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月明 > 第119章 鼠雀

月明 第119章 鼠雀

作者:冠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7 17:35:47 来源:文学城

快马拖带的车厢不停地起颠簸,年忆的一侧肩头一下一下地撞着厢壁,痛感唤醒了失魂落魄的她。后方传来其他马匹的蹄声,年忆慌忙趴在窗边向身后看去,一人一骑正飞奔赶来。

“殿......”

来人到达近处,她看清他的脸后住了口,不是她期待中的那个人,是齐王府长史魏枫手下的一个兵士,年忆怔然片刻从窗边收回了视线,在车厢内坐稳后,心底的恐惧泛滥而出。

“......有色白弯曲的云气通过月面,并穿过北斗七星,此乃受封之王臣有举兵谋反的徵兆。”

“齐王秦蔚冒渎朕躬,虽贵为宗潢,无可偏私,内眷、仆奴、兵员一律诛之......”

“殿下已经认罪了。”

“殿下恳求朝中弑子留母,然......”

该名兵士一边赶马,一边将他从大宴上探听到的消息据实道出。

年忆看车窗外的天,月光朗照下,繁星朗列,色白的恶气分明是诬言。此时她又恍然地想,这原本是齐王制定的计策,如果齐王计成,今夜被诛的就是燕王府,若是如此,她能心安理得地跟随齐王直视血腥,潇洒转身么?

她不知道,她从来只相信齐王信誓旦旦的承诺和安慰。他的话语轻柔,在她听来如沐春风,她在温水中惬意俯仰,忽略了触及她脚尖的棘刺。现在她终于踩到了实处,痛得血流不止。

“好痛……”她双手捧腹,额头抵在窗边呼救:“祖父……”

泾阳伯齐瑞听到她的呼声,驾马驶向窗边道:“阿忆再坚持一下,祖父带你回泾阳。”

“祖父,殿下……殿下他能回来么?”

泾阳伯的声音夹杂在马蹄声中,听起来含混不清,“阿忆勿要多思,咱们先回泾阳再说。”

年忆绝望阖眼,她心力难支,意识变得越来越模糊。

铜川行宫,思政殿。

鲁康跨进殿门回禀:“陛下!泾阳伯袁瑞等人已经逃回泾阳了!”

“看来袁瑞、袁朗父子二人是不打算认罪了。”秦哲斜椅在御座上道。

“回陛下,”鲁康又道:“探子探得齐王妃正当坐蓐之际,他们逃不远!当速速捉拿归案!”

“哦?”秦哲冷笑,“也是会挑时候。”

“齐王妃这胎已经足月,也便是这两日了。”鲁康说。

秦哲颔首,“传政事堂诸位大臣,段浔除外。”

十位中枢大臣到来时,大秦国君正在阶边静立着,他们在一池银水中屈膝行礼。这张年轻的面孔对他们喜笑相迎,目视个个白首的他们说:“爱卿们免礼。”

随后他单点了中书舍人杜郁茂的名姓道:“目下的情况诸位已经知晓了,请杜舍人率领舍人院拟定诏檄,宣示各州各县,声明齐王一派的恶行,讨伐叛贼余/dang。”

杜郁茂伏身,却没有领命。

秦哲脸上的笑意减淡。腐儒!他在心里冷嗤,口吻仍很温和,“各位爱卿可有异议?杜爱卿可有异议?”

月色冷清,万物噤声,但是国君的发问不允沉默回应。

仓皇间,杜郁茂不由看向大理寺卿燕序齐,与他同年上榜出仕的同僚。他比他要冷静,一双明眸中尽显安慰之色。

受主臣尊卑之礼迫胁,无人得以正言,所以原荣,罪不在你。四目相对,他仿佛听到了他的声音。

“不奉吾旨者,与同罪。”国君又发话了。

若与齐王同罪,那便是斩。一旁带甲执刀的鲁康并不只会干站着。

杜郁茂垂首,再揖手。

“臣恭领陛下明诏。”

