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愿逐明月入君怀 > 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愿逐明月入君怀 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作者:西来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25 21:45:16 来源:文学城

柴桑没有反驳,因为太妃所说,是实情。

“传言里,你都快把她宠上天了,现在看起来,全然不是这么回事。”

“我看着她,就想起雪儿,如果雪儿还在世,也像九歌这般大了。也就是这姑娘父母都不在了,不然陛下这样的,都进不了她家的门。谁家的女儿,会舍得让她这般委屈。”

张太妃的话,像一记耳光,狠狠扇在柴桑的脸上,他想起那日他问她,愿不愿意嫁给他时,她说“你没有那么爱我”,当时听着是气话,现在想来,远不止。

“你现在如此,全是因为她给你的安全感。她让你觉得,她会永远陪在你身边,所以你放心、大胆,想起她时便有她,想不起时便弃掷一边,你总觉得来日方长,你总觉得无论何时,一回首,她便在身后。”

“可是桑儿,这世间,人与人的缘分很薄的,爱别离,怨憎会,生老病死,今日眼前之人,他日不定在何方,你真以为牢不可破吗?”张太妃看着柴桑,这个让家里所有长辈引以为豪的孩子,他何尝不可怜。

正是因为如此,她才会多事与他说这些。活到她这把年纪,转头回看往事时,过往的失去和遗憾像雪片一样飞来,充斥在一生中的迟疑、犹豫、无奈,老来想起时,人力是多么的微贱。

他脑海里闪过无数个画面,他只身冲向敌营时,背后她紧紧跟上的马蹄声,他惴惴不安、忧心能不能等到援兵时,她的怀抱和肩头,郑羽当着他的面送出玉镯时,他抱着她扫平心中的不安……

她是他最忠诚的爱人,是他最忠诚的下属和士兵……可是他呢?

他甚至可以想见自己接下来会怎么做,会去她的房间看她,看见她安好,然后心安理得地回去继续做着自己的事,告诉自己她在太妃这边他很安心。

他甚至从来没有想过,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她是否还住的惯?就像当日,他需要她来宫里,她便来了,她住在福明宫,他很安心,他从来不曾想过,她如何面对自己以外的人,如何应对复杂的人和事,如何理会世人的眼光和堵不上的悠悠众口。

他的事,她一起面对,她的事,她一力承担。这便是,他的在乎和爱吗?

他去看九歌时,九歌丝毫没有生气,对于他的到来只有欣喜。

“你不生气吗?我这么久没来看你。”

“我知道你在忙,军里的事,在你心里压了很久了,眼下……”

九歌还未说完,便被柴桑一把抱进了怀里。九歌立马发现了他的情绪不太对。

“怎么了?”

柴桑只是抱着,没有说话。

“出什么事了?”九歌有些着急了。

“我只是觉得,亏欠你太多了。”

九歌这才放下心来,抚着他的背:“好端端的说这做什么?”

“我接你回去好不好?”

柴桑的这句话多少有些突然,结合他方才的情绪,九歌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还是说:“你专心忙你的事,我在这里挺好的。”

“那我天天来看你。”

听了这话,九歌虽然心里高兴,但又怕他来回跑的辛苦,话到嘴边还是两个字:“不用。”

“就这么定了。”

然而在九歌看来,柴桑这决心下的,莫名其妙。

之后的日子,柴桑果然说到做到,每日都来,有的时候会给她带点新奇的小玩意儿,有的时候是一株花、甚至是一片草,来了之后,要么就是帮她换药,要么就是扶着她在院里走走。

这突如其来的改变,九歌刚开始觉得有些不适应,到后面却渐渐依赖,到了某个时辰,便会坐起身来,不住地望向外面,连兰姐儿都偷偷笑她。

这段时间,李鸢也常常来找她,每次李鸢一来,九歌便让兰姐儿偷偷去通知林沐,以至于后来李鸢问她,林沐是不是整日在宫中晃荡,没有正事可做,不然怎么每次在颐华宫外都能碰见他。

这些时日,经常让九歌想起当年父亲还在时,她、父亲还有师兄三人在乐安谷中的日子,自那次水患之后,她有多久没有这样轻松自在了。

如今大家在开封也算渐渐安定下来,柏舟接了慕容老将军过来住,林沐和郑羽在宫外也有了自己的府邸,南昭容更不必说,是柴桑最为依仗的人之一。

一日柴桑突然提起,南昭容与张勤女儿的婚事,还主动提出要准他的假,让林沐和柏舟与他一同回澶州迎亲。南昭容心里有些感动,他正为此事发愁,不知怎样和柴桑提,他与张家的婚事实在拖的有些久,没想到柴桑竟然还记着。

