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宰辅流放边疆我成丞相了 > 第5章 第五章 才德欠力势亏

林翊阖眼,尽力平复呼吸,心中却暗忖度:李永年或许是有意为之,又或者真的力有不逮,三人之中,她被罚得最重、打得最狠,二十尺之后,活动肩膀都困难;贺敬次之,额头有冷汗,起身虽狼狈,但尚有余力抄写笔记;荀珺最轻,外袍肩头绣有竹纹,责毕,娇贵的绣迹分毫未损,打到最后,檀木戒尺甚至失去了破空之声。

挨到午膳,林翊本想照常出宫,却被太子侍读、宰甫独子元熙拦下,递了药膏过来。

心怀关切,却空手而至的九皇子李昀廷来迟一步,面色不虞,见元熙抬手见礼,也只是让他离开。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肩膀作痛异常,林翊将瓷瓶收入袖中,艰难朝小皇子行了一礼,沙哑着嗓音,道:“殿下可有空?”

“……有。”

“既如此,微臣斗胆请殿下藏书阁偏殿二楼一叙,臣有话想对殿下说。”

二人移步至偏殿,期间林翊脚步沉重,步履受阻,李昀廷纵然放缓脚步,也能明显感受到身旁人的吃力,听见对方沉重的呼吸。

“殿下——”

李昀廷闻言正色,却不料林翊并非如他所设想地那般告饶或求情,只是从书架上随手取下一本书册,翻阅开来。

“殿下可知,为何前朝皇子们求学问道之地名为太学,今朝却改名藏书阁?”

“不知。”李昀廷直视额冒冷汗,双眸清亮的年轻臣子,用行动表示愿闻其详。

“大周王族极为看重子孙的培养,嫡系血脉六岁入学,皇子更是提前至五岁,跟随能力出众、德才兼备又深得君王信任的贤士、能臣学习治国为君之道。府库虽汇集天下珍本、各色典籍,大周统辖域内一切书籍刊本,无论是官印还是私刻,府库必有收录。”谈及此,林翊虽面色苍白,唇色浅淡,却抿唇微微一笑,“但,许多孤本却只有藏书阁才有。”

“或者说,瀚海孤本,唯有君王才能享有,只供大周皇族子弟及国家肱骨翻阅。”

李昀廷闻言一愣,似乎并没有料到是这么一个原因,却听林翊又道,“皇族子弟加冠后方离开藏书阁,出宫设府。十五年间,除了朝堂有任职理事的皇子,其余诸人一年四季十二月,只有年节旬休才免课业。因而皇族子孙与一同读书的宗族兄弟、伴读侍讲十分亲近,负责讲学授课的太傅、翰林更是皇子们重要的引导者和依靠者。”

“可……”无论是任课的太傅,还是讲经的学士,都在漠视他。

一瞬间,李昀廷似乎又回到了漂泊在江面的官船船舱中,林翊浅笑着,推心置腹为他讲解宫中各种注意事项,有关应对礼仪及未来的皇子生活。而他,似乎也能向少年臣子交托信任,有任何疑惑,对方都能解答。

“那是因为,殿下实在年幼,也太过弱小。”林翊回视容貌出众,比她矮了半头,有锐利眼神,却不具备任何政治力量的小皇子,语气平淡,话语却并不留情,“王族遴选伴读慎之又慎,侍讲侍学更是极少有同皇子绑定的,您虽向陛下求了恩典点我作侍讲,却并不解其中深意吧?”

李昀廷不答,但答案已然明晰。

林翊垂眸,将前朝名臣注解的策论放回书架,“伴读、学士乃至看似高高在上论政议策的太傅,最后都会成为他们选定之人立足朝堂的中坚力量。这个人不绝对是太子,也不一定出身高贵或多有才华,但绝对不会是一个只会意气用事,孱弱无力甚至朝不保夕的幼鸟。”

“我不是!”李昀廷下意识反驳,“我,不是幼鸟。”

“我背书很快,文章虽然欠缺,但再给我一些时间,我一定会写好的。”

“我从不怀疑这点,昀廷殿下。”林翊柔和了语气,“但朝堂博弈,是很现实也很残酷的,纵然到了藏书阁,也一样。”

“我知道。”李昀廷紧咬牙关,忍住泣音,好一会儿才双眸含泪,语气不甘道,“但我不懂,为什么只有我走得这么难。”

林翊敛袖跪下,“藏书阁虽准许皇子参政议政,不行处罚,但臣子唆使皇子是大罪。接下来的话,殿下听过,便忘了。”

李昀廷居高临下,能看见年少的太府少卿较他还要细软的发丝,肩膀因痛细细颤抖着,挺直背脊,哑着嗓子压低声音道:“皇后娘娘孟茹出身名门,族兄是天嘉一朝的凤阁孟茨大人。娘娘性情安娴柔和却不失威严,很得陛下信赖。除了贵妃养育的三皇子,娴妃养育的五皇子,其余皇子公主均由皇后亲自教养。”

“太子既是嫡长子,也是陛下的第一个孩子,无论是资质天赋、陛下的看重程度还是教育培养,都是真正出类拔萃、无与伦比的,也是即将加冠问政的储君。”

“太子的侍读有二,元熙与谢思远。”

“前者是当朝宰甫元沛大人的第一个孩子,也是独子;后者是镇远大将军之子与安远大将军的长女,两家联姻的第二子,也是当朝名将谢云麾的胞弟。二人一文一武,代表着储君身边的文臣与武将势力。”

林翊轻咳几声,咽下口中的血腥味,又道:“三皇子与五皇子身边的侍读贺敬、荀珺也一样。贺敬是尚书左仆射贺观岭与老太傅周清孙女的嫡长子,荀珺则是娴妃胞妹同闽州刺史荀璐的长兄,荀氏一族宗子诞下的嫡次子。”

“殿下又可知,为何这两位殿下的伴读并无武官序列的孩子?”

