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在八零香江写灵异报刊 > 第10章 熟悉风格

在八零香江写灵异报刊 第10章 熟悉风格

作者:王冬瓜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07 01:10:01 来源:文学城

李从文坐在总编室时,因加印而生的喜悦已经被冲淡不少,他的手边摆着林旺群拿来的稿件以及上期《夜港》。

回星报集团第一天,他就看过那个《娇姐魂断白桥塔,兽父歌厅砸灯墙》故事,那时警署已经发布新闻会,所以他只是不满意这种流俗风格,以及一般的故事写作水平,对于博人眼球的故事本身,倒没什么反感。

他只是好奇文喻怎么拿到猛料,那么重大的刑事案件,目击者竟不去警署而选择了此前停刊的《夜港》?

他询问过文喻,文喻同样用应对警署的话术应对他。

鬼神玄奇手段?

李从文上了年纪,对这些事不再像年轻气盛时质疑,他知道坊间很多都是装神弄鬼骗人的神婆神棍,但文家是老牌豪门,也许文喻真因父辈关系认识厉害天师?

李从文压下疑虑,拿起新稿皱眉,上期《夜港》能售出五十八万份,但下期呢?除非他们能找到解决办法,不然星报集团还是会走回销量下滑的老路。

……

文喻的手边摆着一叠往期《夜港》,他主要翻找边栏的寻人寻物启示,听Cindy介绍知道这一栏是读者花钱登刊,报业也有盈利后,他心里已经多了些想法。

【寻仔:男,十一岁,一身高一米二,耳后有胎记,身形瘦,失踪时穿黄色牛仔衫。九八一年油麻地走失。若有消息,联系林生xx地址,重酬。】

【寻女:十二岁,油麻地走失,身穿红色裙装,若有消息,联系……】

【寻母:七十一岁,深水埗走失,神智不清,罹患脑退化症……】

……

文喻连翻多期报纸,闭目沉思片刻,打开电脑,开始拟题书写。

……

中环十楼,何嘉怡正和同事八卦,注意到崔志强神不守舍,不由关心他近况。

“我没事。”崔志强勉强一笑。

何嘉怡欲言又止,等崔志强去茶水间,才向其他同事探听崔志强的事。

同事大多摇头,只有一人犹豫,“前几天好像听志强哥说他的邻居出了事。”

等何嘉怡再问,那人却摇头,“具体就不清楚了,志强哥没说。”

恰好崔志强端咖啡返回,何嘉怡等人只好噤声,各做各人工作,崔志强对着电脑,写了几行字后,忽然又想起去警署录口供时的事。

因证据链完整,证据充分,发廊杀人事件已经定性结案。

崔志强是从阿彩的遗书中得知始末。

和所有孽缘的开始一样,发仔花心浪荡,撩拨阿彩和他拍拖。

阿彩爱上了他,向他要忠诚。

但发仔是口花花没定性的人,今天阿红,明天阿绿,后天阿紫,身边佳丽太多,根本没办法给阿彩唯一。

阿彩就生了怨。

发仔还很有一套,平时阿彩逼得急,发仔就躲她,等到她不再找,只顾着幽怨,他又来夹缠不清。

就这样反反复复,如训只狗。

但他小看了阿彩,阿彩表面温驯,内心已决定带他殉情。

她遗书已写明,自己得不到发仔,也不会让其他人得到。

不献上忠诚,就要献上生命。

她已做好所有安排,休息间不但有发廊老板的尸,还有麻绳迷药各类工具,她决定当日带走发仔,没人可以阻止。

崔志强这几日反复斟酌这件事,越回想越后怕,当时那种进去救人的勇气早就消散,只剩大难不死的侥幸。

他无比感激文喻当日告诫,特别是白桥塔案件登上新闻发布会后,崔志强得知《夜港》故事真实,更觉得这位豪门大少充满神秘。

他近期上班,有意无意关注八楼动向,只知道星报集团有部分员工返工,他们人来人往,不少都是这栋大厦的熟面孔,可惜他没在其中见到文喻。

崔志强有心感谢文喻的救命之恩,又不知他缺些什么——除了众所周知的银钱,崔志强虽然有点积蓄,但相比文喻所需,显然杯水车薪。

直至下班,崔志强都有点心不在焉,直到路过报刊亭时照常停下,问下有没新一期《夜港》。

《夜港》是晚报,本来是每日一期,但星报集团情况不好,《夜港》现在发行并不规律,就算上期因白桥塔案件大爆销量,这几日又沉寂下去,不见新刊。

不过这天报刊亭老板在报堆找了片刻后,竟真的递来一张崭新报纸。

崔志强忙付了钱,展开报纸阅览。

没有花绿标签,也没有放大标题,主版是近期某区大桥倒塌事件,看起来非常……正常。

恢复了以往风格么?

