出陋巷,目送他登车。
太子冲他拱了拱手。赵高诚惶诚恐,屈膝下拜。
车辚辚远去,赵高缓缓站起来,神情呆滞,似大梦方醒。他真的,和太子说上话了?
一垂髫童子蹬蹬跑过来,“那人是谁?兄长为何跪他?”
“他是……咱们全家的运势。”
赵高高举起手,天上的云朵仿佛触手可及。
***
看着规规矩矩跪着的嬴政,子楚五味杂陈。凄凄惶惶的邯郸质子岁月,因这孩子的降生,多了一抹温情。他第一次做父亲,他那么爱惜那么重视这个孩子。
可现在……
父子不像父子,越来越像仇人了。他不过是想让儿子成为合格的大秦太子!
“你既然称自己不该受罚,说说理由。”
嬴政先说自己被寺人哄骗了,若事先知道那是宗庙,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胡闹。接着,又将赵高说的那些案例转述一遍。
最后表态:“儿所说的每个字都是真的,儿确是被奸人蒙骗的。父亲是大秦的王,就要严格遵守大秦的律法,还儿公道。”
他口齿清晰,说起那几个律书上的案子头头是道,条理分明。春雨一般,浇灭了子楚多日来的心火。儿子是块好料,比他少时强得多得多。念及他刚回秦国,子楚又有点怀疑,怕不是他编的?欺我没学过律法?
“你对秦律这么熟悉?”
嬴政看着父亲,“读书读来的。”
事涉宗庙,非同小可。
子楚传召廷尉,核实嬴政所说是否与律法相符。
廷尉如实回答:“太子所言,皆为律书所记的案例,旨在为法官提供借鉴。大王,太子如此好学,实乃大秦之福。”
看来这小子并非不学无术,私下里下着功夫呢。子楚压下心底喜悦,对嬴政说:“你别高兴太早,这只是你一面之词,那寺人还没审呢,如果他说的和你说的不一样,看我怎么收拾你!”命宫人将嬴政待下去,禁足。
有人恶意挑唆太子在宗庙生事,用心何其险恶,子楚当即命廷尉审理此案。
廷尉拿了寺人,本想着吃几鞭子就招了,哪知,这佞贼却将责任推给太子,是太子听说祖庙的瓦当精美,要去揭的。
“满口胡吣的老狗!”廷尉鼻子都气歪了,怒骂,“你敢污蔑太子自毁宗庙?再不从实招来,揭了你的皮!”
寺人哀求饶命,“饶命,老奴一时糊涂没有阻拦,想着把太子哄高兴了,自个能得俩赏钱不是?老奴废人一个,岂敢有二心?廷尉硬要逼问主使,老奴只有胡乱攀咬了……”
“大胆!”廷尉眦目。
寺人噤声。
这个问题僵死了,廷尉转问,太子揭瓦预备干什么。
寺人说:“太子在赵国有一位老师,和太子一起来秦国了,是赵国庐陵君的夫人,太子砸坏了她家的瓦,要赔……”他忽然咬住嘴唇,一个字都不肯说了,脸上做出一副懊悔的表情,好似说了不该说的惊天大秘。
什么?廷尉开了眼,揭祖庙的瓦赔?太子竟如此顽劣?亏得在大王面前还夸奖他来着。
无意间瞥见寺人贼溜溜的眼神,刑狱老手敏锐地捕捉到一丝诡谲:这个当口,突然抛出来庐陵君夫人,说的这样仔细,还刻意强调她的身份——赵国宗室。
赵国宗室揭了秦宗庙的瓦?好一招祸水旁引!
“她是赵国宗室,却跑到秦国经商,还教坏太子,是不是揣着别的目的……”
人、鬼廷尉都见多了,可笑这老鬼被看穿了还鬼话连篇。
“你在秦宫当差,却对赵国的夫人这么了解?”
寺人神色慌乱,嘴却硬得很,“是太子说的……”
不动真格是不行了。廷尉朝狱吏做了个动作,狱吏领命,从炭盆中提起烧得火红的烙铁。
寺人惊骇,牙关咯咯响,面无人色。
“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是谁让你教唆太子的?说!”廷尉逼问。
寺人缄默。
廷尉下巴一昂,烙铁狠狠捣上了寺人皮肉。
“啊!!!!!”
