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澈,字满,
一女孩素衣布鞋满街跑着,在一家小卖店停了脚,大喘气喊着:
“满儿,村头李大爷和张大伯又打起来了!咋办啊?”
这女孩是元澈的邻居家,自小一起长大,不是姊妹胜似姊妹。
“阿秋~跟你说过多少回了,凡事不要慌,这次又因为啥?”和女孩同样穿着的元澈在店里结了账,拍了拍阿秋的肩膀,见怪不怪问道。
“屋子……地……你还是自己去瞧瞧吧!”阿秋大喘气,理不清千头万绪,难言道。
元澈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大家对她再是知根知底不过,长大后自然而然也成为了村里的乡老。
元澈知晓后,随后便匆忙赶着村头去收拾这些琐事。
村头——
一些村民在此围观拦架,元澈和阿秋上前阻止他们,“干嘛呢?干嘛呢?”
“满儿,你给我评评理啊,他要修整房屋我管不着,但你屋子要占街道把我家大门给遮住,我和我妻儿如何进出家中啊?”张大伯不满道。
“呸!臭不要脸,那本来就是我家的地,之前你屋小,我家祖上当初好心给留下这条道,也方便大家通行,现在路也多了,街道更是四通八达,也不差这一条,我现在修整房屋,无非就是拿回我自己的东西,地契还在我这呢!你自己把门建在这条道上了,怨我啊?”李大爷辩驳。
“这房子住了这么多年,我总不能把门突然给他扭到房那头吧,你看着咱这么多年的邻居份上,别为难我了!”张大伯乞求道。
阿秋给元澈解释:“前不久,李大爷的大女儿嫁了富商,对方给了不少彩礼,李大爷这才有钱修整这宅子。”
“咋的,让了这么多年还不够,还想着占便宜呢?满儿,大伙都信你,你来给我说道说道。”李大爷继续掰扯。
元澈听了这么多,听懂了个大概意思,只是这事确实有点难办,眼看大伙都在等自己回音,陷入了一番思虑。
张大伯怕遮挡自己家门口,进出难,李大爷又本身是个吝啬之人,吃不得一点亏,前不久梳理家财之时意外得知这条街道之事,不得可着劲要回来这些地儿。
眼看着俩人又要打起来。元澈上前制止道。
“行了,李大爷,你不就是想要这条道吗?若有人此时按市价想买下这条道,你可愿意?”
“话是这么说,这么小的道又不能盖屋舍,买它干嘛?若真有人买,我自然愿意。”李大爷回道。
“好!”
元澈转头又对张大伯问道:
“张大伯,你是怕他们修整房屋挡你家门口不得出入,对吧?”
“是啊”
“那你可否愿意按市价买下这条道呢?”
“这可以是可以,但我现在手头没有这么多的钱呀!”张大伯为难道。
“这条道本来就是双方都通行的,总不能一直让一户承担。要不这样,你们两家一半一半?”元澈道。
大伙纷纷议论这方法可行。
“那也行吧!”张大伯回应。
李大爷可不放过任何一条财路,正好那条路对自己的屋子也不是必须要的,忙抢道:
“也是现银不够的话,我这里可以打欠条啊!”
李大爷知道张大伯是个老实人,打下的欠条也会安分偿还的,自然放心。
张大伯想了想,便同意了。
双方写了欠条,按了手印,元澈和大家伙儿都是证人。
张大伯小声嘟囔着:“你怎么就没流传下来你祖上的大方呢!”
李大爷小声回复道:“放心吧,我这吝啬呢,也是生财之道之一啊!”
此事罢了。
“完了完了,阿婆让我给她买的盐落在掌柜的那里了,我得赶紧拿去”元澈突然意识到。
阿秋陪元澈一起去了。拿回后,一起回家。
阿婆家对面就是元澈家,元澈家隔壁就是阿秋家。
唯一不同的是,阿秋有她的爹娘疼,而元澈什么也没有。
阿秋和元澈一起串了阿婆家的门,阿婆做了一桌子的菜,见满儿和阿秋来,忙笑着迎接道:“就知道咱满儿最能办事了,阿秋也能干啊!”
“消息传的这么快啊!”元澈惊到。
“看你说的,这村里村外,有点风吹草动的都晓得哦!”阿婆轻轻拍了拍两个小丫头的脑袋。“快过来吃饭吧!对了,阿秋,把你爹娘也叫过来一起吃吧”
“好”阿秋说完便出门叫她爹娘过来吃饭。
阿秋的父母是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人憨厚老实本分,这么多年对元澈也是多有照顾。
不一会儿人齐了,大家在庭院里围坐在圆木桌前,诉说着今日事。
……
“今天的事我在地里可听说了,咱家满儿可真厉害!”阿秋的父亲道。
“你说,我们阿秋要是有满儿一半的聪明伶俐该多好呀!”阿秋的母亲道。
“要不是我及时叫上满儿,这时他们指不定还在那村头打着呢!”阿秋道。
“是是是,阿秋也是能干着呢!”阿婆夹了个肉给阿秋碗里,笑盈盈道。
“哪有哪有,不过是一些琐事罢了。”元澈谦虚道。
“可怜我们满儿,摊上那么个无能的爹,娘又跟人跑了。”阿婆可怜道。
元澈不当回事,继续大口嚼着阿婆做的菜:
“想那么多干嘛?我的人生呢,就是吃好,喝好,睡好,过好自己的日子,安安稳稳过完这一生,嘿嘿,再说了,这不有你们嘛,这道菜真好吃!”