他以为还会有文喻执笔的内容。

崔志强心内有些失望,但等他翻到B叠,首入眼的就是熟悉的【我死了】。

崔志强精神一震。

……

深水埗密集的旧唐楼区,灵韵刊社坐落其中。

编辑孙志伟心情不错,前段时间,他偶尔发现《夜港》的冤魂自诉桥段新巧,所以找底下作者借鉴思路,在《灵韵报》上刊登了同样第一人称的猎奇故事。

那期报纸卖得不错,很快白桥塔无头女尸案告破,警署在新闻发布会公布案件真相,《夜港》大卖,用着《夜港》思路的《灵韵报》再度沾光,又吃了一波红利。

不过等底下记者前来询问本期报纸是否再用此写法,孙志伟还是理智叫停。

白桥塔案件后,因《夜港》销量惊人,现下不少三流报刊都在仿写,第一人称再新奇,读者看多了就腻味,还不如回归本来的风格。

记者得了准话离开,后勤阿旺照例将竞品同行最新发行报纸拿过来。

孙志伟随手一翻,发现《夜港》赫然在列。

哦,对,上次在《夜港》找思路后,他有叫阿旺留意此报。

不知道这期有没有新东西可以借鉴下?

孙志伟看得飞快,发现新一期《夜港》恢复了以往风格,和《灵韵报》大相庭径。

B叠,也就是非主版,一般放分类广告等侧重生活服务版面上,倒是有个角落风格熟悉。

仔细一看,果然,又是第一人称自诉故事。

《夜港》没做市场调查?不知道现在很多同行在仿写吗?

再说上次大卖,目击者爆猛料功不可没,成功一次,不代表可以次次成功啊。

这么刻板,《夜港》没落是有原因的。

孙志伟皱着眉头想。

而且他粗读一遍,发现故事性比白桥塔那个还不如,白桥塔至少蹭着社会热度,又是父杀女,这期故事却是贪玩孩童遭凌虐被杀的简单故事。

而且上期故事虽然水平不算上层,但看出作者尽力,有不少情感描写,这次却是全部省去,平铺直叙,简直小学生作文水平。

《夜港》在搞什么啊?

孙志伟真是摸不着头脑。

难道又得目击者爆料?

《夜港》能有那么好运?

……

庙街,人潮如涌浪,露天麻将桌噼里啪啦响个不停,阿叔叼着烟,出牌、碰牌,动作利落,围观的老街坊嗑着瓜子,摇着蒲扇,时不时为一手好牌喝彩。

等华灯初上,小吃摊油锅噼里啪啦,新鲜出锅的鱼蛋在里头翻滚,裹上一层亮晶晶的酱汁,胖嘟嘟、油润润的,用竹签串起,咬一口,汁水在舌尖爆开。

卖牛杂的阿婆守着她的大瓦煲,用长勺慢悠悠地搅着,牛肠、牛肚炖煮得软烂入味,浓郁的香气勾得路人直咽口水。

街面地摊也一个挨一个铺开,像一片五彩斑斓的湖泊。

崔志强和友人正一人一袋鸡蛋仔,吃得满口喷香。

友人是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辖下部门统计处科员,早几日被崔志强拜托查询一份资料,直到周末才有空赴约答复。

“不方便打印,我抄写出来了,你查这个做什么?”友人咬下一块鸡蛋仔,外层酥脆,内层柔软蓬松,不由赞叹油麻地庙街的小食名不虚传。

“难道好好的班不想上了,想搞养殖?劝你不要,环保署盯得紧,政策越多越多,香江要搞城市化,第一产业很难适配,前段时间新闻上大肆宣传大陆的朱湖农场,就是和五丰行合资建立,以后港岛本地的养猪场数量会越来越少……”

友人心中纳闷,崔志强是中环体面白领,好端端竟托他查香江目前的养猪场有多少,又分布在什么地方?除了他想进军养殖业前去考察,他想不到原因。

崔志强正大快朵颐,闻言简单解释几句,就低头专心看友人拿来的资料。

就如友人所说,受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环保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本地养猪场要不缩减规模,要不干脆关门转业,目前较大的几家养猪场,主要集中在新界地区,其余零零散散,几乎不成规模。

友人所给资料中,就有新界区几所养猪场的地址。

“都写在上面,没漏的吧?”崔志强将资料塞入袋中,顺口询问,此时一声铜锣脆响,将他声音掩盖。

友人:“你说什么?”

他嘴里问着,视线已被戏台吸引——粤曲档正悠悠开唱,演员粉墨登场,一时间胡琴咿呀,铜锣锵锵。

崔志强注意力也被转移,一时看得目不转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