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试夺魁之后,林绍开始了自己的游学之路,用山长的话来说就是圣贤书上能学到的就这么多了,他是时候该去观看圣贤道理在世间的应用,以及体悟圣贤书外的真实人生。
他跟着镖行一路由南向北地游览了许多地方,看过许多风景,遇见许多人,增长的不仅是见识,还有沉甸甸的责任感。
世人读书科举,为了功名,却非仅仅为了功名;朝廷开科举士,为了招纳贤才,却也并非简单广纳人才为己用。
在京城,在江南繁华之地,仍旧是歌舞升平,一番盛世景象。然而一路行来,在穷山恶水,在天威与皇权不能有效震慑的边塞海疆,在藩王和地方军政势力相互勾结盘踞之所,他感受到了危机的潜伏,感受到貌似平静水面下的暗潮汹涌和蓄势待发。
这个开国不足百年的王朝已经开始面临和B前面无数朝代一样的危机,随着人口繁衍工商繁茂,原本不足道的疥疮之藓渐渐发展成沉疴积弊,非雷霆之击不可拔除。
林绍不否认女子中也有英才,但他并不认为如王熙凤这样一心热衷权势财富的贵妇人会懂得天下大势和关心民生疾苦。
参加乡试前,他曾到京城慎远书院游学,不仅探听到许多宁荣国公府的事迹,还结识了几位意气相投的好友,巧合的是,其中一位就曾亲身蒙受来自国公府的迫害。
所以尽管玉竹姨娘同他说过,这位曾经的荣国公府少奶奶并非世人口中传言那般眼中只有名利之人,也打听到她不知因何缘故放弃国公府的荣华富贵,主动与贾琏琏二爷和离,林绍对这位出身豪门王家的贵女依旧存了十成的戒心和防备。
这庄子里一切布局陈设看来俱都平常,最值钱的都明晃晃地摆在了花园里。
眼见玉竹姨娘和庄子的主人言笑晏晏,越谈越投机的模样,林绍不动声色地品了口茶,茶是来自闵省的武夷山大红袍。
闽省正是海盗倭寇横行之地,听闻王子腾王大人升任九省统制,奉命巡视边疆,其中也包括闵粤江浙的海疆,不知他可有缉盗平寇的良策?
林绍正沉思间,忽听有仆妇进来禀告说元小爷到了。
凤姐忙说请,就见元辰穿戴得像个世家公子一般,很是稳重地进来客厅。
凤姐为两边作了介绍,称呼元辰是故人之后,称呼玉竹姨娘和林绍是世交亲友,两边都没有否认她的说法。
元辰很自觉地承担起半个主人的职责,领着林绍去逛庄园,留凤姐和玉竹姨娘在客厅内自在说话。
玉竹姨娘放下茶盏,“不知我家姑娘如今可好?”
凤姐沉吟片刻,中肯答说,“有老太太眼错不见地盯着,物质上自然是没有亏待的,只是一个双亲俱已不在的小女孩,孤身寄人篱下,又是那样一个敏感多思的性情,只怕即便开心也是有限。”
玉竹想到那个小小年纪,虽聪慧无双却身娇体弱多愁思多忧虑的孩子,不由一声轻叹,“慧极必伤,老爷病重时念起姑娘,每常叹息宁肯姑娘愚笨些……如今,就指望着绍大爷春闱高中,如此底气也足些,到时才好同贾府谈接姑娘回林家的事情。”
她眼睛看着凤姐,语气有些试探的意味。
凤姐浅浅一笑,“不是我给夫人泼凉水,哪怕绍大爷中了状元,起步也只是翰林,够份量和贵妃娘娘的娘家掰手腕么?即便贾家外强中干后继无力,那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贵妃在一日,贾家便不会放林妹妹归家。”
玉竹想到贾家借着林如海丧事和收养黛玉,从林家搬走的数百万家财,以及他们对付姑苏林家族亲的种种手段,如何能不知道贾府的如意算盘。
国公府的老太君固然有几分怜惜外孙女的意思在,其他人对黛玉的情分可就难说了,想要正大光明的吞没林家家产,留林家孤女在贾家作孙媳妇是再适合不过的借口。
可是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什么成本也不需要付出的手段,那就是让林家女儿无声无息地在出嫁前病死,毕竟,谁都知道这孩子自幼体弱多病,成日把药当饭吃。
林如海还对岳家存有几分幻想,然而亲身经历贾家难看吃相的玉竹姨娘和林绍却半点也不敢相信贾家所谓的亲情。
若非几个朋友的暗中保护,林绍一路上不知被人杀死几次了,尤其是在广东的那次,更是格外凶险。
林绍一向与人为善,他又并未入朝为官,很难想象有人会出重金雇佣杀手取他性命。
玉竹姨娘和林绍都认为有动机和有能力做出这样事情的,除了贾家不会有别人,可是林如海认林绍为嗣子的事极为隐秘,连黛玉都不曾被告知,贾家又是从何得知?
为了弄清楚真相,在接到王熙凤邀请来京的书信后,哪怕明知有风险,玉竹姨娘和林绍最后还是决定以身犯险,亲自来凤姐这里试探。
玉竹姨娘心中思量片刻,决定还是从贾林两家的婚约说起,“我打听到,贵妃母亲、也就是您的姑母王夫人,数次在人前放话,说是贵表弟贾宝玉宝二爷生来带玉,高僧批命须得有金的贵重命格之女方可匹配,不知这传言可真不真?”