饭桌上的人不免有些心疼她。
……
当朝内阁首辅原本只是一阶书生,与元澈的母亲情投意合,因博学多才,足智多谋,获得皇帝的青睐后,才登上了如今高雅之堂。
可惜皇帝同时还赐了一桩婚,首辅不得不娶,那时已有了元澈,首辅想着把她们娘俩接回来,让元澈的母亲做妾,接到身边也好弥补她们,可偏偏当时娶的是个将军家的女儿,又带点傲气,不让他纳妾,元澈的母亲身份卑微,得知事情后也不愿做妾,这不情不愿的事,首辅自然做不成了。
几年后,元澈的母亲又跟了个富商,这富商又对她极好,也不纳妾,就是不想养元澈,讨嫌。
她母亲权衡利弊,再三思量后,决定抛弃元澈,跟富商走了,毕竟是她的母亲,给她想好了后路,给了她一块玉佩,让她去投靠她爹。她收下了玉佩,母亲默认她愿意去投靠她爹,可她没去,她知道去那里也是讨嫌,给首辅夫人添堵。
元澈很清楚自己的地位,他就是一个多余的,可那又怎样,她又不是没有心,在这个小村庄里对她好的人她一个个都记着呢。她母亲走之前还留下了个小破屋,也就是她现在住的屋子。
吃完饭后,大家也各回各家休息去了,夜色逾重,元澈躺在自己破旧的小床上,有时候也在想当初为什么父母都不想要她呢,后来她想清楚了,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想要的日子,都想让自己过的幸福一点罢了,她的父母也都不是例外。
第二天
元澈和阿秋一大早去了一家书坊,
“卫大哥,你的话本子何时才能续到下一章啊?我们都迫不及待想看后话了呢~”元澈催促正在写书的卫大哥。
“别着急呀,满儿,我呢绝不是以次充好的人,既然呈现给看众的,就要精益求精,要完美!”卫大哥放下笔墨,继续说:“难得你们俩这么喜欢我写的书,给予你们优先阅览权。”
说罢把新写的书递到她们面前,两个小丫头眼里像是看到了光一样,贪婪的看了一上午。
午时,阿秋回去给爹娘帮忙去了,元澈则去一家酒楼给人帮忙,每月结余的工钱也会买些酒肉宴请大家,其乐融融。
酒楼的掌柜钟叔人也不错,偶尔也会让膳房多做些让元澈带回去,给阿秋她们解解馋。
这村里的日子平平淡淡,让人惬意,直到有一天,打破了这份田野间的平静。
元澈一如既往地收工回家,夜里,元澈这晚正算着她这个月账的出入。
突然有一蒙面的黑衣人闯进家里,吓得元澈拿起旁边的扫帚,正冲着那黑衣人胆战惊慌道,“你谁呀,哪来的?”
眼看着那黑衣人腹部中了伤,捂着伤口做手势示意小声点,
“有人追杀你?”元澈问。
“你怎么知道?”
“还真的是啊!话本子都是这么写的。”元澈暂时放下了戒心,坐下来喝了口水压压惊,毕竟这种人都是暂避一下,一会儿就应该走人了。
“我现在受了伤,需要在你这里暂时住上一段时间。”那黑衣人说道。
“噗~”元澈刚喝下的水又被呛了一口。
“你还要住?我这里可没闲地儿,呐,你也看到了,一间大堂一间内室,那有你住的地方呀?”
“待我修养好便走人,我住大堂即可”说罢塞给元澈一袋银子,“这是酬谢,十日之内若还没走,我再加钱。可否?”
元澈看着那些碎银,快赶上半年的工钱了,瞬间开颜,“可……可以,当然可以,那个,要不你住内室?”
“不必。”
“那我帮你拿张被子。”
那人没在说话。
元澈心想真是天降横财啊!哈哈哈哈哈哈。
拿被子~拿被子~元澈跑去内室橱柜上翻找着,
听着今晚外面的声音倒是乱的很,也管不了那么多,还是给大堂那位金主找被子要紧。
忽然“哐当”一声,元澈的窗户破了,地上坐了个大公子,这位可不像刚刚那位如话本子上所说,瞧他着衣布料金贵,细皮嫩肉,却又灰头土脸,倒像是富家子弟,落魄的那种,可他总不能再被追杀吧?
有了前车之鉴,元澈见怪不怪,却还是忍不住问,毕竟闯的是自己家。
“你又是谁,你又怎么了?”
“冒……冒犯了,姑娘”这位富家公子拍了拍自己的衣裳,捋了捋头发,浑身上下修整了一番,做了个辑,继续说,“吾乃京城柳家三少爷,你可称我柳三。”
每天晚上10点,欢迎大家来看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初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