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在七零直播家长里短 > 第12章 熟练的很嘛

在七零直播家长里短 第12章 熟练的很嘛

作者:山南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08 00:57:27 来源:文学城

没有比在这样寒冷的天气中喝一碗热糖水更舒适的。

加热后的醪糟看着平平无奇,甚至飘出的香气都少了大半,瞅着还没漂浮在汤面的干红枣诱人。

只以为抚慰身心的是温度,清冽的香气早扎堆躲在里头,发酵带来的清甜如蜜糖沁润人心,偶然的一抹酸勾得人再饮下一大口。

软乎乎的颗颗胖圆子挨挨挤挤,索性全喝进嘴里。

久泡的糯米浆顺滑得没边,脱水前就像非牛顿液体,滑滑溜溜让人摸不着头脑,现在更是不多加咀嚼就能顺滑进肚子。

被冲散开的醪糟在齿间迸发出残余的酒液,即便只余下发酵后的空躯壳,软烂但丰满,活像咬下一大块现割下来的蜂蜜。

闫洋贪甜,给新舀的醪糟水中悄悄加了一撮白糖。

喝完全身暖呼呼的,站在大开的门前都不惧寒风。

泥泞潮湿的下雨天,鸡都不乐意出来晃荡。

“去!去!”

只有赶鸭子回圈的王大勇还披着油布,用长直的棍子敲打地面。

[命好苦的样子。]

[好适合摸鱼睡觉的一个下雨天哦。]

[@月亮不睡我不睡,录频组!]

紧密的雨丝挡住大半视线,在泥火盆前烤手的边月极尽目力看向远处,只有大片模糊的色块。

闫洋也不管才吃完饭,把土豆放在泥火盆里慢慢烘烤,再配上烧椒酱、辣萝卜干,溜溜缝。

边月慢慢摇晃悠车,闫妍在这啪嗒声中睡去。

这一场雨还不知道啥时候结束,昨儿约上供销社买东西,等雨停,都赶不上热乎的。

正好抽这空拿针线出来把闫洋弄破的衣裳补上,边月看着越摞越厚的补丁,想把墙角的那根粗木棍子给提起来。

一股清香扑鼻,剥好的土豆抹上辣椒酱就在嘴边,任谁不想直接咬下。边月也这样做了,看着傻乎乎的儿子,气消了大半。

自家孩子还能咋办,只有威胁:“明儿你甭想吃肉了!”

含糊不清却致命一击。

[哈哈哈,心如死灰好贴切。]

[这料子就不耐磨,也不怪喜欢往外野的小孩嘛。]

[哎呀,太可怜了。]

[水果糖500g×1,备注:注意牙齿哈。]

边月捏着针,有些不解地看向面前的光屏。

就算是知青小院的知青,也不可能给素未蒙面的人送一斤水果糖,那多贵啊!

所以她还是收好,瞒着傻儿子吧。

已经熟练掌握心随意动控制直播,收起光屏,眼前一空,剩下的裤子衣裳不费多少事。

边月又拿出一双绣了大半的鞋垫,足足有她两手长。

“娘,爹给咱寄回来啥玩意啊?”

闫洋看着炕柜上的邮包,四四方方还多大一个,说不定有啥好东西。

他那四处奔波的爹,在他眼里就是由一张张的汇款单、一个个邮包以及一辆大车组成的。

鲜少在王家屯,王狗蛋都笑话他爹跑了!

哼,他爹指定长得好看,跟王梨姐姐似的,又会挣钱还疼他娘,不然他可就得换个爹了。

闫洋再好奇也没悄悄去打开邮包,只盼着外头雨停后,找铁柱和二丫玩,算算日子,卫溪姐也要放假回家了。

在边月绣完那双鞋垫,知青们来借过几回柴后,老天终于不再下雨,阴沉沉灰黑的云遮挡住天,大有再来一回的想法。

不能浪费这个难得的机会,边月同刘婶和知青们趁着夜色离开王家屯。

[新地图!]

[啊啊啊,这真没说的吧,高科技AI总不可能在我不知道的时候发展成这样吧?]

[熬迷糊,都眼花看见七零的直播了。]

边月看着眼前的光屏,寂静的黑夜也变得有趣起来。

贴着棒槌山下的大路,伴着王家屯的母亲河向前,又路过个村子,赶在天刚亮,四人进了前进公社。

同路上还有往公社里送菜的推车,坐了一车斗人的牛车,更多是腿着来的,鞋底都是泥泞。

进公社的大路上也全是泥,两旁突然拔地而起的建筑,显然比王家屯的更坚固更美观。红砖水泥,明亮的窗户玻璃,还有工业区蒸腾的白烟。

几乎是一瞬间就热闹起来的前进公社,马路上出现不少人。

两位知青只来时匆匆撇过一眼,与从小生活环境截然不同的公社,好奇心猛涨。

“陈大爷往冒烟那边去,找路上人问问就知道,我俩先上供销社排队去。”

边月指了路,看着知青往右,边走边逛逐渐远去。

“卫溪马上就能放假回家住了,我也不求她多能干,上到高中,再托关系给她塞学校当老师去!”

“听说谁家小子,他老爹六十还搁厂里干,成天往外溜达,靠工龄分的房子,一家子挤得不行,老大都不好说亲事。”

“...”

同刘婶前行几步,街道中的大事小事都门清。

“诶,让让!”

