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月明 > 第77章 乱了

月明 第77章 乱了

作者:冠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12 01:54:22 来源:文学城

平康初年的太极宫以一桩凶杀案为开端,从元正日至正月十五三法司连日查案,却未能找到凶手的任何线索,案情一直停滞不前。既然追查未果就要继续查下去,三法司面临既不能盖棺定论又不能置之不理的困境。

太极宫一方在此期间问询过一次案件进展,顺便道了一句“尽快”作为督促,在唐颂听来秦哲的心态似乎并不迫切。

一个正六品官员的凶杀案并不会干扰宫中的节庆,吕庆是争权者奉祀权力的贡品,他们醉心于他的死亡,不会对他施舍一丝怜悯。上元节夜宴如期在咸池殿举行,雪停了,宫墙围护的四方天里仍堆积着厚重的阴霾。

唐颂站在殿门下一盏光晕中,视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从她身侧经过步入殿中,其中一些人脸上流露出一种麻木的疲态,也许他们是被迫融入这种假热佯亲的局面,支撑一场又一场宫宴开始又消亡。

酒宴上的氛围正浓烈时,秦哲举了杯,向幽州节度使梅向荣敬酒:“梅督进来身子可好?听说今年是你七十一大寿了。”

梅向荣是和顺永帝打过无数交道的老臣了,他深谙君臣之间的言词隐微,况且当下各方关系正紧张,秦哲平白无故问候他的安康,话里多半含着其他意思。他同样笑得亲热,举杯回道:“劳陛下记挂,且康健着呢。”

舞乐停歇后,殿中肃然无声,两人的对话被在场所有人听得一清二楚。秦哲放下酒盅笑道:“朕看了兵部呈送上来的牒文,今年梅督考课的等第是上上。”

好端端的突然提到官员考第,梅向荣面色微变,他看了燕王一眼也放下了手里的酒盅:“老臣德薄能鲜,能得到朝中评定的上上等考第,实乃荣幸至极。”

秦哲笑着从手边够到一封牒文翻看起来,“其实朕很好奇梅督的考第朝中是如何评定出来的?”

唐颂在殿门外听到秦哲手中纸页轻微的翻动声,她暗暗一惊,不出意外秦哲翻看的正是兵部在年前十一月期间考课的相关牒文。殿中所有人的视线集中在秦哲面前那封牒文上,神色各异的静观事态发展。

梅向荣不接话,秦哲继续道:“大秦文武官员考课,对都督、节度使、经略使的考核尤为严格,因为这类官员通常统辖数州,职责重大。节度使主要以“销兵为上考,足食为中考,边功为下考”为考核标准,此外各地节度使考核标准中还包括“户口有无增益,土地有无荒废”这一项评判标准,梅督可认同?”

“回陛下,”梅向荣尽量维持着恭敬的口气道:“此乃官员考课之法规,臣认同。”

“实不相瞒,朕翻看了去年梅督呈送至朝中的所有牒文,根据梅督自己的说法,去年秋季,河北道有过一个月的旱情,梅督所辖包括幽州在内的四州受到了旱情不同程度的影响,顺永四十四年间四州总人口的增殖与四十三年相比有一定减损,大概相差八千余人,荒废的土地有十五万亩左右,可否属实?”

幽州节度使统辖河北道幽州、蓟州、易州、瀛洲这四州。梅向荣再次给出肯定回答:“确实如此,陛下所言均是臣陈奏的事实。”

“好,”秦哲道:“朕相信梅督的陈奏皆为实情。那么朕就要问了,幽州已多年不遇战事,“销兵”一事梅督却是做到位了,其他方面呢?既然去年四州的户口没有实现增户,土地也未能实现多余的垦荒,四州百姓是否真正“足食”了?梅督的考课等第为何是“上上”?若是让朕来评判,给个“上下”已是勉强。”

秦哲这番质问毒辣又嘲讽,面薄的官员可能脸上就挂不住了。梅向荣是在宦海中浮沉几十年,亲自带兵打过大大小小几场仗的军将,他与秦哲这位新帝交锋,面色始终不动,解释道:“旱情属于天灾,是不可控的因素,去年遭遇旱情的不仅是河北四州,但是只有臣把四州的损失降至了最低,如果陛下将四州户口和土地损失的数额与他州进行对比,结果一定一目了然,臣问心无愧,请陛下明察。”

秦哲并不买账,抓住他话中的漏洞道:“梅督误会了,朕并不是否认都督的功绩,只是质疑朝中官员考课的公正性,”他说着又从案上挑出另外一封牒文道:“去年河东道也有四州在秋季遭受旱情,河东节度使倪振抗灾除旱的功绩也十分斐然,但是他的年末考课评得是“中上”的考第,为何两位节度使情况类似,考第却大相径庭?这让朕不得不怀疑朝中在评定官员考第时用了两套标准。”

