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在科举文风生水起 > 第10章 赶集

在科举文风生水起 第10章 赶集

作者:悯珏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5 12:28:50 来源:文学城

有了计划,沈慕林渐渐忙碌起来。

待下午小爹回来后,他又将这些讲了一遍,只是没有和顾湘竹讲的那么详细。

细细问了一通关于生姜,蒜头等调味品的事儿,得了有人家专门耕种的答案才略放下心,又捎带商量了下做腊肠的事儿。

待季雨送来豆子后,沈慕林又赶忙拿了四五个鸡蛋,提了块豆腐去姑姑家。

到许家时,只有许念念和姑姑在家,沈慕林将东西放下,说明来意。

顾小篱思索片刻道:“我先前见三木往家里拿过,量不多,家中也用不着,也就存着,等去县里,顺带送到药铺,反正是不花钱的东西,怎么着都有些赚头。”

她轻手轻脚推开门缝看了看熟睡的许念安,没瞧见异样才松口气,带着沈慕林去了仓库。

说是仓库,也不大,一个小小屋子,放的都是许三木山林间拿回来的药材之类。

若是有些野兔野鸡,没来得及卖就先放这儿养一两天,攒多了一块跑一趟,也省些脚程。

她翻出一个小竹筐,揭开盖着的布,抄起一把给沈慕林瞧。

“攒了小半年才有的这些,原想着今儿个去卖了的,可摊上安安的事儿,你姑父他现在领着念归去那些人家里要赔偿,你是不知道那些人多胡搅蛮缠,那天你姑父动了刀子才把人唬住,若再过几天,跑了也是有的。”

“遇上不讲理的人,自然不必同他们讲理,”沈慕林又道,“姑姑莫要担忧,弟弟身健体壮,定是能好全的。”

顾小篱叹气道:“可怜季雨那孩子,叫人说成那样子,我瞧着胆子比蚂蚁还小,若是我家二牛能好全,那也成,若是……若是烙下病根,岂不是耽误人了?”

“您若是担心,我替您打听打听,我瞧着两个都是愿意的。”

顾小篱才松快些:“那便好,那便好。”

沈慕林从篮子里捡出一小把,低头一闻,果然辛香刺鼻。

“姑姑,此物可否给我留着,以后也按药铺收的价格走,便是多一些也可以的。”

“不要钱你拿走便是,”顾小篱纠结片刻才说道,可你要这些做什么?此物入药尚可用,也是祛湿的——你莫不是还病着?可千万别自己用药,要看看的。”

她担心林哥儿把家中银钱都拿来给安安用了,也不知哪里听信了偏方,说这东西熬水可祛湿,那般味道,怎能喝下?

等拿回赔偿金,还是快些还回去,别耽误人家小两口过日子。

顾小篱鼻间酸涩,世上有那些天杀的,难道要将不惹事的全都逼死不成?

“不是,不是,”沈慕林连忙解释,“我家原先就是做生意的,有祖传的手艺,我瞧着这边没人做,便想着占了先头,姑姑,这花椒便是其中最要用的——您家要是有生姜,蒜头,大葱的,我也要的,您也别说让我白拿,否则我便不要了。”

“你这孩子……”顾小篱拧了他一把,“若是这样,待开春让你姑父上山时多摘一点,如今天寒,那花椒树都谢了,哪里还有果,这些都是好些日子前攒的。”

沈慕林道:“此物除却药店其他地方可有卖的?种子也行。”

顾小篱摸摸下巴道:“咱这周边村里倒是有个收卖农家作物的货郎,每月头三天到咱们村,他那里说不定有,种的……原先应该是有的,但这东西收成少,也不能吃,单凭着卖给药铺的钱养活不了一家子,渐渐也没人种了,种子也少了。”

“行,”沈慕林得了消息,越发觉得有奔头,“生姜呢?姑姑,种的人可多。”

“家家户户都种了些,不过都是在院子里抛出一小块地种的,这也得多亏了我大哥,他走南闯北见识多,有次回来就让家里种了一点,这些年冬天越发难熬,这东西去腥好,熬汤也能驱寒,便是生孩子的,加一点点糖熬出来也是好的。”

顾小篱又道:“还是那话,你要的这些葱啊,蒜啊,辣椒啊,附近村子里肯定有人种的,总有地多的人家卖个新鲜儿,给饭店供应也是有的,但多数啊,都靠地吃饭的,大头就别想了——林哥儿,你不会寻思自己种吧?”

