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云山过 > 第12章 第十二章 冯家

云山过 第12章 第十二章 冯家

作者:景旧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04 09:50:12 来源:文学城

“第一,圣人身体不好。”

“第二,杨家如今已是死水一潭。”

“第三,冯家冯焕不堪大用。”

雁随掰着手指头,一点一点地数给李绪听。

“不错,沈小娘子字字珠玑,”李绪称赞,“前有李太白文武双绝,今有沈小娘子文武兼备。”

“不过是武功亦是人心,一招一式的变化也是心法。”雁随坦然道,“而且我只不过闲来翻看临山上存的些许书,远称不上文武兼备。”

“不过我很是好奇,沈小娘子是如何知道的?”

“第一条,自然是冯炽说的有些心虚,但无论他知道与否,这都不影响。”雁随撑着下巴,抬眸看向李绪,“圣人正值壮年,他若身强体健,绝不会召一个被贬谪的亲王归京。”

“第二条,自然是世人皆知的了,小公主是圣人唯一的子嗣,却没有封号。无论什么原因,结果却是她的母族杨家没有受到待见。”

“第三条,人越缺什么越显摆什么,更何况为官需低调,压一压自己的声名不是什么坏事,但冯焕却有些张扬了。”

雁随说的没错,宫闱之事她知之甚少,但结果显而易见。

冯炽身在禁卫军,担的是天子近卫之责。

但很显然,冯家并没有给他更多的助力,否则迎驾亲王归京这种事,是绝对轮不上圣人贴身近卫的。

当李绪问起圣人身子时,冯炽并不知李绪在京中是否还有耳目,但他的心虚不算作假,由此可知,圣人的身体状况已经是人尽皆知。如此着急唤李绪归京,定有大事发生。

幽王之祸后,念在先皇后的份上,杨家并未受到太多牵连,只是曾经的国舅爷淡出了众人视野。

成肃三年时,成肃帝给当时的太子宁致帝选妃,杨家出了个太子良娣杨芙,却依旧寂寂无名。

成肃四年,许太傅奉命北上教导失怙恃的襄王殿下,带来了太子良娣孕育一女的消息。

如今算来,小公主已经八岁了,作为圣人膝下唯一的子嗣,却连个封号也没有。

子凭母贵、母凭子贵,后宫前朝密不可分,可这么些年杨家也没有沾到什么光,丝毫没有被起复的意思。

至于冯家冯焕,若是真正堪用,不会在冯家老太爷冯远捷六十出头时称病致仕之后,迅速坐上右仆射之位。

冯远捷的这个儿子,着实不懂得韬光养晦。

“是该赞一句沈小娘子兰心蕙质,”李绪起身,将面前的手炉拿起,“走吧,今日驿长应取了些新鲜蔬果,用完膳该上路了。”

“殿下说得同我要死了一般,呸呸呸。”

***

上京城内,冯家。

“蠢货!你个蠢货,枉我一世英名,怎么生了你这么个蠢东西!”冯家老太爷冯远捷大发雷霆,将手中的茶杯掷向了他的儿子——冯家现任家主冯焕。

冯焕偏头,躲过了他父亲的一击:“父亲莫急,区区小儿罢了,何况我只是让二一试探试探,并非当真要了那小儿的命。”

“小儿!你当他是小儿!你还真当他才十岁吗!”冯远捷许多年没有大动肝火了,“二一那群人能干什么事!六七品官还能勉强动一动,那可是襄王!更何况你的族弟冯炽还是护卫襄王的禁卫军头领,他日若是盘查起来少不了冯家的关系!”

冯远捷自诩走的是平和养生之道,多年来修身养性鲜少发火。可奈何老妻就这么一个儿子,若是不培养这个蠢材,他日黄泉之下无颜再见老妻。

只能是逆子事事闯祸他件件收拾,好不容易这些年算是立了起来,如今节骨眼上又捅了篓子。

冯远捷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这件事等冯炽那边的消息,这几天我暂且饶过你。”

冯焕低头称是。

冯远捷看出这个儿子很是不服,但也不想再纠缠,转而开口问起宫里的消息。

“宫中娘娘现今如何?”

“回父亲,儿子前几日往宫中递了信,娘娘只说一切照旧。永宁殿那位近期也没什么异样,圣人照例五日去一次,倒是小公主病了几次,请了好几回太医。”

“请太医?”

“儿子同太医署令关系不错,他同儿子喝酒时略微提了提,那位的脉案一切正常,小公主确实是高热反复,应是前些时候倒春寒病倒了。”冯焕声音提了起来。

冯远捷见他又有些得意,按住抽他的心思:“这事干的还算不错,不过那边还要盯着着,包括其他宫殿。”

“父亲,儿子一直想问……既然娘娘愈发难以有孕,不若从旁支挑几个年轻女子送入宫中。”

“住口。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冯家不能再出一位皇子了。”冯远捷将目光从冯焕移至门外,扶着桌子缓缓坐下,“更何况终究是我对不起你妹妹,我们冯家,亏欠她许多。”[1]

***

长秋宫一贯冷寂,未曾想正应了秋字萧索。

“娘娘,您今日又在风口上坐了半日,您可要保重凤体啊。”皇后冯灼的侍女闻琴上前,往她的身上披了件披风。

“无事,也不是一日两日了,要病早该病了。”冯灼不是很在意,她抬起头看向天,“这皇宫的天,看上去永远都是四四方方的。”