凄厉的惨叫几欲掀翻牢门。
上了酷刑,寺人昏死过去。夜间转醒,趁看守不察,撞柱自杀了。
廷尉本要立功,没想到鸡飞蛋打,白忙活一场,他不敢隐瞒,即刻进宫谒见大王。
恰好丞相也在,听了廷尉的汇报,君相二人皆吃了一惊。谁能想到,一起看似普普通通的顽劣少年上房揭瓦事件,背后却是阴谋与算计。
孟弋也被幕后的佞人当做了攻讦嬴政的把柄。
事情比想象中复杂多了。
吕不韦问廷尉:“祖庙的值守可曾招供?”
值守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等嬴政“犯罪”既遂了才出现,抓了现行。不久宗室就得到了消息。值守太可疑了。
廷尉摇头。“某无能。”
吕不韦说:“稳住他们,慢慢审。”
子楚忧虑:“只怕宗室耐心不多。”
***
回到家中,吕不韦换下朝服,冷水洁面,强令自己打起精神。
家仆来报:“王将军来了。”
“哪位王将军?”
“王陵。”
“快请!”
故人。当初,秦军围困邯郸,吕不韦和子楚逃出邯郸,投奔王陵将军大营,是王陵亲自接待,亲自挑选心腹士兵护送他们回秦国,这份天大的人情,吕不韦和子楚没有忘记。正好到了要还的时候。
当年,秦昭襄王决心攻下邯郸灭了赵国,派王陵为将。令人失望的是,王陵连战连败,不仅折了昭襄王的面子,还搭上了许多秦军的性命。昭襄王恼羞成怒,以王龁换掉了王陵。王陵一回到咸阳就丢了官爵,降为庶人。他虽委屈,却不敢怨恨。秦律即是如此,打了败仗,就要受罚。
昭襄王薨逝,安国君即位,子楚被立为太子,赋闲已久的王陵嗅到了味儿,自己的机会来了。就在他与新贵吕不韦刚刚联络上,未及表明心迹,安国君又殁了。
子楚又开始料理父亲的丧事,此时尚在丧期,不便起复前朝官员。然而谋事赶早不赶晚,王陵决定来吕府投石问路。
都是千年的狐狸,两杯酒下肚,彼此心照不宣,王陵十分满意,自己当年太英明了,举手之劳,竟为今日铺了条康庄大道。喜上心来,再举杯为吕不韦祝寿。
吕不韦面上挂笑,王陵却看出来笑得很勉强,多问了几句,“吕兄可是为太子之事烦恼?”
吕不韦微微变色。他是怎么知道的?
王陵坦坦荡荡,“我与奉常是五服内的姻亲。常言道,没有不透风的墙。吕兄不必耿耿于怀。”
吕不韦色缓,叹息道:“我是替大王发愁。王将军不是外人,实不相瞒,大王也知太子犯了错,可到底是亲骨肉,暌违多年,好不容易一家完聚,不忍心责罚。但不责罚又如何服众?”
王陵附和:“是啊,天底下做父亲的,哪有不疼爱儿子的?”
过了片刻,他眉头耸动,斟酌着措辞:“某是个粗人,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他准是有主意了。吕不韦恭敬向王陵拜揖:“请将军赐教。”
吕不韦位尊无比,却对一介庶人如此礼敬,难怪能成大事,王陵自叹弗如。他说:“我自触犯军法丢官以来,在家无事,潜心研究律法。秦律,重过往案例,法官审案时,如果遇到为难之处,常常会参考曾发生过的相似案例。”
吕不韦有几分明白了,王陵是说,以往也有类似情况。“请将军明示,不韦洗耳恭听。”
王陵不再铺垫,直言:“秦律是谁定的?商君。他判过的案子,后人是不是要奉为圭臬?吕兄应当听过,惠文王为太子时,触犯了律法,商君是如何惩治他的?”
吕不韦当然知道,太子犯法,商君拿他的两位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开了刀。
太子的老师……吕不韦问:“将军之意,吕某应代为受过?”
