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月明 > 第145章 斩将搴旗

月明 第145章 斩将搴旗

作者:冠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30 18:51:49 来源:文学城

“她们指控母亲的罪名,是真是伪?”秦哲视向下首询问。

孟纤闻抿了口热茶,微挑眼帘视向他笑道:“是真的,七年前差不多也是这个时节……那个傻子,她那般信任我,想必到死都不知那些东西打来的吧。”

七年前差不多也是这个时节,南诏进献了一批芭蕉种,孟纤闻趁着后宫各处动土移植的当口,暗中遣人将一群巫蛊种进了沐抑愁的花缸里。

秦哲难以置信的视着她,孟纤闻的脸上没有一丝忏悔或是惶恐之意,她嚣张肆意的笑着,直到泪水盈睫,跌落脸庞。

“凭什么?”她笑着质问他,“凭什么我的儿子就要低人一等,只因我出身南诏么?”

遥想入宫那年那季,大雪弥天,可真冷啊,车厢里人挤人也不见暖和,她们都是被花鸟司选入宫中的姑娘,窗边的一位双手扯着帘子的角,把风雪摁在了窗外,脸贴在车厢上问:“大人,快到了么?”

马蹄声中,花鸟使一声喝起,“快了!啰嗦什么!再问撵下车去!”

她笑盈盈的转过脸,再次向身边身后的姑娘们报信说:“快到了。”

她们跟着她都笑了起来,入了宫有了栖身的瓦檐,就不会这样冷了吧。

她就是沐抑愁,一双眸子在暗色里也透出晶亮,抑愁,抑愁,真是个贴切的好名字。

姑娘们出身卑贱,或凭容貌或凭才技得以被花鸟司选中,可入宫后的前途仍是未卜。孟纤闻跟她们不一样,她是南诏的嫡公主,入宫后也许就享有位份,虽然花鸟司没有给她多少礼遇,让她跟一帮下贱的奴婢同乘车驾,挤在一处。

果然,入宫后她就同她们分道扬镳了,孟纤闻被封为侍栉,一步迈入后宫,而她们散落各处,大概在哪个寒冬的角落里接受教习和训诫吧。

她望着满盆炙热红透了的炭火,得意洋洋的笑了。

然而,某年某月的中秋夜宴过后,她跟她重逢了。沐抑愁被封为了承旨,位份甚至比她要高一等,按大秦后宫森严的礼制,两人会面时,她要低头曲膝向她行礼。

避是避不开的,两人终有会面时,当日的场景早在她心里预演了千万遍,她循礼,向她低头。

“姐姐这般客气做什么?咱们可是有共饮风雪的旧谊呢,快别多礼了,今后便都免了吧,没想到还能同姐姐再见面,真好。”沐抑愁笑得嫣然无愁。

有种滋味儿蔓延,将她心底千抓百挠,抓挠得要出血,她强自按捺,笑笑回应,“是啊,真好。”

后宫有这样多的女人,她谁都不恨,可她唯独不能原谅沐抑愁。

凭什么?

沐抑愁的幽魂被锁在那了那扇窗里,在她儿子的见证下,之后,每当孟纤闻遇见靖王,她都仿佛回到了那个暴雨夜,雨声聒噪得震耳,最后流成她眼角的泪水。

瞧瞧,如今是谁的儿子登上了帝位?虽然帝位上的人正在用一种异样冷漠的目光审视她。

她拂去眼角的泪,接受平康帝的审视。孟纤闻是南诏国的嫡公主,因为她的母亲和亲兄长在皇室争斗中落败,她的兄长被手足诛杀,她被当做贡品,进献给了大秦,等同于流放,再也回不去了。

“原本以为大秦是文雅上国,手足间常效棠棣之故才是。”她嗤笑,“谁承想,不过是一样的肮脏恶臭。”

她的嘲讽似一尾冷鞭,抽到了平康帝的脸上,秦哲茫然开口,“母亲这般,儿子难做。”