作为贾母明面上最疼爱的孙媳妇,国公府曾经的当家少奶奶,王家的这位凤姑娘比任何其他人更了解贾府内情,也更了解史老太君和王夫人,了解她们对贾宝玉的爱重、对黛玉的真实态度、对宝黛婚事的具体打算。
王熙凤若是心向贾家,必然否定传言,若她不肯否定,也不一定代表她心向林家,有可能是另有所图,端看她是怎么个说法了。
凤姐端起茶,浅啜一口,茶冷香未淡,余味回甘。她当然不会以为玉竹姨娘问出这句话,仅仅是为了从自己口中确认贾府对宝黛婚事的态度。
“在我姑母眼中,哪怕是公主郡主,我那命格贵重的有玉表弟也是配得上的,饶是如此,只怕她还唯恐皇家贵女娇纵,委屈了表弟。不过,天下母亲大概都是同她一个想法,都觉得自己孩子是世上最独一无二的,就该配一门四角俱全,福禄寿喜全包的好亲事。”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玉竹姨娘蹙眉不语,有些摸不清凤姐的路数。
凤姐放下茶杯,“老太太心疼外孙女的心是真的,可她到底有了年纪,家中诸事早放权给了政老爷这一房管理,宝玉的婚事,她虽能说上几句话,可真正做主的人却是宫里的贵妃娘娘,真论起情分,祖孙之情难道比得过母女之情?何况……”
她所说的,正是玉竹姨娘顾虑的,男人不知,世间最难处的关系中恰好就包括婆媳关系,贾宝玉之母王夫人,外人传她如何慈悲善良,她那些内宅拿捏的手段又如何能瞒过同为女人的玉竹姨娘。
王夫人的好陪房周瑞家的是个好酒之人,从她口中,玉竹姨娘派去的人打探出许多王夫人的秘密,包括她认为黛玉根本不够资格给她作儿媳,包括侄女王熙凤只是她好用的一把刀。
可以想见,即便黛玉勉强嫁给贾宝玉,有王夫人这个婆婆在,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去。
玉竹姨娘倾耳侧听,凤姐转了话锋,“何况同为女儿家和身为母亲,我不得不说,宝玉目前并不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选。”
“怎么说?”
凤姐看着玉竹姨娘的眼睛,认真道,“宝玉对林妹妹的心极真极真,可他能付出的也就是这么一颗真心而已,他是没有那个能力和心性护住黛玉的,如果贾家长盛不衰,如果宝玉不需要承担兴家旺族的期望,能做一辈子富贵闲人,他和林妹妹勉强有几分可能。”
玉竹姨娘沉默不语,凤姐继续说,“然而无论贾家还是现在的林家都给不了他们想要的岁月静好。”
如果林如海仍然在世,仍然是深受帝恩深蒙皇宠的巡盐御史,黛玉嫁入贾家或许并不困难……
玉竹姨娘忽略心底一丝异样感受,问凤姐,“凤姑娘似乎很不看好国公府的未来,您是对贾家有怨?”
凤姐笑了笑,“一棵已经烂了根,从里面腐朽蛀空的树木能长久几时?空有爵位却无实权,子弟们不肯上进还罢了,偏又行为不检,每有作奸犯科之举。眼下纵有再多的富贵,也不过是中空楼船,梦幻泡影,外来的风浪稍稍大些,只怕就有倾覆的危机。我对他家无怨,只是及早退步顾全自身而已。”
玉竹试探地问,“王家势头正盛,您即便不离开贾家,风浪来时,您的叔父也会施以援手。”
凤姐轻叹,“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怕告诉姨娘知道,王家早就和贾家在同一条船上了,只不过掌舵人从老国公换成我二叔而已,结果能有什么不同呢?”
玉竹端起已经冷掉的茶杯,摩挲着杯子上的花纹,“所以,您是给自己找了条更保险的船?”
对于女子来说,除了娘家,最大的倚仗便只有夫家了,难不成这位王大姑娘已经给自己物色好了权势强于国公府的下家?国公之上惟有皇家与王府,可是以她已婚有女的经历,娶作续弦都很勉强,难道是外室?
凤姐不知玉竹心中猜测,直言道,“外力终究不可靠,为什么一定要上别人的船?风浪来时可不管船上人是男是女,是罪有应得还是无辜受累,既然如此,我不如自己修造一条船自己当家做主,说往东就不许往西,说渡海就不许过河!”
玉竹轻笑,“凤大姑娘好魄力,可这世道终究是男人们说了算的天下,您的船再牢固,天若不肯予东风,可该怎么办?”
凤姐起身,缓缓踱了几步,停在养鱼的青花瓮旁,“风起于青萍之末,时不予我我自造势而取,若是这点魄力也没有,我何必和离!”
玉竹瞠目结舌,没想到她敢当着自己面大发狂言,跟个造反头子似的,不由脱口道,“你好生大胆!”
凤姐附在她耳边轻声说了一句什么,玉竹颜色遽变,定定看着她,半响无语。
“怎么样?玉竹姨娘,你肯不肯为我引荐一位靠谱的码头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