梅向荣知道这次遇到硬茬儿了,在没有斟酌好措辞前,他选择暂不做声。于是秦哲依次看向了兵部尚书乔盛和门下侍中兼尚书左仆射贾旭恒,问道:“节度使属于武官考核的范畴,考第由兵部负责定夺,门下省负责覆核所有文武官员的考课结果,乔爱卿、贾爱卿,梅督如何被评定为“上上”?也许你们二位可以为朕解惑。”

两人给不出正当理由,在梅向荣考课一事上,他们出于对燕王的服从,确实徇了私情。秦哲揣着条理分明的牒文主持上元节大宴,一问问住了燕王一派的三个人,显然此局就是冲着燕王而来。

秦哲和温绪近日的来往相对隐蔽,唐颂未能从太极宫探听到今夜事发的迹象,但是她早已有所预料。回想起他们两人之前那场对话,她恍然,好一个光明磊落。

在此事上,温绪没有诬蔑任何人,也没有使用阴谋,他挖掘事实,再用事实本身的肮脏攻奸燕王派系,秦哲出其不意的发难,当众置燕王于难堪的境地,而且使燕王一派无从回击。可以说是阳谋的至高境界了。

殿中的燕王看向齐王,齐王切断他的视线,笑着饮酒。

齐王这次又出了一个妙招。

殿中各方势力持续僵持,打破沉默的是秦哲,他道:“无人能解答朕的疑惑,可见此事确有蹊跷。背后的弯弯绕绕,朕不愿再去细究,徒增君臣之间的不睦,朕只当这是两位爱卿的无心之过,兵部和门下省的政事繁多,偶尔的疏失可从宽对待。”

他的话没有说尽,但他停下了话头,梅向荣、乔盛和贾旭恒便默契的利用这个空当泥首谢恩。

秦哲对他们的态度很满意,点了点头又看向梅向荣,“幽州一带关山险峻,据河北道平原之要地,控大秦东北之防,北狄突厥、东夷契丹强盛之时,常南下侵扰大秦,辽河和桑干河两处河谷是两国南下时选择的主要途径,幽州本身就是两处河谷的据守要地,围绕幽州的几处关隘同为扼制夷狄入侵的险要之处。出于对大秦边防的长远考虑,当下幽州节度使之职需要一位合格的将领担任,梅督年至古稀,也当悬车居家,安享晚年了。”

原来考课一事只是引子,秦哲最终的目的是奉劝梅向荣致仕,革他的职,卸他的军权。等他手里的军权卸了,燕王就少了一方势力的扶持。

梅向荣是军卒出身,官员考课那等笔墨把戏他并不十分看重,“上上”考第给他,他就接着,不给,他并不过分计较,但是提到军务,谁要说他不行,那就是践踏他的尊严。

“臣从顺永初年就跟着我爹镇守河北道,瀛洲臣驻了十年,幽州臣驻了十年,好汉不提当年勇,就往近了说,四十年间武州跟突厥开仗,是谁带兵驰援武州击退突厥的?”梅向荣冷笑不已,“臣老了,腿脚慢了,可遇到战事,我梅向荣可从来没慢过。陛下赶上了好时候,从先帝手里接了个太平世道,不知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是个什么滋味儿,防御布控最忌讳坐而论道,若是人人看了舆图看了沙盘就能学会排兵布阵,哪儿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说法?河北道哪处关隘有几道沟渠,舆图上显不出来的,在我梅向荣心头印着。我梅向荣驻守幽州一日就能保河北道四州一日安如泰山,换个人他敢给这样的保证么?臣这十年幽州节度使做的到底合不合格,朝中上下有目共睹。河北道“销兵”十年,为何会“销兵”十年?这十年间没我梅向荣半点儿功劳?“上上”的名头臣不稀罕,就是年年判个“下下”等,臣服气,臣不敢有二话。如今陛下一句话就让臣告老归闲,臣不服,恕臣不能从命。”

“梅督别动气,”秦哲笑道:“朕知你功不可没,然大秦文武官员六十致仕,有殊勋异绩者可酌情延期至六十五,梅督眼下七十有余仍不肯放权,岂不是恋栈之为?朝中谋臣如雨,将相如云,梅督不让位,后辈哪来的出头之日?”