沈慕林还真有这想法,他问了家里的地,原先有十二亩旱田五亩肥田,加上顾湘竹考上秀才后奖的三亩旱田二亩肥田。

本朝律法规定田地非个人所有,待去世后便要收回,便是考上功名,所得田产也不可传代,只是免了税收,但这也顶了很大的事儿。

除此之外也可租赁,分长租短租,短租多是些农家人,家里人口多,却又不到领地干活卖力气的年纪,可个个张嘴要吃饭,便租别人家的地。

长租便分年了,时候越长,租赁费用越优惠,多是些大地主,乡绅之类的,租了人家地,再花钱雇人干活,届时给些粮食,一些银钱便好。

一般而言,这些被租了田地的,多半都会在主家做活营生,这地名义上算官家,实际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也就种下去了,毕竟人家一年纳不少税呢。

而顾家的田地就是按短租来的,一年一签,主要也怕时候长了有人觉得不是自家地不好好料理,伤了田地。

定了每年六月收成后再谈签约。

沈慕林便生出一些心思,他家人口少,三人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多少石粮食,种那些也用不了多少田地。

他寻摸着租一半留一半出来,留下那一半种花椒之类的作物,正好供给给自家用。

至于前半年,家里小院能先种些,或是买些用着。

他没想一口吃成胖子,这东西要仔细料理,头一年尤其重要,盼着这地方的花椒一年可种两季。

不然一年到头都要出去买原料,开销定是大的。

沈慕林琢磨片刻,打算先做出一批出来卖,也别想着赚大头,能在县里混开就好,待那些东西能做出来,有些收入,再添些新花样,存下银子去府城。

一来给顾湘竹治眼睛,治好后正好在府城念书,也方便,二来府城有钱人家更多,那蘸酱汤底投入多,自然卖的也要贵些,终究是要去富裕点的地方。

这下算是放下一半的心,就等着下个月去卖货郎那儿瞧一瞧。

年越发近,顾小篱从沈慕林这里得了季雨愿意的信儿,又找李溪商量。

狠狠骂了一通许三木的七日之约,紧赶慢赶买好东西,挑了好的日子去季雨家提亲。

架势挺足,一只山鸡,一只兔子,半斤猪肉,十个鸡蛋,外加一两二钱的银子,好一阵热闹,一商量订了二月初二,龙抬头正是好日子。

旁的人众说纷纭,一边说许家大手笔,雨哥儿好福气,一边说许家二郎怕是废了,大哥还没娶亲,他却娶上媳妇了。

就是许家欺负人家家里就剩一个土埋半截身子的奶奶,冲着好拿捏去呢,说到底季雨独一个儿,给的聘礼再多不都得带回去?还得把卖豆腐的收益搭进去。

又被李溪骂了一通,嚼舌根的才停下。

今儿是腊月二十五,县里最后一个大集,另着就是年二九的小集,再开便要等到初七。

顾湘竹每个月都要去趟县里治眼睛,正巧赶一块去了。

李溪锁了门,一家三口上了许家牛车,加上许三木,许念归几人一块去了县城。

待到了城中,许家父子二人去卖先前攒下的货,他们在城里都有固定的肉铺皮毛店,定了再见的时辰地点,一行人分开。

李溪存着带沈慕林多见识的心思,往常便是年前最后几天收第二年的房租。

这时候存了一年银子,多少是有钱的。

只是这次并非去收租,前些天沈慕林和他念叨了做生意,他寻摸着正巧县里有处院子,本就是为做生意买的。

