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在下李承桢 > 第25章 第25章 习俗

在下李承桢 第25章 第25章 习俗

作者:陈南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30 17:58:56 来源:文学城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穿过老槐树斑驳的枝叶,在村口的黄土路上投下细碎的金色光斑。李承桢一袭道袍立于树下,衣袂被微风轻轻掀起。

她抬手向送行的村民作了个揖,指节修长而有力。此番差事已了,她眉宇间那抹紧绷终于舒展开来,只盼着赶在太阳下山前回到县城,好吃上一个秋笋腌肉饼解乏。

秋笋腌肉饼,是新竹县的特色小吃,在来丰延村的路上,燕七给她和大牛各买了一块填肚子,那滋味,让两人,尤其是大牛吃得两眼放光。

听燕七介绍,要制作秋笋腌肉饼,先要选择新鲜的竹笋,剥去外壳,洗净后切成薄片。将竹笋片放入开水中焯水,去除涩味,捞出后沥干水分。

将焯水后的竹笋片放入盐水中腌制,加入适量的盐,搅拌均匀,腌制一个时辰,让竹笋充分吸收盐分,变得爽脆。

选择五花肉或猪后腿肉,切成薄片。将肉片放入碗中,加入独门秘制调料,搅拌均匀,腌制一个时辰,让肉片充分入味。

将腌制好的竹笋片和腌肉片一起放入大碗中,加入适量的葱花、姜末、野蒜,搅拌均匀。根据口味加入适量的盐,再次搅拌均匀,让馅料充分融合。

将面粉倒入一个大盆中,加入适量的温水,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湿布,醒面两刻钟。将醒好的面团分成若干小剂子,每个剂子擀成圆形面皮。在面皮中间放入适量的馅料,将面皮对折,捏紧边缘,确保馅料不会漏出。

最后,将包好的饼子放入烤盘中,刷上一层薄薄的猪油,放入预热好的炉子中,烘烤一刻钟,直到饼子表面金黄酥脆。

面饼经过烤制,外皮酥脆,口感极佳。竹笋的爽脆与腌肉的鲜香完美结合,咸香适口,回味无穷。

李承桢正想着县城的肉饼出神,忽听得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李二媳妇跌跌撞撞地奔来,粗布裙裾沾满泥点,一张脸煞白得像是刷了层石灰。她踉跄着抓住李承桢的衣袖,喉咙里挤出嘶哑的哭腔:“道长、来弟她、后山……”

李二媳妇正是被瓮鬼所害的李大媳妇的妯娌,她的女儿……李承桢想起那个衣衫单薄的瘦弱女孩,原来她叫来弟。

强压下对这位妇人的厌恶,沉声道:“嫂子莫急,且说说是何事?”她刻意放缓的语调似一剂良药,竟让六神无主的李二媳妇渐渐平静下来,尽管她对李二媳妇没有任何好感。

人性最荒谬的矛盾莫过于此:对施暴者唯唯诺诺,却向最亲近的弱者挥舞拳头。那个未经同意就被带到世间的生命,反而要承担选择者不敢面对的责任与怒火。

可悲的是,世上尚有许许多多的“李二媳妇”。

一个人若没有稳固的内核,便容易模糊界限——对外谨小慎微,对内却肆意妄为,把最锋利的刀子刺向最柔软的怀抱。像一株无根的浮萍,既辨不清方向,也守不住边界。

而那个被叫做“来弟”的孩子,却是无辜的。

按说村里有人失踪,村民们早该敲锣打鼓地四处搜寻才是。可这李二媳妇偏偏绕过村长和燕七,独独求到李承桢跟前来。

李承桢目光扫过人群,方才还七嘴八舌的村民们一听见“后山”二字,顿时噤若寒蝉。有人低头搓弄衣角,有人别过脸去假装咳嗽,更有甚者悄悄往人堆里缩了缩——这古怪的反应,倒像是后山藏着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