“有什么难做的?”孟纤闻冷笑道:“沐承旨巫蛊诅咒顺永帝一案原是桩冤案,如今真相大白,元凶自首,按宫规律法,当赐死。”

秦哲愕然,孟纤闻无声而笑,抬起下颌昂首道:“赐死孟纤闻,你就能杀了靖王,不要让他要挟你。”

“母亲……”

“我不是你的母亲,你的母亲是大秦宗社嫡妻,你是大秦宗社嫡子,杀了他,以绝后患。”

平康帝经过她离开时,孟纤闻垂眸望向了自己的杯中,一滴凉意砸落,模糊了她的面目。

出了偏殿,平康帝迈步行走,在正殿门前驻足,他向殿中视去,殿中的三个女人抬眸向他视来。

他诛杀了齐王,压得燕王不得喘息,袁灼蕖和梅映雪的眼神里有仇恨,有挑谑,有报复之后的快意。

杨培芝泰然自若,唇边缓缓挑起似笑非笑的弧度。她的亲信李良见在一旁视之,心生悚然。

平康帝迟迟不肯践行他跟太后杨培芝之间的约定,杨培芝曾说,“哀家会让他想起来的。”

这不,平康帝他想起来了。

秦哲站在风口,秋风萧瑟阴冷,将他吹拂得面若冰霜。他转身离开,走向夜色深处,重新回到与靖王对峙的当下。

他陷入御座中抬眼,对方看向他,微微咳了声,皱眉忍了下疼痛道:“恳请朝中再次研鞫臣的这桩案件。”

他离开太极宫的间隙里,秦衍喝了半盏茶,可能受那茶水的滋润,嗓音听起来不再沙哑,一句平静的措辞,使他听不出哀求,听不出暗示,听不出任何多余的意味。

秦哲不知秦衍是如何说服杨、袁、梅三人出面揭开了巫蛊旧案的真相,他拿沐抑愁所受的冤屈同他斡旋,却只字不提沐抑愁。

秦哲的一掌在御案下紧握成拳,指尖死死嵌入掌心,生出痛感。“此案三覆五奏的章程已经走完,且确认无误,三哥再无权乞鞫。”

秦衍垂眸,继续抿茶,抿出闲情般的笑意,“最后一次,臣恳请陛下破例,念在手足之情。”

手足之情。

秦哲放置在膝头的那只手在微微发颤,“秦衍,”他怒极反笑,“你是在逼朕弑母。”

秦衍听了,俯低肩颈缓慢放下手里的杯盅,又抬高眉眼,他视向他,脸上隐了笑意,口吻平静的否认,“臣在请陛下开恩,行乞鞫之请,没有逼陛下弑母之意。”

秦哲怒不可遏,声音颤抖着高声宣扬,“来人!传朕的旨意!静安宫孟纤闻为顺永三十四年巫蛊之案的真凶,涉嫌陷害宫嫔沐抑愁,按大秦律,当赐……”

他身后的起居舍人方晗听到此处,两股战战的匍匐下去,不敢再继续往下记录王言。

秦衍微微眯眼,视着御座上的天子震怒,他体味不到任何快感,他觉得自己只是一个麻木的看客,看着龙袍裹挟的一具躯壳在卖力的献丑,丑态百出。

“秦载笔。”他启唇,打断圣旨,将那个“死”字封函在了他的口中,“我秦戎钺在此,恳请朝中最后一次研鞫靖王谋反坐赃一案,而你,宁愿杀了孟纤闻,都不肯考虑我的请求,你有选择,而你选择了弑母,弑母之人,是你自己。”