李昀廷闻言,先是小心查看一下林翊的脸色,心中懊恼自己的无知。他轻轻摇头,挥去心头情绪,答道:“我不知。”

林翊垂眸,“皇后出身文官名门,贵妃与娴妃则皆出身将门世家。一门三将与一门双爵,过满则溢……两位殿下的母族已能提供足够的武力支持,故不需要额外从武官群体中选择伴读,这样反而容易引起陛下的猜忌。”

“这些,从没有人同我讲过。”李昀廷满腹委屈,不知从何说起。

他怨林翊此前不曾同他说过这些,却怨得没有根据、没有理由;他更怨自己同对方所说的那般孱弱无力、朝不保夕,却没有能力改变现状。

林翊闻言,只是轻轻叹了口气,复道:“今日之事,殿下虽有过,却并非主因,太傅不过借机惩处,朝臣间换了一种方式博弈。”

“微臣的老师,吏部侍郎黄大人,前些时日在朝中力推新政受到不小的阻力……太傅周清与闻慈两位立场中立,宰甫元沛主张新政可用,但须暂缓施行,太子也是这么个意思。太子太傅卫严听从君令,自然不会轻举妄动,但太子太保李永年却属于保守派,对吏治新政极为不满。加之近期改革一派频频行动,有朝东宫施压之嫌,东宫势力自然不会放任不管。”

“所以,少卿才会受那么重的责罚?”李昀廷声音颤抖。

年幼的小皇子从来没想过一个未完成的课业竟会惹来血色之灾,朝政、朝堂对他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实在太过复杂。

“太子殿下到底是留了情面,否则这会儿情况只会更糟。”林翊摇头,“从前也并非没有出身寒门的侍讲被杖责后,重伤不治的先例。太傅既为王族之师,自然上谏君王,下教皇子,掌书掌罚,明主不咎。”

李昀廷死死咬住下唇,说不出话。

“归京当日,太子有意施恩亲近,既是拉拢,也是警告。当然,殿下您的情绪与反应,也在太子的预料之内。”林翊抬眸,“明日,微臣会上书向陛下告罪,辞去贤英殿侍讲一职。”

李昀廷一怔,睫羽悬挂的泪珠一落,震惊得瞪大双眼,“哥哥、少卿又要抛弃我么……太子太傅是太子的老师,少卿就不能做我的老师么?”小皇子伸出双手,如落水之人抓住浮木般握住林翊的手,祈求道。

至此,他已然明白林翊并非太子亲信,亦未被太子招揽。既然林少卿曾经给予他宽容与仁慈,能否再怜悯照拂他一回?小皇子放低姿态,尽力挽留。

林翊挣脱不开手上的力道,轻轻摇头,小声道:“侍读侍讲不只要看能力,也看出身,更不能在家世上有所欠缺。为皇子之师,既要有教导皇子的才德,更要有保护皇子的力与势。”

“很遗憾,殿下,目前的我,两者都不具备。”林翊抿了抿唇,肩上伤处隐隐作痛,唇上的伤口又渗出血迹,勉强扯出一个笑容,“微臣既没有办法为您遮风挡雨,也无法为您指点更多的迷津。甚至于这个身份,也会成为您的弱点与负累,您需要更为强大的老师和侍读提供助力。”

林翊言及此,笑容浅淡,语气温和。李昀廷怔怔地瞧着那双漆黑眼眸中的温情,心中大恸,双膝一软,扑在了林翊怀中。

林翊忍住肩上疼痛,揽他入怀,柔声安抚道,“借助今日之事,长久以来的困惑得到解答,只要稍加等待,就能在陛下的庇佑下积蓄保护自己与所在意之人的力量,殿下此刻应该高兴才是。”

熟悉温暖的怀抱中,林翊又细细为他讲解了藏书阁的各方势力。安静听着,李昀廷心中的惊怒与恐惧慢慢消散,在林翊劝说“明天向陛下跪求遴选侍读”后,只余一腔感动,化成一个颤抖的“好”字。

*

宫道上,林翊脚步一轻一重,才让过一个匆匆往内廷去的宫人,转头就见沈梁领着换防的队伍,咧嘴一笑,“林少卿。”

“沈将军。”林翊礼过。

沈梁让手下人先行一步,于林翊隔了三步远站定,上下打量了几眼,调笑道:“林少卿这是倦鸟归巢?”

林翊闻言,只扯出一个苦笑。

沈梁见她没有听出话中的荤意,歇了逗弄的心,只感慨一句:“要是跟了本公子,必不让你受这些苦。某年纪虽轻,藏书阁的太傅也是能说上话的。”说着,唤了宫人来相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