燕七身形微微一滞,面色如霜般骤然阴沉,锐利的目光直指李二媳妇,但薄唇紧抿成一道锋利的直线。他喉结剧烈滚动了几下,眼中翻涌着晦暗不明的情绪,仿佛有千万句话哽在喉间,却被某种难以启齿的无奈死死扼住了咽喉。

李承桢眉头微微蹙起,神色庄重而严肃,她目光如炬,认真地审视着燕七,语气却依旧平稳如常:“燕七,事态紧急,你既然知情,何必在此消磨时机。”

既要她李承桢出手相助,却偏将真相藏掖,莫不是存心刁难?难道这群村民真当她软弱可欺,可以随意摆布?呵,一个两个,倒是算计得精明,专挑她来坑。

李承桢暗自苦笑。镇衔司的差事已了,本不该再插手这乡野诡事。可余光瞥见李二媳妇那攥得发白的指节,终是轻叹一声——这潭浑水,怕是避不得了。

“李道长,村中……”燕七喉头微动,似有千钧重物哽在喉间,半晌才低哑道:“自古有‘自死窑’之俗……”话至此处,他的声音陡然一涩,像是被那腌臜习俗烫了舌头,再难续言。

李承桢眸色骤冷,锐利目光如刀锋般掠过人群,嘴角扯出一抹讥诮的弧度。

“呵!”这声冷笑裹着冰碴砸在地上,她算是看明白了——什么说不出口的风俗,不过是披着传统外衣的腌臜勾当。

这帮人心里跟明镜似的,自个儿都羞于说出口,却还要沆瀣一气地践行陋俗。

自死窑,或称“弃老洞”“寄死窑”,是古代某些地区流传的一种残酷习俗,指当年迈或病弱的老人丧失劳动能力后,子女会将其送入山野间预先挖好的窑洞、墓穴或简陋石室中,任其自生自灭。

这一习俗多出现在极端贫困或灾荒年代,是生存资源匮乏下人性的挣扎。

窑洞通常开凿在偏僻荒山、陡崖或密林深处,隐蔽难寻,多以粗石垒砌或直接挖掘土洞而成。内部狭小阴暗,仅容一人蜷卧,洞口或设栅栏,象征性地阻挡野兽,实则——断绝归路。

子女以“送长辈享清福”为名,将老人背至窑中,留下几日口粮,如粗饼、陶罐盛水等,磕头离去。老人往往被哄骗“暂住养病”,待察觉真相后,窑洞已成活人坟冢,呼救无应。

表面上宣称“减轻老人病痛之苦”,实则掩盖弃养之恶,甚至衍生出“六十还仓”等迷信说法,认为人活六十便该归天。古时与儒家孝道激烈冲突,地方志对此讳莫如深,仅以“古俗”轻描淡写。

“你的意思是……”李承桢眉梢微挑,眼底闪过一丝狐疑,“那些自死的老人逃出来,抓了村中孩童报复?”——若真无邪祟作梗,寻她作甚?

李承桢的话语犹如寒刃出鞘,直刺要害。

燕七浑身一颤,面色瞬间惨白如纸,原本绷直的肩背陡然垮了下来。他喉结滚动,望向李承桢的眼神里混着恳切与敬畏。“李道长慧眼如炬……”他声音沙哑得厉害,“这已,不是头一遭了。”

原来村中惯叫孩童去后山挖野菜、割猪草,大人们也乐得清闲。前些时候就有个孩子平白失踪,最后只在“自死窑”前寻得些被破开的痕迹。

可那窑口封得死紧,便是壮年汉子也要费些力气,何况那些饿得奄奄一息的老人?偏生窑里尸骨全无,村里便硬说是老人破窑而出……他说到此处,喉头滚动了一下。

那些夯土封窑的手艺,本就是村里人一代代琢磨出来的绝户手段。

“那时我便严正告诫过村长,定要村中孩童远离后山。”燕七声音渐低,指节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佩刀。

他眼底闪过一丝愧色——若非他媳妇苦苦哀求,怕人将她的出身与这陋习联系在一起,遭县衙同僚家眷耻笑,他本该更早揭破这腌臜勾当。

刀鞘上的缠绳被他攥得咯吱作响。到底是顾虑太多,反倒让无辜孩童遭了殃。

蝼蚁尚且贪生,何况是人?操劳一世,黄土埋颈时反被至亲当作负累,这般滋味——便是泥塑的菩萨也要生出三分怨气来。

人性的复杂,真是令人难以捉摸。到底怎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孝子呢?在丧礼之上,是否哭得越撕心裂肺、声嘶力竭,就代表孝心越深沉?