弑母之人,是他自己。

秦哲愕然失声,有权处置孟纤闻的人只有平康帝,他没有为他的母亲提出一句辩解,圣意出口便要弑母。

天下的悠悠众口迟早会原谅一个诛杀手足的帝王,但绝不会原谅一个弑杀生母的儿子。

秦哲跌坐在龙椅上,看向地砖中扭曲变形的倒影。他惶然自照,那人是如此的丑陋不堪,因为直到此时,他发现,令他最为惶恐之事,竟然只是他自己在外间的风闻。

平康初年,十月二十八,卯初。

御史大夫池浚入殿前,在殿门前稍作停留,他看向门边的一人,两人无声对视,想起了多年前的那场风雪,仿佛置身于那场风雪中。

温绪再三启唇,最终归于沉默。池浚斩断他的视线,迈入殿中。

殿中,朝中破例对靖王一案做最后一次推鞫。为靖王辩护的那位讼师卓弈再次梳理案件的收尾,针对证人证言进行发问。

“萧尚书。”他问:“当初靖王同兵部交割的马匹究竟有多少?您还保留三百匹的证言么?”

萧羽视向殿外,他在兵部的一个下属领受示意入殿,呈上一只绿匣,萧羽打开匣子,取出一沓马匹的簿籍,垂眼一边翻看,一边笑,“靖王一案案发前,池御史请我吃花酒,威胁我说,等我认了三百匹马的说辞,幽州节度使梅向荣考课一事才有通融的余地,否则,等燕王府失了幽州的靠山,于我们萧家也不利。所以呢,我就配合着御史台,诬告了靖王一通,眼下正临人生死的当口儿,我突然良心发现了,要人一命,得积不少业障,后世几辈人的功劳才抵得过?这买卖不划算,今儿我撕毁了,重来。这是剩下那二百匹马的簿籍,当初靖王跟兵部交割的确实是五百匹马,他的话没错。”

卓弈笑问:“萧尚书这是要撤回先前三次推问中您自己的证言?”

萧羽看向上首,看向平康帝,微微挑唇,“是。”

臣愿创业功成,与君同轨。

秦哲同他对视,想起他领兵部尚书一职时的干谒之文,不禁惘然,接着一声冷嗤。

卓弈又用相同的话语询问诸牧监、司宫台大监江陌,江陌向平康帝躬身一礼,回应道:“奴婢受了御史大夫池浚一间宅子,作为指控靖王坐赃一罪的交易,而后奴婢良心难安,眼下撤回指控。事实正如萧尚书所言,兵部与靖王交割的马匹数量为五百匹。”

他说完,起身抬眸,看到平康帝悚然失色的神情。江陌提唇,挑衅似的,冲他默然一笑。

秦哲脑海里发出一声弓弦崩断似的锐利声响。

江陌。

司宫台。

杨培芝。

芭蕉。

原来如此。

倏忽间,他调转视线看向另外一人,秦衍呷完了一口茶,正好抬眼。秦衍静视他,眼无慈悲,却静得像一尊神佛,神佛的断眉间庄严肃杀。

直到此时,他才探明了他乞鞫的意图。秦衍乞鞫不单是要为自己洗脱罪名,他还要摘除平康帝的臂膀之一:御史大夫、门下侍中池浚。

他又看向池浚,池浚静立一旁,侧颜坦然无畏。秦哲彻底陷入了恍惚之中。

众证定罪的三人中还有一位证人,泾阳马场闲厩使曹阳,在卓弈开口之前,他便携带镣铐,跪身回话:“微臣因受御史台屈打成招,作出了对靖王的不利证言,现收回指控,齐王府从未与靖王有过任何私下的来往,更无马匹买卖相关的交易,请陛下明察。”

待他活落后,负责靖王一案取会的大臣中书令段浔行至御前,请罪道:“如此听来,此案还有端倪,臣在取会过程中竟毫无觉察,请陛下降罪。”

平康帝没有回应,段浔便垂视着地砖里自己清晰的倒影。两日前,他借取会之权前往狱中探视证人泾阳马场闲厩使曹阳。

例行公事时,曹阳的证词如常,段浔如实记录,临走时他在狱门前驻足回身,看向靠坐在阴暗角落里不敢同他对视的那人。

“如若靖王获得乞鞫的机会,届时还请闲厩使道出实情,齐王让你管他的马场,可不是为了让你死后鞭他的尸。”

曹阳挣扎而起,狱中的一线光明里现出他的眉眼,“学士您呢?您不盼着王妃回来么?”

