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月明 > 第175章 寰宇昭明

月明 第175章 寰宇昭明

作者:冠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2:33 来源:文学城

平康二年,七月二十五。

暑热消退后,那场预示中的秋雨如期降临,接连下了有一个多月,凉州城内的余粮已经见底了,各道军营中森严寂静,人们心底共同怀揣着一份隐幽的心绪,它压抑无声,静至极点,反而像是叫嚣。

唐颂抬头仰视,黏腻的雨丝勾连,像一张稠密的蛛网,撒下无边的触角,围困一方天地。上苍怎会不识世间苦难,不闻人间祈祷,它只是选择了袖手高坐,冷眼旁观,永远。

卯正,军中开饭了,灶火的热气跟雨天的凉意交融,白雾就是它们的边界,唐颂穿过,看向沸腾的锅,里头正煮着小麦蒸饼,钟黎跟上来,她问道:“米吃完了?”

钟黎有些为难的道是,“其他的粮食也没剩多少了,打今儿起就得按照原计划开始节食了。”

兵员们排着队打饭,一人只能捞一个蒸饼,还有一份枣子般大小的黄豆浆水饼当做咸菜就饭吃。她看着雾气中那一张张面色模糊的脸,有些出神。

“司长,您的。”钟黎习惯叫她司长,私下里总这么称呼,端了饭碗给她。

唐颂回过神接过,那黄豆浆水饼的味道极淡,因为调味用的食盐同样短缺,她没有对策,食不知味,嚼了几口便囫囵吞咽下去。

独孤上野撑着伞向那间草棚走去,里面的人儿正望着檐下滴落的碎珠发怔,周遭是晦暗,她的轮廓却被一层神圣明耀的光晕勾勒,每当看到她时,他的心底就会渐起温柔。

“苍苍。”

她轻轻打了个颤回过神,循声向他视来,笑了。她刚刚过了反胃的阶段,下颌瘦成了尖,那笑意牵出他心底的一丝酸疼。

她起身迎他,帮他收了伞,独孤上野放下手中的食盒,抚摸她的腰腹,笑道:“总爱上这儿来,又穿得这样薄,会着凉的。”

苍苍摇头,“现在是两个人了,我总还觉得热呢。”

她拉他坐下身,他打开食盒给她摆膳,她问他,“殿下用过了么?”

独孤上野颔首,把勺子筷子塞进她手里,“快快儿的,趁热吃,你嫌羊奶膻味儿重,今儿换了牛奶。”

她想必是饿了,进食时两塞的肉翅撑得滚圆滚圆的,吃了蒸饼、浆水饼,喝了一整碗牛奶,惬意的叹了口气说吃饱了。独孤上野瞧她吃得香,忍不住暗自发笑,最后抬抬下颌,指着她剩下的半碗米粥说:“还剩下那么点儿,吃完。”

苍苍嘟着嘴撒娇,“我真吃饱了。”她把米粥端到他面前,央求他:“殿下帮我吃了嘛。”

勺子探到他的唇边,独孤上野无奈的笑,两人离得这样近,目光投向她的眼底时,他微微顿住,复又道:“我只吃一口,剩下的苍苍给吃完,好么?”

她微微撇嘴,眼仁里一瞬而红,又极力抿出了笑,点头说好,他咽下一口米粥,从她手里接过勺子,接着他喂出一口,她就乖乖吃下一口。

两人保持着默契的沉默,这是军中的最后一口米,她察觉出来了。

“苍苍为什么爱呆在这儿?”

“它像府上的那间花厅,眼下这个时节,菊花已经开了吧。”

原来如此。

凉州是没有花色的。

她孕期有五个月了,偶有胎动的迹象,这一次恰好他在,独孤上野蹲下身,枕在她的心腹上闻听着一条生命的生长与挣扎。

“将来她一定跟苍苍一样可爱一样漂亮。”

“这时候能听出什么信儿?”苍苍含泪嗔怪,“殿下,我很漂亮么?”

“当然,这是什么傻话?”

她捧起他的下颌,凝视他说,“但是,得像殿下的眼睛一样。”

她正与全天下最温柔的一双眼眸相视,纵深千尺万尺的桃花潭水,清波荡漾着,秋雨遇它,也下成了一出暖调。

“殿下,我是不是拖累你了?”