王陵笑:“听说太子还有一位老师,太子正是因为那位老师才犯了过失。”
吕不韦眼皮抖了抖。
***
孟弋安坐家中,浑然不知自己莫名其妙卷入了漩涡。
宫中封锁了消息,半点风声都没传出来。
吕家家奴登门邀请时,她正在做最后的纠结,要不要收下那对自请为奴的少男少女。
正是在街上偷了她钱的那对姊弟,她现在晓得了,少女叫椿,因为落草的时候父亲正举着镰刀够椿芽;少男叫梁,他生下来时家里的新房正在上梁。那时孟弋急着回家,又被少女赔钱的举动弄得哭笑不得,没追究他们,看他们可怜,还把夺回来的钱施给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对姊弟如此有心机。
少女心眼多,听见孟弋被喊做“夫人”,瞬间明了她是有身份的人。有身份,有钱,还有点善心,如果跟了她,起码有口饭吃,不用冒着被打死的风险当贼。
姊弟二人一路追着孟弋的车追到了她家,在墙外苦苦等待,一直等到天黑,她出门送一位尊贵的客人。机不可失,她也不怕被当成歹人,勇敢地冲上前,恳请自卖为奴。
孟弋拒绝了。这个少女太机灵了,让人不放心。何况又是十成的陌生人,更不能用。
但是她很执拗,长跪不起。
看看天色已晚,强行赶走她们,又唯恐出事。孟弋心软的毛病又犯了,允许她们在门房借宿一晚,明日再作论处。
住了一晚,姊弟俩更坚定了,不走,打死也不走。孟弋头痛,不能轻易做好人。
椿磕头:“你不买我们,我们只有死路一条。”
她痛陈,父亲从前当兵,斩获敌首,立了功,被授予了公士的爵位。家中风光了些时日,可是好景不长,父亲后来随大军进攻邯郸,作战不利,遭到惩罚。
一听邯郸,孟弋不由多问了几句,方知,她父亲就是邯郸保卫战时,跟随王陵进攻邯郸的军士。
秦律重赏也重罚,王陵久攻不利,回到咸阳就被撤职,手下的将士也未能幸免,罢官的罢官,丢爵的丢爵。椿的父亲就被免了公士的爵位,变回了没有爵位的士伍。不久,又犯了事,受了刑,被砍了左足。
“我家四口人,父亲残疾,母亲久病,家中授予的土地也被官府收了回去。夫人,你是好人,发发善心,收了我们吧。”
他们一家的遭际的确让人怜悯。看着跪在地上的少男少女,孟弋想到了当年走投无路的自己。因着前世的记忆,她懂得人何以为人,故而在那样的绝境下,她没有向吕不韦磕头,也不愿做吕氏的奴。
不过,她没有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椿。有什么理由苛责一个从未见过光的少女呢?
孟弋微笑着打量她,末了,问:“天下的可怜人千千万万,我都要收留么?”
椿异常聪慧,察觉孟弋态度有所松动,忙说:“我对夫人有用!”
“哦?有何用?”
椿嗓音轻颤:“听口音,夫人是外国来的邦客吧?虽然夫人身份尊贵,可刚来秦国,很多地方不熟悉,做事是很不方便的。秦律森严,稍不留神就会触犯,我们是秦人,对律法熟悉的不得了,夫人是商贾,商贾每日都要和官府打交道,有我们在旁提醒,管教官府不找夫人麻烦……”
真是有备而来啊,黑颈和弃都忍不住笑了。
孟弋望望院子,院子挺大的,有些空,再添两个人,正合适。
她清清嗓子,正要说话,吕家家仆登门了。“主人有要事请夫人相商。”
***
吕不韦在忐忑中等着孟弋。
他入宫面见过子楚了,二人促膝深谈。
等他离开宫中时,有三个人的命运已经被决定了。
等待的时候,吕不韦的头脑没有一刻放松,前前后后、仔仔细细回想了一遍与孟弋相识以来的种种。那个倔强的小丫头,如今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商贾。
到底有几分香火情在,吕不韦为孟弋感到骄傲。
想到接下来的对话,吕不韦焦灼不安。
“主人,孟弋夫人来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0章 王陵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