段浔低头沉默片刻,最后含泪含笑看向他说:“如此长安,她奔逃在外,倒也好。”

殿中出现了漫长的沉寂,而有人不甘于沉寂。

卓弈目视在场的众人,发声道:“按大秦律法,诬告者,各反坐。即纠弹之官,挟私弹事不实者,亦如之。草民在此,代靖王殿下提出诉讼,请陛下圣裁。”

卓弈陈述的律法,是针对诬告者的刑罚。凡是行诬告之事,被诬告的罪名所应得的刑罚一应加在诬告人身上,具有监察职能的官吏挟私弹劾他人的也是如此。

御史台治了靖王的死罪,当下众证指控池浚为诬告者,若事实成立,池浚应当被处以死刑。

秦哲死盯着秦衍,秦衍目光如水,平静凉薄,意味明显,他要让池浚像他一样接受死刑。

秦哲启唇,释放出一口浊气,缓解了胸腔内窒息般的感觉,冷笑道:“四哥您,真当聘了位滔滔雄辩的好讼师……”

秦衍起身,迫使他住了口。所有人都向靖王看去,看着他二话不说,抬手解开了自己领口处的襟纽,接着是腰间的革带,他慢条斯理的脱下了身上那件飞马官服。

他把它翻过来,撂在案上,撂在众目睽睽之下,继而深深躬身行礼,“请朝中依法断案,公正裁决,勿寒了忠臣赤子之心。”

脱下袍服,靖王只剩下了一副血肉之躯,受刑过后的伤口渗出血来,将雪白的中单上染得血迹斑斑。

满殿哑然。

这便是武州一役后的靖王。

那件飞马服的里子由一整面的旗帜镶成,狼头纛!是突厥战旗上的图腾!它的上面沾满了靖王的鲜血。

满殿骇然。

一礼过后,秦衍抬高肩颈,看向上首,“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把它穿在身上,穿着它,受刑时,就不痛了。”

原来如此。

原来这就是靖王入狱前为何要提出更换袍服的原因。

卓弈视着身旁之人,心中大震,思绪前后拉扯印证,他忽然想起花鸟司司长唐颂的那句话:

“若是因为畏惧皇权,靖王一方明显无理。若是代理此案应诉,卓讼师,也许你会发现靖王是明显有理的一方。”

顺永四十年,武州一役中,靖王率兵杀退突厥后,夺了突厥的战旗。

但他将狼头纛藏于心中,一直密而不发,只待……

只待今日。

卓弈沉沉喟叹,面向上首酝酿再三方吐出字来。

“能斩将搴旗,摧锋万生,或率众归化、宁济一时,匡救艰难,铭功太常者,为我朝大功勋者!大功勋者,享有议功之权!请朝中恩准!”

卓弈说着俯下身来,他听着自己的声音在殿堂内震动不息,在这一刻他觉得自己毕生所研究的律法条格有了最深刻的意义。

秦衍平静的道:“我秦戎钺放弃议功之权,只求朝中公正裁决此案。”

秦哲视着他,耳边尚存卓弈一番慷慨陈词的余音。

武州即将破城,率八百亲军,以寡敌众。那一刻的秦戎钺在想什么?

是破上性命打一场翻身仗,有了惊世的战绩后,也许就能离开武州回到长安,在父皇跟前复宠,重拾他靖王的衔名么?

他想他现在有了答案。

能斩将搴旗的秦戎钺,如果他有议功的野心,顺永四十年间,在父皇的御案前,他咆哮天颜时,就该亮出这面旗了。

他没有。

风声呼啸而过,无痕的大雪下掩盖着血流尸身。

殿外的两人无声远望,一人闻听到了一场溃败,一人追溯到了过往的全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5章 斩将搴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