李承桢眉头微蹙,目光忽而一亮,似有所悟。她略作沉吟,压低声音问道:“乔大郎父亲之死,其中可有隐情?”

此事燕七不清楚,村长却神色淡然,不慌不忙地解释道:“六十不留人,这是祖宗定下的铁律。若有老人家糊涂了不肯上路……”

他那素来敦厚的面容,此刻在摇曳的树影间忽明忽暗,竟透出几分令人不安的陌生感,“自有乡亲们帮着送一程。”

村长的沉稳像块定心石,村民们原先畏缩的腰杆渐渐挺直了。

他们眼神里的怯懦褪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莫名的底气——明明道理还攥在别人手里,却一副理直气壮的模样,连反驳的措辞都带着几分理所当然的蛮横。

李承桢望着眼前一张张被日风雕刻得淳朴的脸——那鱼尾纹里还嵌着方才道谢时的恳切,嘴角的弧度尚未褪去,浑浊的眼珠却已透出令人心惊的凉薄。

“乔家明明家底殷实,供养一个年迈老人根本不成问题。”大牛盯着村民理所当然的嘴脸,只觉得胃中嘈杂,声音里压抑着怒意,“俺就是饿死,也断不会做出这等丧尽天良的事来!”

大牛攥紧的拳头微微发抖,指节都泛了白。

“你们现在要推老人去死,明日是不是连襁褓里的娃娃都要扔进山沟?”他实在无法理解,也永远不会理解,哪怕他爹瘫在炕上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吃他的饭,穿他的衣,那也是他亲爹。

是教他扶犁的手,是暴雨夜背他蹚过山洪的脊梁。纵使往后岁月要把这具躯体熬成一副空壳,那也是在他襁褓时,用豁口的陶碗一勺勺给他喂过米糊的爹啊。

村长却十分坚持,他浑浊的眼珠里晃着偏执的光,倒不知是要说服她们这些外乡人,还是说服他自己。

“祖宗的规矩破不得!”他的嗓音像是要为人戴上沉重的枷锁,“今日若为银钱破例,明日就有人要当孝子贤孙——那些按规矩送走爹娘的乡亲,难道都该遭天雷劈?”

承认错误并重新启程需要莫大勇气,而要做第一个冲破错误传统的人,直面一群冥顽不灵的守旧者,更是难上加难。正因如此,随波逐流才成了最轻松的选择。

李承桢只觉一股寒意从心底漫上来,她闭了闭眼,将汹涌的怒意压回胸腔。

当务之急是找回孩子,但她素来不屑于上赶着为人排忧解难——平白奉上的金玉良言总被视若敝屣,唯有对方躬身求教时,那些箴言才会被郑重捧在掌心。

李承桢斜睨了燕七一眼——衔师完成任务后,需得县衙核验,在《接令书》上盖印作结。若他以为能借此拿捏自己,那可真是打错了算盘。

她也不是什么善心泛滥的人,“我惨我有理”这套把戏,在李承桢面前不过是自取其辱。若有人妄想利用她那点稀薄的善心,就得先掂量掂量——自己付得起怎样的代价。

李承桢正暗自盘算,燕七却忽然正色道:“李道长,您的差事已了,待我回衙署办妥文书签章,您便可回司复命。”这话倒让李承桢微微一怔。

她眉心稍缓,心道燕七却是个拎得清的。到底算是混迹官场的人,自然明白其中利害——刁难一个穷乡僻壤,与开罪一位有能耐的衔师,孰轻孰重,显而易见。

前者是求他燕七办事,后者……说不定某天就要请人家办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