“胡说,苍苍,不许再说这样的话。”

他起身,揽过她的一侧脖颈,“为什么会这样想?”

“可是……”她有些哽咽。

“会有办法的,没粮了就节食,畜肉也能顶一阵子。”他一手理着她的鬓发,“真到山穷水尽的那一日,只要你能下得去嘴,我削了身上的肉给你吃,也不会让苍苍饿着。”

她又被他逗笑了,低声哼哧着说:“我才不要,多疼呀。”

苍苍阖眼,依偎在他的心跳一旁,他不再推她离开,只会拥她入怀。檐外是燥热褪去,凛冬未至的季节,虽风雨不断,但这一刻却像梦境一般美好。

平康二年,八月初一。

卯初。

凉州东城门上的哨兵们值守如常,忽听雨声中混入了一阵杂音,城楼上一排的兵员相视后提振精神,密切眺望着远方。

一队人马的影子显现出来,掀开一重一重的雨幕,逐渐向凉州城门处驰来,他们是奉命南下江南道的那队人马。哨兵的队长眯眼片刻,下发命令:“开门。”

他的手下们也看清了来人的面目,依次往下传送军令,队长又追加了一道军令:“不验门籍。”

十双人马顷刻间到了近前,他们抬头与城门上的哨兵们对视,双方之间顿时心领神会,四十只马蹄翻盏撒钹般疾速飞踏,径直驰入城中。

“大丰!”

“江南道大丰!”

唐颂在此刻回头,望见了无数张欣喜万分的面孔,报喜的人马风一般经过她,踏得满地泥浆飞溅,她在雨雾中正回身,望着他们的背影。

她等来了那一刻的全城鼎沸。

“大丰!”

“江南道大丰!”

她抬眸仰望,她是一个没有确切信仰的人,她不拜佛祖,不奉菩萨,她没有找到合适的介质与神法结缘,她偏执的认为,在经历苦难之后有所企图,并不会得到上苍的怜悯。

她同它对视,轻嗤一声笑,她至今不明上苍的面目,它一贯冷漠,偶尔露出狡黠的一面,如果它有笑意,一定是一边戏谑笑着,一边裁决人间的生死存亡。

她想,她今后再也不会去探究它的挑衅目光,它的荒诞手笔了,因为它只是一个旁观者。

而大秦,会书写独属于自己的故事。

卯初。

城外来了另外一队人马,这一次东门哨兵不便轻易放他们入城,同时又不敢怠慢,因为他们来自长安,手持平康帝的谕令。经过昌睦公主的批示后,东城门得以再次开启。

为首之人算是熟人:长安太极宫的起居舍人方晗。双方会晤,这是咨阅“出嫁”后初次与长安取得来往,而方晗便是平康帝秦哲的喉舌。

方晗行礼之后开门见山,呈上平康帝的一封谕令和两枚兵符。

“何意?”咨阅问道。

方晗再次鞠躬行大礼,“圣上有令,请殿下亲启。”

咨阅起身,立在桌边打开那封信笺,默看一遍后,她又视向了那两枚兵符,“此事我需要时间来考虑清楚,有劳方舍人。”

“不敢。”方晗道:“卑职等人恭候殿下的回复。”

咨阅看向一旁的席浅潾吩咐道:“去请燕卿。”

燕序齐到来后将谕令仔细阅看,咨阅视向方晗问道:“倘若我不同意,圣上将不会下发这道谕令,是否?”

方晗道:“回殿下,正是如此。”

咨阅颔首,屏撤堂中所有人,只余她跟燕序齐两人独对,“博士,我该作何选择?”