如此倒是省的租房,因此便要提前和人家租户说好,定下搬家日子,多住的天儿也不收银子了,全当是为着这两年的情谊。

他领着人去了自家小院。

地理位置确实不错,当初顾大也是存了做生意的心思,他走南闯北多年,为了家人想稳定下来,便想着开杂货铺。

刚刚起步顾湘竹便遭了难,几经寻医问药不见效。

顾家爹爹外出寻药,就将小院租了出去,好歹是稳定来源。

其他的沈慕林便没再听小爹讲过,他倒是佩服那素未谋面的顾家爹爹,只是不知如今在哪里,过得怎样。

又生出一些疑惑,他寻摸片刻,豁然开朗,此世亲事不拘男女。

多半是顾湘竹亲娘不在人世,后头小爹才入门,如此也明了其中感情。

这家小院位置不错,却是不大,不然他们家也不能拿下来,院子分前后两厢,原先打算前堂做生意,后堂住人。

如今分租给了两家人,都是读书人,前厢后房分别租赁,是两家一块来寻的。

虽说银钱不如租给旁人当铺子多,但占了干净,当时便是为着想着若以后家里打算收回开铺子,不至于让人家挪地方坏了人家生意。

一年一家四两半的银钱,已经很是优惠了。

那两家书生见了他们很是客气。

杨峰先躬身行礼:“顾先生,您可有空,学生有些疑惑想向您请教。”

贺柳生也上前道:“先生可休息片刻,我家娘子做了些吃食,您与阿叔……”

他看见跟在身后的沈慕林,先是被惊艳一番,瞧见他眼下孕痣了然,却并未自作主张,还是问了一嘴。

顾湘竹身量挺拔,介绍道:“我家夫郎,今日来一同赶集,时辰不早,便不多留,你有何疑惑,直言就是,顾某必不藏私。”

那杨峰先一听,顾不上旁的,赶忙拿了夫子留的学问。

又想起顾先生如今眼不可识物,好一阵可惜,只好念道:“夫子让我们就何为君子为题写一篇文章,虽有想法,但不知是否可行,如今见了先生,才放下心来。”

“你如何做文章?”

“自然是忠孝仁德者,君子当晓六艺,通文理,为生民立命,报效国家……我论有宽广胸襟者,有卓越才干者,有清廉之举者,当为君子。”

顾湘竹道:“你可知君子修养六德九思十品——夫子多是讲过,便是让你思索,不是光要滔滔不绝倒背如流,书读百遍,便是无知孩童也可背得顺畅。”

“可……”

顾湘竹平静道:“若有人于灾害间不捐不赠,是否为君子,若有人流连花丛,是否为君子,若有人不曾读书不晓骑射,是否为君子?”

“应当……是不算的?”

“若不捐不赠者家中清贫无甚余粮,却左右奔走,呼吁众商人捐银捐粮呢?若于青楼者,是为了替年少青梅赎身迎娶呢?若那不识字不懂理之人跳入水中救了溺水孩童呢?”

杨峰先挠挠头:“那……那便是算。”

“可奔走者日后贪墨贪银?替青梅赎身者日后再赎知心人?救人者日后为活命推人入火海?”

“那……那……”杨峰先悻悻道,“先生,您这不是抬杠吗?”

“所谓君子慎独,应当时时刻刻自谦自爱自我反思,你所言并非毫无道理,只是人本性复杂,你瞧一时,不知以后,当时君子,以后为君子否?另,有学问者不等同君子,民间百姓尚有未读书者宽厚仁慈,忠义孝悌,难道不为君子?你论何人为君子,此命题过大,世间少有一生无私无畏者,不如君子谦谦,以此为束,修身修性,一事不可见,只可见一时,尤未知一生。”

杨峰先恍然大悟,忙举手作辑:“先生之言,仲言铭记。”

