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嬴政才十一岁,就敢去揭祖庙的瓦,下一步是不是要刨祖陵了?!
子楚血冲脑门,头晕目眩,赵姬花容失色,急命宫人端来安神汤。
苦汁下肚,神志清明了些。慈母多败儿,慈父又何尝不是?昨夜后半夜就命宫人扶起了嬴政,送他回寝殿歇息。此时子楚肠子都悔青了,不该心软的,就该叫那小子跪上一整夜,看他还有没有力气惹是生非……
“大王,饶了他这一回吧。”
赵姬脸色惨白,跪在子楚脚边,泪水涟涟,为儿子求情。她虽初到秦国,不懂政事,却也知晓儿子闯了大祸,大不敬!
子楚根本没力气说话,正要下令把闯祸精押来,坏消息接连而至。
先是华阳太后和夏太后听闻宗庙被毁,派人来过问。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传到太后耳中已是“宗庙被毁了”。
好在两位太后,一个是礼法上的母亲,一个是血缘上的母亲,子楚不担心,三言两语就打发来人回去了。真正让他头痛的在后面:奉常领着一群人入宫讨要说法来了。
奉常掌管宗庙,历来由公室德高望重的长辈担任,现今这位奉常,论辈分,子楚还得喊一声祖父。
奉常发须斑白,弯腰驼背,他不消说话,单单是无声无息往大殿中一站,就足以令子楚紧张,更遑论身后还跟着一大群宗室。
与赵国强大的宗室力量不同,秦国宗室虽枝叶繁茂,却只食禄而没有实权。造成这一局面的,是商君。商君变法时,重点打击强大的宗室势力,制定了严格的军功爵制,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授予爵位。后来商君虽死于非命,但商君之法得以保留,并严格执行。此后,秦宗室诸公子公孙,绝少有封爵的。在军国大事上,宗室的声音微乎其微。可事涉宗庙,就另当别论了,这是嬴姓家事,遭弹压的宗室正好借机发难。
“先王尸骨未寒,灵柩尚停在宫中,宗庙此时被毁,乃不祥之兆,恐生妖祟。大王不得不慎之又慎啊。”
什么叫被毁?!越说越离谱,谣言就是这么造出来的!
看看年迈的奉常,再看看满屋子等着他给交代的嬴姓宗族,子楚只觉胸闷气短,一口气提不上来,昏了过去。
“大王晕倒了,快传医工!”
宗室见状,只得告罪,告退。
两宫太后都被惊动了,赵姬更是急得掉眼泪。闯祸的儿子找不见人影,丈夫又倒下了,越想越伤心,碍于两位太后在,又不敢真的哭出来,憋得难受。
晕倒的子楚掀开衾被坐了起来,“找着那个逆子没?丞相入宫没?”
他中气十足,守在榻边的三位妇人都愣了。
子楚是装的。那种场面,除了装晕,别无他法。宗室急着让他给一个交代,怎么交代,把小崽子乱棍打死吗?就是打死也得先找到人啊。
早间,一接到寺人报信,子楚就立即派人拿嬴政。嬴政许是自知闯了大祸,跑了。
侍卫和宫人把偌大的秦宫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人。几座宫门也找了,守卒称,莫说太子了,年纪仿佛的少年都没见到一个。
可恶,那小子躲哪里去了?上天入地了不成?
吕不韦入宫面君,闻知事情经过,也很吃惊,却没乱了方寸,反安慰道:“大王不必惊慌。”
他条分缕析,既然城门兵没见过太子出入,说明他还在宫中,没跑远,命人再仔细搜检便是,废弃的宫殿、犄角旮旯都不要漏过。宗室那边,先稳住奉常。
“他体老年迈,怎今日跑得这般快?听着像是……政刚一揭瓦,他那边就得了信,合榫合卯,就像提前说好的一样……政一大早为何跑宗庙?谁引他去的?”
不愧是才勘谋国的大商贾,眼光毒辣,一下看穿了症结。吕不韦嗅到熟悉的阴谋的味道,冷笑,“大王,这是冲咱们来的。”
从归国,到立为太子,再到践祚…… 子楚的每一步都太顺利了,顺利到让人眼红、嫉妒。可不是吗,他还有二十来个兄弟,方才站在大殿中,逼他给出说法的,不就有那二十几个兄弟吗?
子楚大声叫侍卫:“立刻马上找到太子!”
***
嬴政躲在一面爬满枯藤的墙下,挪了口缸挡住自己,躲避侍卫宫人。
脚步声、呼唤声此起彼伏,他睁大眼睛看着,惊恐地做了个吞咽的动作。再天不怕地不怕,到底是个孩子。自知闯了大祸,不敢见父亲,会被揍死的。看看脚边的瓦当,他后悔不已。
昨夜被罚跪,大半夜才被放回去睡觉。他没把受罚放在心上,满心都在想着去哪里找瓦当给老师补屋檐。得尽快补好,这几日天好,过两日下大雨就麻烦了。他睡不着,叫来贴身伺候的寺人,问宫里何处有瓦,要好看的。
寺人想了一阵,回道有个地方的瓦甚是好看,那地方常年没人,揭几片也无碍。
天一亮,嬴政便催寺人带路。
他回到秦国不久,宫里地方又大,好些地方都没去过,寺人引他到的这处,更没来过,周围几棵苍松翠柏,很是清净。
仰脖子望,檐下片片瓦当浑圆规整,上刻多姿云纹,羊角云纹、卷云纹等等,繁密,却排列有致,丝毫不显凌乱。嬴政很满意,这样古朴大气的瓦当才配出现在老师屋檐下。
于是,立刻命寺人去搬梯子。
……
瓦当到手,嘴巴还没合上,就有人跑来,大声叫嚷:“你们好大的狗胆,连宗庙的瓦都敢揭!快去报告大王,有人毁坏宗庙!”