燕序齐俯身,将谕令呈至她面前,“选择的权力在殿下自己手中。”

她垂眼,静视他那连成一根长尺般的帽翅,它们平直平静,半晌不曾有过一丝晃动。窗外是雨天,却似有杲杲天光透进来,浸染他一身华色官服。

她从他手中接过谕令,只道了两个字:

“堪会。”

辰初,堂上座中满员。来自平康帝的一封谕令在众人手中依次往下传阅。

“天下:

朕初登翠辇,坐于宗庙,无咫尺之功,唯罪业深重。朕悖逆宗绪,委他国间人以钧轴之重,致使奸邪构乱,谏臣畏蒽,忠臣蒙冤,国疆扰攘。

朕负于龙胤之身,却仍怀纳隍之志,在此披露膺肺于天下,特表觉寐之心:朕无擐甲执兵之才,戎衣堪敌之能,故施南北衙旌节于原州道行军元帅,树原州、武州、河州、伊阙之旗纛,以振钲鼓。征调江南东道西道粮草助边,解凉州穷绌之急,纾将士粢食之苦。

大秦外侮戎狄,朕罪无可恕。惟愿四海八方同心协契,清扫氛垢,安靖域外,以成王业。

自此寰宇昭明,江山如旧,祚胤久长。”

梅向荣是阅看这封谕令的最后一人,他默看后,将其边角抚摸平整,放在了案上,这一次他没有任何表态。

堂中寂寂无声。

是忏悔?还是赎罪?没有人知道平康帝书写这封谕令时是何种心境。

方晗久立一旁,他是亲眼所见平康帝伏案落笔之人,而当下他的面前,是一众曾经被平康帝驱逐之人。他身为一个文人出仕的臣子,心中嗟叹不已,不禁动容,他面向他们俯身,开口道:“诸位,此乃圣上亲笔所写,南宫之内,无人润色,想必是圣上心有所感。”

昌睦公主久垂的眼眸终于抬了起来,她巡视众人,同他们一一对视后道:“想必诸位没有异议。”

堂下无声,没有人提出异议。

咨阅颔首,她起身再次拿起平康帝的谕令,看向桌案尽头的方晗道:“我们接受它。”

方晗眼含热泪,甚至是笑了声道:“卑职这就回长安复命!”

咨阅提唇,“南北衙的兵马我等着,等着他们来跟我合符。”

平康帝送至凉州的是南衙十六卫和北衙禁军各五万兵马的半只兵符,另外一半兵符需要等南北衙的将领到来后,与凉州一方验证符契。

方晗激动的回道:“该当如此!”

一事议定,梅向荣终于表态了,“待这道谕令下发后,突厥一方肯定会收到咱们振兵筹粮的消息,兵马粮草在路上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在此之前,我推测突厥肯定会有大动作,他们不会坐等咱们的军备日渐丰裕,诸位,要当心突厥窥空生乱。”

众人围绕这一警告又做了一番部署,之后堪会结束了。人员渐次离开,出门时围着杜郁茂一番调侃。

常子依笑道:“小阁老这回省墨了。”

杜郁茂会心一笑,他的墨研到中途,暂时可以停笔了。

堂中只余两人,咨阅再次抻开平康帝的谕令,“博士,我不甘心。”

她不甘心于接受平康帝的援助,她不甘心于平康帝自称为一声罪人就能够调兵征粮。

燕序齐只闻不语。

“博士,我很害怕。”

她害怕这封谕令会帮助平康帝洗刷罪名,她害怕平康帝披露出来的忏悔面目会帮他争取到被天下人原谅的机会。

“然而殿下仍做出了这一选择。”

她完全可以选择拒绝接受这封谕令,将平康帝的意愿彻底封函于天下人面前。

“因为眼下不是判其诚伪之时。”咨阅视着谕令中“以成王业”四字,平静的道:“局势所迫,我只是选择做了一件我认为正确的事。”

燕序齐再次敛声。她作出了利于大秦,利于天下,唯独不利于她个人私欲的一个选择。

席浅潾送方晗至城外,目送他上马,“舍人慢走。”

方晗向他道谢后驱马前行,他抬眸,目光越过了前方的乌鞘岭,那一面的不远处就是长安。

平康帝的身边只剩下他一个有名分的臣子,无关忠信,他只是在尽职尽责,完成他身为起居舍人的本分。

那个夜晚,平康帝没有醉酒,没有沉溺于歌舞,长安那时也有雨声,他不闻,长安那时也有风,灌满了他的衣袖,他敛起自己宽大的袖口,蘸墨落笔,独自写成了一道谕令。

他陪伴在这位帝王身边,他见证了他那一刻的孤独。

平康帝,秦哲,他不是在忏悔,他没有赎罪的意图,他只是在:倾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