“娘娘……”闻琴欲言又止。

“你也不必想法子劝我,这么多年了,也不是没习惯。”冯灼笑了笑,脸上终于有了昔年的明艳,“也不单单是我一人不好过,眼瞅着都不好过。”

冯灼是宁致帝李绍母家的侄女,成肃元年,成肃帝指婚,年末,时年十七岁的冯灼同与她同岁、刚封为太子的李绍成了亲。

婚后,因婆母是她的亲姑姑,冯灼也并没有受到为难,只是同李绍之间始终保持着不冷不淡的关系。

又因为婚后一直未孕育子嗣,成肃帝又仅有李绍一个儿子,成肃三年,太子选侧妃,杨家杨芙入东宫成了太子良娣,同其他几个小娘子成为她的姐妹。

李绍依旧保持着对后院的冷淡,五日便来她这里一次,坐上一坐,偶尔去其他侧妃良娣那里转一转。

直到成肃四年的宫中元宵家宴,李绍隔着她牵过杨芙的手,同成肃帝道喜,说良娣杨氏已有三月身孕。

一刹那,冯灼觉得浑身冰凉,脑子嗡的一声。

她清楚,这是李绍给她的屈辱,给冯家的屈辱。她强忍着,给成肃帝道喜,给皇后道喜,给李绍道喜。

事后,她的姑母拉过她的手,告诉她无妨,不过一个良娣的孩子,若是男孩便抱过来由太子妃教养。她笑着点了点头,回到东宫时却有些脱力地坐下。

她是他父亲四十来岁才得来的幼女,是手心里长大的珍宝。

为了表示对她的爱意,她的父亲用了同哥哥一样的排行给她取名,教她读书写字盘马弯弓。[2]

冯灼以为,日后她最好的婚事便是榜下捉婿,挑一个顺眼又有才的读书人成亲,这样也不怕受到欺负。

直到十五岁时,父亲告诉她,她要准备做皇后了。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时冯灼未见过李绍一面。直到大婚当夜,她才见到自己的郎君。

李绍是个病弱的少年,虽很俊朗但脸色淡淡的。她拿不准李绍喜欢什么样的女子,便有些拘谨,周公之礼也不过是草草了事。

她清楚她与李绍并无什么情谊,不过是顺应父母的心意绑在一起,彼此之间也不过维持着表面的相敬如宾。

直到后来杨芙入了东宫,她见到李绍温和地扶起行礼的杨芙时,眼中遮掩不住的爱意,才知道李绍原是偏爱那般娴静温柔的女子。

直到杨芙怀胎,冯灼突然有些恨,凭什么她要在这孤孤单单的,要做李绍的附庸。但又想到家族门楣,她又有些泄了气。

后来杨芙生女,她也很是庆幸,若是一个男孩,她的父亲她的姑母定会让她夺来那个孩子,她不想做个恶人。

如今十余年夫妻,她与李绍之间,她总觉得,快要连表面的和平也维持不下去了。

她有时还会恶毒地想:“李绍,你不如死了,你死了我就解脱了。”

***

春风有些暖意,侍女扬画恭敬地走上前:“娘娘,永宁殿贤妃带着小公主来了。”

冯灼懒得梳妆,便告诉扬画:“直接请过来吧。”

杨芙领着小公主,婷婷袅袅地走来,临近时冯灼看见她的脸上很是惨白,气色比她还要差上许多。

“妾给娘娘请安。”说着便拉着小公主行礼。

“儿给孃孃请安。”小公主声音甜滋滋的。

“起来吧,圆圆来孃孃这里。”冯灼倒是颇为喜欢这个小丫头,转过头对闻琴说道,“取公主爱吃的樱桃煎来。”

说着便将小公主抱在了怀里,对杨芙说道:“圆圆如今也八岁了,圣人怎么还没想着给她取个大名赐封号?”

杨芙轻轻地摇了摇头:“圣人不愿,说是慈恩寺的大师算过,圆圆十八岁时还有一劫,取了名字反而不好过。”

“他不是修道吗,怎么又信了秃驴那套。”冯灼冷哼了一声,转而关心起杨芙,“说来你身子也是差,怎么瞧着越养越不是了。”

“前几日圆圆病了,妾心里记挂,因此没怎么睡好。”杨芙细声说道。

“罢了,你早些回去休息吧。圆圆便在我这用完午膳再回吧。”

他人或许以为,冯灼同杨芙乃水火不容,毕竟杨芙孕育了圣人唯一的子嗣,但其实不然。

他们之间的关系,甚至称得上友好,只是因一个男人而有些利益冲突。

抛开各自的家族和立场不谈,若是闺中相识,她与杨芙或许会成为很好的密友。

她很喜爱同温和的杨芙说说话聊聊天,她说话时杨芙倾听时会微微侧身,那双沉静的眸子会温柔地注视着她。

皇后对圣人的态度——打工人对上班的态度,大家一起毁灭吧。

***

[1]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乎人乎!(出自《易传·彖传下·丰》

[2]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出自唐代·韩愈《雉带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十二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