梅向荣嘲讽似的笑:“是啊,朝中多得是能臣干吏,陛下既然知道,就该重用他们,而不是什么城狐社鼠之辈。”

秦哲嗔视他,冷声问:“梅督似乎意有所指。”

梅向荣梗着脖子跟他对话,“陛下觉得没错,老臣就是有所指。取友必端,用臣必贤,一个阉宦能有什么经国之才?陛下要当心,切勿受其蒙蔽了。”

梅向荣暗骂温绪的这番话其实是朝中很多人的心声,正经官员谁瞧得起宦臣,宦臣就该在内宫谋事,自古走到前朝受天子宠信的宦臣哪个不是臭名昭著?哪个没有揽权怙势?但因梅向荣是燕王的外祖,温绪似乎为齐王谋,即使他们赞同他的话,也不敢随便开口帮腔,免得被裹进夺嫡的派系中。

无人充当和事佬,双方的对峙愈演愈烈。

“梅督何意?”秦哲正言厉色的问:“你这是质疑朕的用人,准备违抗圣旨么?”

梅向荣瞥了眼齐王道:“佛旨纶音臣哪儿敢不遵?怕就怕这不是陛下自己的意思。”

秦哲跟着他也看向了齐王,池浚在此时有了动作,他恭敬俯身朝向梅向荣道:“大秦官员考绩幽明有别,各级官员的进退升降主要由其政绩得失决定,近些年河北道与突厥、契丹僻壤的各州和平安宁,这都要归功于各州都督,各方节度使,朝中无论如何都不能否认梅督在军务方面的政绩。考第只是一类依据,朝中任用高官重臣从来尊重其本人的实绩,即使梅督的考第为下下,综合评定以后梅督也是幽州节度使的不二之选。但是朝中官员的黜陟同样也要遵照律法纲常,如陛下所言,梅督的年岁已远远超出律法规定的官员任用年限,陛下若是继续再为梅督破例,于朝中其他官员来说并不公平。陛下宽宏大量,无意追究乔尚书和贾仆射两位大人的过错,然而御史台秉持律法行使弹劾之权时,必将与王言相左。”

他最后看向秦哲道:“职责所系,请陛下明示。”

御史大夫的本职就是通过刑法典章纠正百官的罪恶,池浚和整个御史台若是动用弹劾之权来制裁燕王一派的这三人,他们的违失如何也抗衡不过所谓的法章。

池浚属齐王的派系,但他抬出法章咄咄逼人,针对的是燕王,这恰恰合乎了君上之意,秦哲若是收回大度的心胸,准许御史台行使职权,梅、乔、贾三人都要接受弹劾,池浚肯定会借着这个机会深入纠察幽州、门下省和兵部的政务,届时不管他查没查出对燕王不利的证据,只要秦哲这个傀儡愿意听信,没有?没有御史台也能强行找到。

是非黑白,谁掌权谁的话就是绳墨。依据所谓的章法,阳谋可谋,阴谋也可谋,所以,秦哲点头的后果就是燕王一派彻底陷于被动。

然而秦哲急于剪除燕王的势力,他不可能不点头。今日他就是要杯酒释兵权,逼着梅向荣卸职。

秦哲颔首,眼看同意的话就要出口了,座下传来一声低咳硬是把他的话噎了回去,出声的人是靖王,其实他的那声咳音量极轻,若放在平日可能就被人忽略了,但响在落针可闻的大殿内,足以吸引所有人紧绷的神经。

秦衍没有给任何人喘息的机会,轻咂了口酒,漫不经心的挑眉,“此事,操之过急了吧?”他一人与满殿人对视,“边防布控容不得一丝疏懈,朝廷要换人,换谁?梅督退了,谁来补这个缺?新将去往幽州上任,总得让他和四州的兵士、军务有个熟悉的过程。梅督驻守河北四州二十年,资历深,经验老道,一年到头的考课都不符“上上”等的考第,那么新将能否应对天灾?边境哪天真的起了战事,新将能否防御得当?”

他说着看向池浚:“池御史方才的话很有道理,大秦东北边境能与北狄、东夷两国相安无事,多亏那些个带兵的将领,州与州,将与将之间有时需要相互援兵,所以说新将要能服众,其次还要具备与饶乐、江城等都督府、平卢等节度使以及安东等都护府通力合作的能力。朝廷要派个生人前往,此人至少得花个一两年的时间才能完全熟悉州内州外的军务。当然,如果是直接启用梅督的裨将,方才的话只当是我的废话。”

幽州的东面北面还有其他州的都督带兵驻守,固守东北大局可不止他梅向荣一人,池浚方才提到其他将领,是为了弱化梅向荣在东北边防起到的作用,幽州战略地位是重要,但真正跟突厥、契丹搭界的是其他州,那些州的将领才是真正能望见邻国草场里牛羊的将领。

秦衍看待问题的角度十分刁钻,他的话也是经验之谈,如果他的质疑不能被合理解答,反过来就说明幽州节度使梅向荣的位置暂时无人能替换。

任用梅向荣的裨将对于秦哲和齐王一派来说根本没有意义,梅向荣手底下的人那还是听命于燕王的人。

乱了,在靖王加入这场对话后,局面彻底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