背后突然驶来一辆二手自行车,上面的青年意气风发,大声招呼开,一条街的人都知道了。

“别显摆你那个破车,车把式都歪了!”

一旁粮站的员工忙着搬运,打趣了句。

[不敢相信,我们看的真是七十年代的直播啊。]

[好有生活气息的一条街道啊。]

[八卦怎么就说一半,这么大个镇故事肯定不少。]

[虽然穿得不咋样,但精神气好啊。]

这条街尾分成两条道,左边去往机械厂,右边到车站,而分叉点是一家国营饭店。

这会儿外头的窗口也打开,冒着热气的蒸锅挡住后面的师傅,拥挤的人群递出钱票,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个雪白的大馒头。

边月能清晰看见馒头被按下,又极速回弹恢复原样,小团的热气就这样分散在街道中。

里头也坐了不少人,都是些不缺钱的主,或是点上碗香浓的羊肉汤,亦或是一碗爽滑的面条,绝对不亏待自己的嘴。

同刘婶花了一两粮票和两分钱,买了个软乎的馒头,蹲在国营饭店斜对面排起长队的供销社前头。

边月狠狠咬下一大口,是预想中的味道,香甜暄乎,一丝一缕中间是细小的气泡,嫩滑的皮,看似简单,她却始终找不到完美复现的诀窍。

“哼,乡下人就是乡下来的,多埋汰。”

“小心着点,甭给你的新衣裳给弄脏了!”

排在后头的两个婶子大声聊着天,话里话外都是对乡下的嫌恶。

边月咬着馒头,一口接一口,连最后掉下的渣都不放过。

刘婶也专心致志地啃着馒头,盯着眼前始终没有打开的门。

“为人民服务”的牌匾挂在窗户上,只是没有开灯,看不清屋里的情形。

“也不知道那些那么早爬起来,走半天才到公社里图啥。”

“毕竟村里头要啥啥没有,挣不到多钱,来瞅瞅稀奇多好。”

“一年到头也就挣出扯两尺布的钱,紧着上花样来,占着茅坑不拉屎,那点布...第二年的时兴花样凑一块可不成!”

看着眼前踩了一地泥的乡下人,偏偏还排在她们前头,好心情都没了,两个婶子愈发大声调侃。

背后的小姑娘脸都红了大半。

[十分有十二分的不对劲,这是不是在说主播啊?]

[当面蛐蛐?这么勇?]

[她们那是不知道王家屯最强战斗力是谁了!]

[认不清大小王了。]

[每当我以为这是真七十年代时,炮灰打脸总让我觉得是剧本。]

边月站起身,把手伸进口袋里,摩挲着包里的布票和钱。

“没事多嗑巴东西,谁家一大早就吃蒜,不烧心啊?”

刘婶早听见背后的嚷嚷,实在是受不住跟王添禄广播说话声一样难受的吵吵,语气平和地跟背后的两个婶子提出建议和疑问。

队伍前面转头的人,无一不是皱着眉,异常烦躁的表情。

“啧,这衣服也能穿出来,俺们楼里的老太太都不穿这样式的。”

“可不是,我乍一眼还以为真是老太太,生怕嗑着绊着,得找咱要...也得是要钱的。”

两个婶子瞅着比刘婶的年轻些,只是更瘦削,身上的衣服十分崭新,还有个穿的厂里深蓝色工装,街道里赶着上班的工人也穿的同款。

是短款的,看着轻便舒适,耐脏又显得体面,难怪说话那样的理直气壮。

而就刘婶跟王婶站在那,王家屯的两座坚实大山似的身形,再加上边月,虽然矮一头,从没亏待胃的吃法加上劳作,身板也硬实得很。

弹幕奇异地在脑袋上打出问号,这俩脑子是不是糊涂了。

“瞅啥瞅,这衣服再看也不是你的,人供销社也不稀得你们进屋给踩一地泥。”

穿着灰蓝色衣裳的婶子用手拍开胳膊上的灰尘,退步。

“刘婶,嗑巴都治不住,俺们村的麻雀都没这么多话,衣裳好看有啥用,不能当吃的。”边月一脸认真。

“连饭都吃不饱的还来供销社,难怪挤得不行,销售额还不高,原来是老有不买东西的人啊。”

蓝色工装的婶子上下打量,轻视浮现在脸上。

供销社的门还没打开,一长队的注意都到中间的争吵上。

[东西摆出来不就让人看的。]

[那个蓝色的衣服好像我们的校服啊,丑丑的。]

[要你管了?]

“谁买不起了,我带...”

刘婶想要反驳,她身上带了足够的钱票,不仅要买布,还有偷偷找人定的手表,沪市牌,老鼻子贵了。

边月拉住人:“可不是饭都吃不饱,看着像你俩这样吃得好的,我心里就那个见不得人好,刘婶,凭啥人能穿这样式的衣裳,家里得不老少钱吧?”

“哼。”

俩婶子脸上写着得意。

“这么有钱放着也是放着,请我们吃饭呗,我这从小到大都还没吃过锅包肉的味道,害,真羡慕婶子,肯定是又能穿上新衣服,又能吃上肉的吧?”边月还是那副一脸认真的表情。

边月:给妹妹做新衣裳,给你吃肉。

闫洋:(疯狂点头)衣裳哪有肉香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见不得人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