宗庙?嬴政疑惑的眼神看向寺人,“这里是宗庙?你怎么不早说呢?”
眼见惊动了宗庙的看守,寺人大惊失色,慌里慌张推他:“坏了坏了,太子快跑!老奴向大王请罪,等大王气消了太子再回来……”
嬴政就这样稀里糊涂跑了。
没过多久,宫中鸡飞狗跳,到处都在捉拿他。他像一头小兽,东躲西藏逃避猎犬的追捕。
快日中时,闷着头钻进一处狭窄的巷道,一面是墙一面是土坡,后头是断头路,再将那口废缸一挡住,谁也看不见他。
日头慢慢转到正南,又逐寸逐寸向西移去,没人找来,可是他快藏不住了,他饿了。
敢作敢当方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抱头鼠窜左躲右藏,算什么?他眼一闭心一横,打帐出去,父亲要打要杀都悉听尊便。宁愿被打死,也不要饿死。
心意已定,正要起身,忽听脚步声靠近。脚步慢极、轻极,不是寻找他的那些人。
难道宫里进了刺客?还是野兽跑出来了?宫人说宫里养了不少珍禽异兽,还有大蟒蛇……
嬴政心慌,刺客和野兽他一样都不想碰上,怎么办?他后悔了,早知道就让侍卫抓了去。他心跳加快,鼻腔酸涩,快哭了。他恨自己是个胆小鬼,平日吹嘘得那般厉害,遇到危险了,却只会哭。
他想老师和母亲了。
那人兽不明的东西一下子就移走了缸,嬴政歘然闭上眼睛,静待命运的发落。
人还是兽没有扑上来。
“嚯,果然被我猜中,藏了个人,你是谁?躲缸后面干什么?”
声音如此稚嫩?太意外了,嬴政掀开眼皮,见到一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少年,好奇地盯着自己。
这更奇怪了,在宫里住了这么久了,竟不知宫里还有同龄人。难道又是父亲的孩子?不对不对,父亲那时在邯郸。
好奇驱走了恐惧,嬴政站起来,反问:“你又是谁?此处又是什么地方?”
那少年估量着嬴政的华贵衣着,摸摸下巴,斟酌一番,说:“这里是隐官,我叫赵高。”
隐官?
嬴政跟随赵高走出陋巷,从正门跨入院中,只看了一眼,脸色惨白,浑身汗毛直立。
院中做活计的,都是些残肢断体的人,只有几个赵高这般大的孩子是健全的。
多了一张生面孔,那些人视若无睹,仍埋头专注于手里的活。
“别怕。”
赵高握住嬴政汗湿的手掌,拉着他往里走,绕到正屋后的一排低矮屋子前,走入其中一间。
几个半大孩子跳起来喊“兄长”,赵高拍拍他们的脑袋,叫他们到外面玩。
“我的弟、妹。”他回身,看向屋外一位用单手和牙编席子的妇人,告诉嬴政,“那是我的母亲,她犯了罪,被砍掉左手,发配到隐官来的。”
嬴政感到呼吸受阻,豆大的冷汗顺着鬓角滑落。
赵高从墙上取了块干净的帕子递给他。
嬴政擦掉了汗滴,却擦不掉心中的惶恐。“隐官都是犯了罪的人?”
赵高点点下巴,听见院中的喧闹声,抬头看时,是弟弟妹妹们帮母亲编席子,眼底不觉挂了笑意,“我和弟、妹,都生在隐官,生来就在此地,从没出去过。”
“你父亲呢?”
赵高摇头:“不知道。”
做梦似的,嬴政闯入了一个全然陌生的世界,秦宫竟有这样的地方。他东瞅西看,发现缺了一角的木案上摊着一册竹简,他凑上去看,瞥见了“法律答问”几个字,心头怦怦跳,赵高懂律法?
忽听赵高埋怨:“喂,你这人太不厚道了,我的家底全都告诉你了,你还没说你叫什么名字呢?”
“你懂秦国的律法?”嬴政好像没听到他的问话,抓起简牍,激动地问他。
赵高看傻子一样看着好奇少年,“在秦国谁不懂律法?黄口小儿都能背几条……”
忽觉出一丝怪异,他关了门,手里握住一把做活用的凿子,如临大敌,“你到底是谁?哪国派来的奸细?”
“奸细”哈哈大笑:“我叫嬴政,一个月前从赵国来的。”
嬴……政?赵国?
凿子脱手,赵高战战兢兢跪下:“太子恕罪。”
①关于赵高身世,《史记·蒙恬列传》:“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有学者认为“隐宫”错了,应为“隐官”。大概就是专收犯了罪被处以肉刑的人服劳役的地方。秦宫和地方上都有这个机构。
“诸赵”我自己也理不清,本文不涉及。
②本文采用赵高不是阉人这一说法。东汉以前宦官并非都是阉人。
③奉常,不确定秦国究竟有没有这一官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9章 误闯入隐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