明诏。

杜郁茂看着双膝下静静流淌的月河,他察觉到自己心底的某处正在缓慢塌陷,无声但势大。

“爱卿若不知如何措辞,照搬朕的原话便是。”

“臣遵旨。”

一刻钟后,舍人院着墨的诏檄被呈至御前,秦哲看了眼皱眉,“这样短。”

温绪俯身,“臣再……”

“算了,”秦哲不耐烦地挥挥手道:“就这么吧。”

诏檄经温绪之手传往殿外,秦哲在他回身时冷哼,“仗着自个读了几年圣贤书,手里执着笔杆子,还真装起清高来了。”

温绪笑道:“不愿与陛下协同声势的喉舌,那便是失敬的喉舌。”

秦哲深思他的话,片刻后抬眼沉吟,“父皇认命的这帮文臣也不过如此,不肯彻底地衷心于朕,又无胆说一句忤逆之言,嘴脸一个比一个卑懦,鼠雀之辈罢了……”

王言不尽,温绪默笑,并不为其接续。国君眼里能看到鼠雀,对比之下就能看到鹓鸾,龙庭内是不会容忍鼠雀长久栖息的,留下的鹓鸾必得一席之地。

来日方长。

泾阳,城门处。

一人一骑扬尘赶到,在城门前停下。城楼上降下光火,哨兵质问道:“来者何人?”

马上之人举目看向高处,高喝一声:“开门!”

袁瑞出现在城楼上,他向下望了一眼吩咐道:“开门。”

来人带着一身花鸟驰入城门,“王妃怎么样了?”她翻身下马,急忙追问。

“正在分娩。”袁瑞走下城楼,“梁司长是如何脱身的?”

“说来话长。”梁熙君摇了摇头苦笑,“伯爷有何对策?现下是无路可逃了。”

她的脸上全是擦伤,那身花鸟服上还有被割划的痕迹,想是来时路上躲过了一番追杀。

袁瑞仰头对月长叹:“根据幸贺方才辑听到的消息,禁军其他九卫上将军家宅外皆悬挂回避牌,拒绝任何人登门造访,齐王府的人也不例外。”

幸贺是北衙禁军左右卫上将军袁朗的字。

梁熙君这下切实体味到了树倒猢狲散的悲凉境地,其他九卫上将军回避的恰恰就是齐王,风向大变,他们若还想自保,就必须与齐王府划清界限。

他们是七万两千二的兵马。

“这么说,齐王府眼下能指靠的只有自己人了。”

齐王府的两万亲军。

袁瑞目露苦涩,“梁司长,朝廷有兴兵之名,与皇权为敌时,哪里还有自己人?人心失了导向,弃甲已是忠义,倒戈相向更是人之常情,这两万兵马不知还能不能调得动。”

梁熙君跟着他叹了口气,“无论如何,今夜我要带王妃走,这孩子的生死与我无关。”

是为了齐王那句“弑子留母”。

她说这话时双手叉腰,低头看着自己的长靴,靴头拨划着地上的石子。月尘满身,她的影子看起来寂寥颓废,口吻却是万般笃定。

梁熙君,齐王安插在花鸟司内部的一枚暗桩,因为她是暗桩,齐瑞鲜少与她有来往,他对她的了解只限于此时,他不知她此刻在想什么。

只听此时此刻的她,道了一句英勇又决绝的话。

袁朗从远处走来,听到两人的对话后道:“今夜齐王府若诞下一子,也许能搏出一条生路。”

齐王有了男嗣,齐王麾下绝大多数的人马就愿赌一赌生死。只要打出嫡系血脉的旗号,便有可能说服、吸收附庸,待机东山再起。任何一方势力,都不会拒绝扶持一位王主的机会,旗号就是权力,权力就是利益。

如此,就要举兵,就要反。

父子对视,沉默中达成了共识,梁熙君扫他们父子一人一眼,开口道:“不管你们打什么商量,我要段年忆。”

年忆从铜川回到泾阳后,很快就溺了羊水,然后身子就痛起来,为她接生的人是位年轻的姑娘,不是齐王府的人,但是年忆认得她。

殿内只有她们两人。

“是你,原来……”

对方安抚她躺下,笑道:“王妃别怕,孩子会平安落草的,你知道,我懂妇科上的医术,对不对?”