又说了打算收回房子之事,订了半月为期,元宵后搬走即可。

临行前,杨峰先忽然叫住他们:“我家有位大伯,先头在京城医馆学了些本事,昨日去老家探亲,想来今日晚些时候便能回来,您若不嫌弃,便让我大伯瞧瞧。”

顾湘竹倒是平静,沈慕林却激动万分。

顾湘竹的眼睛损伤已近两年,怕拖下去更无可治。

沈慕林原想着县里不可,便寻空去趟府城,再不济便多找人打听,寻访游医,如今瞧见希望,当然开心。

李溪也是心砰砰直跳,冲着杨峰先连连道谢。

去集市的路上,沈慕林挽着顾湘竹的胳膊,脸上笑容藏都藏不住,小爹去友人家做客,让他们自己采买,两人也不推脱。

兴许是最后一个大集,热闹非凡,卖菜的卖肉的卖布的什么都有。

沈慕林先买了些年货,有四斤猪肉,花了八十文,又添了十文买了两根被剃干净的大棒骨,那店家连带着猪下水一块送了他。

买了一小包糖块,家里还有之前剩下的瓜子花生,便就没买,至于对联……

他瞧了瞧身边的顾湘竹,心下有了主意,干脆买了两张红纸。

顾湘竹摸着那红纸,又多添了几张。

便又花进去三十多文。

沈慕林琢磨着自己的生意,找了许久也没瞧见,快走到头才见有一个小摊,那老爷子背着菜筐,看他停下才开口。

“小哥儿,家里自己种的大葱,可要些?回去煮肉汤里去去腥气也好啊。”

沈慕林蹲下轻轻翻了下,那大葱嫩的要掐出水来,一瞧就是好东西。

“大伯,怎么卖啊?”

老伯道:“八文一捆。”

“你家种的?”沈慕林又问。

老伯忙点头:“是,自家种的,多了吃不完,干脆就卖了。”

“就剩这些啦?”

“我种的不多,家里地少,这还是在后院开了一块出来,家里老婆子指着这个吃药,没法子啊,光指着地里庄稼,要死人的。”

沈慕林若有所思道:“老伯,你这些有多少,我全要了,你家是何处的,可有种蒜,姜,辣椒的人家,不瞒您说,我家是做生意的,爹让我来此处瞧瞧,若品相不赖,便以后来您这儿订。”

老伯一惊,扯出身后的背筐,哆哆嗦嗦举起来给他看:“有……有,可受了冻,品相不好,去年黎老板找我们,让我们种辣椒,说无论如何他全收,可……可今年冬天冷,全给冻坏了,他又不要了,我正不知道怎么办呢?”

沈慕林抓了把辣椒放到手里扒拉几下,多数品相还是不错的,只是受了潮,待天好时放在太阳下晒晒就成,正好他也要晒一部分做干辣椒。

“小哥儿,您可是要做辣椒酱?”老伯低下声音,“我瞧您面善,许是外地来的吧,您不知,这城里饭馆一家独大,就那黎老板,有什么新奇的他都买断,那县丞是他家亲戚,他家前年还出了个官老爷呢。”

沈慕林丢进筐里拍拍手道:“这般厉害,老伯您这么说,我更不能亏了您,这些我全要了,您告诉我家里地址,待年后再去一趟,若有好的,老伯替我留个心眼,我暂且需要五筐辣椒,一筐生姜,两筐蒜头,葱我瞧您家就挺好,可还有?”

“有有有……家里还有三四筐。”

沈慕林给他数了三百文:“我都要了,我不怕您跑了,我相信老伯也不是赖人。”

“哪儿需要这么多,”老伯不敢接,“村里人也不见得听我的,我只要该要的。“

“您听我说,这是加上家里的那些,我信您家还有蒜头之类的,不够我再补,多了便是您的,左右您忙我传了话,不能让您白干。”

老伯这才感激收下,留了地址,答应跟着他们走,沈慕林背起有辣椒的箩筐,走在前头。

正巧碰见来集市卖剩余野味的许家父子,干脆把东西交给他们,待看完眼睛再来找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