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一夜不得好眠的华书,终于在天明时分放下了心里的那点别扭,睡了个大懒觉,神清气爽准备出门。
渭源乡的城墙建造就要启动了,她对这种基层工作很有兴趣,准备着一会儿就去挑选几个擅长督造的门下吏,体验一把修城日常。
而且她来这边好几天了,却还没机会好好逛一逛姑臧城,今日正好一并做了。
这一定是美好的一天!
如果推开门没有人在守株待兔的话。
一看见雁守疆,华书就忍不住皱了眉。
昨夜被李广利一搅合,百姓们都不敢再聚,只能匆匆散了,华书和郑家人告了别,承诺过两日再来看红鱼儿,便直接回了归义侯府。
她并不想掺和雁守疆和李广利的明争暗斗,此事终究伤不到她的利益,甚至有刘瑰和卫子夫在,她与太子的关系还更亲近一些,但是如何政斗,都不应该以损伤百姓的利益为代价。
雁守疆与匈奴对阵数年,手下骑兵精良,是武威郡所有百姓的保障,在她心里,西征大宛也好,朝中博弈也罢都没有百姓安危重要的。
她心中已经不由地偏向了雁守疆,还以临尘公主之名帮了他一次,若再掺和进去只怕会损了长安的情谊,所以还是希望雁守疆能离她远一点。
但是架不住对方硬往跟前凑啊!
“雁将军伤势未愈,这么早……这个时辰找在下可是有什么事情?”华书眉头微颦,不仅没有走上前,还往后退了半步。
雁守疆眼睛一眯,突然笑道:“听说孟小郎君今日要在城里逛逛,前两日得小郎君鼎力相助,雁某感激不尽,愿略尽地主之谊带小郎君转一转。”
说完也不等华书拒绝直接转身往外走。
华书莫名其妙地看向立在下方的安荣:“你答应了?”
安荣赶紧摆摆手:“郎君没发话我怎么敢擅自做主。”
“那他……”华书无语极了,刚抬手一指,就见雁守疆带着不解地神情回过头来,随后下颌微扬,双手抱胸,静静地等着她。
谁不敢去谁是狗!
华书一怒抬步跟了上去。
·
“姑臧城南北七里,东西三里,因地形缘故,又有卧龙城之称。”
“那边,就是当年的休屠王筑金人祭天的祭台,不过金人现在已经由陛下珍藏了,就给剩了个光秃秃的祭台……”
华书眉头一挑,休屠王的金人,应该就是甘泉宫那个吧?
正回忆着,雁守疆突然话头一转:“孟小郎君可见过那个金人?”
华书立时后背一麻,侧首看了过去,雁守疆却神色如常,甚至见她看过来还露出了浅笑。
“雁将军说笑了,孟某一介白丁哪里有机会见陛下珍藏之物?”
雁守疆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继续介绍:“因此地为匈奴所筑,建筑风格略显粗犷了些,那边,是匈奴遗留依地形而建的土墙,虽丑了点,但是防风效果极佳……”
姑臧的建筑风格确实颇为粗狂,不说匈奴遗留的建筑,便是后来新建的也多以土石为主,外层涂以石灰,在初春的阳光下透着一股冷硬的肃杀之气。
建筑的美观自然有所欠缺,但与此处行装各异的人对比起来却别有一番风味。
姑臧城内,以汉人为主,却也有着不少胡族,这些胡族大多身材魁梧五官深刻,和汉人的区别倒是很容易辨认,但是要让她具体说是匈奴、羌人还是月氏移民,她可就说不清了,只是各种口音交织响起,颇为有趣。
胡族男子胡子拉碴略显粗狂,胡族女子倒是飒爽英姿,有着几分胡汉结合的风格。她们穿着艳彩的衣裙,分外干练,却又似汉人女子一般盘发,多配骨簪、木簪,耳上更是穿着各种装饰,看得华书不由摸了摸耳垂。
雁守疆讲得很细致,从民风建筑到军防工事,从姑臧城内各处城门的位置,到城门分别通往何处,从四条主道的分布,到街道不同的功能,无不详略有度。
华书却在倾听之余盘算不断。
雁守疆在怀疑她的身份,这可不是什么好迹象。
她静等着雁守疆下一步的试探,却直到出了城门都没见着动静,心中不由疑惑。
斜阳将两人的影子映在城砖上,这城墙足有两丈余高,城门甚是高大,木制的门楼雕刻着瑞兽飞檐,看着很是气派。
城墙上每隔两丈便有一人驻守,十数人的小队不间断地巡逻,城墙下防卫更是严密,进出皆需验证符传,带有货物的更是要仔细盘查,严禁挟带。
华书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等偏远之地,又是从游牧民族手中夺过来的地盘,自然是比不得长安等地充满了底蕴的气派,但这至少是一座防护严密,规矩严格的县城。
突然,雁守疆问道:“要骑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