年忆不及再说话,疼痛刺得她浑身发抖,那位姑娘让她张口调整呼吸,待她照做后又是笑道:“有了孩子,手脚就像栓上了枷锁,它们越收越紧,会闹疼你的,对不对?”

年忆流泪,咬起唇又狠狠点头,低泣一声又笑了一声,对她倾诉说:“很难熬。”

她笑着对她颔首,“王妃放心,马上就瓜熟蒂落了,会没事的。”

随之而来的疼痛愈发难忍,年忆在痛苦中拼命挣扎,直到婴儿的啼哭声骤然响起,碾压她躯体的痛感才稍有缓解。

那位姑娘怀抱一只襁褓在她身边坐下,笑道:“是位小世子呢,王妃瞧瞧他吧。”

年忆难过的阖眼,无力的摇头落泪,“我不能……我不能……”

对方道好,安慰她说:“没关系的,那王妃歇会儿吧,有我在呢。”

年忆就这样坠入了梦境,梦里充斥着无数兵马相互厮杀时震天动地的呼喊声。

上万只火把照耀,将天上那只冰轮烫得发红。

平康军两万兵马在泾阳城门外排列布阵,平康军左右卫上将军鲁康手持平康帝的诏檄,扬声宣读。

“齐王秦蔚怀异心,中秋夜宴之时,欲害皇驾,其罪大矣。法度昭明,按律当诛。同/dang拒不服罪者,也当断首。”

袁瑞望着城下熊熊燃烧的大片火焰,回复道:“以上所言均系皇庭构陷,齐王无罪!”

鲁康收起诏书说:“泾阳伯,此封檄文两个时辰内就能遍行各个州县,齐王谋反是众目见证下的事实,你不肯认罪便罢了,至少要为齐王殿下那三千封户和泾阳的两万无辜百姓考虑一下,他们可愿跟着您老造反呢?”

袁瑞冷声大笑:“今夜两万兵马对两万兵马,怎会殃及无辜?你杀便杀,剐便剐,何须繁言?!”

鲁康一边点头,一边牵辔,“横竖我也好言相劝过了,既然泾阳伯不肯归降,朝廷别无他法,唯有依法裁断。”

他说着再次抬高声调:“全员听令!”

“攻!”

“诛杀叛臣余dang!以彰大秦国宪!”

与此同时,袁朗高举手中襁褓,高呼道:“全员听令!齐王世子在此!秦哲捏造罪名!逼杀手足!戕害齐王子嗣!其心歹毒!我等誓死不屈!”

“反?”

“反得就是你这狗皇帝!”

“战!”

天幕下冲杀声乍起,火光逐渐交融,那片光亮越逼越近,梁熙君回眸望了身后一眼,撞开了面前那扇殿门,塌上一人向她视来。

她一下哽咽了。

对方笑出了眼泪,起身扑进她的怀中嗫嚅:“姐姐,快走密道。”

“不!”梁熙君否决,“你同我一起走!”

年轻的姑娘推开她笑道:“我能走,梁熙君,你信我。快走,一起走谁都走不了的。”

她说着就要转身离开。“等等!”梁熙君拉她回首。

“再磨蹭就走不及了。”她嗔怪她。

“梁落声。”

“你要好好活着。”

梁熙君眼含通红的血丝,伸手抚她的脸,“听话,好好活着,等我回来,我会回来的……”

“嗯,我等你。”

铁窗里嵌得那轮月被晨曦染上颜色成了旭日,光从缝隙中透射进来,照出无处遁形的万千尘屑,它们静静地悬浮在空中,粒粒分明。

它们是身陷孤独与绝境者才能留意到的良伴。

一名狱吏走进狱室,呈上三只食盒,齐王回眼看向他问:“我才知道,铜川行宫内也有监牢。”

狱吏对他的态度很恭敬,躬身行礼说:“回殿下,刑戮之事常有,要以备不时之需。”

“这处监牢是何时建成的?”他又问:“顺永年间,先帝时期?”