有了柴桑的首肯,南昭容便开始张罗起来,先是与张家通了书信商定了吉日,而后又派人送了聘礼过去,一切准备妥当之时,才跟九歌提起。

“这是好事,师兄怎么不早跟我说?可有什么我能帮忙的?”虽然南昭容告诉她的时间有点晚,她心里有些怨气,但是成亲终究是喜事,而且对方又是张勤的女儿,美丽贤良,大家此前见过面的,自然更多的是为他高兴。

“现下是没什么,婚礼前夕估摸着你的腿也该好了,那时倒是需要你过去照看几日。”

“不知婚期定在什么时候?”

“六月十八。”

“没问题,乐意效劳。”

看到九歌一脸高兴,南昭容心里也很开心,便像小时候那样摸了摸她的头。虽然九歌与柴桑的关系人尽皆知,可他还是很期待有朝一日能够作为长兄,把九歌嫁出去。当然,这是他心底的想法,在九歌面前,他是万万不会说出口的。

“过几日我与林沐、柏舟便要回澶州,你可有什么要捎的?”

九歌本想让南昭容回澶州时,替她去父亲坟上祭拜一下,又想到师兄此去是迎亲,对这种事怕是很忌讳,便推说没有。

南昭容点点头,又说道:“师父那边,我会去拜祭,你放心。”

“不好吧,毕竟师兄你是去迎亲,张家那边知道了,不太好。”

“不打紧,师父待我如同亲生儿子,若是在世,成亲时也是该奉一杯酒的。”

九歌心中有些感动,原来师兄和自己一样,都记挂着父亲。

“师兄,我很高兴你觅得佳妇,终于不是孤身一人了。”

南昭容拍拍九歌的头:“虽然陛下赐了你府邸,你在宫中也有住处,但家里永远为你留着一间房,随时可以回来住。师父不在了,我与婉儿就是你的娘家人。”

“嗯。”九歌的心中,很是温暖,“娘家人”,他以前会说,是她的兄长,如今却说,是她的娘家人,他是理解她的吧。

原先商定的前往澶州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不曾想在这节骨眼上,西南却出了事。

朝堂之上,柴桑听着下面一个个的陈述,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时间仿佛又回到了半年前争论他要不要御驾亲征时,各位大臣对于西南一事的意见出乎意料的一致,那就是,不出兵。

当然这次没有了翁道,也没有人敢当面呛得他下不来台,但反对的人,各有各的看法。管钱粮的说府库不充裕,一年之内负担不起两次大规模出兵;带兵的说军队刚厉行改革,人心不齐,青黄不接,出兵鲜有胜算;还有人劝他不要逞一时之能,要缓缓图之,慢慢打算……

听着这些陈词滥调,他突然觉得,举朝上下,岂止军队需要改革。孟知在成州那个地方窝了大半辈子,突然出兵要北进,不过是觉得西南四州离开封城甚远,长久以来中原朝廷对其的控制名存实亡,才起了要霸占的念头,在他看来,即使出兵,也是试探居多,他就不相信,依孟知的性格,他会有多大的决心。

事实上他也不愿意在这个节骨眼上出兵,朝臣们说的不无道理,眼下大周是个什么情况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涌动,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是险之又险。

但是,求稳绝不是个好办法,求稳就意味着退,环视大周的边境,论武力,不如北边的契丹,论富裕,南边的国家个个比它强,大周所有的,就是雄踞中原的底气。

如果眼下坐视不理让西南四州丢了,那么明日、后日,这些邻居个个都敢来分一杯羹,届时,大周根本没有喘息的余地。

要出兵,困难肯定是有的,但不会比北征时更难,问题就在于,谁肯去。

宝座上的帝王俯视着朝臣,寻觅一个可以托付的良将,底下的朝臣垂着头,生怕点到自己。

终于,在人群的尾端,有人抬起了头。

“慕容将军,你怎么看?”柴桑敏锐地捕捉到了慕容柏舟释放的信息,第一时间开了口。

“回陛下,臣认为可以一战,臣愿意领兵出征西南。”慕容柏舟年轻的声音穿过了人群,直抵大殿的最高处。

柴桑的眉头渐渐舒展,此时他需要有人站出来,而慕容柏舟,果然不负他的期望。

“回陛下,臣也愿意出征西南。”这个声音,柴桑不抬头也知道是南昭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