狱吏再答:“回殿下,大秦建国时就有了。”

齐王有所悟地颔首:“看来邢戮之事确比我认为的常见。”

狱吏告退后,一人前来,是御史台御史大夫池浚,他将一杯酒和一副棋盘放置齐王面前的桌案上,跪地行大礼之后抬了眸。

齐王依次打开面前三个食盒,里面盛放的是泾阳伯父子袁瑞、袁朗的头颅和一具新生婴儿的尸身。

他又依次盖上食盒,同对面的人相视,笑道:“有劳宗玄,本王的断头菜很丰盛。”

池浚同他一起笑道:“泾阳伯父子称得上是英雄,至死都不肯告饶,两万泾阳兵马也可谓忠勇,平康军为此折损了不少兵员。只是世子无辜,臣实感痛心。”

面对这番充满挑衅的话语,齐王面色如旧,平静地笑,“她还活着,就好。”

一夜之间,齐王府血流盈沟,亲生子嗣出世便夭折,如此,齐王口中却只道一人的生死。

不可思议。

池浚沉默着,齐王伸手开始布设棋子,“宗玄的下一步棋呢?”

死人是不会泄密的。

池浚也拈棋布局,慷慨道出二字。

齐王指尖微微顿住,附之一笑,“靖王?本王的这位弟弟可不好对付,宗玄要当心了。”

池浚笑道:“多谢殿下叮嘱,臣牢记于心。”

半晌后,齐王放下手中的那枚棋子,看着面前一盘残局笑道:“宗玄以前总让着我,今日终于不再手下留情了。”

池浚笑道:“今日,臣终于可以在殿下面前做一个诚实的人了。”

诚实。

齐王笑着抬眼,“所以,为什么?”

为什么他会同他中道相违?为什么他要叛主背盟?明明他秦崇正才是离皇位最近的人,平康军那两万兵马本该听命于他。

死人是不会泄密的。

池浚落下最后一子,慷慨道出了一番话。

齐王听后皱眉发笑,“原来如此,难以置信,没想到宗玄是这样的面目。这么说,本王的哥哥弟弟,他们会落得跟我一样的下场了?”

池浚笑问:“殿下会为手足感到痛心么?”

齐王摇头,朗声笑着否认,“痛心?我根本不在乎他们,本王也许会为大秦感到痛心吧。”

池浚颔首:“如若臣与殿下同根同族,堪居王位者,唯齐王耳。”

某种程度上,他敬服他。他骨子里有君王冷漠无情,自私不屑的特质。

狱吏再次步入狱室,提醒两人道:“殿下、大人,时辰到了。”

齐王依言举起案上金樽,饮鸩而笑,“那是来世的后话了。”

狱室中只余他一人时,光影下的尘屑开始纷乱飘落,他沐在其中阖眼,梦见了那日。

从德妃娘娘殿中出来,她垂着眼,拘谨站在廊下,等他开口说话。

他内心突如其来一阵紧张,不知要说什么,转身走了,她若是留在原地,他就放过她,他想,她不明白,跟他走的前路意味着什么。

他一路走,能察觉到有人在张望他的背影,走进一条甬道,他驻足回身,她人在墙影里站着,裙袂落在了金灿灿的光里。

柔光似水,逐渐将她淹没,她浑身肌骨透明,美好的不真实。

他不想放过她了,也许她根本就不喜欢他,她不能违背他的决定,只能选择迁就他。

也许她永远都不可能爱上她,他不在乎了,只要他足够爱她。

他解释不清自己的动机,他也并不想探究。也许是前世的业力在翻涌,也许前世,她是一只鸟儿,他是供她栖身的一根树枝,他们一世相伴。

这一世重复了上一世的轮回,只是结局有了改动,树枝不堪疾风骤雨的摧残,骤然崩断。

他的下场是零落为泥,只要她飞走了就好。

梁落声这个人物前面有一笔带过,见83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9章 鼠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